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

bookmark

雖然金國天子已決定廢除僞齊國,但劉豫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依舊積極拼湊了三十萬大軍,命令太子劉麟爲徵南大元帥,又命李成和劉猊爲左右副將,配合金兵討伐大宋,同時向僞齊國百姓加稅三成,以籌措軍費。

就在韓企先南下十天後,完顏兀朮的十萬女真大軍和劉麟統帥的三十萬大軍開始浩浩蕩蕩南下,討伐江淮宋軍。

此時宋朝內部也發生了激烈的紛爭,韓企先抵達臨安,明確要求停戰協議要以長江爲界,否則金國天子將不承認這份停戰協議。

韓企先的這個要求頓時引發了宋朝朝廷的軒然大波,黃金送過去了,重要戰俘也歸還了,最後金國天子居然不承認停戰協議,朝廷上下都意識到自己被金國耍了。

天子趙構氣得拍桌子大罵道:“朕養的都是酒囊飯袋嗎?這種事情還會被對方愚弄,這個張邵還有什麼用,當什麼禮部尚書,朕如果是他,早就收拾東西滾蛋了,還呆在朝廷裡做什麼?”

秦檜連忙勸道:“陛下息怒,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那你說事情是什麼,給朕一個解釋?”

“陛下,以前完顏昌簽署了停戰協議,雙方就立刻執行了,沒有什麼問題,那爲什麼這次不行呢?微臣估計,這和金國內部的權力鬥爭有關,一定是有人用此事來找完顏昌的麻煩,逼完顏昌放棄宰相之位,金國天子爲了調和兩派鬥爭,才決定不簽署停戰協議,拿停戰邊界來找事。”

趙構負手走了幾步道:“朕纔不會管他們什麼內部鬥爭,朕只管眼前,現在怎麼辦?這個停戰協議籤還是不籤,朕可不想退出江淮?”

旁邊張浚道:“陛下,談是不可能談出什麼結果,雙方都不可能讓步,那只有在戰場上見分曉,陛下,現在三線防禦只有中線偏弱,會成爲敵軍的突破口,微臣建議,以張俊爲中路元帥,統領吳階、王德、酈瓊三路都統制,構築淮河中部防線。”

趙構又問道秦檜,“秦相公以爲呢?”

秦檜心知肚明,張浚這是在給岳飛上眼藥,之前朝廷已經妥協,讓岳飛繼續節制中路軍吳階,這下把張俊頂上去指揮中路,那就等於廢除了岳飛的部分軍權。

天子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秦檜也樂見其成,他點點頭,“微臣認可張相公的方案!”

“那監軍呢?”

張浚繼續道:“微臣推薦兵部侍郎呂祉爲監軍。”

“朕準備了。”

趙構內心焦慮道:“張相國認爲這次勝算有幾何?”

“陛下,這次金國和僞齊聯手南下,微臣認爲對付僞齊問題不大,難得是對陣十萬女真大軍,但好在我們只守不攻,只要死守住淮河一線,那我們就勝利了,停站不停戰都無所謂了。”

君臣三人商議片刻,秦檜告退,趙構把張浚留下來。

趙構沉思片刻問道:“荊湖南路那邊情況怎麼樣了?”

荊湖南路那邊也是讓趙構頭痛的事情,陳慶居然未經朝廷同意派兵剿匪,讓趙構既惱火又無奈,他心中更是擔心,這是不是陳慶又想佔領荊湖南路了?

張浚連忙道:“卑職也正想向陛下彙報,折彥質從江陵傳來消息說,最大的一股亂匪已經被消滅,零星的亂匪也差不多了,陳慶軍隊正在訓練地方民團,讓百姓自發剿匪,現在陳慶的軍隊已經撤退一部分,剩下的軍隊在幫助百姓春耕,他們運來了大量稻穀種子和耕牛,還運來二十萬石糧食賑濟災民,讓他們能堅持到夏收。”

“這是折彥質在替陳慶軍隊說好話吧!”趙構不滿道。

“陛下,事實上,荊湖南路各州地方官也是這樣說的,微臣覺得陳慶或許是遭遇到一定的內部壓力纔出兵,但要說他想佔領荊湖南路,微臣覺得可能性不大。””什麼內部壓力?“

“陛下,他在荊州呆過,他的一部分軍隊就是荊湖南路人,這些荊湖南路的士兵和將領肯定給他施加了壓力,要求他出兵,另外,這也是他撈取名聲的一個好機會。”

趙構只關心陳慶到底會不會在佔領荊湖南路,只要陳慶最後撤軍,那麼陳慶就算撈一些名聲之類,他能容忍。

“你要讓折彥質搞清楚,陳慶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最後要不要撤軍,如果他不肯撤軍,我們該怎麼辦?應對方案要先準備好。”

“微臣明白!”

趙構負手走了幾步又道:“這段時間我們在和金兵作戰,要穩住陳慶,不能讓他趁火打劫,佔領荊湖南路,他的散官是什麼?”

“回稟陛下,他的文散官是金紫光祿大夫,武散官暫時沒有,階官已到太尉。”

“他不是寫奏摺來說,不願接受太尉,而要求朕封他一個武散官嗎?朕就加封他爲鎮國大將軍,要他儘量從荊湖南路撤軍!”

“微臣遵旨!”

當天晚上,天子趙構下旨,改封張俊爲淮西宣撫使,出任中路軍都元帥,轄吳階、王德、酈瓊三個都統制,統兵二十萬,防禦淮河一線,與西線岳飛、東線韓世忠、後軍劉錡呈四方犄角之勢,共同防禦金兵和僞齊軍大舉南攻。

同時,趙構任命兵部侍郎呂祉爲監軍,任命宰相張浚爲諸路軍馬大都督,總督五十萬大軍佈防淮河一線。

長江上舟楫如魚,數萬艘小船運送糧食、銅錢和軍資兵甲浩浩蕩蕩北上,由於廣南路和福建路錢糧押送至臨安,大大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壓力,也使朝廷有財力打這一場江淮保衛戰。

長江上,一艘兩千石的大船正緩緩而行,江面上風很大,吹得船上大旗啪啪作響,大旗上寫着一個巨大的張字。

這艘大船正是張俊的坐船,他已受命,正從臨安前往壽州途中,他的中路軍元帥府設在壽州下蔡縣,主力大軍也駐紮在那裡一帶。

張俊負手站在船頭,顯得臉色很陰沉,坦率說,這次天子的任命安排,他很不滿意,麾下三名都統制,都不是他的心腹,吳階就不用說了,那是西軍,一直受排擠,張俊對他很不見待,只是因爲岳飛和韓世忠的連名舉薦纔得到啓用,手下有五萬軍隊。

至於王德和酈瓊,原本是劉光世的部將,因爲投降張俊而得到大都督張浚重用,張俊對王德比較認可,踏實、穩重,張浚只給了他三萬軍,他也沒有怨言,這種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部下,領導們都喜歡,張俊也不例外。

但張俊着實不喜歡酈瓊,像個討債鬼一樣,整天圍堵自己,問自己要錢,對駐兵地挑肥揀瘦,一會兒嫌六安縣都是山區,一會嫌定遠縣不夠繁華,動不動就說條件開得太低,不該投降自己。

張浚爲了安撫他,給了他五萬軍隊,比王德的軍隊多,他還是不滿意,因爲王德是都統制,他只是副都統,所以對所有人都充滿了怨恨。

這三名都統中,張俊只對王德比較滿意,其他兩人他都不喜歡,他想把他們換成自己的心腹。

“大哥,外面風大,進船艙坐吧!”兄弟張保在船艙內喊道。

張俊也感覺有點冷,他點點頭,轉身回船艙了。

回船艙坐下,張保指指旁邊楊垂安道:“楊先生有個想法,我覺得不錯,大哥不妨聽一聽。”

楊垂安原本是劉光世的謀士,劉光世被髮配嶺南後,楊垂安轉而投奔張俊,楊垂安擅長陰謀詭計,這一點張俊比較喜歡,他便把楊垂安用爲自己的謀士幕僚,對他也頗爲信任。

張俊點點頭,“楊先生有什麼好的想法?”

【今天兩更】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三百零四章 識破第1090章 血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817章 初見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二章 反噬第1205章 任務第992章 空城第987章 爭汝(下)第1277章 投資第1519章 遼探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1329章 太學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1215章 暴露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1340章 想法第908章 滅亡第825章 激戰(下)第1276章 沐浴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1219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1300章 壯志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1374章 燕山(下)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1280章 安撫第895章 呂憂第1373章 燕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1089章 鳴冤第1317章 追殺(上)第1268章 勸降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1297章 警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推恩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四百零八章 搶先第三百五十章 審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1113章 截江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1321章 分財第1001章 許昌(中)第1369章 大興(三)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1091章 獵殺(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巷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1377章 告狀第1144章 雙限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1130章 成交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358章 新村第三十二章 婚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湟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815章 交換(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1475章 送功第1233章 敲醒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外第1521章 報泄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1472章 順藤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1357章 豐州第815章 交換(下)第838章 藏秘第1373章 燕山(中)第1362章 屠陣第790章 公審第1255章 透密第1277章 投資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1130章 成交第六十章 報功第1212章 須城(下)第1265章 絕境第982章 襄陽(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五百六十三章 把柄第997章 兵臨第1263章 同行第794章 難民(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警告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三百零四章 識破第1090章 血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817章 初見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二章 反噬第1205章 任務第992章 空城第987章 爭汝(下)第1277章 投資第1519章 遼探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1329章 太學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1215章 暴露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1340章 想法第908章 滅亡第825章 激戰(下)第1276章 沐浴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1219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1300章 壯志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1374章 燕山(下)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1280章 安撫第895章 呂憂第1373章 燕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1089章 鳴冤第1317章 追殺(上)第1268章 勸降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1297章 警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推恩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四百零八章 搶先第三百五十章 審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1113章 截江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1321章 分財第1001章 許昌(中)第1369章 大興(三)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1091章 獵殺(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巷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1377章 告狀第1144章 雙限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回第1130章 成交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358章 新村第三十二章 婚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湟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815章 交換(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1475章 送功第1233章 敲醒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外第1521章 報泄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1472章 順藤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1357章 豐州第815章 交換(下)第838章 藏秘第1373章 燕山(中)第1362章 屠陣第790章 公審第1255章 透密第1277章 投資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1130章 成交第六十章 報功第1212章 須城(下)第1265章 絕境第982章 襄陽(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五百六十三章 把柄第997章 兵臨第1263章 同行第794章 難民(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