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內心的印記

再說易寒下山之後,四處化緣,說白了他就是一個流浪的僧人,而穿着僧袍卻留有一頭長髮的他卻經常被人認爲是騙財的騙子,屢屢受到唾罵驅趕,易寒也不爭不辯,別人若趕,他便走,對他來說這一些輕視厭惡的目光,根本就沒有什麼,又有什麼可爭的,又有什麼可辯的呢。

他身無分文,化緣就是以募化乞食廣結善緣,他所做的事情與乞丐一樣,只不過他的身份卻是一個僧人,他經常餓着肚子,甚至有時候一整天沒吃東西,但偏偏一個月來沒有把他給餓死,在山村野外撿些果子也是可以飽腹的。

師傅讓他下山找個大善人出錢修補寺廟,易寒每到一處就去拜訪當地的大富紳,有的連面就沒見到就被趕走,遇到些對佛虔誠的富紳,見到他雖然穿着僧袍卻留有頭髮就認定他是騙子,易寒也不辯,於是乎,那個大善人連半點出現的徵兆都沒有。

緣來緣會,他來到了泰安城,這到底是化的什麼緣,久緣、情緣、或者是不該有的孽緣。

張麻子死了,他的後事是張媳婦一手料理的,她一個女人家,左鄰右舍也主動幫忙,或許當張麻子死了之後,他們才真正意識到張麻子的可憐,內心也多了一份愧疚和不忍。

或許張家還有些遠房親戚,但是張媳婦一個也不知道,喪事全是她一手操辦的,死者爲大,入土爲安,張媳婦耗盡了多年所有的積蓄,又典當了家裡的一些東西,給張麻子辦了一個風光的葬禮。

花了大筆銀子請了一幫人,奏着喪調,浩浩蕩蕩的走到大路上,這或許是張麻子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候,可惜卻是在他死後。

張媳婦臉色蒼白憔悴,目光黯淡無神,跟着送葬隊伍隨行,她並沒有響天徹地的嚎哭,別人會感覺這個婦人無情無義嗎?但是所有人都沒有這種感覺,張媳婦一向很護着張麻子,而且爲了給張麻子辦好了這個喪事,她幾乎把家裡的東西都典當了,其實草草了事也不是不可以,有些事情人心是看在眼裡的,並不必表面裝模作樣,張媳婦對張麻子已經是仁至義盡。

喪曲是那麼的哀怨悲傷,似要催人淚下,偏偏張媳婦哭不出來,或許她麻木了,又或許曾經她有過比這還要傷痛的經歷,讓她能承受這些,你問她後悔嗎?她又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後悔,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好好的,一下子就變天了。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傍晚時分,易寒來到泰安城郊的一處山村,他迷路了,此處地形複雜,他原本以爲自己會在山上過夜,可是柳暗花明,卻出現一座村莊,一天多沒吃飯的他看起來似個苦行僧,容神枯悴。

尋了戶人家,屋頂升起炊煙,易寒拿了根樹枝在人家的門板上敲了三次,停了一下,又敲了五下,再停一下,又敲了七下。

過了一會,卻沒人出來,就在易寒轉身要悄悄離開的時候,一箇中年婦人卻從屋子裡走了出來,她的衣袖是挽起來的,看來剛剛在廚房做飯。

那婦人問道:“你有什麼事嗎?”只覺得眼前這個人奇怪極了,一身灰色僧袍卻留着頭髮,容神枯悴,不像乞丐,不像僧人,也不像路人。

易寒道:“我是過路的僧人,向施主乞點齋飯”。

婦人問道:“你是僧人嗎?”

易寒點頭道:“是!”

婦人訝道:“可你爲什麼留有頭髮?”

這個問題,易寒不知道被問了多少遍了,他應道:“即是修行,蓄髮與不蓄髮又有什麼分別”。

這個婦人可沒有辦法與易寒辯些高深的禪理,反正她就感覺眼前這個人怪怪的,說道:“我飯還沒做好,你到附近別的人家討去吧”。

易寒也不硬乞,轉身安靜的離開,突然聲音傳來:“施主,你臉色不好,找個大夫去看一下吧”。

婦人一驚,喊道:“大師,近些日子,我勞作久了,會頭暈目眩,暈倒在地,可是得了什麼病?”

易寒卻沒有再回應,自個離開,又乞了兩戶人家,依然沒有剩飯可佈施於他,或許人家認爲他是假冒的僧人,有也說沒有,巴不得他早點離開。

來到一戶普通的人家,門口貼着對白聯,一看就知道這戶人家有白事,普通人比較忌諱這些,儘量避開,易寒卻不在乎,依然是用化緣的方式用樹枝敲了敲門,耐心的等候。

張媳婦一個人在屋子裡,一動不動的就似尊雕像一樣,丈夫死了,家裡也變得空蕩蕩的,家徒四壁,她不知道自己現在該幹什麼,往常這個時候她是在爲正要回家的張麻子準備晚飯,這會一個人,孤單,冷清。

突然聽到門外有敲門聲,懶洋洋的站了起來,走到門來,卻看見門口站着一個不認識的男人,他穿着一件僧袍顯得十分怪異。

易寒在看見張媳婦的時候,那張平靜的臉卻立即驚訝,她是那麼的熟悉,可又那麼的陌生,看她身上披着喪服,再觀其衣着顯然已是個已婚婦人,嵐兒已經嫁人了嗎?想想,兩人一別已經七年了,一個女子又有多少個七年可以等待,她是早就應該嫁人了,人生真是奇妙,想不到會在這種地方以這樣的方式見面,自己是個拋棄紅塵俗世的僧人,她是個剛剛喪夫的寡婦,這會見到了面,又該如何是好呢?僧人也是人。

張媳婦走到距離對方兩尺的地方停了下來,“你敲我家門幹什麼?”

對方的話,讓易寒心生疑惑,是兩人太久了嵐兒早已經忘記了他的模樣,或者是此刻的他太過滄桑老態,嵐兒沒有認出他來,或者她根本不是嵐兒,只是長的有些像,朝對方看去,她臉色蒼白,眼神黯然,待看見到鬢角處的痣,易寒忍不住的伸出顫顫的手,要朝她臉頰摸去,修心養性三年,只因一瞬,他便情動,他根本沒有到“世間有爲法,如夢幻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境界,當初師傅因爲他這句話而收留了他,又因爲這句話讓他下山化緣。

見這怪人伸手朝她臉頰摸來,張媳婦似受了奇恥大辱,勃然大怒,猛的扇了易寒一巴掌,罵道:“你這下流胚子,剛剛喪夫的寡婦你也調戲”。

易寒沒有躲避,他已經習慣了對這種打罵抱釋然態度,可是內心卻好奇嵐兒爲什麼會對他說出這樣的話來,她真的忘記了自己,不認識了自己嗎?

把打了一巴掌之後,易寒閉上眼睛,他知道他不能再去看嵐兒那張臉了,他的內心已經不平靜了,突然用很平靜的語氣道:“我是過路的僧人,向施主乞點齋飯”。

這一句話可讓正要發飆的張媳婦頓時給驚呆了,她好奇的盯着這個怪人看,突然罵道:“你這個德行那裡像個僧人,僧人會像你這樣動手調戲婦女嗎?你等着!”說着匆匆返回屋子,一會之後走了出來,手裡卻拿着個掃把,也不多說廢話,掄起來就朝易寒身上打去,卻是比平時還要潑辣幾分,大概她心裡需要發泄,這個怪人剛好觸到了黴頭,讓她有了一個順理成章可以出氣的理由。

易寒不躲不避,站在原地任着嵐兒揮舞着掃把狠狠的打在他的身上,一直打到嵐兒自己手痠了,累了,她手指着易寒冷冷道:“你馬上給我滾,再讓我看見我就打死你”

一動不動的易寒,內心卻掀起狂風駭浪,這所有的一切朦朧的似夢一樣,分辨不出真假,在轉身離開的一瞬間,他的心很痛,果然一入俗世,他就難以避免糾結煩惱,也許自己就不應該下山來。

張媳婦將掃把朝易寒後背狠狠扔去,罵道:“臭不要臉”。

易寒沒有走的太遠,他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坐了下來,他的內心亂如麻,他需要好好的讓自己變得平靜下來,禪坐着,不停的默唸的經文,希望自己變得專注,變得清靜無爲,可是腦子裡卻充滿着嵐兒的那張臉,過去的一幕幕,少女芳華的她,現在的她,以做人婦,歷經生活艱辛苦澀的她。

如當初在禪房內一般,一動不動靜坐的他,臉上卻充滿了糾結與痛苦,他想着那些充滿智慧的佛語,試圖來化解心中複雜的問題,得與失、去與留、忘與念、悲與樂,一切都充滿着矛盾,攪的他心海不能平靜一刻。

念及下山前,師傅對自己說的那句話,“執意又如何自然”,難道我要隨心所欲,跟着自己的心走嗎?難道我要無視那些是非對錯嗎?佛門三年,我還依然是俗人一個嗎?既然如此我又爲何要在佛門白白浪費三年光陰,既然一切要回到當初,我又何必讓她們白白等上三年。

易寒喃喃自語:“我是個俗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睜開自己的眼睛,此刻已經天明,一夜過去,看着身上的這一身灰色的僧袍,是那麼的眨眼。

突然大聲咆哮道:“我受夠了,既然悲就讓我悲個夠,既然痛就讓我痛入骨髓”,在喊出這句話的時候,他感覺內心是如此的暢快,本來就沒忘,本來就執念,本來就無法做到一心墜入空門。

他的大聲咆哮引起山村裡,路過的人的注意,或許剛纔他們以爲這只是一個乞丐,這會看見他一身僧袍,又加上瘋癲的舉止,心裡也認定他是個瘋子,只有瘋子纔會幹出這樣奇怪的事情來。

易寒肚子餓的厲害,他再次朝嵐兒住的屋舍走去,大門緊閉,他敲了幾下門,上次敲門的心態是平靜的,無所謂的,而這一次的目的卻是想讓她臉上的愁容消失,他懷着一種去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的心情,雖然是第二次,少了驚訝,多了幾分激動。

張媳婦迷迷糊糊的聽到敲門聲,醒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躺在地上,昨夜身心疲憊的不知道什麼時候睡着了,拖着懶而無力的身子去打開院子的門,無精打采的望去,臉色突變,冷聲道:“你還敢再來”,或者她認爲對方以爲她寡婦一個,好欺負。

易寒露出微笑,“你相信因果嗎?倘若佈施於我,你會得到回報的”。

易寒的眼神和他的微笑給人一種誠懇的感覺,張媳婦露出訝異的表情,認真的打量了對方一番,突然心頭一顫,有些隱隱作痛,她看見了對方兩鬢多了些白髮,僅僅一夜的時間。

但是,爲什麼自己看到這一幕,心會隱隱作痛呢,這些天她的心一直麻木着,不起悲喜,而這一刻只因爲看到對方鬢角突然冒出的白髮,昨日她還厭惡的將對方趕走,顯然這讓她茫然而無法理清頭緒,到底爲什麼呢?她看着易寒,希望能從他的臉上尋找到答案。

易寒感受到嵐兒眼神中流露出來的傷感,輕輕道:“對不起!”

這三個字瞬間滲透到張媳婦的心裡去,化作絲絲暖流,讓她充盈着溫暖,這似乎一直是她等待着,期待着的東西,這些年她的心一直空蕩蕩的,總感覺自己的心少了什麼東西,這一刻,她明白了,她一直在等待這三個字,她迷惑了,糊塗了。

“爲什麼?”張媳婦問道,她的語氣充滿了豐富的情感。

她在問,爲什麼對方會對她說對不起,她也在問,爲什麼對方說出這三個字的時候,她的內心會如此強烈,任何人都可以對她說對不起,獨獨眼前這個人說出來,卻帶着千言萬語,可她根本不認識他。

易寒輕聲道:“我肚子餓了,施捨點齋飯給我好麼?”

這句話再次擊中張媳婦的心房,她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心是這麼柔軟善良的,因爲她感覺自己一點也不忍心讓他捱餓,因爲她此刻恨不得給他準備好所有可以吃的東西,這多麼奇怪,又如此不可思議——眼前的陌生人,心裡的感觸。

第6節 大戰在夕第20節 先揚後抑07第481節 沉睡的小鳥第212節 家事第1節 青梅竹馬第526節 只屬於一個人的溫柔第73節 降服第297節 修成正果第110節 難以忍受第16節 品質高潔的女子第118節 陳年秘事第505節 血濺大殿(一)第78節 狼主招婿第13節 玲瓏心思第2節 俏皮第339節 形形色色第3節 小打小鬧第54節 牽第33節 禁忌第11節 光耀易家之路第28節 殺手鐗第80節 商議第96節 天真第69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77節 身世之謎第105節 冷漠的脫俗第90節 女人的秘密第114節 舞蹈第16節 衝動的決定第70節 名琴爭鳴19第152節 輕薄淑女第2節 夫人大膽第234節 血溶於水第11節 人爲天作第140節 小閣秘密第540節 相送第104節 一波三折02第54節 困惑第7節 守城第一役第60節 國勢第477節 回春第21節 彩禮第55節 爭辯第520節 開懷一刻第49節 追女大計02第33節 依計行事第160節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節 峰迴路轉第464節 仙子慈心第245節 大喜大悲第472節 紫荊皇城第38節 談判破裂第59節 舊情難卻第24節 尼姑庵性亂之謎第16節 計劃01第71節 美色誘惑第44節 融合第231節 瘋子第33節 回宮第342節 插曲第296節 逼絕第78節 雄辯第59節 一顆玄觀妙心第78節 開葷02第215節 是福不是禍第6節 意外之喜第187節 陰差陽錯03第33節 回宮第417節 人和第126節 第一次交手第319節 仙體凡心第23節 同行求鳳01第11節 攤上你沒好事第14節 滴水成潭第444節 背叛第48節 變第523節 風流米憐姿第90節 躲避第324節 孰能無情第218節 性情不同第66節 沙漠風暴第427節 軍民一家第90節 小妻子探監第97節 一半兒推一半兒肯第34節 前因後果第395節 滿口仁義不如守正第53節 事無雙全第82節 情殺第395節 滿口仁義不如守正第513節 達情第94節 不可褻瀆第110節 彩虹般絢爛第174節 一步之遙第476節 與丈母孃的親密接觸二第349節 複雜煩惱第73 你給我的 我還給你第12節 山村一日第167節 溫情激情第68節 濃情蜜意第144節 美人葺居
第6節 大戰在夕第20節 先揚後抑07第481節 沉睡的小鳥第212節 家事第1節 青梅竹馬第526節 只屬於一個人的溫柔第73節 降服第297節 修成正果第110節 難以忍受第16節 品質高潔的女子第118節 陳年秘事第505節 血濺大殿(一)第78節 狼主招婿第13節 玲瓏心思第2節 俏皮第339節 形形色色第3節 小打小鬧第54節 牽第33節 禁忌第11節 光耀易家之路第28節 殺手鐗第80節 商議第96節 天真第69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77節 身世之謎第105節 冷漠的脫俗第90節 女人的秘密第114節 舞蹈第16節 衝動的決定第70節 名琴爭鳴19第152節 輕薄淑女第2節 夫人大膽第234節 血溶於水第11節 人爲天作第140節 小閣秘密第540節 相送第104節 一波三折02第54節 困惑第7節 守城第一役第60節 國勢第477節 回春第21節 彩禮第55節 爭辯第520節 開懷一刻第49節 追女大計02第33節 依計行事第160節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節 峰迴路轉第464節 仙子慈心第245節 大喜大悲第472節 紫荊皇城第38節 談判破裂第59節 舊情難卻第24節 尼姑庵性亂之謎第16節 計劃01第71節 美色誘惑第44節 融合第231節 瘋子第33節 回宮第342節 插曲第296節 逼絕第78節 雄辯第59節 一顆玄觀妙心第78節 開葷02第215節 是福不是禍第6節 意外之喜第187節 陰差陽錯03第33節 回宮第417節 人和第126節 第一次交手第319節 仙體凡心第23節 同行求鳳01第11節 攤上你沒好事第14節 滴水成潭第444節 背叛第48節 變第523節 風流米憐姿第90節 躲避第324節 孰能無情第218節 性情不同第66節 沙漠風暴第427節 軍民一家第90節 小妻子探監第97節 一半兒推一半兒肯第34節 前因後果第395節 滿口仁義不如守正第53節 事無雙全第82節 情殺第395節 滿口仁義不如守正第513節 達情第94節 不可褻瀆第110節 彩虹般絢爛第174節 一步之遙第476節 與丈母孃的親密接觸二第349節 複雜煩惱第73 你給我的 我還給你第12節 山村一日第167節 溫情激情第68節 濃情蜜意第144節 美人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