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16章 蕩平

數百門火炮的齊射,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地動天搖。再看炮火攻擊下的貝薩軍防線,到處都在爆炸,壘起來的土牆被炸得支離破碎,躲藏於戰壕內的兵卒都被炸飛出來。

整個防線內,濃煙四起,四處開花,人們的尖叫聲、嘶吼聲,距離好遠都能聽得到。一刻鐘的炮擊終於結束,接踵而至的是,第四軍團的步兵推進。

三個兵團頂在最前面,以矩形方陣方向進攻,左右兩翼各一個兵團,由敵軍防線的兩側插入,後面三個兵團掩護,另有兩個兵團在後掠陣。

以一個軍團打一個兵團,哪怕那一個兵團的佈防再怎麼完美,也抵擋不住。躲藏在土牆後、壕溝內的貝薩兵紛紛探出頭來,架起火銃,向迎面推進過來的風軍方陣展開射擊。

風軍陣營中,不時有人被彈丸擊中,撲倒在地。

但這阻擋不住風軍推進的步伐。沒過多久,雙方之間的距離已達到風軍火銃的射程。只見風軍的陣營裡,火銃射擊聲齊響,一大面的青煙由陣營上方騰起。

密密麻麻的彈丸向貝薩軍防線飛來,彈丸打穿頭盔的叮叮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躲藏在掩體後的貝薩軍兵卒不時中彈,向後翻倒。

風軍的火銃進攻可不是按輪算的,而是綿性的攻勢,開起火來,接連不斷,一波又一波的彈丸不間斷的向外打出。

另外,隨着銃劍的列裝,風軍內的長矛兵進一步縮減,火銃兵數量進一步增加,火銃火力越加的兇猛。

剛開始,貝薩軍還能做出稀稀拉拉的反擊,但隨着風軍越來越近,火力越來越強烈,貝薩軍已被壓制得難以露頭。

眼看着風軍方陣已推進到自己的近前,許多貝薩兵跳出掩體,紛紛掉頭向回跑。

可是他們的兩條腿又哪能快得過由火藥推射出去的彈丸?

向後潰逃的貝薩軍兵卒,背後被打出一團團的血霧,人們成排成羣的撲倒在地。

距離敵軍防線壕溝只剩下十米遠,軍中的營尉們紛紛高聲下令:“前排兄弟上銃劍!”“前排兄弟上銃劍……”

“銳士破陣!”“銳士破陣……”

在接連不斷的命令聲中,前排的風軍紛紛把肋下掛着的銃劍拔出來,將又細又長的劍柄插進銃筒之內,一把把的火銃,隨之變成了一根根的短矛。

與此同時,陣營內的銳士們手持着陌刀,紛紛衝殺出本陣。

在銳士衝鋒之下,十米的距離眨眼即到,銳士們沒有跳進壕溝內,與敵軍近身肉搏,而是直接跳躍壕溝,向壕溝後側的土牆衝了過去。

躲藏在壕溝內的貝薩軍都傻眼了,只見自己的頭頂上方,一道接着一道的人影掠過,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呢,手持銃劍的風軍兵卒業已衝殺到壕溝前。

人們嘶吼着跳進壕溝裡,下落時,藉着身體的慣性,把銃劍紛紛刺了出去。

銃劍的劍身窄,且又厚,不適合劈砍,但很適合刺殺敵人,由於劍身厚,刺出來的口子呈菱形,不僅不宜癒合,而且極易造成大出血。

只見戰場上,風軍兵卒如同下餃子似的,紛紛跳進壕溝之內,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慘叫聲。

許多貝薩兵都未能來得及做出反應,便被從天而降的風軍刺中,被釘在地上。

貝薩軍們急急扔掉手中的火銃,把肋下的佩劍抽出來,與跳進壕溝內的風軍展開近身肉搏戰,現場叮叮噹噹的武器碰撞聲不絕於耳。

論單打獨鬥,貝薩兵並不弱於風兵,但雙拳難敵四手,好虎也架不住狼多,貝薩兵與面前的風兵廝殺時,身後不時有風兵摸上來,背後的要害被刺中,慘叫着摔倒在地上,周圍的風兵蜂擁而上,火銃齊舉,向下猛刺。

許多貝薩軍的屍體都快被銃劍刺成了馬蜂窩,不成人形,鮮血在壕溝內匯聚成河。

那些越過壕溝的風軍銳士,紛紛跳上土牆。在他們上來的一瞬間,土牆後面槍聲頓起,有些銳士直接被打翻下土牆,但有些銳士則咬牙忍住身上的傷口,跳進土牆之內,揮舞着手中陌刀,向四周的敵人猛劈猛砍。

手持火銃的貝薩軍哪裡能招架得住銳士的近距離斬殺,隨着越來越多的銳士衝殺過來,土牆後的貝薩軍被殺得節節潰敗,人們紛紛捨棄土牆的掩護,退到第二條壕溝裡,又掙扎着從壕溝裡爬出來,向第二道土牆那邊撤退。

在此期間,風軍的方陣已然推進至近前,在一陣陣的火銃射擊聲中,潰逃的貝薩兵渾身中彈,慘叫着向前翻滾。

風軍方陣,彷彿象是上了發條的機械,推進過程中,始終保持着一個速度,需要進行近身廝殺的時候,銳士衝陣,前排風兵紛紛裝上銃劍,脫離本陣,與敵肉搏,而方陣的主體絲毫不受影響,還是以一個速度的向前推進,推進,再推進。

這種無法阻擋的推進力,能給敵軍心理造成強大的壓迫感,使敵方將士喪失鬥志。

只一個貝薩兵團駐守的城北防線,在第四軍團正面三個兵團的猛攻之下,就已經全線潰敗,除了少量的貝薩軍逃走外,其餘的貝薩軍,要麼戰死,要麼被活捉。

第四軍團沒費吹灰之力,也沒用上半個時辰,便一舉攻拿下城北防線。

在後方用單筒望遠鏡觀戰的上官秀,邊看邊點頭,安義輔是正統的風軍將領出身,他統帥下的第四軍團,打起仗來有板有眼,有條不紊,無論是衆兵團之間的相互配合,還是單兵團作戰的具體細節,都如同教科書一般的完美。看第四軍團的戰鬥,那完全是視覺上的享受,都可以抄錄下來,拿到靈武學院去教書育人。

佔領城北防線的第四軍團,連休息都未休息,立刻展開原地佈防。

將士們清理戰場上的貝薩軍屍體,重新挖築戰壕,壘砌被摧毀的土牆,並把軍團火炮佈置在防線中,一邊重點防禦杜姆奧斯城,一邊重點防禦北方。

第四軍團這邊的戰鬥已然提前結束,第一、第二、第三軍團的戰鬥還在繼續。別看第一軍團面對的是三個兵團的貝薩軍,但第一軍團卻是率先攻破敵軍防線的。

就戰鬥力而言,第一軍團在貞郡軍是最強

的,就人員而言,第一軍團的將士也是個四個軍團中最精銳的。而且洛忍作戰的風格剛猛兇悍,將令一下,下面的將官就必須得完成。

有功者重賞,無功者罰,有過者重罰。洛忍手底下的將官,淘汰率極高,能者上,弱者下,在接到將令之後,將官們無不是身先士卒,將官尚且如此,下面的兵卒更是勇往直前。

洛忍不是貞郡人,但他的第一軍團,卻是最符合貞郡人作戰理念的,適者生存,強者爲王,在戰場上野蠻又兇殘,以最兇狠的壓制、攻擊和殺戮,完全不講道理的摧毀敵人。

擊潰城南防線後,第一軍團順勢向杜姆奧斯城發動進攻。第一軍團的火炮達到六百門之多,火炮轟鳴,把杜姆奧斯城的南城牆炸得是千瘡百孔,許多處城牆不堪重負,轟然倒塌。

這就是火器全面應用之後,戰術理念不得不做出改變的原因。

冷兵器時代,守軍可以死守城邑,哪怕守軍人少,但依託城防優勢,敵軍想攻破城防並不容易,而現在是火器時代的到來,火炮的破防能力太強大,再堅固的城牆也招架不住火炮大規模的炮擊,這時守軍的戰術理念如果還是死守城邑,那無疑是死路一條,於城邑之外設置防線,成了防守方的必要手段,當然了,一旦城外防線失守,那麼守軍也只能退守到城邑之內。

在第一軍團兇猛的炮擊之下,杜姆奧斯城的南城牆被破,連城門都被轟碎,緊接着,第一軍團將士開始向城內推進。

城內的貝薩守軍抵抗得非常頑強,用火炮和火銃不斷對推進上來的風軍展開還擊。

在推進的過程中,第一軍團將士亦是不時中彈倒地,可這非但沒能阻止第一軍團的推進,反而讓第一軍團將士推進的速度變得更快。戰鬥到兩個時辰的時候,第一軍團已完全佔領了杜姆奧斯的南城牆。聽說第二、第三軍團正在向杜姆奧斯的東城、西城發動猛攻,洛忍還特意下令,從第一軍團裡分出兩個兵團,協助第二、第三軍團的攻城。

雙方兵力差距過於懸殊,杜姆奧斯城之戰沒有任何懸念。

在東、西兩側的城牆也相繼失守之後,貝薩殘兵已全部退守至城內。仗打到這時,原本九萬之衆的貝薩軍,已只剩下三萬來人。

貝薩軍的軍團長自知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再打下去,不僅會全軍覆沒,而且有被風軍屠城之危,他主動下令,全軍放棄抵抗,向風軍繳械投降。

隨着貝薩軍的全體投降,杜姆奧斯城之戰也宣告結束。此戰,貝薩軍戰死四萬多人,被俘四萬餘衆,連貝薩軍的軍團長也未能脫逃,一併做了風軍的俘虜。

對貝薩人,上官秀還真不如象對寧南人那麼仇恨,要如何安置這些貝薩的俘虜,倒也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這裡距離風國的本土很近。

上官秀着人,把貝薩俘虜全部押送回風國國內,交由駐紮在風郡的北方集團軍看管。

至於貝薩軍的軍團長伯尼伊登以及幾名主要將官,則被上官秀留在貞郡軍內,想通過他們,探聽一些貝薩國內的情報。

(本章完)

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55章 約見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051章 突飛猛進第131章 假戲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21章 換人第364章 戰術轉移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32章 停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09章 上鉤第40章 賞識第398章 派系第418章 暗奪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63章 前方有敵情第30章 征服第244章 相處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53章 被俘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37章 殉國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16章 毒藥第358章 以德報德第372章 脫胎換骨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49章 克敵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25章 攻城戰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91章 記恨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75章 掩飾第121章 斬盡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90章 擒拿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898章 瘋子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11章 雙城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03章 安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15章 推動第367章 鬥志尚存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41章 複製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65章 醒來第59章 放下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53章 傳言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64章 物資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03章 安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47章 壓力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35章 殺光第279章 鬥角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71章 戰機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93章 探監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38章 表明第331章 展開反撲第249章 升溫第300章 宣戰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21章 立威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46章 宴請第475章 鬥勇第211章 折騰第133章 發誓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96章 北行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39章 威逼第353章 大戰在即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609章 來訪第137章 縛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0章 北上第332章 全殲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25章 搶先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85章 絕境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82章 局勢第189章 暴露第84章 逼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45章 突然發難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4章 狼禍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7章 出使金斯克城第276章 寬宏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72章 來敵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23章 軍令第131章 假戲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052章 先祖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28章 推測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858章 曾救過我的命第410章 火槍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68章 警告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15章 太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880章 挫敗第127章 特使第272章 大度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61章 挑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062章 究竟誰錯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46章 何人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15章 成長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89章 心涼第356章 一敗塗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05章 轉戰第82章 巧破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17章 出征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10章 抹殺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69章 堅守第467章 壯大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32章 生變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6章 欺騙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68章 同袍第356章 一敗塗地第356章 一敗塗地第414章 高招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22章 來犯第276章 寬宏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37章 殉國第471章 誤判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80章 天命
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55章 約見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051章 突飛猛進第131章 假戲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21章 換人第364章 戰術轉移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32章 停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09章 上鉤第40章 賞識第398章 派系第418章 暗奪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63章 前方有敵情第30章 征服第244章 相處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53章 被俘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37章 殉國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16章 毒藥第358章 以德報德第372章 脫胎換骨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49章 克敵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25章 攻城戰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91章 記恨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75章 掩飾第121章 斬盡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90章 擒拿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898章 瘋子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11章 雙城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03章 安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15章 推動第367章 鬥志尚存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41章 複製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65章 醒來第59章 放下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53章 傳言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64章 物資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03章 安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47章 壓力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35章 殺光第279章 鬥角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71章 戰機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93章 探監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38章 表明第331章 展開反撲第249章 升溫第300章 宣戰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21章 立威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46章 宴請第475章 鬥勇第211章 折騰第133章 發誓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96章 北行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39章 威逼第353章 大戰在即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609章 來訪第137章 縛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0章 北上第332章 全殲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25章 搶先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85章 絕境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82章 局勢第189章 暴露第84章 逼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45章 突然發難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4章 狼禍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7章 出使金斯克城第276章 寬宏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72章 來敵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23章 軍令第131章 假戲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052章 先祖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28章 推測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858章 曾救過我的命第410章 火槍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68章 警告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915章 太快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880章 挫敗第127章 特使第272章 大度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61章 挑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062章 究竟誰錯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46章 何人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15章 成長第二卷 新貴崛起_第589章 心涼第356章 一敗塗地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05章 轉戰第82章 巧破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17章 出征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10章 抹殺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69章 堅守第467章 壯大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232章 生變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706章 欺騙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68章 同袍第356章 一敗塗地第356章 一敗塗地第414章 高招第三卷 君臨天下_第622章 來犯第276章 寬宏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337章 殉國第471章 誤判第四卷 六合一統_第1180章 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