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杭州之戰(下)

劉贇看到方天定被簇擁着退了下來,連忙上前問道“太子可無恙?”

方天定面色如金紙,捂住胸口道“被賊人砍了一刀,無大礙,劉將軍待我包紮一下,便可再戰!”

劉贇哪裡還敢讓這個太子繼續陷陣,搖頭道“太子不可魯莽,宋軍精銳,我軍不可擋,如死戰,恐怕聖教大事毀於一城啊。”

方天定還是不願意的說道“聖公也不會答應的。”

這時,一陣炮響,方天定等人擡頭看去,見幾發炮彈打過城牆,落到了城中,將幾個閣樓砸出了大洞。

“殺啊!!”源爲義這時帶兵殺散了前來阻擋的一隻明教軍隊,看到一羣甲士簇擁着劉贇和方天定,知道是明教主將,連忙召集弓箭手攢射,數十箭羽潑向劉贇等人,劉贇等人急忙抵擋,方天定這才認清現狀,明白杭州城內的兩萬老弱根本不是宋軍的對手,真要硬拼,恐怕唯一的結果就是方臘等人殉教了。

“撤...撤!!”

方天定發話,劉贇也鬆了口氣,他一邊不斷調集軍士斷後,一邊護送方天定回聖公府。

聖公府內,方臘已經是刀甲齊備,看到方天定被扶着回來,知道事不可爲,對左右強笑道“我教根基在光明頂,非杭州也,先將此處還給趙家,待日後再圖恢復。”

方臘帶着大小官員在數千明教軍士護衛下退出了杭州城,

朱武見方臘敗退,雖然可惜沒有一戰擒王,但也不追趕,而是讓衆軍士去查封庫存,安撫百姓。

經過清點,朱武驚訝的發現杭州城內居然囤積了糧草超過七十萬石,足夠三十萬大軍吃四五個月了,這些糧草應該都是準備支援給蘇州、嘉興戰場的,再看金銀,有財物合計超過一千萬貫,但一想到方臘的政策是殺盡所有官員文人,有這麼多的財物也是理所當然了。

朱武興奮之餘,也暗暗擔憂,這麼多的物資要運走可不容易啊,一邊通知吳璇加快運輸,一邊動員杭州城中的海商幫忙,但就這樣運了兩日,還有大半物資囤積在杭州無法運走,朱武無奈,不敢久留杭州,乾脆散發給百姓,然後將方臘收集到杭州的數千工匠全部帶走。

再說方臘,失了杭州的他不敢久留野外,先到了富春縣暫居,派人令鄧元覺回兵杭州。

鄧元覺剛剛到達嘉興,見到方七佛和方傑便問道“見過三大王,本將奉聖公令前來助陣,不知這嘉興有什麼厲害之處,三大王居然久戰不下。”

方七佛一說這個就有些臉紅,說道“沒想到這個宋昭年和其他的官不一樣,無比強硬,他早在我等還沒進杭州的時候就召集四處鄉勇入城守衛,又打造了一口棺材懸掛在城樓上,使得城內萬人齊心,故而久攻不下。”

鄧元覺聽了不由大奇道“居然有如此人物?那城中可有勇將?”

方傑訕訕道“城中只有一個統制王子武,如是鬥將,我三合便可斬其下馬,但卻能得人心,我三次上城都被趕了下來。”

明教中人熟悉的是江湖廝殺,對戰陣對決還不適應,在野戰中對付廂軍或者十節度那樣也是草寇出身的還好,但一面對武舉出身,又敢戰的王子武就開始露怯了,其實在杭州也是如此,雖然朱武兵少,但廝殺完一清點,戰損不到五百人,卻斬殺了明教超過三千人。

方七佛帶數萬兵馬攻打嘉興,至今已經戰損超過萬人,卻連破城的影子都看不見,說不心急是假的,卻毫無辦法。

鄧元覺想了想,說道“貧僧行走江湖的時候聽過一句話,叫做嘉禾一穰,江淮爲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爲之儉,說的就是嘉興的富裕,富則多文,因此這裡有不少官吏世家,想來是知道我教不容其,故而死戰。”

其實鄧元覺是不認可方臘殺絕官吏、佛道、文人的做法的,他自己原來就是佛教中人,只是因爲路見不平犯了殺戒才加入的明教,在他看來,不管是官吏還是佛道又或者是文人,都有好人和壞人,一竿子打倒有失公允。

但話說回來,明教起事本來就帶着一些宗教的意思,自然是容不下儒家或者佛道這樣的異教徒。

鄧元覺等人商量一會,覺得只能強攻,便休息一日後繼續強攻,鄧元覺和方覺分別帶着一隻大軍從西南兩邊攻城,將軍士分爲五部,輪流攻城,日夜不停。

攻了兩日,方臘的書信就到了。

城中的宋昭年此時已經因爲兩日兩夜的戰鬥而滿眼血絲,搖搖欲墜了,他爲了鼓舞士氣,一直坐在城樓上,這時突然看到明教退兵,不由問道“難道我已經出現幻覺了嗎?賊人退兵否?”

左右皆喜道“大人,卻是賊人退兵了。”

宋昭年長吐一口氣,兩眼一閉,就在位置上睡着了。

明教軍營中,方七佛等人一臉陰沉。

“沒想到梁山兵馬如此險惡,居然以水師突襲杭州,杭州一陷,吾等後路絕矣,當如何?”方七佛問道。

鄧元覺道“梁山遠來,想來兵馬不多,但糧草問題卻是關鍵,我有一計,爲鎖城法。”

“大師請說。”方傑好奇的問道。

鄧元覺道“我曾遊歷過西北,西賊擅於野戰,卻不擅於攻城,當被堅城所阻時,便會挖掘道路,轉攻爲守,用偏師鎖城,主力四處劫掠。

秀州除嘉興外還有海鹽、華亭、崇德三縣,此三地糧草頗豐,何不攻之?”

“善!”方七佛喜道。

當下,方七佛兵分五路,自己率兵鎖城,鄧元覺率軍一萬五回援杭州,方傑和另外五員上將兵分三路取海鹽、華亭、崇德三地,哪五將,分別是張威、徐方、郭世廣、鄔福、苟正五人,均有勇力。

等鄧元覺回到杭州,才發現杭州已經是一座空城,糧草錢財爲之一空,再一詢問,才知道被分給了城中百姓,方臘大怒,令軍士挨家挨戶收集錢糧,這一番折騰使得明教民心大失。

另外一邊的宣州,姜德雖然故意放慢速度,也攻破了宣州。

拿下宣州後,姜德便不再前進,而是屯兵馬到蕪湖,緊靠大江,隨時準備撤離。

——汴梁

“官家,捷報,捷報啊!”王黼興高采烈的跑進了瓊樓的一個房間,房間內,李師師正帶着數人演奏曲目,趙佶坐在凳子上拍掌而和,聽到外面的吵鬧聲,李師師起身準備退下說道“趙官人有公務,師師退下了。”

趙佶聽到王黼說是捷報,還想用捷報給李師師展現出自己的明君風采,便上前握住李師師的手道“師師姑娘不是外人,共同聽聽就當是趣聞好了。”

李師師抽出自己的手,對後面衆人點了點頭,其他人紛紛起身退下,王黼這時走了進來,看到樂師退下,不由對趙佶媚笑道“見過官家,師師姑娘,官家,田虎已被擒了。”

趙佶接過奏摺,原來在宣和二年七月初九,童貫率西軍攻破了田虎最後一座城池威勝,田虎被西軍小將韓世忠所擒,部下大小官員或死或擒,唯獨孫安、山士奇帶着數百人殺出重圍,逃到山上不知所蹤,正在繼續追拿中。

趙佶大喜道“前幾日接到平陰侯的捷報,今日又接到童太尉的捷報,看來要不了多久,天下又可以太平了。”

王黼對趙佶拜道“這多虧了官家恩德,罷花石,去方田,明賞罰,這才使得三軍用命,得此大勝啊。”

說到這個,趙佶不由有些想念起江南的花石了。

原來自從方臘起事蔡京罷相後,不少官員都上書要求罷除花石綱,認爲是花石綱讓江南動亂的,趙佶無奈只能應允,接着趙佶又下詔罷了方田。

但說到底,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還是趙佶自己搞出來的麼,別人雖然說官家英明,但趙佶卻自己心裡清楚,故而高興不起來。

“官家,如今只剩下方臘一賊了,樞密院已令西軍南下,平陰侯東進,三面圍剿之下,想來方臘之亂平定就在這兩三月內了。”王黼笑道“今日又有真臘國主來朝,真乃雙喜臨門啊。”

趙佶熟讀百書,對真臘也知道在哪裡,嘆道“真臘距中原數千裡,來朝可見心誠,當封賞之,可令其國主爲國王。”

說完,趙佶回頭對李師師笑道“我想宴請那真臘使者,不知道師師姑娘是否願意獻藝呢?”

李師師點頭道“官人有令,師師自當從命。”

趙佶滿意的點頭,王黼又說道“官家,另外北面來人了。”

趙佶眯了一下眼睛,北面自然是說金國,此時的宋金兩邊接觸頻繁,不斷交換情報和條件,準備聯合攻遼。

“小心安排,不要讓他們知道我國虛實。”趙佶是個要面子的人,他可不想讓金國人知道自己的內部正在烽煙四起,故而如此說道。

王黼點頭表示明白,便下去安排了。

——蕪湖

“好哇,這杭州果然是膏腴之地,朱武得糧草二十萬,錢財千萬貫,潘總管的臉色總算可以好看一些了。”姜德看着戰報,拍手笑道。

梁山雖然得了倭國、高麗兩地,但都經過戰亂,還沒有多少稅收,因此這兩年的財政報表很不好看,潘良貴這個白臉書生活活被逼成了黑臉凶神,見誰都像是想打他錢財主意的壞蛋。

“侯爺,如今田虎已亡,西軍即將南下,我軍當早做準備纔是。”李助拱手說道“學生思之再三,覺得方臘不能太快敗亡。”

姜德有些感興趣的問道“怎麼說?”

李助繼續說道“吾等之前以爲那田虎還能堅持一兩月,故而準備藉着這一兩月的時間殺入江南,一來獲得降兵,二來獲得錢糧,三來讓江南人士知曉我軍仁義,但如今西軍隨時會南下,到時候西軍聯合高俅和我軍開戰,我軍危矣。

與其如此,不如暗結方臘,割據山東,以高麗、倭島爲根基,進可成霸業,退可爲諸侯。”

姜德有的時候真的想問問李助是不是和趙佶有什麼奪妻之恨,殺父之仇,幾乎沒有一天不在煽動姜德快點拉旗造反的。

“李師長說的有道理啊,侯爺,我等還是回兵梁山吧。”左謀也勸道。

崔逸之起身說道“吾等要歸梁山,淮西楚地怎麼辦?”

姜德眯眼想了想說道“江南不能去,現在去江南,必然會被童貫等人指揮去和方臘消耗,最後還可能被坑殺在江南。

傳令給水師,準備撤離,至於淮西,各地的結構已經搭建起來,自古王權不下鄉,我們要的就是鄉下,至於城池就先讓給朝廷!”

“明公,朝廷如來報復,吾等當如何?”崔逸之又問道。

姜德笑道“我已得到消息,金國使者又來了,我們的官家現在心裡都是燕雲,不會輕易和我軍開戰的。

不過爲了以防萬一,我自會派人重金賄賂王黼等人,那些人”

姜德已下決定,其餘人也不再說什麼,便開始行動,淮西數府之地都已經被姜德安插了人手,這裡也需要一個人主管大局,姜德便留下李助、劉以敬、上官義三人,以李助爲首,隱沒在鄉野之中,不反官府,只控百姓,待日後風雨起,再行他舉。

——湖州

宋江看着不斷衝上來的方臘軍,氣喘吁吁的扶着自己的寶劍,這已經是石寶攻城的第十八日了,石寶數面圍攻,又把高俅戰敗丟失的旗幟往城牆下一丟,使得軍心大降,要不是這些人大都是宋江從微山就拉出來的兄弟,恐怕第二日城池就會丟,即使如此,宋江在這十八日裡也已經摺損了鄭天壽、孔亮、楊林三員戰將,兵馬也折損超過五成,要是再這樣打下去,宋江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持多久。

“明公,我剛剛走了一圈,軍士都已經過度疲憊了,太尉久久不至,吾等當思退路了。”朱焰走過來對宋江嘆道。

“如何退?”宋江錘牆嘆道“太尉敗於賊手,爲今之計,只能困守此處,待朝廷大軍來援了。”

“哥哥!公明哥哥!”

一人急匆匆的跑過來,只見這人個頭矮小,正是矮腳虎王英。

“哥哥,賊軍退兵了!”

“什麼?”宋江不敢相信的往外看去,果然看到方臘軍正在收拾軍械,依次退往了南方。

“賊軍爲何退兵?可是詭計乎?”宋江吞了吞口水問道。

朱焰仔細觀察道“當非詭計,如是詭計,當倉皇而退,何況我軍只需坐守城池,不輕易出戰貪功就是。”

宋江一想也是,管你是什麼計策,我不出城,你能拿我怎麼辦。

等過了一日,宋江才知道是蘇州發生了變化,童貫的西軍拿下田虎後便順河而下,此時已經到達了揚州,石寶得知後大驚失色,立刻退兵準備回到杭州防守。

——半月後汴梁

這一天是大朝,趙佶打着哈欠的坐在龍椅上,旁邊的樑師成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一人出列道“微臣有事啓奏,現收童太尉、高太尉聯名戰報,另有平陰侯戰報呈上。”

趙佶看去,是知樞密院鄧洵武,點頭問道“可是捷報?”

鄧洵武拜道“卻是捷報,高太尉部下宋江駐守湖州一十八日,折賊軍兩萬餘,童太尉出兵秀州,其先鋒王稟以騎兵勝敵,五戰五捷,斬賊軍萬人,此時兩位太尉的近三十萬大軍已經圍住杭州,賊滅只在旦夕。”

“彩!”羣臣一起讚道。

鄧洵武等衆人喝彩完,又道“另外太尉上書言,方賊之所以能成事,罪在花石也,花石多有贓私之吏,藉以爲名,以貢奉爲名,馴致騷擾,請罷供奉局!”

“天下苦花石久矣,請官家罷供奉局!”

“不去弊政,今日平亂,明日復起也!”

不少官員覺得這是個機會,紛紛出列拜道。

趙佶猶豫了一下,看了看四周,見沒人爲自己說話,有些不甘心的揮手道“罷了,就先下詔罷免供奉局吧。”

“吾皇英明!”衆人齊道。

“那平陰侯呢?”趙佶吸了口氣又問道。

鄧洵武繼續說道“平陰侯令偏師走水路,於七月十二日攻破杭州,但由於援兵久久不至,十五日棄守杭州,二十四日收到高麗急報,有遼人前往高麗蠱惑貴族起事,此時已經起兵回高麗平亂了。”

“官家,未得樞密院命令,平陰侯便擅自回師,此罪乃大逆!當下令其回京就審!”一個御史出列開炮道。

“啓奏陛下,平陰侯囂張跋扈並非第一次了,其不遵將令,恢復杭州後又擅自棄守,當嚴懲不貸!”

“官家,平陰侯此舉乃唐末藩鎮所爲,當發兵攻之!”這是更加激進的話了。

一時間,十幾個官員出列表示要對姜德施以懲罰,趙佶也動了怒火,他覺得對姜德已經是仁至義盡,自宋國開國以來,除了折家等將門外,哪裡有臣子可以擁兵不朝的,何況折家如今也是聽調聽宣了。

趙佶雖然在軍國大事上迷糊,但政治敏感度卻很高,他已經感覺到梁山軍的尾大不掉了。

趙佶看向王黼,宋朝乃天子和士大夫共天下,趙佶希望王黼等士大夫能表態,至於剛剛的御史...聽聽就好,應不應該打,能不能打,從來都不是御史說的算的。

王黼想了想,出列道“啓奏陛下,平陰侯此次撤軍,雖有不當之處,但微臣建議,下旨斥責爲上,大動干戈爲下,我朝當今最重要的事情,乃恢復燕雲!

高麗遠在海外,金國之側,如我朝攻伐平陰侯,金國對我朝的用意也會疑惑,另外恐怕三五年內難以平定,到那時我朝如何能恢復燕雲呢?”

王黼的話讓趙佶點了點頭,事有輕重,恢復燕雲乃當今第一要務,其他的事情除非是扯旗造反,都可以放一放。

趙佶讚道“王相公卻是老城謀國啊,便如此,樞密院下令對平陰侯呵斥,另平陰侯平定王慶之亂,賞白銀千兩。”

衆臣齊呼萬歲聖明,當下散朝,王黼走在路上,樑師成跑來說道“王相公,官家說了,等會去你那玩耍。”

王黼喜道“多謝樑內官,下官這就回去準備。”

樑師成呵呵的道“你乃相公,如何能稱下官?”

王黼則諂媚的笑道“內官乃內相,如同半個官家,如何不是下官?”

“哎喲喲!這話可不能亂說!”樑師成被逗得花枝亂顫,點了王黼一下道“這幾天官家老說瓊樓新排的戲曲的事,你自己上點心吧,我去官家哪了。”

“多謝內官大人指點!”王黼說完小聲道“今日太尉上書罷供奉局,卻是機會,大人以爲如何?”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在官場是這樣,在宦官之中也是這樣,如此趙佶身邊的宦官最爲得用的有三人,一是楊戩,一是樑師成,一是童貫,楊戩主內,童貫主外,樑師成則是在趙佶身邊伺候,本來也算穩定,但此時的楊戩身體日益衰弱,已經達到無法上朝的地步,樑師成則起了心思。

楊戩死後,內廷總管的位置就空懸了起來,接下來要上位的要麼是童貫的人,要麼是他樑師成的人,爲了讓自己人上位,樑師成必須找辦法打擊童貫。

“恭送內官大人!”王黼對樑師成施禮後小聲說道“下官明白。”

回到家中,王黼先是找來管家問道“燕小哥還在嗎?”

管家苦笑道“在,不光在,還好極了,他正在後院和伶人們在一起呢,那些丫頭都快被他迷瘋了。”

王黼不由好奇的來到後院,發現不僅僅是伶人,就連自己的妻妾,女兒都圍着他看他表演,那眼神...怎麼感覺就像看到肉一樣的狼啊?

“咳咳!”王黼咳嗽一聲走了進來,衆人見王黼回來,連忙一同行禮,燕青把簫往腰上一別,拱手道“見過王相公。”

“燕小哥你和我去書房。”王黼揹着手走在前面,燕青對衆女歪了歪腦袋,跟了上去,又引得一陣歡笑。

來到書房,王黼把門關上,沒好氣的說道“燕小哥果然不愧是瓊樓第一機靈人,我看再晚來一會,你帶走的禮物可以比帶來的東西還多。”

燕青連忙告罪道“王相公恕罪,小乙孟浪了。”

王黼摸了摸自己的鬍子,他倒也沒想怎麼樣,便道“好了,平陰侯的事情官家已有定論,樞密院會下令呵斥,但也會賞銀千兩,你回去後可以傳信了。”

燕青喜道“多謝王相公,平陰侯聽聞王相公對古玩奇珍極有專研,這不,平陰侯偶然得到了件小東西,也不知道是好是壞,請王相公鑑賞一番。”說着,燕青從懷中掏出一幅卷軸,小心的鋪開在桌上。

王黼走上前一看,頓時眼睛一亮,笑道“看筆墨畫風,應爲隋唐之物,也罷,我就鑑賞一番,待有了結果,再行告知。”

說完,王黼又對燕青嘆道“你們瓊樓做這樣的生意,當真是第一賺的買賣,不知道平陰侯又給了你們瓊樓多少啊?”

燕青哎呀一聲道“王相公是不知道,自從太師罷相後,我們瓊樓這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姜小郎君前幾天還來和師師姑娘抱怨,朝中無人難做事啊。”

王黼摸了摸鬍子,意有所指的說道“你們有師師姑娘在,難道還朝中無人嗎?”

燕青明白王黼的意思,拱手道“如還能有王相公爲我等排憂解難,師師姑娘也能專心寫些小曲給官家聽不是?”

王黼哈哈笑道“罷了罷了,師師姑娘是官家面前紅人,吾也不能讓她太過勞累,日後吾等可多親近親近。”

二人又互相含糊的說了一些利益問題,王黼腦中還記得趙佶要來,便讓燕青離開,自己叫管家一起準備了起來。

到了下午,趙佶帶着樑師成一同來到了王黼府,在王黼的帶領下先是參觀了一遍王黼的院子,只見是迴廊盤曲,花影粉牆,看的趙佶連連點頭,話語中甚至還有些羨慕的語氣,這要是換一個皇帝,恐怕王黼的官也就做到頭了,但趙佶不一樣,趙佶本來就喜好典雅奢華,看到王黼這樣的院子,只覺得王黼和自己品味一致,是個雅人,而且大臣喜好奢華就不會造反,這是趙家皇帝一貫的觀點,要是王黼的房子極爲艱苦,趙佶反而要擔心王黼是不是在養名了。

來到院子,這裡已經搭建了一個戲臺,王黼讓趙佶稍坐,自己走了出去,過了好一會兒也沒回來。

樑師成對旁邊的管家問道“王相公這是去了哪裡?官家還在這裡等着呢!”

旁邊的管家只說不知,趙佶笑道“無事,無事,稍等也無妨。”

這時,只聽鑼鼓聲響,一羣伶人上了戲臺,趙佶驚訝的發現王黼居然也在其中,還是小生的裝扮,王黼年齡不大,卻也一大鬍子了,裝做小生,極爲滑稽,看的趙佶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

王黼見趙佶笑了,更是來勁了,和伶人們一起上演了一臺《西廂記》。

一通戲完,王黼下臺對趙佶施禮,趙佶讚道“沒想到王相公還有這樣的本事,剛剛的唱腔可是苦練過了?”

王黼道“得知官家要來,從下朝練到剛剛,只爲官家勞累之餘可以一笑。”

趙佶嘆道“王相公乃忠臣啊。”

王黼眼珠一轉,坐到邊上道“官家覺得微臣的院子如何?”

趙佶讚道“王愛卿當真好手筆,恐怕只有未來寡人的嶽艮可以和你的府邸相比了。”

說完,趙佶又嘆道“可惜花石擾民,太師也老了,恐怕嶽艮也難以建成了。”

王黼起身拜道“微臣有一言,不發爲不忠,望官家坐聽。”

趙佶見王黼這樣,也正色道“盡言之。”

王黼道“方賊起事,乃苦於茶鹽法,和花石綱毫無關係。此事乃童太尉爲邀名而歸罪陛下也!”

趙佶聽了大怒,起身問道“此言當真?”

王黼道“微臣怎敢欺君?花石雖有原主,但每次徵要都補於銀錢,百姓樂此事不及,何來苦?

微臣聽聞,江南還有富商到處收集花石,待官府徵之時,擡高要價,以此爲富呢!”

趙佶拍了一下桌子怒道“閹奴安敢欺我!”

樑師成道“官家,這也不是童太尉第一次這樣做了,畢竟自古有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尉也是爲了早日平叛才如此的。”

樑師成的話讓趙佶想起昔日童貫在西北,不但不聽他的旨意撤軍,反而矯詔的事情。

趙佶揹着手轉了幾圈,思考了一會說道“今日你爲何朝上不言?”

王黼一副爲國考慮的樣子說道“太尉率軍在外征戰,吾爲相公,當相忍爲國,如我當朝指出,恐太尉在外分心而使國事有損,故而不敢言。”

趙佶點點頭道“王相公言之有理,罷了,今日就到這裡吧,回宮!”

王黼和樑師成對視一眼,明白此事已經成爲趙佶心中的一根刺了,不由暗笑。

第三百六十章 金牌第九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魯達出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衝冠一怒第三百三十六章 激戰鍋背山(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雕求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完顏撒改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魯達出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戰爭之神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上交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路而行第五十七章 調離(端午求收藏)第五十章 相談甚歡(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杭州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月下廝殺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日(十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磁陽山上鍊鋼鐵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王慶(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之誅第三百三十一章 謝寨主恩德第三百四十二章 道統?利益?第三百七十章 亦裡幹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王慶(七)第三十章 談判(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麗使者第十四章 蔡京離京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書石碑第四百四十五章 蔡京罷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祝彪夜襲即墨城 姜德劃分四類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佶打工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青州(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取梁山(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滅日(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文山歸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讖語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戰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攻略(六)第四十四章 蒸酒(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吳家船坊第七十一章 論天下(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心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宋江拜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備考第三百零九章 無中生有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往枯葉島第四百四十一章 滅日(十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蓮花雛形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們稱帝吧!第九十四章 蔡京壽宴(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回宋第三百二十六章 登州八人第八十五章 牛皋歸來第八十八章 再見蔡夫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三神獸第四百七十四章 張叔夜抽刀救岳飛 鍾師道勤王遭分權第九十八章 蔡京壽宴(完)第四百零一章 談和第八十一章 周同腦殘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路而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董平搶佔牟駝崗 金軍伏擊姜信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福船不北航第三百四十五章 趙佶打工第二十章 鼎香樓(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濟州島(上)第三百三十章 百萬大兌換第四百三十章 滅日(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休養生息(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阱第五十六章 倒張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通鼓第八十九章 豹子頭第四十八章 李綱第一百零二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安?第四百二十三章 瘋狂的羊毛(二)第二十二章 油坊戰爭(二)第三百章 欒廷玉降梁山第九十二章 蔡京壽宴(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耶律淳第三十一章 談判(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戰第三十三章 江湖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戰祝家莊(中)第一百三十章 牛皋戲史進第六十八章 頭魚宴(週末不分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磁陽山上鍊鋼鐵第一百六十章 再回梁山第五十七章 調離(端午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心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敗何濤第四百三十八章 滅日(十三)第二十章 鼎香樓(下)第七十四章 準備去開封第二百八十五章 宋江下樑山第五十二章 括田所(下)
第三百六十章 金牌第九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魯達出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衝冠一怒第三百三十六章 激戰鍋背山(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雕求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完顏撒改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魯達出家第三百五十一章 戰爭之神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上交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路而行第五十七章 調離(端午求收藏)第五十章 相談甚歡(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杭州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月下廝殺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日(十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磁陽山上鍊鋼鐵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王慶(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之誅第三百三十一章 謝寨主恩德第三百四十二章 道統?利益?第三百七十章 亦裡幹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王慶(七)第三十章 談判(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麗使者第十四章 蔡京離京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書石碑第四百四十五章 蔡京罷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祝彪夜襲即墨城 姜德劃分四類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佶打工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青州(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取梁山(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滅日(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文山歸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讖語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戰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攻略(六)第四十四章 蒸酒(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吳家船坊第七十一章 論天下(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心之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宋江拜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備考第三百零九章 無中生有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往枯葉島第四百四十一章 滅日(十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蓮花雛形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們稱帝吧!第九十四章 蔡京壽宴(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回宋第三百二十六章 登州八人第八十五章 牛皋歸來第八十八章 再見蔡夫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三神獸第四百七十四章 張叔夜抽刀救岳飛 鍾師道勤王遭分權第九十八章 蔡京壽宴(完)第四百零一章 談和第八十一章 周同腦殘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路而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董平搶佔牟駝崗 金軍伏擊姜信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福船不北航第三百四十五章 趙佶打工第二十章 鼎香樓(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濟州島(上)第三百三十章 百萬大兌換第四百三十章 滅日(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休養生息(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阱第五十六章 倒張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通鼓第八十九章 豹子頭第四十八章 李綱第一百零二章 兩隻狐狸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安?第四百二十三章 瘋狂的羊毛(二)第二十二章 油坊戰爭(二)第三百章 欒廷玉降梁山第九十二章 蔡京壽宴(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耶律淳第三十一章 談判(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戰第三十三章 江湖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戰祝家莊(中)第一百三十章 牛皋戲史進第六十八章 頭魚宴(週末不分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磁陽山上鍊鋼鐵第一百六十章 再回梁山第五十七章 調離(端午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心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敗何濤第四百三十八章 滅日(十三)第二十章 鼎香樓(下)第七十四章 準備去開封第二百八十五章 宋江下樑山第五十二章 括田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