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登基

bookmark

第1515章 登基

就在韋太后正式昭告天下不久,京兆也發生了大事,百官、將領和數十萬民衆再三要求他登基稱帝,陳慶先是婉拒,但百官和衆將再一次要求,如此三次請求,陳慶終於答應登基。

五月初五,在京兆數十萬百姓和將士的矚目下,陳慶在承天門正式登基,接受百官朝賀,隨即祭拜天地,建國號爲雍,史稱雍朝。

並改年號爲永太,今年爲永太元年。

陳慶隨即冊封王妃呂秀爲皇后,冊立世子陳冀爲皇太子,冊封五個妾爲五妃,其他幾個孩子皆封爲親王和公主。

陳慶定京兆爲都城,同時大赦天下。

登基對陳慶其實只是一個形式,他早已是天下之主,只是一些稱呼需要改變,其他並無實質性變化。

登基大典結束後,陳慶便率領百官前往藍田縣,參加丹灞水道落城。

丹灞水道長只有三裡,它挖低一道峽谷約百丈,終於把丹水和灞水連接起來,使千石貨船能從長江直接駛往京兆。

丹灞水道在唐朝時曾接近完工,但由於政治緣故,唐朝政治中心遷往洛陽,丹灞水道不再受重視,不久便坍塌了。

唐朝丹灞水道還是留下了一些基礎,使工匠們只用了兩年時間便挖掘完成,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量鐵火雷的使用,鬆土、炸石,極大節省了勞力,也加快了進度,原本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完成的巨大工程,兩年就完成了。

陳慶帶着百官乘坐數十艘千石客船前往丹灞水道。

船隻都是車船,四名船伕踩踏船舶,一名船伕掌舵控制方向,在水面上行駛得非常平穩,速度也快。

在最大一艘客船內,七名相國和天子陳慶以及太子陳冀坐在一起。

徐先圖和張浚是半個月前才抵達京兆,還有韓世忠,徐先圖被任命爲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管財政,張浚出任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管刑律。

韓世忠出任兵部尚書。

大部分宋朝官員都在新王朝內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也是雍朝合法性的一個保證。

望着水道兩岸連綿不絕的山巒,徐先圖感嘆道:“雖然走黃河也能運輸江南物資到京城,但江南西路、荊湖兩路和四川路就不方便了,開通了丹灞水道,對於溝通連接南方中部和四川意義重大。任何交流都是從貨物運輸開始。”

“不光貨物運輸,其實客運也是一樣!”

坐在對面的周寬笑道:“我以前去襄陽都是先騎毛驢到商洛,後面一個書童挑着擔,行李還不能多,這一段就要走半個月,旅途非常勞累,我不想走第二次。”

“現在就不用那麼勞累了!”徐先圖笑道。

“沒錯!現在坐在船上,坐乏了可以下船去走走,遇到集市還能去逛逛,時間充裕的話,就是一路遊山玩水。”

說到這裡,周寬興致盎然,躬身對陳慶道:“陛下,微臣建議設立班船,每天一班從京兆開往襄陽,這樣也能大大促進京城和南方各地人員往來,對朝廷控制地方大有好處。”

陳慶微微笑道:“官船肯定會有的,但普通百姓的交通往來就不用朝廷操心了,自然有商人會抓住商機,不光是襄陽,大一點的縣城都會有船隻和京城往來,但官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導,比如建造好碼頭,大力發展造船業等等,這就等於是種下了梧桐樹,自然會引來鳳凰。”

周寬點點頭,“微臣明白了,確實多慮!”

這時,陳慶又對旁邊的張浚道:“前幾天張尚書和我談到限制土地問題,認爲土地限制太大,不利於江南各大世家對朝廷的認可,現在張尚書相通這個節點了嗎?”

張浚欠身道:“微臣已經想通了一點,但還沒有完全悟透,請陛下點醒!”

陳慶見衆相國都在傾聽,索性把聲音放大一點。

“現在我們的各項政策,基本上都是延續宋朝,宋朝在鼓勵商業,發展商品產業這方面做得非常好,牙人們很活躍,這就是商業興盛的一個表現。

我們要做的,就是完善,該抓的要抓嚴,像鹽鐵酒的專賣必須嚴格到底,還有礦山開採,也要用官府主導,其他該放的就要放鬆,能交給商人去做的,朝廷就不要多管,比如取消沿途盤查,取消夜閉城門,京城和關中都做得不錯了,但別的地方不行,必須要跟上.\n.\n.\n.\n.\n.\n.\n”

船艙內都開始討論起來,十分熱鬧,這時,陳慶又對張浚道:“前幾天朕接見了一名刑部的官員,叫做沈江南,張尚書應該知道吧!”

張浚點點頭,“他是沈家的嫡長孫,現任刑部員外郎。”

“對!就是他,朕其實就只是想問一問沈家的情況,他告訴朕,沈家購買了三百多艘船隻,組建了三支貨運船隊,又在餘杭府和平江府購買了十幾座倉庫,還準備再買百艘客船,還要買土地建造三座絲綢紡織工坊,朕就問他,沈家哪裡來這麼大的本錢?

他告訴朕,因爲限田後,沈家只能擁有二十頃土地,他們只能把一百多頃土地都賣了,沈家將全力轉爲交通運輸業和紡織業,以後還準備開辦綿紡工場,沈家已經派人去琉球縣買土地建倉庫了。”

張浚沉吟片刻道:“微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抑制土地兼併,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鼓勵發展工商業,對吧!”

“一點沒錯,其實商機很多,各行各業都可以做大,不像唐朝,對商業和商人都很歧視,豪門權貴只能去兼併土地,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和黃巢造反,作爲朝廷,既然鼓勵工商業,那就不能歧視商人,這一點宋朝做得很好,值得我們繼承,沈家就是江南世家的一個典型,轉身很快,說明江南世家很務實,不需要我們擔心!”

張浚點點頭,“陛下說得對,微臣是考慮得太多。”

陳慶笑道:“朕知道張尚書是擔心北方的規矩不適合於江南,從而造成江南的離心,但有一點朕相信哪裡的人都一樣,那就是逐利,相信江南世家也不會例外,獲利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什麼政治、宗教、文化、婚姻、戰爭等等,都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朕讓江南世家賺大錢,不要整天盯着一畝半分地,他們一定會理解的。”

.\n.\n.\n.\n.\n.\n.\n.\n.\n

丹灞水道落成後,都水監令張元朗被陳慶賜爵郡公,同時升任工部侍郎,以表彰他的功勞。

張元朗隨即在東城外拓寬廣運潭,並在廣運潭修建一個規模巨大的船港、碼頭和倉庫,把它打造成天下最大的水運樞紐。

使廣運潭同時成爲黃河水系和長江水系的交匯點。

而這時,遠在海外的雍南縣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

第1480章 搜查第1241章 拉攏第四百七十六章 聯絡第1494章 防疫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輩第九十章 三箭第六十一章 解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第1325章 濟助第760章 血戰第1335章 遠景第1291章 策反第1349章 效忠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922章 所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1351章 抗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刀第1486章 偷營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三百零四章 識破第760章 血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滅任(上)第1495章 遷徙第六章 死士第1060章 秋遊第1352章 現實第五百七十六章 聚兵第1503章 密謀第1515章 登基第813章 線索第1060章 秋遊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硬戰(上)第1043章 認慫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1190章 奪島(下)第1339章 房產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1489章 來賓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1428章 驚訊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募第837章 罷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六十九章 凱旋第889章 財源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1170章 請罪第四百零六章 築城第1384章 醜聞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十八章 阻擊第1302章 搶關第842章 內訌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1472章 順藤第1416章 誠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829章 失衡第1051章 苦勸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1090章 血案第1131章 調查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783章 地氣第1331章 歸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1072章 鼓動第1306章 遇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897章 抓俘第924章 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363章 未盡第1126章 組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1466章 補救第899章 赤塘(下)第九章 絕境(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籌碼第761章 平陽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
第1480章 搜查第1241章 拉攏第四百七十六章 聯絡第1494章 防疫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輩第九十章 三箭第六十一章 解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第1325章 濟助第760章 血戰第1335章 遠景第1291章 策反第1349章 效忠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922章 所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1351章 抗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刀第1486章 偷營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三百零四章 識破第760章 血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滅任(上)第1495章 遷徙第六章 死士第1060章 秋遊第1352章 現實第五百七十六章 聚兵第1503章 密謀第1515章 登基第813章 線索第1060章 秋遊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硬戰(上)第1043章 認慫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1190章 奪島(下)第1339章 房產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1489章 來賓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1428章 驚訊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募第837章 罷相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六十九章 凱旋第889章 財源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1170章 請罪第四百零六章 築城第1384章 醜聞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十八章 阻擊第1302章 搶關第842章 內訌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1472章 順藤第1416章 誠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829章 失衡第1051章 苦勸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1090章 血案第1131章 調查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783章 地氣第1331章 歸來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1072章 鼓動第1306章 遇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897章 抓俘第924章 試探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363章 未盡第1126章 組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1466章 補救第899章 赤塘(下)第九章 絕境(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籌碼第761章 平陽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