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巡河(上)

bookmark

宋城縣屬於黃泛區,但並不在新黃河邊上,黃河新道距離宋城縣還有八十里,靠近另一個縣城虞城縣。

次日中午,陳慶來到了黃河新道,視察黃河新道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兩岸都是荒蕪的泥地,持續乾旱使泥土像岩石一樣堅硬,寸草不生。

“這裡一直不長草嗎?”陳慶用馬鞭指着兩岸問道。

“正是!”

柳笙點點頭道:“十幾年來一直沒有長過草,所以這裡最害怕下雨,一下大雨,滿地泥漿,寸步難行。”

“有沒有試過種草?”

柳笙苦笑一聲,“沒有人關心這種事情。”

陳慶也沒有表現不滿,又道:“這樣會造成大量土壤流入河中,使土壤肥力更差,陝西路這幾年都在各條沿河兩岸大量種植野豌豆,已經推行三年了,效果非常好,畜牧業發展興旺,土壤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如果你們大量推行野豌豆種植,或許畜牧業會成爲歸德府的一大特色。”

“野豌豆能種植成功嗎?”柳笙有點信心不足。

“應該可以,野豌豆對土壤很耐受,陝北那邊更加貧瘠都能大量種植,何況你們這裡還能種小麥,回頭我安排宣撫使司送種子過來。”

“到時我們試一試!”

陳慶瞥了他一眼,對他漫不經心的態度有些不滿,又加重語氣道:“我是考慮如何治理黃泛區,我這次來宋城縣,也是考慮在宋城做個試點,如果野豌豆能種植成功,我就會全面推廣到其他州縣,如果你們不願意,我也不勉強,我會去濮陽那邊試點!”

柳笙汗都下來了,這些年他們習慣了應付各種上面交待的差事,一時沒有改過來,直到聽出陳慶語氣中的不滿,柳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他連忙道:“我們當然願意,能形成產業,也是我們的夢想,卑職保證宋城縣一定會不折不扣執行。”

陳慶緩和一下口氣,給他們一個臺階,“我知道你們信心不足,但一定要做,我會讓畜牧署安排經驗豐富的官員幫助你們,他們會先過來考察,然後明年春天着實種植。事關整個黃泛區的生存,你們必須重視。”

“卑職遵命!”

陳慶催馬向遠處黃河奔去,不多時來到了黃河岸邊,其實陳慶後世在徐州見過這條黃河,那時叫做黃河故道,只是一條很狹窄的河道,而現在是黃河新道,河面有兩裡寬了,水流湍急,看起來十分波瀾壯闊。

牛皋的船隊已經靠岸了,牛皋連忙上前來拜見,“卑職參見殿下!”

陳慶笑着點點頭,“牛都統這次黃河阻擊辛苦了!”

牛皋滿臉慚愧道:“卑職沒想金兵會突然撤退,我們正好不在黃河新道這邊,等我們聞訊趕過去,金兵已經渡過黃河,連浮橋都拆了,哎!卑職判斷失誤,錯過了最重要的一次行動。”

牛皋說的是實話,如果他們能擊毀浮橋,金兵就過不了黃河了,極可能就會被全殲在黃河西岸,但這種重大的戰機牛皋沒有能抓住,使金兵成功撤離,爲此,楊再興、劉璀他們都對牛皋頗有不滿。

但陳慶卻不能責怪牛皋,他之前給牛皋部署的任務只是阻止河北金兵支援汴梁,不涉及汴梁金兵撤離,誰也沒有想到金兵撤離這麼快,連陳慶自己都沒有想到,更不能苛責情報不暢的牛皋,這不是玩遊戲,相隔幾百裡、上千裡,水面上又沒有情報遞送,牛皋怎麼可能知道金兵撤退。

陳慶溫和安慰牛皋道:“這不是你的責任,連我們都沒有想到金兵會放棄汴梁撤退,還以爲會進行圍城大戰,我認爲完顏兀朮就是因爲戰船隊的存在,才決定提前放棄汴梁,否則他們連撤退都沒有機會了,也正是金兵的提前撤退,才體現出了你們船隊的成功,對金兵威脅巨大。”

陳慶說的話很有道理,若不是牛皋船隊成功攔截了五十萬只凍羊肉,讓完顏兀朮突然意識到撤退失敗的嚴重後果,完顏兀朮會倉促且提前撤離汴梁嗎?絕不可能,他一定會據守汴梁城,並不斷慫恿朝廷軍隊北上。

從金兵留下巨量物資就知道,他們原本並沒有撤退計劃,最後是倉促撤退。

當然,這裡面還有對宋軍鐵火雷的擔憂,但害怕被牛皋船隊切斷退路也一定是完顏兀朮決定撤退的重要因素。

牛皋感動道:“感謝殿下的寬容!”

陳慶笑了笑,岔開話題道:“有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問你,這條黃河新道,你感覺航運價值如何?”

牛皋搖搖頭,“航行千石以上大船可以,勉強穩得住,但一般的貨船不行,卑職建議還是走汴水。”

“爲什麼,因爲水流湍急?”

“倒並不是水流湍急,而是因爲不穩定,水下充滿了無數不確定的水流,一般小貨船會莫名其妙傾翻,這就很可能是遭遇到一股橫切的暗流,而且水太重太厚,很難控制住船隻,像卑職的兩千石大船都需要人引導才能平安靠岸,更不用說一般的貨船了。”

陳慶點點頭,他自己也認爲黃河新道不利於航運,畢竟是一條新河流,而牛皋的確認放棄了在黃河新道展開航運的念頭,還是要按照既定方案疏浚汴河。

汴梁到了宋城後,便被決堤的黃河沖毀,從宋城向南很長一段汴河已經蕩然無存,南方一段的汴河就算有也是從黃泛區流過,大片都是無人區,沒有多少經濟價值。

所以陳慶決定開掘一條新汴河,新汴河已經確定了,就利用蔡河,蔡河流經汴梁南下,然後在陳州連通潁河,一直流入淮河,這條主幹河流,還可以通過渦水連接亳州和徐州等地,同時也能通過潁水連接潁昌府、汝州等地,可以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水運網。

但這條新運河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蔡河河道淤塞導致河道變得十分狹窄,三百石以上的船隻都無法航行,至少有一百多裡河段需要人工疏浚,僞齊國也曾經考慮過疏浚蔡河,只是沒有錢,只得不了了之。

陳慶留了一萬軍隊駐守宋城,其他大軍則返回汴梁,他自己帶了三千騎兵巡視蔡河。

陳慶從宋城縣返回開封府繼續巡視,這天下午來到了陳留縣的臨蔡鎮,陳留知縣盧岱陪同陳慶來到了蔡河邊。

“你們陳留縣城距離蔡河有多遠?”陳慶問道。

盧岱連忙道:“回稟殿下,大約有三十里。”

陳慶搖搖頭,“太遠了,你們需要挖通一條漕河,否則陳留縣會被新汴河徹底遺忘了。”

停一下,陳慶又笑道:“當然,你們也可以和宋城縣一樣,先通過老汴河到汴梁,然後再從汴梁轉到蔡河,路程就增加了好幾倍,還不如直接開通一條漕河,不光對你們有利,對宋城也有利。”

盧岱嘆口氣道:“卑職這些天也在焦慮這件事,我們全縣父老都想開鑿這條漕河,有條小河也可以利用,但就是沒有錢糧,無法動員民夫。”

陳慶緩緩道:“我主張是付錢不付糧,每個人工按照五十文一天結算,然後每人每天提供一斤糧食,每三十人提供一頂大帳,實際上就是管吃管住,每人每天五十文錢,然後你們縣衙負責制定方案和組織民夫,把方案制定好之後,立刻趕去汴梁開封府衙,找到安撫使張曉,把你們的方案報給他,一旦批准後,他會撥下錢糧。”

盧岱撓撓頭道:“殿下說得辦法卑職已經知道了,我們已經把方案報給了張大人。”

陳慶瞪了他一眼,“既然你知道,還問什麼?”

盧岱連忙道:“安撫使下發的通知是蔡河主幹道的疏浚辦法,卑職現在擔憂的是支線,就是蔡河到陳留縣城的這一段三十里漕河支線,不知道是不是和主幹疏浚的辦法一樣?”

“一樣的,主道和支線沒有區別!”

“卑職明白了,爭取今明兩天制定好方案,過幾天卑職去一趟汴梁,上報給安撫使。”

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1004章 撤離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1508章 滅金第1215章 暴露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一百八十三章 周家第1395章 營救(上)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785章 躊躇第855章 智言第1305章 攻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933章 交手(上)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1262章 壽春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789章 狗性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局第1137章 詭異第1448章 鼓密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923章 田宅第1306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862章 反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廷論第1260章 妥協第六十三章 兵器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五百八十九章 博弈(十一)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一章 求生第783章 地氣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1208章 劫糧第824章 激戰(上)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1365章 榆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1086章 削藩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第六百一十七章 決戰(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1489章 來賓第四章 競技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098章 三科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四百三十五章 狄道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四章 競技第1271章 任務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762章 條件第1037章 清理第799章 瓔珞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903章 小將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1320章 方案第1436章 抓捕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795章 難民(下)第869章 希望第1303章 渡口第772章 西河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1052章 妥協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119章 襄陽第1290章 先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1408章 線索第994章 捷報
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1004章 撤離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1508章 滅金第1215章 暴露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一百八十三章 周家第1395章 營救(上)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785章 躊躇第855章 智言第1305章 攻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933章 交手(上)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二十二章 血戰(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1262章 壽春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789章 狗性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局第1137章 詭異第1448章 鼓密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923章 田宅第1306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862章 反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廷論第1260章 妥協第六十三章 兵器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五百八十九章 博弈(十一)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一章 求生第783章 地氣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1208章 劫糧第824章 激戰(上)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1365章 榆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1086章 削藩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第六百一十七章 決戰(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漏洞第1489章 來賓第四章 競技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098章 三科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四百三十五章 狄道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四章 競技第1271章 任務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762章 條件第1037章 清理第799章 瓔珞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903章 小將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1320章 方案第1436章 抓捕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795章 難民(下)第869章 希望第1303章 渡口第772章 西河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1052章 妥協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119章 襄陽第1290章 先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1408章 線索第994章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