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清理

bookmark

陳慶微微笑道:“富公子不會因爲知道我的身份,就準備提價了吧!”

“不敢!不敢!若殿下喜歡這套茶具,我就獻給殿下了。”

陳慶臉一沉,有些不悅道:“難道我就不能買東西,一定要別人無償奉獻?”

婦人連忙走出來道:“雍王殿下,我夫君不是這個意思,他這套茶具多少人上門來求購,他根本不想賣,只是知道這套茶具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知道保不住了,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萬一有兇徒上門怎麼辦?

所以我們纔想換成田,但這是先祖當年最心愛之物,一般商人不配得到它,如果能獻給雍王殿下,先祖九泉之下就不會責怪我們了,雍王殿下再行舉手之勞,賞我們幾畝土地,我們也有口飯吃。”

陳慶和張曉對望一眼,這個女人利害,會說話,明明只是一樁生意,卻被她說得光面堂皇,就好像自己還倒欠一個天大的人情。

陳慶微微笑道:“請問夫人貴姓?”

這個婦人說她聰明也好,說她有心機也對,其實都是同一個意思的褒貶說法,她剛纔故意聲音大了一點,就等陳慶主動問自己,要不然她真不好開口,錯過了這個機會。

婦人臉一紅,低聲道:“我隨夫姓,孃家姓呂。”

陳慶一怔,呂家誰在汴梁?他猛地想起一人,笑問道:“莫非你就是呂綺?”

婦人大喜道:“我小妹告訴過你嗎?”

陳慶確實聽妻子呂繡提到過,她有個族姐在汴梁,叫做呂綺,她父親呂長頌曾出任開封府推官,是呂頤浩的堂侄,靖康元年,呂氏家族逃到應天府,建炎二年,呂家南下臨安。

但呂長頌因爲生病,便留在了應天府,後來就斷了聯繫,直到紹興七年纔得到消息,呂長頌病癒後又返回了汴梁,最後在紹興三年病逝,唯一的女兒呂綺也前一年出嫁了。

這世間還如此之巧,或許是冥冥中的天意,自己買一副茶具居然就遇到了妻子託自己找的人。

陳慶請他們夫妻坐下,問道:“富公子怎麼混得如此落魄?”

“此中一言難盡,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說吧!”富弘顯然不想多說。

呂綺頓時急了,這個機會丈夫再不抓住,以後怎麼辦?

不行!她要說,要不然對丈夫太不公平了。

“殿下,我夫君是宣和六年進士出身,出任太學助教,靖康之後就辭官在家了,僞齊國幾次請他出來任官,他就不肯答應,五年前終於惹惱了僞齊國,他們把我們一家趕出家門,所有家產全部沒收,幸虧我們在櫃坊裡還存了點銀子,就買了這間小院。

僞齊覆滅後,完顏兀朮又派人來請我夫君當汴梁縣丞,夫君還是一口回絕,那些投靠僞齊的人,誰不是住高宅大房,富得流油?我夫君甘守清白,纔會這麼落魄。”

“夫人說得對,不願事賊的人都不會混得好,但絕不會一直都是這樣,總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陳慶把木盒子推過去,“這是你祖上留下的傳家之物,繼續傳給子孫吧!”

陳慶又給張曉使個眼色,張曉會意,笑道:“富公子寫幾個字給我看看!”

雖然富弘是進士出身,但要過張曉這一關,還得拿出真本事來,只是看在陳慶的面上,張曉已經用最低的標準了。

富弘從懷中取出一本抄書,遞給張曉,“這是我昨晚抄寫的《論語》,準備給我兒子當教材。”

張曉接過抄書看了看,暗暗讚許字寫得着實漂亮,他欣然取出自己的一張帖子放在桌上道:“富公子明天一早來府衙找我,我這邊需要幫手,職務和待遇都不會讓你們失望!”

入夜,陳慶在大營內細讀一本冊子,這是富弘送給自己,是他父親呂長頌在建炎三年和建炎四年之間寫的一本筆記。

內容就是關於汴梁未來的出路,呂長頌提到了汴梁的四種出路,一是長期維持僞齊國的畸形繁榮,但總有一天會隨着僞齊國的垮塌而崩盤。

第二個出路是由於女真人的長期佔領,汴梁失去了都城地位,會慢慢衰敗下去。

第三條出路是宋軍收回汴梁,重新恢復爲京城,那麼汴梁就會逐步恢復宣和年間的盛景。

第四條出路是宋軍收復了汴梁,但汴梁不再爲都城,這是最有可能的一條,呂長頌認爲,大宋王朝不會放棄臨安,一定會沉溺於臨安的溫柔鄉中。

如果出現第四種情況,若要振興汴梁,首先就要改變汴梁的定位。

汴梁最大的優勢就是交通便利,完全可以把汴梁打造成爲中原地區的物資轉運中心,這個思路和陳慶的想法完全一致,但有一點陳慶沒有想到,呂長頌提出可以招募汴梁的男子去疏浚汴河,給他們掙錢的機會。

這樣一來,汴河的航運又能重新發揮起來,然後把陳留的倉庫羣遷徙到汴梁,物資轉運中心就成功了。

陳慶的思路再進行擴展,吸取成都的經驗,把物資轉運中心再進一步深化爲中原物資集散中心,糧食、布匹、油料、牲畜等等大型市場建立起來,整個中原地區的商人都要往汴梁跑來,汴梁的商業就盤活了,重新復甦,已經死寂的汴梁又會重放光彩。

當然這些都需要資金,需要大筆投入,大量的資金從哪裡來?

陳慶終於想到了錢三晃,僞齊高官們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們並沒有被金國清算,當然,他們也沒有來得及逃走,正所謂天賜不受,反遭天譴,這個時候,陳慶就沒有什麼心慈手軟了。

陳慶沉思片刻,便吩咐道:“去找唐統制來見我!”

在汴梁舊宋門外有一座佔地約三畝的小宅,這裡便是僞齊國丈錢晃的家,錢晃發達前只是濟南府的一個底層小吏,他女兒原本是個宮女,在宮裡呆了十幾年,也熬成一個宮女領班之類,出宮後,被時任濟南知府的劉豫娶爲小妾。

不料劉豫時來運轉,被金國看中,成立了僞齊國,劉豫當了皇帝,他的小妾錢氏因爲懂皇宮規矩,從而被立爲皇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她的父親錢晃真的一晃當上了國丈。

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汴梁城內那麼多豪宅可以任錢晃挑選,錢晃眼睛都挑花了,最後他挑中了蔡京的數百畝巨宅,但他的妻子依舊只有一個,倒不是他不好色,他是汴梁幾家著名妓院的常客,甚至自己就開了幾家妓院,裡面的美貌妓女任他享用。

他之所以不肯納妾,實在是出於吝嗇,納妾要花很多錢,小妾要大筆開銷,還有她們家人逢年過節要打點,而且錢財只出不進,不像妓女,不僅免費供他玩樂,還能替他掙錢。

錢晃是出了名的吝嗇,蔡京的府宅太大了,他覺得太浪費,便把它分割後租出去,他覺得幾十名家僕使女開支太大,便想方設法撈到一個濟王的親王爵位,然後他的幾十名家僕使女的工錢就由朝廷負擔,不僅如此,朝廷每個月還要提供給他糧米肉食蔬菜,反正他府上的各種開銷一文錢不花,都是朝廷負擔。

相反,他的財富卻是大把大把摟回家,他負責僞齊軍的糧草轉運,他只要把正常損耗提高一點點,每年就有數十萬石所謂‘腐壞’的糧食由他處理掉,光這一項就讓他五年間撈了幾百萬貫錢,更不用說其他各種收入,皇帝的各種賞賜。

整個汴梁都知道他是僞齊國僅次於天子劉豫的第二大富豪,給他起個綽號叫錢三晃,一晃傾宅,二晃傾城,三晃傾天下,晃指的是他家中堆積的錢山倒下來了。

不過僞齊覆滅後,錢晃立刻搬了家,搬到這座三畝小宅內,對外則聲稱他的財富都被沒收了,他自己也變成一個窮苦的小老頭模樣,還經常去相國寺黑市上賣點小玩意餬口度日。

但陳慶並沒有找到完顏兀朮的抄家記錄,甚至天子劉豫和他的兄弟子侄也沒有被抄家,劉豫一家被遷居上京臨潢府,改封曹王,北上時帶走了三百輛大車的財物。

李積也向陳慶證實了完顏兀朮沒有抄家,僞齊是金國扶持的僞政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從政治上考慮,金國對他們採取了寬容政策。

如果錢晃的財富沒有被抄,那他把錢財藏哪裡去了?

夜裡一更時分,唐騫率領兩千軍隊包圍錢晃的老宅和新宅。

第1426章 購島第1147章 布店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幺第1042章 配合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七百四十五章 時機第1475章 送功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1008章 太行(中)第820章 試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758章 絕望第1142章 會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860章 談判(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1036章 官窯第940章 綿布第1089章 鳴冤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166章 視察第1275章 禮物第1474章 證人第1091章 獵殺(上)第1166章 視察第二百六十三章 壽宴(五)第1457章 借刀第六章 死士第888章 調研(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1409章 家醜第六百七十七章 靈州第1157章 全殲第1346章 離間(中)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一百一十章 泄憤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1099章 談判第1161章 殺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1226章 棒喝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四百零九章 假匪第925章 入甕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844章 剷除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1495章 遷徙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806章 夜爆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761章 平陽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803章 悟道第1451章 質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823章 決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1479章 兵變第959章 鄭家第1361章 狹路第838章 藏秘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1354章 青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1425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四章 腹黑第801章 轉移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840章 科舉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910章 變化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幕第1481章 序幕第1063章 收網第1437章 殺雞第1022章 救嶽(下)
第1426章 購島第1147章 布店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幺第1042章 配合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七百四十五章 時機第1475章 送功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雙面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1008章 太行(中)第820章 試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758章 絕望第1142章 會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860章 談判(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1036章 官窯第940章 綿布第1089章 鳴冤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166章 視察第1275章 禮物第1474章 證人第1091章 獵殺(上)第1166章 視察第二百六十三章 壽宴(五)第1457章 借刀第六章 死士第888章 調研(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1409章 家醜第六百七十七章 靈州第1157章 全殲第1346章 離間(中)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一百一十章 泄憤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1099章 談判第1161章 殺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1226章 棒喝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四百零九章 假匪第925章 入甕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844章 剷除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1495章 遷徙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806章 夜爆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761章 平陽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803章 悟道第1451章 質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823章 決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1479章 兵變第959章 鄭家第1361章 狹路第838章 藏秘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1354章 青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1425章 陷阱第五百七十四章 腹黑第801章 轉移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840章 科舉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910章 變化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幕第1481章 序幕第1063章 收網第1437章 殺雞第1022章 救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