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

當是時,除了崔耕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認爲,他還有別的選擇。不過,事實上,對於擁有後世記憶的崔耕來說,要翻盤也不是那麼難。

他心中暗暗琢磨,本來我對京兆尹的職司沒什麼興趣,但既然你老醜鬼武懿宗不仁在先,那就莫怪我崔二郎不義了。哼哼,長安杯我要,追封先祖我要,京兆尹的職司,我還要!

想到這裡,他抖擻精神,雙膝跪倒,道:“陛下,您同意河內王的要求,以長安杯的利益,換取衆勳貴拆除鄭白渠上的水磨。此舉是爲了確保長安的糧食供應充足穩定吧?”

“確實如此。”

“那如果微臣也出個主意,可確保長安的糧食供應充足穩定。不知……陛下可否不將長安杯收歸官府,並且繼續追封先父?”

武則天訝然道:“你有什麼法子?”

“微臣已經寫好了條陳,請陛下御覽!”

言畢,崔耕從袖兜中將事先寫好的奏章,拿了出來。

這份奏章,還真不是爲武懿宗準備的,而是崔耕爲了解決長安的糧食供應問題,寫好的奏章。

解決的辦法,就是對漕運進行改進。

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漕運都是一件大事,崔耕既然爲大周之臣,爲朝廷獻計獻策實在是理所應當。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因爲漕運艱難,日後幾十年內,長安內餓死的百姓數以萬計。崔耕既然爲京兆尹,就絕不可能袖手旁觀。

那麼,如何改進漕運呢?

崔耕也沒想什麼奇謀妙計,主要是採用了後人的故智。

首先,是解決三門峽天險的問題。

此地之所以叫三門峽,就是因爲好好的河道,被兩座小山隔開,形成三門:鬼門、神門和人門。三門以下,暗礁遍佈,水流湍急,船隻稍一不不慎,就是舟毀人亡之局。

崔耕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忍了。三門峽太過險要,我怕了,乾脆不從這過了。

他準備在從洛陽到長安的路途中,分置數個大糧倉。在長江走的船,不過黃河。在黃河內走的船,不到渭水,全部通過糧倉轉運。至於最難走的三門峽一段麼……直接陸運。

簡單地說,崔耕就是把漕運一船到底的制度,改爲了分段運輸。

別小瞧這點小小的轉變,歷史上,宰相裴耀卿就是用這個法子改進漕運,一年輸送給長安百萬石糧食,解決了長安的缺糧之憂。

繞過三門峽之後,整個漕運的瓶頸就是渭水了。此地水淺灘多,曲折多變,船隻難行,一年的通行量,最多也就一百多石。

解決這個問題,沒什麼巧妙的法子,崔耕還是採用了後人的故智:重修廣通渠。

其實,渭水難行,早在幾百年前,就引起了當政者的注意。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漢代開挖了幾百裡的“漕渠”。到了大隋朝的時候,又以此爲基礎,開挖了“廣通渠”。

只是現在,廣通渠年久失修,運輸能力還不如渭水。

只要把廣通渠修好了,按照歷史的記載,可歲運四百萬石。當然了,四百萬石就不光是糧食了,最終運來的肯定還有天下各州的貨物。糧食充足,天下財貨雲集,唯如此,長安纔不愧大周國都之名。

與崔耕提出的這個宏偉計劃相比,武懿宗那點毀水磨之功,也就着實不算什麼了。

武則天看完了崔耕的奏章,眼中簡直能放出光來,道:“崔愛卿,你果真有把握,一年運輸四百萬石?”

崔耕篤定道:“臣有把握!”

“既如此,那追封汝父,當無問題。另外,呃……”

武則天想了一下,字斟句酌地道:“朕有言在先,從三個方面考覈崔愛卿與河內王。現在,這個考覈結果已經明瞭:第一題,整治長安、萬年兩縣的治安,崔愛卿贏了。第二題,拆毀水磨,河內王贏了。至於第三題,解決三門峽天險麼……你這個方案,只是避開三門峽天險,不算解決。所以,京兆尹之爭尚未結束。”

武懿宗可不知道,崔耕剛纔提出了一個多麼宏偉的計劃,道:“還請陛下再出一個題目,以決定京兆尹之位的歸屬。”

“再出一個題目?”武則天意味深長地道:“確實如此,崔耕聽封!”

“微臣在!”

“朕命你爲水陸轉運使,漕運沿途各州軍民百姓,俱應聽命!所需經費,行文諸州,不得有違!若兩年後,漕運達四百萬石,就撤雍州牧,獨留京兆尹。至於現在麼……雍州牧治朱雀大街以西十一縣,京兆尹治朱雀大街以東十一縣!”

“微臣遵旨!”崔耕早有心裡準備,跪倒謝恩。

武三思當時就急了,道:“這個轉運使的職司,前朝所無。陛下的命令,也太過含糊。什麼叫運沿途各州軍民百姓,俱應聽命?難不成從揚州開始,漕運兩~岸的數十州府,盡在漕運轉運使的管轄範圍內?”

武則天道:“不錯,確實如此。不過,水陸轉運使的命令,必須和漕運有關,不得隨意插手。”

大周雖然有三百六十州,但與漕運有關的這幾十個州府,卻是最爲繁華的州府。揚州、洛陽、長安皆在其列。

即便有這個限制,這個水陸轉運使的的權力也相當大了。道理很簡單,與漕運有關,這玩意兒又沒什麼嚴格的標準。崔耕要插手民政,完全說當事人是漕幫的人。要插手軍政,直接調動幾百軍隊,乃至彈劾某個軍官,誰能說出個不是來?

武三思道:“那這個水陸轉運使的權力,簡直超過一道之安撫使,直追宰相之職了。”

武則天點頭道:“一年運輸四百萬石,關係到朝廷穩定。若崔愛卿之言沒有誇大,給他加個同鸞臺閣平章事,又有何妨?”

“什麼?四百萬石?”

“確實如此。”

然後,武則天命人把崔耕的那份奏章唸了一遍。這回大家都沒脾氣了。四百萬石意味着什麼?在場之人都是人精,簡直太清楚了。

另外,完全可以說,誰坐上了這個位置,誰就必須得是宰相之職,要不然絕壓不住場子。

別的不說,那沿途上州的刺史都是三品官,你不是宰相,人家聽你的嗎?

至於說,不讓崔耕撿這個便宜?別開玩笑了。你行你上啊!現在的漕糧是十幾萬石,你來執行崔耕的計劃,把漕運提高到四百萬石?在場之人,沒一個人敢站出來打包票。

至於說崔耕的年齡問題?這個計劃是兩年成功,到時侯崔耕都三十多了,也不是完全不行。

難不成,現在真沒什麼理由,阻止崔耕踏上這條青雲之路了嗎?三十多對的宰相,真是驚世駭俗啊!

一時間,衆人面面相覷,眼中盡是驚駭之色。

忽然,武三思眼珠一轉,道:“微臣還有個疑問……若兩年後,崔耕達不成年運四百萬石的目標,又當如何?”

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595章 考功員外郎第1509章 頭上一把刀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837章 越王多寶名第1364章 公主真傾情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546章 新神換舊神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607章 崔英再立功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404章 暗流在涌動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60章 崔耕有靈丹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第598章 詳解牡丹園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1197章 二郎度夜錢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第650章 扶桑改國號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214章 同姓不爲婚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428章 伏虎林射獵第1643章 藩使賀千秋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642章 下封有賢才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786章 神龍有內情第377章 無奈吟十香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1436章 九州齊震動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1153章 二郎奪龍涎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677章 女皇出三題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1170章 楊家佈局深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787章 竹槓後遺症第1185章 敗績誰負責第1813章 錢財做文采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501章 藏用有冤屈第1132章 孟族第二計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326章 禍基於桂林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1610章 諸生俱落空第1459章 腹中各有謀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
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595章 考功員外郎第1509章 頭上一把刀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837章 越王多寶名第1364章 公主真傾情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546章 新神換舊神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607章 崔英再立功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404章 暗流在涌動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60章 崔耕有靈丹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第598章 詳解牡丹園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1197章 二郎度夜錢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第650章 扶桑改國號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214章 同姓不爲婚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428章 伏虎林射獵第1643章 藩使賀千秋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642章 下封有賢才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786章 神龍有內情第377章 無奈吟十香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1436章 九州齊震動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1153章 二郎奪龍涎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677章 女皇出三題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1170章 楊家佈局深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787章 竹槓後遺症第1185章 敗績誰負責第1813章 錢財做文采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501章 藏用有冤屈第1132章 孟族第二計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326章 禍基於桂林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1610章 諸生俱落空第1459章 腹中各有謀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