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新官(下)

bookmark

進賢館就是從前官方驛館,地方官來京兆出差,都住在這裡,但這樣的驛館京兆有三處,所以把這座館驛專門給臨安過來求職的官員們居住。

條件還不錯,三人一座小獨院,每人各有一間屋,各種用具齊全,有專門的餐堂,一天供應三頓,伙食也很不錯,頓頓有肉,最重要是一文錢都不用自己掏。

吳芾和劉玹住進小院,他們隔壁住的人叫黃有功,鄂州人,也是紹興二年進士出身,吳芾認識此人,曾經做到潛江縣縣丞,去年祖父去世,丁憂辭官,沒想到他也跑到京兆來求職了。

黃有功今年三十歲,做過好幾年地方官,明顯比兩人成熟得多,還沒有到吃飯時候,黃有功便來找吳芾了。

“吳賢弟,好久不見了,我們幾個約好去百鳳林喝一杯,聽說京兆的花魁就是出身百鳳林,一起去唄!”

吳芾本想答應,可聽到他最後一句話,便猶豫了,“剛來京兆就去喝花酒,萬一被………”

“我說你又不是三歲小孩,更不是當年的學子了,快三十歲的成年人,連喝個花酒都還害怕?在臨安,誰管你啊!”

吳芾還是不想去,便推脫道:“小弟剛到京兆,一路走得太累了,腳底磨個大血泡,想好好休息一下,以後再說吧!”

這時,外面有人在喊黃有功了,黃有功只得悻悻道:“不去就算了,早點休息吧!”

他高聲答應一聲,幾個人有說有笑走了。

……….

次日一早,蔣彥先來到陳慶官房,將一迭材料放在陳慶桌上,“這是第二批來京兆求職的宋朝官員,有十七人,加上第一批三十四人,一共有五十一人。”

陳慶翻了翻履歷笑道:“看樣子都是不得志的官員啊!”

“殿下說得沒錯,基本上都是臨安的賦閒官員,倒不是他們能力不行,更多是因爲站隊出錯,比如以前李綱的下屬、呂頤浩的下屬、張浚還有趙鼎的下屬,基本上處於罷官貶黜狀態,還有一部分是考中進士後一直沒有得到實缺的候補官,這部分人也不少。”

陳慶完全理解,宋朝是出了名的黨爭之朝,基本上是一名相國失勢,那他提拔的官員基本上都會被貶,現在朝廷中秦檜的黨羽最多,其次是徐先圖,再其次是太后系,三大派系中有兩大派系是主和投降派,所以宋金之間的各種停戰協議才簽得那麼痛快,剛剛收復的中原十幾個州又放棄了。

“重量級的官員還是折彥質一人?”

“如果算呂大同的話,那有兩人。”

陳慶搖搖頭,“呂大同就算了,就算折彥質一人吧!”

折彥質因堅決反對岳飛撤軍,觸怒了天子趙構,將他罷官貶值,將他一家遷到信州居住,折彥質一怒之下,沒有去信州,而是帶着家人直接乘船來到了成都,又從成都來到京兆。

這時,陳慶翻到一份履歷,他很驚訝,居然是沈該,沈該就是當年和陳慶一起向呂繡求婚的沈家嫡子,他可是出身江南名門,怎麼也會來川陝求職?

“他是受張浚牽連,去年被罷官,一直賦閒在家,而且他有呂頤浩的推薦信。”

陳慶對這個沈該早就沒有什麼惡感了,爭女人嘛!自己是勝利者,呂繡已經給自己生下兩個孩子了,他早就不計較當年的事情了。

“既然有呂頤浩的推薦,回頭讓吏部司重點跟進,我上次點名那幾人,有過來的嗎?”

“有!”

蔣彥先抽出兩份履歷遞給陳慶,“趙文信和吳芾,這兩人來了。”

趙文信是相國趙鼎的次子,官任軍器監主簿,年年吏部考都是上上,就在要被提拔關口,趙鼎第二次被罷相,兒子趙文信也被貶爲龍巖縣主簿,趙文信極爲不滿,以照顧父親身體爲由辭職了。

至於吳芾,紹興二年的進士第三名,正義感極強,上書天子抨擊宰相秦檜專權賣國,被天子罷免,這份勇氣和正義讓陳慶十分讚賞。

陳慶沉吟片刻道:“我來確定幾人的職位,其他由吏部司來考慮,一個是折彥質,我需要和他談一談,然後是呂大同,他的情況比較特殊,我考慮讓他出任坊州知事,但他的家人要留在京兆,不準跟去上任。”

“卑職明白,卑職會和呂大同說清楚。”

陳慶點點頭又道:“然後是沈該,我想利用這個沈家和江南世家建立聯繫,我和他談一談,然後任命他爲涇州通判。”

蔣彥先提筆記下,陳慶繼續道:“趙文信能力很強,我想任命他爲軍器署副署令,吳芾很適合爲監察官,所以我任命他爲監察司第三署監察巡官,前往四川路實施監察職責,就這麼多,其他人由吏部司考覈安排。”

停一下,陳慶又道:“如果官職一時不夠,還是按照老辦法,安排他們先去各個學堂教書,但官舍和待遇不能低,以免寒了他們的心,給他們說好,只是暫時教書,一旦官職出現,優先安排。”

“卑職會安排好,請殿下放心!”

蔣彥先又取出三份履歷道:“卑職還有一事,據內衛反饋給監察司,昨天有幾個官員前去百鳳林喝花酒,監察司已經確認,這是三人的名單。”

蔣彥先將三份履歷遞給陳慶,陳慶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嚴禁官員喝花酒、嫖娼並不他陳慶的命令,歷朝歷代都管得很嚴,尤其宋明兩朝,在官員的私生活上一點都不含糊,陳慶自己從來不去,也不允許手下官員去喝花酒、逛青樓。

相反,陳慶對士兵卻很寬容,還鼓勵在軍營附近開設妓院,這是安撫軍心的需要。

“這三人革除掉,不予錄用,並限期離開進賢館!”

“卑職明白了。”

蔣彥先行一禮,匆匆去安排了。

對這批臨安來求職的官員,陳慶總體上是歡迎的,一方面是很好的人才儲備,另一方面對自己的名聲也是極大的提高,但陳慶也要考慮本土官員的感受,不能說外來的和尚就好唸經,說不定他們能力和德行還不如本土官員。

所以對這批官員陳慶考慮向外放,比如河東路北部或者中原等地,儘量不影響到本土官員的利益。

這時,晁清在門口稟報,“殿下,審官署副署令張嚴明帶來一名官員,叫做沈該,說是殿下要和他談一談。”

陳慶點點頭笑道:“請他進來吧!”

不多時,張嚴明帶着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走進來,很清瘦,容貌長得很不錯,陳慶一眼認出,正是當年的情敵沈該。

張嚴明把沈該的資料遞給陳慶,便退了下去,沈該心中忐忑,雖然過去很多年,他的兒子都四歲了,但這一刻他還是有點尷尬。

“沈兄,多年未見了,請坐!”

陳慶笑容很溫和,沒有半點譏諷之意,讓沈該心中平靜一些。

“令尊和令堂還好嗎?”陳慶又笑問道。

沈該想起來了,陳慶見過自己父母,好像相處不太愉快。

“多謝殿下關心,他們身體都還不錯。”

陳慶點點頭,“聽說你是因爲被張浚牽連而被罷官,什麼緣故?”

沈該嘆口氣道:“事實上,我被罷官和張浚關係不大,而是因爲酈瓊率軍投敵,天子震怒,張浚帳下所有官員都被牽連罷免,卑職當時是元帥府主薄,所以難逃免職之災。”

陳慶召見他只是爲了緩和兩人的關係,安撫他一下,便道:“我看呂公的推薦信,對伱評價很高,就憑這封信,我也要重要。”

“呂公太高看卑職了。”

陳慶笑了笑道:“張嚴明給你說過了吧!關於你的任職。”

“張署令還沒有給卑職說起。”

陳慶笑道:“我打算讓你出任涇州通判,升爲正六品承直郎。”

沈該被罷免時還是從七品官,沒想到陳慶竟然升自己爲正六品承直郎,還是一州通判,這可是分量極重的實缺官,父親力勸自己來川陝謀職,有先見之明啊!

沈該頓時又驚又喜,連忙起身行禮道:“卑職願爲殿下效力,也一定會做好涇州百姓父母官!”

第851章 接觸第831章 造反第1074章 商隊第1341章 授課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1075章 北商第1186章 交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1260章 妥協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1174章 小梅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1424章 開導第1238章 爆發第1479章 兵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980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1516章 雍南第1039章 掘財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992章 空城第1277章 投資第1374章 燕山(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宮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1308章 心思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策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1461章 收穫第1155章 草谷第1207章 解惑第1342章 工部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864章 離去第1176章 抓捕第1511章 圍城第1073章 呂逝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1108章 集合第820章 試刀第四十章 填溝第四百七十六章 聯絡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273章 宰豬第857章 是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994章 捷報第1145章 態度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三百零三章 糧船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1044章 宋城第961章 提醒第1012章 勸說第1212章 須城(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決戰(上)第1231章 意外第1051章 苦勸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1157章 全殲第771章 軍城第915章 穩定第788章 告發第七十章 獎懲第838章 藏秘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三百八十二章 逃兵第七章 絕境(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932章 反擊第1054章 狙擊第二百零六章 保川第891章 新官(上)第974章 破洛(下)第1397章 營救(下)第1253章 溝通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1489章 來賓第904章 府谷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886章 兵訊第1394章 啓發第821章 趙鼎第1187章 運籌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
第851章 接觸第831章 造反第1074章 商隊第1341章 授課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1075章 北商第1186章 交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1260章 妥協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1174章 小梅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1424章 開導第1238章 爆發第1479章 兵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980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1516章 雍南第1039章 掘財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992章 空城第1277章 投資第1374章 燕山(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宮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1308章 心思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策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1461章 收穫第1155章 草谷第1207章 解惑第1342章 工部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864章 離去第1176章 抓捕第1511章 圍城第1073章 呂逝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1108章 集合第820章 試刀第四十章 填溝第四百七十六章 聯絡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273章 宰豬第857章 是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994章 捷報第1145章 態度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三百零三章 糧船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1044章 宋城第961章 提醒第1012章 勸說第1212章 須城(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決戰(上)第1231章 意外第1051章 苦勸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1157章 全殲第771章 軍城第915章 穩定第788章 告發第七十章 獎懲第838章 藏秘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三百八十二章 逃兵第七章 絕境(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932章 反擊第1054章 狙擊第二百零六章 保川第891章 新官(上)第974章 破洛(下)第1397章 營救(下)第1253章 溝通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1489章 來賓第904章 府谷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886章 兵訊第1394章 啓發第821章 趙鼎第1187章 運籌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