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

bookmark

陳慶的述職足足經歷了一個上午,甚至大部分時間都是天子趙構和陳慶之間的問答。

但從這裡問答中,大臣們也基本上了解到了西北的現狀,陳慶的回答甚至比張浚去年的述職還要深刻,至少張浚從未談及過西夏人的因素。

御書房內,趙構負手站在窗前,凝視着天空的雲聚雲散,今天從陳慶那裡,他了解到了西北局勢複雜,也瞭解到了大宋在西北統治的脆弱,有金國和西夏在西北地區的強勢滲透,大宋想收復西北,實在太難了。

這一瞬間,趙構甚至有了徹底放棄西北的念頭,只要能保住四川,西北那種乾旱苦寒之地要不要也無所謂了。

可如果放棄,自己又該怎麼向祖宗交代?

一邊是現實的殘酷,一邊是祖宗的基業,兩個矛盾的決定交織在他心中,令他一陣陣心煩意亂。

“張相公覺得西北還有希望嗎?”趙構情緒低沉地問道。

張浚躬身道:“陛下,微臣之前也給陛下談過,西北其實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我們以守住大散關爲契機,每一次的大勝都能使我們向西北擴張一步,秦州就是年初大散關大勝的結果。

可惜朱勝非中了金兵以退爲進之計,盲目擴張,又自作主張斷了前方軍隊的錢糧供給,導致後來的一系列慘敗,甚至連漢中都被金兵攻破了,陳慶千里馳援,他非但不感激,反而指責陳慶未奉軍令南下,簡直是迂腐無能之極,微臣很擔心,他會丟了巴蜀。”

趙構不想談朱勝非之事,朱勝非斷了前方的錢糧供給,其實也是執行他的命令罷了,只是趙構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但他不能因這件事指責朱勝非。

“陳慶把秦州治所北移到甘泉堡,張相公怎麼看?”

“回稟陛下,成紀縣是四戰之地,是交通要衝,很容易被敵軍攻破,現在宋軍力量薄弱之時,轉移到敵軍難以攻打之地,同時又能防禦西夏南侵,甘泉堡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微臣贊成陳慶所述,甘泉堡方圓百里內沒有補給之地,方圓五十里內沒有樹木,如果敵軍攻打甘泉堡,必須要建立一條漫長的補給線,一旦補給線被騷擾,被掐斷,就會導致敵軍兵敗,這麼高昂的戰爭代價,才保證了甘泉堡的安全,卑職認爲,甘泉堡將會成爲宋軍奪回西北的起點。”

趙構點點頭,“愛卿說得對,在甘泉堡這件事上,朱勝非確實目光短淺了一點,朕不支持他。”

“陛下,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陳慶儘快升職,這不是他個人的利益,而是爲整個西北的局勢考慮,只有他升爲都統,他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比如熙河路兵馬使,他才能名正言順地率軍奪回熙河路。”

“朕明白愛卿的意思,朕再稍微斟酌一下。”

張浚心中暗暗嘆息一聲,陳慶升職已經成爲保衛西北的關鍵,官家還在猶豫,由此可見他身後阻止陳慶升職的力量有多大。

“微臣告退!”

張浚告退走了,趙構負手走了幾步,當即令道:“擺駕,去福寧宮!”

..........

趙構沒有子嗣,他唯一的血親就是兩個女兒和母親韋太后,所以他對韋太后極爲孝順,對她的話也是言聽計從,每天都要去探望母親。

韋太后住在福寧宮,福寧宮佔地不大,只有二十畝左右,但修建得相當精緻,這是宋朝皇宮的特點,不追求宏偉壯觀,但追求精緻和舒適。

現在是盛夏,韋太后住在清涼閣內,身邊有上百名宮女宦官伺候。

“兒臣叩見母后,祝母后聖體安康!”

趙構跪在紗簾前,恭恭敬敬磕頭請安。

半晌,簾後傳來一個陰柔的聲音,“哀家身體尚好,皇兒不必擔心,這時候皇兒過來,有什麼事?”

“回稟母后,兒臣昨日進獻的一批皇宮舊物,母后用得可好?”

“還不錯,雖然有點睹物思人,但總算有了點慰藉,皇兒有心了。”

“今天張浚特地進獻給太后一尊白玉觀音像,是當年向太后的供奉,母后還記得嗎?”

韋太后想了想,恍然道:“哀家記起來了,好像先帝把它賜給了蔡京!”

“正是,蔡京被抄家後白玉觀音就流落民間,被秦州制置使陳慶在京兆購得,昨天張浚母親六十歲壽辰,陳慶作爲賀禮送給張浚,張浚覺得太后更需要,便獻給太后。”

說完,趙構回頭使個眼色,一名宦官便把白玉觀音小心翼翼拿進來,呈給了韋太后,韋太后篤信佛教,這尊白玉觀音她曾見過,現在更是喜歡。

“官家是要給陳慶說情嗎?”

“母后,陳慶在甘泉堡大敗十萬西夏軍,又攻克京兆,抓獲僞秦王送到臨安處死,極大打擊了僞齊的囂張氣焰,昨晚兒臣進獻給太后的舊物,就是他從僞齊王府中繳獲的,雖然他資歷稍遜,但功高甚偉,如果不升職,恐怕西軍軍心難服,不利於西北局勢穩定。”

“但他和朱勝非的矛盾那麼深,朱勝非連一個統制都管不住,他怎麼做川陝宣撫使?官家不考慮主帥的情緒,反而去安撫下面大將,不太妥吧!”

“啓稟母后,今天陳慶述職,兒臣才知道里面的誤會,陳慶作爲統制,他的上司不是朱勝非,而是吳嶙,他不能越級向朱勝非彙報,這一點雙方沒有溝通好,加上路途遙遠,信息不通,才導致了很深誤會。”

“這麼說是朱勝非在找事?”

“朱勝非上任時間短,不瞭解情況,也很正常。”

“那他反覆向官家申請的代敕權,官家真不肯給他?”

韋太后的意思很明顯了,要陳慶升職可以,但要用朱勝非的代敕權來換。

趙構一時間沉默了,他不給朱勝非代敕權,就是不想失去對川陝的直接掌控,之前他把代敕權給張浚,就一直後悔,好不容易纔收回來,他怎麼可能又放出去。

韋太后見官家以沉默來回應自己,便知道這個權力很難替朱勝非爭取到,看來朱勝非還有什麼事情瞞着自己。

也罷,暫時把朱勝非放一放,談談正事纔是關鍵。

韋太后喝了一口茶又道:“哀家在深宮也知道月樁錢危害彌深,百姓稅負沉重,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怨沸騰,官家就沒有考慮過怎麼安撫百姓嗎?”

“這是軍費所需,確實沒有辦法,只能等擊敗金國後再徐徐廢除,兒臣深知百姓負擔沉重,只能儘量節約開支。”

“哀家年少時聽市井說書人講過一個故事,說曹操和袁紹官渡對峙,曹操軍糧不足,他暗中指使軍糧官用小鬥放糧,結果引起將士憤怒,曹操便說軍糧官私貪軍糧,把軍糧官殺了,平息了將士之怒,哀家引用這個故事,官家明白了嗎?”

趙構當然明白,這是母后要求罷免呂頤浩之相,讓呂頤浩來承擔月樁錢的責任。

他磕頭道:“兒臣明白母后的教誨,兒臣也在考慮此事,但需要一個契機。”

韋太后淡淡道:“如果官家把這件事辦妥了,哀家也認爲可以破格提拔陳慶爲副都統,就這樣吧!哀家累了。”

“母后休息,兒臣告退!”

趙構又磕一個頭,起身告退。

第1304章 改局第1211章 須城(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1310章 抓夫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六百九十四章 寒來第1351章 抗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將第1353章 晨事第795章 難民(下)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910章 變化第957章 廷議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1166章 視察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鬥(下)第八章 絕境(中)第1461章 收穫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329章 太學第1419章 海商第1087章 升官第1160章 北歸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變第1300章 壯志第1178章 滅患第1284章 追查第980章 城破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1268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1386章 拉攏第1508章 滅金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1516章 雍南第1496章 緊急第983章 襄陽(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六十四章 偷襲第983章 襄陽(下)第1422章 疏漏第766章 打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1350章 兵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483章 突襲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1364章 居庸第1159章 察訪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十八章 阻擊第五章 狹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1210章 北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意外第1293章 識破第771章 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十四章 單挑第五百四十六章 斷後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900章 党項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770章 霍邑第944章 泄密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1329章 太學第1028章 激戰(上)第1327章 掠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787章 詐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1165章 攔街第1145章 態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1272章 會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1174章 小梅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1182章 交代第1329章 太學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1156章 宋城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銀礦第1073章 呂逝第918章 建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
第1304章 改局第1211章 須城(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1310章 抓夫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六百九十四章 寒來第1351章 抗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將第1353章 晨事第795章 難民(下)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910章 變化第957章 廷議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1166章 視察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鬥(下)第八章 絕境(中)第1461章 收穫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329章 太學第1419章 海商第1087章 升官第1160章 北歸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變第1300章 壯志第1178章 滅患第1284章 追查第980章 城破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1268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1386章 拉攏第1508章 滅金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1516章 雍南第1496章 緊急第983章 襄陽(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六十四章 偷襲第983章 襄陽(下)第1422章 疏漏第766章 打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1350章 兵變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第1483章 突襲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1364章 居庸第1159章 察訪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十八章 阻擊第五章 狹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1210章 北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意外第1293章 識破第771章 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十四章 單挑第五百四十六章 斷後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900章 党項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770章 霍邑第944章 泄密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1329章 太學第1028章 激戰(上)第1327章 掠商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787章 詐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1165章 攔街第1145章 態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1272章 會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1174章 小梅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1182章 交代第1329章 太學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1156章 宋城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銀礦第1073章 呂逝第918章 建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