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九章選舉

雖然現有的臨時居住房屋不是很足,但早就有了長期西點鎮拓殖規劃的威廉鎮長還是讓熱心的鎮民分別將以家庭爲單位的歐洲老鄉領走。華夏北美共和國政府已經給他們每人辦理了定居借貸合同,未來一個月,在鎮民的幫助下,他們免費將擁有自己的安身之所,在他們用工作報酬償清了所有債務後,那所居住的房屋纔會成爲他們真正的家。

望着幾十名面帶緊張與憧憬表情的新移民漸漸消失在小鎮街道上,關如中這才把目光轉向了小火輪,他的學生,那位德拉瓦印第安少年還在一絲不苟地忙碌着。

“老師,這是他們讓我帶給您的!”法提瑪仔細檢查完小火輪的貨倉後才跳上岸,從懷裡掏出了兩封信,“一封是給您的,一封是毛先生的。”

看了看沒有寫任何字的信封,關如中露出了苦笑。他和毛建昨天接到電臺通信的時候其實就知道內容了。這是兩封自願選舉填報表,未來的華夏北美共和國國會兩院的選舉登記開始了。

按照臨時選舉法案,未來的第一屆國會將由參議院和衆議院構成,參議院含議長在內暫定19人,衆議院含議長在內暫定35人,總人數約佔現有穿越衆的九分之一。

其中參議院將直接由現在的社區委員會補選而成,因爲部分委員的辭職,目前的社區委員會只剩下了11人,還需要從擁有公民權的穿越衆中間選舉剩下的8人名額。唯一的競選條件就是年齡35歲以上。

緊跟參議院選舉之後,就是衆議院的選舉了,衆議院對年齡也進行了放寬,所有18歲以上的穿越衆都可參加競選。整個兩院選舉中,也只有年滿18歲的穿越衆纔有投票權。

參議院和衆議院的任期都是四年,從1622年正式算起,連續兩屆後,也就是1630年開始,再執行憲法所規定的正式選舉法案。

根據臨時選舉法案的規定,參議院選舉,每次只能改選其中三分之一的名額,而衆議院選舉則沒有做出特別限制。

接下來由兩院議員推舉產生的總統,只是象徵性的國家最高元首,只擁有有限的幾種職權,每五年推選一次。而總統提名的總理,才作爲內閣最高行政首長,任期也是四年。

最高法官,也是總統提名,參議院通過,且爲每兩屆可以換一次。

“看起來有點像英美上下兩院制的翻版嘛,但又像德國的模式……真走資本主義?我們現在纔多少人啊,就搞什麼建國。我還是看着算了,隨便他們怎麼弄。”關如中看着同伴毛建道。

坐在西點鎮的小酒店角落裡,關如中和毛建兩人看着眼前的選舉填報單,都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毛建直接在填報單上留空,表示自己放棄競選參議院議員。

“我覺得這肯定是鍾老頭深思熟慮過的,畢竟我們有着太多浮躁的情緒,沒有一個參議院和老資格的人把關,天知道這個國家會不會因爲某些人的頭腦發熱而亂來。而且爲了保證一個長期的政策穩定,持續兩屆是至少的。國家是否小不重要,規矩越早定下來纔是關鍵,富得沒規矩和窮得沒規矩,都沒好下場,等攤子大了,再想定規矩,就難了。”關如中點點頭,也表示了放棄。

“關哥,我覺得你根本就不像是我們這些個粗人。”毛建突然擡起頭,認真地看着相處了快一年的同伴,“你是不是隱瞞了自己什麼?而且身上還一直帶着一把那麼牛逼的狗腿刀!”

關如中一愣,接着無言地笑了。

“關哥,再這樣下去,你可就不厚道了。我在想,你當初拉着我偷偷和威廉他們一起參股做瓷磚生意,就肯定是想到了有這麼一天,我就沒這些想法。”毛建往嘴裡倒了口酒,噴着酒氣說着,“你腦子比我靈,這麼就當初進了建築隊了?”

“我是學自動化工程的,機電工程碩士。但現在不是了,我只是個臨時的西點鎮警長。也許以後連這個身份都不是了。”關如中說完,丟下一枚西班牙銀元就走出了小酒吧。

望着同伴的背影,毛建的嘴張得大大的。

……

“這個世界,爲他人負責的態度和精神,終歸只屬於極少部分人。這就是政治訴求與政治責任的最大區別。”——王文龍有關政治訴求與政治責任的言論,早已經由幾個死黨的朋友聚會傳播開。

臨時選舉法案規定,讓每個年齡達到35歲以上的曼哈頓社區穿越衆都擁有着參議院議員競選權。一張小小的競選填報單,讓大部分從小到大都沒有過完整參政意識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

對大部分人而言,吃飽喝足或吃不飽喝不足的時候吆喝謾罵上幾句是極爲正常的事,但當要爲一個國家負責時,人們更多的還是避而遠之或不屑一顧的態度。

到了8月24日的競選填報截止時間,原定的8人補選名額還只有7個自願參選者。本着規矩必須履行徹底的原則,盧老等人不斷奔走在各個街區,宣揚着臨時選舉方案的意義,最後總算是把海惠芬大媽給說疲了,湊夠了人數,這種動員着實讓人有點無奈。

於是第一屆國會參議院的議員選舉就這樣開始了。選舉投票的結果沒懸念,參議院議長几乎無可辯駁地由盧老擔任,10位前社區委員會成員也正式轉正爲參議院議員身份,剩餘的8位議員競選者也不出人所料的全部通過。

8月27日,衆議院選舉又開始了。這一次,明顯感覺壓力不大的人們參與性高了不少,包括樑豪軍在內的不少前碼頭工人都踊躍參與了,其中包括幾個從陸上警備隊或海軍裡退職的士兵。

王文龍、李同和等被刻意培養的一撥人,一如既往地選擇了草根屁民的角色,讓已經擔任參議院議長的劉老暗歎可惜。

選舉的結果,前社區性格古板的教育委員、51歲的高中數學女老師張萍擔任了衆議院議長,其餘34名議員也從65位競選者中誕生。

9月1日,星期三。萬衆期待的兩院議員在作爲國會臨時辦公樓的前社區委員會小禮堂集體就職。他們之後的責任,就是制定憲法,選出總統和第一屆政府內閣成員。

沒有國歌,沒有國旗,沒有鮮花,沒有儀仗。甚至除了一個民間傳播已久的“華夏北美共和國”的玩笑招牌以外,連真正的國名還沒有。

即使困難重重,或者說誰也不知道怎麼做纔是最好的曼哈頓社區民衆,就這樣在部分人的連扯帶拉下,亦步亦趨地朝着建立一個新國家的道路上走去。

也許當最終結果出來後,沒有一個人真正的滿意,但也沒有一個人完全的牴觸。患得患失,大概就是所有人之後註定將要經歷的一種情緒。

正式建國日,定在了10月1日,一個讓人可以多少有點感慨記憶的日子……

PS:求各位大大給些推薦票,收藏。本書書友羣貳柒叄叄肆貳陸捌捌

三十二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4)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二十七章 尋找資源(2)第七章day3(2)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一百六十七章回程的事(4)五十四章 內灣要塞和炮手訓練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二十章 詢問特里尼達(2)七十六章西點鎮的事第十一章一百五十八章回程的事第十二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一百三十八章 蒸汽內河運輸船(2)第七章day3(2)一百九十一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三十三章五月花號來了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來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一百二十二章物資到達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第二章day1五十七章會議一百六十七章回程的事(4)一百三十章米穀、史博文、許夢之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會議一百九十五章飛剪商船四十章 工業計劃一百七十六章李仁軍來到大明第十一章一百零八章印第安村落一百九十二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2)三十八章 準備去歐洲一百三十二章醫藥研究小組(2)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一百九十二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2)一百二十九章阿德萊德醫院記和金屬晾衣杆六十一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2)七十三章審訊二十二章一百零二章斯本的宴會(4)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五十四章 內灣要塞和炮手訓練一百三十七章蒸汽內河運輸船一百一十七章聖薩爾瓦多港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一百四十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一百七十章選舉後的事無題一百章決鬥二十三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1)七十九章 與佩克特人戰爭(2)六十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六十七章宴會前的準備一百零五章蒸汽機一百八十五章克里斯一家的聖誕節(2)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九十七章里斯本的宴會五十二章 出發,去歐洲一百九十四章談判(2)四十九章 除夕節第十三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2)第八章day5四十二章總督島第三章day2(1)一百五十五章斯科特、珍妮與電臺一百一十四章鹿特丹(2)五十六章貿易站裡的騷亂和處理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三十五章 五月花號來了(3)四十九章 除夕節三十章 發現印第安人(2)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一百二十六章委員會會議一百六十九章選舉五十三章出發,去歐洲(2)一百零七章論證會和印第安村落三十八章 準備去歐洲第三章day2(1)五十七章會議九十六章里斯本諸事(5)一百八十二章李仁軍來到大明(7)一百一十七章聖薩爾瓦多港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一百章決鬥一百七十五章去向資本家的路(2)一百五十二章矛盾(2)八十四章 與佩克特人的戰爭(4)一百七十九章李仁軍來到大明(3)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來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三十四章五月花來了(2)一百七十九章李仁軍來到大明(3)五十九章海盜(2)五十三章出發,去歐洲(2)一百一十九章聖薩爾瓦多港(3)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一百一十二章狄祖恭的醉話
三十二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4)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二十七章 尋找資源(2)第七章day3(2)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一百六十七章回程的事(4)五十四章 內灣要塞和炮手訓練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二十章 詢問特里尼達(2)七十六章西點鎮的事第十一章一百五十八章回程的事第十二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一百三十八章 蒸汽內河運輸船(2)第七章day3(2)一百九十一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三十三章五月花號來了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來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一百二十二章物資到達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第二章day1五十七章會議一百六十七章回程的事(4)一百三十章米穀、史博文、許夢之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會議一百九十五章飛剪商船四十章 工業計劃一百七十六章李仁軍來到大明第十一章一百零八章印第安村落一百九十二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2)三十八章 準備去歐洲一百三十二章醫藥研究小組(2)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一百九十二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2)一百二十九章阿德萊德醫院記和金屬晾衣杆六十一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2)七十三章審訊二十二章一百零二章斯本的宴會(4)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五十四章 內灣要塞和炮手訓練一百三十七章蒸汽內河運輸船一百一十七章聖薩爾瓦多港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一百四十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一百七十章選舉後的事無題一百章決鬥二十三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1)七十九章 與佩克特人戰爭(2)六十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六十七章宴會前的準備一百零五章蒸汽機一百八十五章克里斯一家的聖誕節(2)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九十七章里斯本的宴會五十二章 出發,去歐洲一百九十四章談判(2)四十九章 除夕節第十三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2)第八章day5四十二章總督島第三章day2(1)一百五十五章斯科特、珍妮與電臺一百一十四章鹿特丹(2)五十六章貿易站裡的騷亂和處理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三十五章 五月花號來了(3)四十九章 除夕節三十章 發現印第安人(2)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一百二十六章委員會會議一百六十九章選舉五十三章出發,去歐洲(2)一百零七章論證會和印第安村落三十八章 準備去歐洲第三章day2(1)五十七章會議九十六章里斯本諸事(5)一百八十二章李仁軍來到大明(7)一百一十七章聖薩爾瓦多港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一百章決鬥一百七十五章去向資本家的路(2)一百五十二章矛盾(2)八十四章 與佩克特人的戰爭(4)一百七十九章李仁軍來到大明(3)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來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三十四章五月花來了(2)一百七十九章李仁軍來到大明(3)五十九章海盜(2)五十三章出發,去歐洲(2)一百一十九章聖薩爾瓦多港(3)一百二十八阿德萊德醫院記一百三十一章醫藥研究小組一百一十二章狄祖恭的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