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燕山(中)

bookmark

市場上流通的銅錢有個誤區,很多人都以爲宋朝就流通宋朝的錢,實際不是這麼回事,唐朝的開元通寶依舊在市場上流通,所佔比例還相當大。

但南宋流通的錢幾乎都是鐵錢,一方面是南宋經濟發達,錢的需求量很大,另一個原因就是大量銅錢被金國掠走。

金國佔領宋朝的土地不過二十年,還基本上處於漁獵和遊牧社會末期,沒有完全進入農耕社會,從宋朝掠奪的天量財富也基本上沒有使用。

西軍之前奪取大名府,獲得的財富只是金國掠走財富中極少一部分,但已經讓雍國的財政大大改善,奪取中都大興府,這裡儲存的財富是金國掠走財富的三成,裡面的錢財物資可想而知。

不僅銅錠有五千萬斤,還有白銅上百萬斤,黃金超過百萬兩,白銀七百萬兩,銅錢兩千萬貫,布帛絲綢數百萬匹,還有珠寶玉石、銅器、漆器、瓷器、名貴木材、名貴藥材等等,簡直堆積如山。

另外,糧食有五十萬石、草料七十萬擔,黑豆三十萬斤,以及兵甲弓弩帳篷等等軍事物資,光帳篷就有三萬頂,倉城內的每一座倉庫都塞得滿滿當當。

看完了簡報,陳慶嘆息道:“這還只是宋朝被掠奪財富的三成,可以想象北宋時期的富庶了。”

趙耕笑道:“殿下,從前東京汴梁就集聚了天下財富的一半,還有其他著名大城,洛陽、大名、應天、太原、京兆,幾乎都被金兵洗劫一空,這裡面不光有宋朝的財富,還有北周乃至唐朝遺留的財富,卑職發現很多名貴瓷器中就有大量唐朝的青瓷、秘色瓷和白瓷,其他器物都一樣,很多來自唐朝宮廷。”

陳慶點點頭笑道:“下一步考慮怎麼運回京兆,你可是河北路轉運使,這是你的事情。”

“卑職昨晚已經考慮過了,先用五千石貨船運到拒馬河河口,在哪裡轉運上萬石巨船,船隊走黃河故道,一路向西抵達陝州,再轉三千石貨船運到京兆,只需要轉運兩次。”

“這個方案不錯!”

陳慶回頭對牛皋道:“撥出一萬軍隊專門負責這批財富物資轉移,燕山府的開支需要,由京兆財政撥付。”

“卑職遵令!”

停一下,牛皋又小聲問道:“殿下的意思是,讓卑職坐鎮燕山府?”

陳慶笑着點點頭,“從現在開始,由你率軍十萬出任燕山路經略使,牛都統,燕山路可不是河北路和山東路啊!”

牛皋默默點頭,他感到自己肩頭責任重大。

陳慶隨即來到皇宮,這裡是遼金兩國皇帝的行宮,金國準備擴建後遷都,但還沒有來得及動工。

因爲準備擴建,所以王宮的各自物品都是運到倉庫去了,使王宮內顯得空空蕩蕩,只有幾百名宮女和宦官。

宮女們的年齡普遍都很小,絕大部分只有十幾歲,基本上是從前宋朝皇宮宮女的後人,個個眉目秀麗,聰明伶俐,宦官的年紀卻比較大,都是三四十歲,他們卻是宋朝皇宮的小宦官,現在熬成了老宦官。

這些宮女宦官都在皇宮長大生活,完全和外界脫節了,把他們放出去,他們也無法生存。

陳慶想了想,京兆王宮建成後,也需要一批宮女和宦官,這批宮女宦官正好用上。

此時,宮女和宦官都呆在各自宿舍裡,每個人都人心惶惶,生怕戰爭災禍落在自己頭上,他們長年生活在皇宮中,每個人都異常膽小。

這時,一個皇宮女官被帶到陳慶面前,女官年約三十餘歲,是從前汴梁皇宮的宮女,長得不錯,也非常聰明能幹,被提拔爲宮官,皇宮裡的女官有兩種,一種是皇帝嬪妃,一種便是宮女的頭目,這位女官就屬於後者。

她被帶到陳慶面前,跪下行萬福禮,“宮人梁氏參加雍王殿下!”

“你是汴梁人?”

“是!奴家是東京汴梁人,來北地已經二十年了。”

陳慶招招手,讓她上前,女官跪着上前,陳慶擡起她的面孔,見她容顏俏麗,皮膚白膩,身材豐滿,正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可以臨時解決自己的需求。

“你多少歲了?”

女官膽怯低下頭道:“奴家三十有二了。”

陳慶點點頭,見天色已晚,便溫和笑道:“我要沐浴,你來服侍我吧!”

當天晚上,陳慶便留宿在皇宮,梁氏也知道自己已年長,不可能成爲雍王的嬪妃,但她要考慮自己的後半生,要繼續保留自己的職位,必須要千般討好雍王,她服侍雍王也格外賣力,一夜幾度雲雨,使陳慶積蓄在心中的慾望徹底釋放。

盡心服侍了雍王兩天後,梁氏被陳慶再度封爲雍王宮女總管,她帶着數百名宮女和宦官坐船出發了,她們和第一批財物一起前往京兆,開始她們新的人生。

陳慶也率軍離開了大興城,繼續向東前去視察平州,牛皋則留在大興城穩定局勢。

燕山路包括燕山府、蔚州、易州、涿州、檀州、景州、薊州、平州和歸化州等一府九州。

金兵全軍覆滅,西軍攻佔了燕山府後,整個燕山路都處於一種軍管狀態,每個州每個縣都有西軍前去駐紮,人數多則一千,少則五百,而且大部分官員都棄官歸隱,不願爲陳慶效力,這和中原各地完全相反。

這也是燕山路的現實,這裡脫離中原王朝一百多年了,遼國也盡力籠絡漢人士族,給他們土地和奴隸,使他們也成爲既得利益者,便轉而效忠遼國,一代代延續,他們的子孫已完全不認可中原王朝,金國對他們而言也只是遼國的延續,區別不大。

遼國末年,宋朝曾經短暫佔領過燕山府,但就是因爲得不到當地士族的支持,童貫的二十萬大軍被耶律大石和蕭乾的兩萬老弱之軍擊潰,也種下了金國滅亡北宋的種子。

陳慶之前也安排了情報探子潛伏在燕山府,收集了幾年的情報,對燕山府的民情瞭解比較深。

漢人士族從情感上和歸屬感上更傾向於遼金,輕易不會認可西軍,而底層漢人百姓對中原軍隊的態度比較中立,既不敵視,也不支持,關鍵是看利益,對他們有利可圖,他們就會支持,如果損失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堅決反對。

反倒是在燕山路生活的契丹人和奚人比較擁戴西軍,他們和金國有滅國之仇,又被金國殘酷壓榨,青壯男子幾乎都被金國送去中原戰場,差不多陣亡殆盡。

所以陳慶的數萬大軍一路西軍,見不到底層漢人百姓跪迎王師,漿壺簞食的盛況,農田耕作的漢人百姓都比較冷漠地望着官道上行軍的西軍,反倒是常常有一些契丹人和奚人在路邊拱手行禮,表示對西軍的感激。

第1381章 奇人第920章 長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復相第1068章 清剿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1397章 營救(下)第776章 介休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二百零三章 局變第1454章 初談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1330章 編制第1156章 宋城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談判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867章 澎湖(下)第1215章 暴露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783章 地氣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1160章 北歸第845章 啓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五百九十一章 博弈(十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斷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1038章 匿財第1315章 草盡第1236章 開導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十六章 鵲起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1465章 隱憂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844章 剷除第964章 反間第881章 逼官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011章 定罪第1196章 交換第769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1301章 戰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1146章 勸諫第1013章 陪練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二百七十五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1357章 豐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419章 海商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1207章 解惑第850章 懷舊第800章 報復第三百三十九章 仙圖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1304章 改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1165章 攔街第六百零二章 奔襲第845章 啓程第1427章 建議第763章 受俘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第1034章 破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五百章 鉗制第1107章 義助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六十章 報功第1060章 秋遊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899章 赤塘(下)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1433章 燒眉第756章 困獸(中)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1213章 易策第957章 廷議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895章 呂憂第1498章 瑞兆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
第1381章 奇人第920章 長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復相第1068章 清剿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1397章 營救(下)第776章 介休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二百零三章 局變第1454章 初談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1330章 編制第1156章 宋城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談判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867章 澎湖(下)第1215章 暴露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783章 地氣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1160章 北歸第845章 啓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五百九十一章 博弈(十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斷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1038章 匿財第1315章 草盡第1236章 開導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十六章 鵲起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1465章 隱憂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844章 剷除第964章 反間第881章 逼官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011章 定罪第1196章 交換第769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1301章 戰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1146章 勸諫第1013章 陪練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二百七十五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1357章 豐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419章 海商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1207章 解惑第850章 懷舊第800章 報復第三百三十九章 仙圖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1304章 改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1165章 攔街第六百零二章 奔襲第845章 啓程第1427章 建議第763章 受俘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第1034章 破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五百章 鉗制第1107章 義助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六十章 報功第1060章 秋遊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899章 赤塘(下)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1433章 燒眉第756章 困獸(中)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調查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1213章 易策第957章 廷議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895章 呂憂第1498章 瑞兆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