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快

(作者本人已經神經失常,居然連自己大封推都不知道,怎麼形容此刻的心情呢,真是努力堅持千日,功虧一簣,戰爭越想寫好,卻越吃力,將迅速一筆帶過。)

燕雲十八騎的羅達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火對付狴犴俊騎,所有燕雲十八騎的將士懷揣一壺油,將油灑在狴犴俊騎的身上,然後利用燕凌空的瞬間爆發力,與狴犴俊騎拉開距離,又用火箭點燃,狴犴俊騎雖然無視箭矢,但是這火燒可就不得不怕了,也因爲了這條妙策,燕雲十八騎與神槍兵的配合下,重創狴犴俊騎。

玄冥在看見對手採用火攻對付狴犴俊騎的時候,立即感覺不妙,發動了對李毅的全面進攻。

靠着神槍兵的英勇,和燕雲十八騎的神勇,戰鬥一直堅持到天黑。

李毅身邊只剩下幾千殘兵,而神槍兵也剩下幾百之數,燕雲十八騎的士兵雖然負傷累累,但還有二千來人,大多是在與狴犴俊騎交手中死亡。

而北敖方面,傷亡慘重,五千狴犴俊騎死傷超過二千,玄冥想象不出,他這場戰鬥他怎麼會打不贏,與此同時,他收到一個打擊人心的消息,那就是大元帥在與西王府軍隊交手過程中,打了敗仗,而西王府的援兵已經趕到稿京,明日他所要對付的就不單單只是鎮北軍,還有西王府的大軍,思考再三之後,決定選擇撤退。

在玄冥的大軍選擇撤退,整個西北的戰勢總算塵埃落定,接下來,北敖將要面對大東國軍隊的全力反撲。

玄冥帶着沉重的心情與妙瀚匯合,這一仗,他立了軍令狀,而且北敖不可戰勝的象徵,狴犴俊騎在他的手中吃了敗仗,玄冥知道自己無顏苟活世上,向妙瀚請罪,請求將自己依軍法處置。

在如此困難的境地,妙瀚又如何捨得斬了玄冥,編了一個理由,等大軍返回北敖再作處置,而通過商議確定,銀川城已失,麒麟卻沒有率兵包圍而來,看來是想收復自己的後方地盤,銀川城一失,庸關遲早要落入麒麟的手中,妙瀚做出了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從西夏境內繞道返回北敖,他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如今整個西北都在大東國軍隊的掌控之中,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想再與大東國纏鬥是想置自己於死定,而西夏並沒有預防,自己幾萬人的大軍突然進入西夏邊境,在西夏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時候,迅速進入西夏的境內,掠奪糧食,依靠戰馬的移動速度,儘量避免與西夏軍隊接觸。

是的,西夏的幾萬鐵騎如旋風一般的刮到了西夏的邊境,在雁門關大戰之後,西夏元氣大傷,支援大東國的時候,又將自己的精銳部隊全部交給了易寒,面對如虎狼一般的北敖騎兵,西夏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一時之間面對妙瀚所率領的幾萬鐵騎,竟無可奈何,而且妙瀚手中更有一支讓人聞風喪膽二千多人的狴犴俊騎,無數西夏的勇士就是死在狴犴俊騎的手中,北敖在大東國那裡受到的憋屈,卻全部在西夏那裡找回了自信。

妙瀚的大軍殺到那裡就掠奪到了那裡,用以戰養戰的方式來維持整隻大軍的物資所需。

與此同時,西夏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立即調集軍隊,準備與北敖這支侵略者一戰,想調集到一支能與北敖大戰的軍隊,對於此刻的西夏來說卻不是一件易事,經過雁門關失利之後,西夏已經元氣大傷,望舒當上狼主之後選擇了休養生息的做法,大大的放慢了軍事發展的步伐,而讓易寒帶着的那支軍隊也可以說是西夏的老底,臨時抱佛腳,如今想立即調集起來一支大軍,對西夏來說卻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國之將破的時候,望舒有想過讓大東國出兵來援,就像一開始北敖侵略大東國一樣,只是如今的大東國又是誰在做主呢,天子已經名存實亡,據說朝廷正與反叛軍在激烈交戰中,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如何能千里迢迢抽兵來援,還不如靠自己,望舒以狼主的名義,讓各大部落將部落內的勇士調集起來,勉勉強強湊了一支號稱十萬人的大軍交由沙如雪統帥,而這支十萬人的大軍,其實只有六萬來人,卻是經過沙如雪再次精挑細選之後留下來的,要對付的不是普通的部隊,而是北敖最精銳的鐵騎,普通人只能去當炮灰而已,何況還有北敖神兵狴犴俊騎,若是大漠黑騎現在在身邊,沙如雪並不會懼怕狴犴俊騎。

在西夏,部落的勇士都擁有自己的坐騎,戰馬的問題倒也不難解決,只是沙如雪看着這臨時湊起來沒經過任何訓練作戰的雜牌軍又如何來對抗北敖的鐵騎呢,從個人能力來講,這些勇士倒是不弱,只是他們都是來自各部落,沒有經過訓練,沒有統一作戰的默契,幾萬人的大戰,所考慮的因素是很多的,何況對手是妙瀚這種級別的,如果能個沙如雪三個月的時候,這支軍隊就能發揮多一倍的戰鬥力了,可是時間卻不容許他這麼做,不過沙如雪還是拖了半個月,勉勉強強的將這支大軍做了一番糅合,纔出徵抗敵保國。

妙瀚的行軍方向一直往西北方向移動,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在行走路線內,掠奪西夏各大部落的資源,以戰養戰,而他的本意並非侵略西夏,只不過想借道回北敖而已,進入北敖境內也是無奈之舉,他的軍隊要存活下來就必須這麼做。

北敖大軍的行軍速度並不快捷,因爲他需要掠奪物資來維持整支大軍的供給,所以沒經過一個地方就要進行一番侵略,來獲得戰略物資,這樣一來就無法一直走捷徑,靠着這種方法,北敖大軍是沒有了物資短缺的困擾,而西夏可就慘了,北敖大軍經過的地方,就是一片狼藉,讓慢慢恢復國力的西夏,經過北敖鐵騎的這一番洗劫,又處於貧困交加的境地,雖然西夏上下同仇敵愾,可是面對與北敖強大的敵人卻無可奈何,他們只有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沙如雪所率領的十萬人的大軍身上,沙如雪若不能戰勝,你整個西夏也就再無力反抗了,同時遊牧民族,兩個民族卻從來沒有結下如此大的仇恨,在西夏人的心中,北敖就是最可恨的強盜,恨不得食其肉挖其骨。

而當沙如雪出征準備與妙瀚所率領的這支北敖強盜作戰時,卻發現妙瀚的行軍路線,目標並不是興慶府,而是往兩國的邊境行走,沙如雪思索一番之後,便知道了其中的關鍵,妙瀚想借道回國,看來大東國的戰事已經明瞭,可恨的是西夏卻在北敖的作戰策略之下,慘遭掠奪屠戮。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沙如雪並沒有率軍與北敖交戰,依西夏的國力此刻想要戰勝北敖的這支騎兵是沒有能力的,他選擇聚守在興慶府西北方向的門戶所在,一邊趁機糅合這支軍隊,一邊將消息回報給狼主,將自己意思傳達給狼主,希望狼主隱忍一番,放北敖騎兵回過,他日再來好好算這筆賬。

向來愛好和平的望舒憤怒的咬牙切齒,她想有血性的不顧一切與北敖決戰,西夏的兒女骨子裡都有着不可侵犯的尊嚴,可是她卻讓自己冷靜下來,她現在是西夏的狼主,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整個西夏的命運,自己雖逞一時之熱血,所換來的卻是無數子民處於戰爭之苦,她在朝堂上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將消極抵抗的罪名攬到自己的身上,將放任敵人離去的罪名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一些人或許會對狼主的這個決定感覺不滿,這種恥辱,就算用必須用鮮血來洗清也在所不惜,但是大多人還是慶幸北敖鐵騎要離開了,他們所面對的即將亡國的危機解除了。

沙如雪聚守在興慶府的西北門戶,一旦北敖鐵騎打算回國,他就不進行追擊,若是敵人此舉只是個假象,意圖迷惑自己,那爲了保衛興慶府的安寧,他必血戰到底。

妙瀚從來沒有打算與沙如雪正面交戰,如前面所有,他是以戰養戰,並不適合那種正面僵持戰,只要就戰不下,耗上些日子,沒有穩定物資補給的他,一旦陷入無糧的困境,到那個時候,他想退,沙如雪可不會讓他輕易撤退,在抵擋西夏與北敖的邊境,他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如今是趕在麒麟沒有進入北敖境內,大肆屠戮掠奪的時候,將這支敵人驅趕出去,從侵略到防守,這種心理的落差,讓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就在這個時候,邊境卻傳來消息,早在半個月以前,麒麟率大漠黑騎攻下庸關,那是一場閃電戰,在無援兵糧草及時支援的布斯赫在困境之中,幾次頑強的抵抗之後,最後戰死,北敖在接到布斯赫的求援之後,所作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而此刻麒麟正率領大漠黑騎在北敖的境內進行屠戮掠奪,所做的,跟妙瀚在西夏做的如出一轍。

這個消息傳到了西夏,整個西夏的人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心裡別提多暢快了,他們心中對麒麟的崇拜到了高點,麒麟是西夏的王夫,他們把麒麟當做西夏的英雄,早就忘記他曾經是大東國人的身份了,差點就要高呼麒麟萬歲,或者王夫萬歲,易寒在西夏的風頭一時之間竟蓋過了沙如雪,當然易寒並不知道這些,他正狠狠的在北敖的土地上發泄自己的怒氣,以及讓人感覺,向來以仁義爲本的他,這一次卻爲何變得如此的殘暴。

此時此刻,妙瀚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迅速趕回國內,阻止麒麟這種肆無忌憚的屠戮,但是沙如雪卻改變了念頭,知道妙瀚無心戀戰,那他可就要好好拖延一番了。

妙瀚選擇了撤退,沙如雪就立即率領騎兵在妙瀚大軍的屁股後面騷擾攻擊,一旦妙瀚擺好陣型,打算解決沙如雪的時候,沙如雪卻立即選擇後撤,擺出一副防禦態勢,反正我就不跟你打正面交鋒決戰,看誰耗的過誰,就這樣沙如雪選擇了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策略,像膏藥一樣貼在妙瀚的身上,不停的糾纏,讓一心想回國的妙瀚想走走不了,要留不想留。

就這樣在邊境上,兩軍打打停停,一心歸國的妙瀚行軍速度幾乎可以用龜速來形容,時日一久,掠奪而來的物資又呈短缺的情況,如今想要在這種情況下襬脫沙如雪卻是在欺騙自己,妙瀚乾脆放棄了回救,那就打個痛痛快快吧,我就攻打興慶府,那你大漠黑騎救是不救,所採取的策略卻是圍魏救趙。

在妙瀚想來,沙如雪的兵力不足於和自己正面抗衡,自己若是進攻,沙如雪必龜縮防守在興慶府門戶一帶,自己先將沙如雪壓縮在一處,再派兵掠奪不受沙如雪軍隊保護的周邊地區,補充自己的物資需求。

糾纏了好些日子,一直打算撤離的北敖騎兵突然調轉槍頭進攻沙如雪的軍隊,如先前一樣,沙如雪選擇撤退,而妙瀚卻不似前幾次一樣,將敵人趕走了之後,又趕緊行軍,而是大軍一直壓進追擊,沙如雪退到那裡,妙瀚就攻到那裡。

沙如雪一直撤退,連續退了三百多裡,又再一次聚守在興慶府的門戶所在,這一次,妙瀚若來進攻,他可就不能撤退了,只能血戰到底,以保興慶府的安寧。

妙瀚不打算回救了嗎?難道他放任麒麟在北敖的土地上盡情的屠戮掠奪了嗎?或者妙瀚被自己死命糾纏,一怒之下不管其他,乾脆攻打興慶府來泄憤,沙如雪知道,妙瀚不是這樣的人,妙瀚的每一步行動都有其原因,在妙瀚將沙如雪逼到興慶府的門戶時候,卻不再逼近,而是派兵去掠奪,而這個時候沙如雪也明白了,妙瀚此舉有兩層意思,一者圍魏救趙,二者將自己壓迫在興慶府一帶而可以盡情掠奪,補充大軍物資所需,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是他動手的時候。

而若是一心回國,一者被自己無限制的騷擾,大軍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國,而一旦糾纏不下,糧草告急,可就陷入兩難的困境了。

既然是圍魏救趙,妙瀚就不可能只是做做樣子,就是真的想攻打興慶府,只不過現在時機不成熟而已。

而沙如雪所能做的就是儘量的拖延,使用一切可以用的辦法來拖延時間。

第202節 遲來的等候第453節 微妙第445節 心底的秘密第283節 真禽獸第531節 回宮第24節 春宵夜03第521節 美男計第110節 舊情難忘第287節 欺人太甚第56節 英雄氣短第54節 豪門大院第91節 孰是孰非第421節 約見第61節 危機第261節 人情味第57節 戀愛中的女子第75節 美好難再第293節 才爭第63節 採藥01第19節 大膽荒唐第98節 冷酷的女子第13節 玲瓏心思第406節 心理較量第78節 謬論第34節 情戰第3節 光陰流水第389節 輪迴第439節 敵營相見第4節 法與情第430節 評書第6節 欲不自禁第340節 真相第41節 朝堂第97節 來龍去脈第163節 女子並不是你所想象第330節 惡劣第98節 三仙子第89節 繁景第340節 真相第308節 離開第483節 妖精來襲第179節 仁孝難全第9節 笑顏動心第103節 一波三折01第33節 水含笑第42節 出人意料第426節 顛倒是非第413節 御女之道第111節 仙軀凡心第219節 至情至性第214節 大度女子第17節 桃之夭夭第23節 半路殺出第190節 陰差陽錯05第95節 她不是你想象中那麼蕩第32節 只有你能欣賞我第101節 數罪狀第38節 非禮也,落雪戲寒風第290節 碧若本心第99節 初次交流第195節 考驗第382節 羞澀第443節 女大不中留第29節 怕你不成第221節 應世報第94章 卞玉京第306節 大魔頭第281節 招親初始第512節 後果第187節 陰差陽錯03第495節 謠言第13節 回城第102節 同聚第83節 無名英雄第434節 穩坐敵帳第2節 峰迴路轉第517節 刁蠻岳母鬥女婿第445節 心底的秘密第11節 其心若何第119節 才狼第92節 明爭暗鬥第87節 天作戲第109節 不合常理第97節 鬼門關第8節 危機重重第443節 女大不中留第5節 入住豪宅第76節 堅強還是柔弱第324節 孰能無情十六節 幽幽美人玲瓏心第217 論第482節 天罰難贖第234節 血溶於水第524節 異俗常態第76節 堅強還是柔弱第401節 情至深處第506節 如此相似第80節 夜深第142節 又見故人第98節 三仙子
第202節 遲來的等候第453節 微妙第445節 心底的秘密第283節 真禽獸第531節 回宮第24節 春宵夜03第521節 美男計第110節 舊情難忘第287節 欺人太甚第56節 英雄氣短第54節 豪門大院第91節 孰是孰非第421節 約見第61節 危機第261節 人情味第57節 戀愛中的女子第75節 美好難再第293節 才爭第63節 採藥01第19節 大膽荒唐第98節 冷酷的女子第13節 玲瓏心思第406節 心理較量第78節 謬論第34節 情戰第3節 光陰流水第389節 輪迴第439節 敵營相見第4節 法與情第430節 評書第6節 欲不自禁第340節 真相第41節 朝堂第97節 來龍去脈第163節 女子並不是你所想象第330節 惡劣第98節 三仙子第89節 繁景第340節 真相第308節 離開第483節 妖精來襲第179節 仁孝難全第9節 笑顏動心第103節 一波三折01第33節 水含笑第42節 出人意料第426節 顛倒是非第413節 御女之道第111節 仙軀凡心第219節 至情至性第214節 大度女子第17節 桃之夭夭第23節 半路殺出第190節 陰差陽錯05第95節 她不是你想象中那麼蕩第32節 只有你能欣賞我第101節 數罪狀第38節 非禮也,落雪戲寒風第290節 碧若本心第99節 初次交流第195節 考驗第382節 羞澀第443節 女大不中留第29節 怕你不成第221節 應世報第94章 卞玉京第306節 大魔頭第281節 招親初始第512節 後果第187節 陰差陽錯03第495節 謠言第13節 回城第102節 同聚第83節 無名英雄第434節 穩坐敵帳第2節 峰迴路轉第517節 刁蠻岳母鬥女婿第445節 心底的秘密第11節 其心若何第119節 才狼第92節 明爭暗鬥第87節 天作戲第109節 不合常理第97節 鬼門關第8節 危機重重第443節 女大不中留第5節 入住豪宅第76節 堅強還是柔弱第324節 孰能無情十六節 幽幽美人玲瓏心第217 論第482節 天罰難贖第234節 血溶於水第524節 異俗常態第76節 堅強還是柔弱第401節 情至深處第506節 如此相似第80節 夜深第142節 又見故人第98節 三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