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姜文煥奪刀,雲夢山福地

聞仲見此,只得點頭稱是,當夜見張帝辛好轉,也不便多呆,急匆匆返回朝歌,可憐天子陛下,在雲夢山威勢未顯,先臥病在牀,真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顯威未成腦震盪。

一連三日,張帝辛均臥病在牀,每次站起,便是頭暈目眩,胸悶欲吐,只得爬在牀上,心中自是恨透了姜文煥,此子倒也知趣,幾日間,憑空消失了一般,不見蹤影,便是天子想罵人,也找不到目標。

不過軍務之事,張帝辛卻併爲耽擱,一面令不可放鬆訓練,一面派人將朝歌上好的鐵匠往雲夢山請,在山林之中,打造圖紙神兵。

商朝所使兵器,多爲青銅長戈,使用不便,且造價昂貴,往往用及不久,經猛烈激盪,便斷裂開來,斷開之後,由其材質特殊,更不可再續,往往廢棄。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帝辛爲此,特別教人煉製了直到西漢才大規模應用的鐵,雖然材質比不上後世之物,但相比青銅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所造之物,本着經濟適用的原則,便改爲朴刀。

朴刀刀長3尺5寸,刀柄長7寸,後有環,挺長2尺8寸,寬4寸,背後4分,有六環,每隔3寸5分有一環,形體相較戈、鉞、斧,已是極爲精簡,且分量更輕,更易操作。

更爲重要之事,卻是張帝辛自我改良,朴刀刀兵之上,留有穿孔,若在馬上,則安上木柄,兩者相加,雖沒有戈長,卻也不會太短,更勝一點在於,此刀靈活,極易馬戰。

所謂兵貴神速,在商周,馬匹已是最快戰力,若作爲騎兵,定可立不世功勳,姜文煥本就好奇,待朴刀一出,便拿在手中,入手只覺比長戈輕了許多,舞動起來,更是感覺舒適,當下習練一番,自是把衆將羨慕得眼紅起來。

“來,來,來!小黃,與我一戰!”姜文煥手握朴刀,自是得意非常,見黃飛虎在一旁練兵,便出言挑釁。

衆將對此早已習以爲常,雲夢山雖美,卻是苦地,衆人只能以打鬥取樂,黃飛虎、姜文煥兩人自是軍中英豪,相鬥之中,更是樂趣極多。

黃飛虎對此,亦是習以爲常,挑起長戈,揮手便落:“小子,不給你見識一下,你不知道虎字怎麼寫!”

長戈落刀,便一相接,就是“噹”一聲清脆聲響,朴刀直破戈身而過,便是用刀的姜文煥也不由吃了一驚,瞪大眼睛,盯着斷戈道:“奶奶的,這麼厲害!”

黃飛虎與衆將更是吃驚,這朴刀竟然如此鋒利,不愧削鐵如泥,若是拿這物作戰,便這兵器,已是最大利好!

“哈哈哈……哈哈哈……”姜文煥欣喜,抱着朴刀竟開始傻笑起來,便是口水,也落了一地,“嘿嘿……這是我的,你們都不準……喂!喂!”

姜文煥“搶”字尚未出口,便被一衆軍士壓倒在地,數十人搶奪一物,還能好到哪去,自是拳腳飛舞,塵土飛揚,不少軍士還未明白何事,稀裡糊塗的便加入了戰圈。

張帝辛出來之時,外面已戰得如火如荼,衆人不動兵器,拳腳卻是毫不客氣,數十人已是衣衫襤褸,身上一青一紫,便是這樣,也在人羣之中,伺機而動。

“陛下!陛下來了!”姜文煥最先做那出頭之鳥,自然被修理得最慘,見張帝辛前來,更如見到親生父母一般,破口大叫,“陛下救命,陛下救命啊!”

衆人見張帝辛來,具是面色一紅,紛紛站起身來,只留下在戰圈之中,險被壓成肉餅的姜文煥。

“嘿嘿……陛下,陛下!”姜文煥一抹嘴上的血絲,心道寶刀終於保住,起身便走,卻不料腳下一空,直接將朴刀甩了出去,這邊上,一人大笑,單手抄起,拱手道:“既然賢弟不肯要,那爲兄便幫你收起了!”

“黃飛虎,無恥!”姜文煥萬萬沒有想到,煮熟的鴨子,竟然還能呢飛走,剛要上前,又自知不敵黃飛虎,只能氣得原地跺腳,“陛下,陛下你看,堂堂鎮國武成王,這般不要麪皮!”

“切!”黃飛虎不屑一瞥,卻將朴刀抱在手中,再也放,“你這鎮國將軍,不也是這般?”

“你……你……”姜文煥被黃飛虎噎了一道,也不知說何是好,只能眼巴巴望着朴刀,似是望穿秋水,也難再得,“陛下,你看這人,怎麼能這樣,陛下你看!”

爭搶不過,姜文煥竟在一旁撒起嬌來,惹得衆人一片鬨笑,張帝辛本還心念此人乃是自己小舅子,不可太過,卻見一莽漢如此,頓覺腹中翻滾,自是面色一冷:“胡鬧!有本事自己奪來,若沒本事,還說這作甚,平白丟了皇家之臉。”

張帝辛訓斥,雖是平常,卻也夾雜了對姜文煥報復,讓你丫打我,讓你丫打我,看你以後還敢不敢了!

姜文煥聽此,脖子一慫,慢慢吞吞退到張帝辛身後,不再言語,黃飛虎見此事已了,剛要說話,卻見一下人匆忙來報:“稟陛下!後山雲水瀑處,發現一奇景!”

奇景,雲夢山還能有甚奇景?張帝辛心中好奇,帶領衆人急匆匆趕往,還未至雲水瀑,水落之聲,便轟鳴而起,愈是靠近,聲響愈大,彼及百丈,耳中便聽不清言語。

叢林之上,一斷崖凌空矗立,一瀑數十丈水流,噴泄而出,激流落在山間石塊之上,激起層層水霧,在半空之中,凝成道道彩虹。

彩虹落出,便是水霧一團,朦朦朧朧,其下潭水,看不真切,水流奔瀉而出,過山巔,落於衛河之中。

過潭石臺,具是青色頑石,上生層層青苔,已經及盡溼滑,方纔路上,下人便將奇物說出,張帝辛來此,便往那走,卻見石壁之上,不知何時破開一方洞口,裡面一物,晶瑩剔透,好似虎魄,上書各種色彩,雖是斑斕,卻徑直有序。

鐘乳石?此處怎麼會有此物?張帝辛自然識得此物,古人少見,自不加多怪:“此物甚妙,卻是天生之物,不可動搖,速速將物掩了,一面天意不測。”

衆人聽令,紛紛掩蓋,張帝辛眼看水瀑,卻是微微一笑,自是回營中去,不再言表。

深夜寂靜,雲水瀑邊,只留些轟鳴一片,層層水霧疊嶂,便將山色都隱藏在內,一黑影自遠處悄悄而至,也不尋路,爬上樹去,從背後拿出一四方木盒,便是一扣,一箭頭如點橫穿,直透水瀑而過。

便是“噗”的一聲,那人便是一喜,此處果真別有洞天,捆綁好這邊繩索,身子一挺,順繩而動,只覺全身一疼,便是透體之涼,那人便衝入瀑布中去。

那人過瀑,便覺眼前一亮,順勢翻滾進去,便感腳下一滑,直接衝了進去,便是“噗通”一聲,直接落入水中!

“嘶……好涼,這水好涼!”那人不由大叫,口中大呼着,爬上岸來,此時再看,卻見山頂奇形怪狀,光怪陸離彩色四溢,洞中鐘乳石比比皆是,如珠似玉的水珠順着鍾乳滴落石上,如墜玉盤,叮咚有聲,猶如古人撫琴開箏。

“果真福地!”那人不由大呼,心道我張帝辛此來果然值得,又看洞口,卻見串串水珠恰似珠簾懸於洞口,“碧水爲簾山頭掛,紅桃似錦洞口開,此處真乃妙地!”

白日之時,張帝辛便已發現洞口,爲避閒,方纔夜間趕來,卻也沒有料到,此洞中竟別有一番天地,自是欣喜非常。

洞中似無人居住,地面具是石乳,便上面結成一層滑石,每走一步,都得小心非常,沒去一點,便要身過石鍾。

若不是虎魄在手,可以刻畫一二,張帝辛還真不知如何走過這片溼地,走之不久,便見前方一陣七彩氤氳,其上白霧升騰,一束銀光,自山頂傾瀉而下,便在光中,也別有一番奇景。

過着非凡,張帝辛心中讚歎,腳下忍不住一快,便是一個趔趄,直接跌入潭水之中!

張帝辛跌入水中,卻發現此處水只到腰間,四面見岸,不過五六丈的平方:“咦,怎會如此?”

張帝辛如水,這才發現在,譚中之水,雖不見日光,卻是溫潤異常,水質也不如透明一般,卻是乳白之色,身在其中,便感漂浮在空,全身舒爽異常,便是那頭疾,也去頓時消失!

盤坐其中,張帝辛眉間清氣,悄悄升騰而出,經脈之中,那道蔚藍之氣,瞬間活躍起來,行走之速,勝往昔數倍有餘!

張帝辛自視而下,見丹田中化嬰的小人,腳下竟升騰起一朵青蓮,青蓮由氣化形,雖然勢若,卻隱隱約約可見其形,小人盤膝而坐,竟是微微睜開眼睛,見此青蓮,便開始集聚起來。

清氣流動,直同四肢百骸,一時間張帝辛竟感覺好似出了身體一般,竟能看到自己盤膝而坐,全身經脈玲瓏剔透,可見元氣緩緩而動,到了此時,他哪裡還能不知得了極大好處,自是穩下心神,好生參悟……

第329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四)第42章 渡天劫,心魔出第11章 帝辛盜符,騰蛇真身第264章 萬刃車,元覺洞來人第40章 四德真仙,六昧真火第75章 冀州敗,金光戰出塵第278章 天地山,再謁聖君第76章 面善心異,箇中算計第266章 見黑玉,姜尚放妖第126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上)第298章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下)第57章 秘境未現,混戰先行第290章 慈航擒餘元,金光戰三士第11章 北海亂,張帝辛一戰顯威第367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二)第9章 太乙真人第231章 羅睺計都,帝辛急遁第193章 帝辛謀退西方,東地侯伯暗算第2章 殿下?壽王?第366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一)第一零十章 戰孟津九龍島四聖來援第249章 天道禍,九黎危(二)第310章 戰潼關,趙公明顯威(下)第27章 四侯來京,張帝辛智服文煥第189章 殷商軍敗,帝辛東征第26章 別樣心思,張、孔義結金蘭第362章 碧遊宮,通天論誅仙第193章 帝辛謀退西方,東地侯伯暗算第197章 大戰起,十天君來援第180章 水出朱厭,申公豹來京第11章 北海亂,張帝辛一戰顯威第4章 聞仲班師,三王暗戰第270章 涿鹿迷,媧皇宮來客第236章 朝歌禍,妲己之恨第5章 九鼎案第98章 尤渾之計,妲己毀劍第242章 曹寶蕭升,落寶金錢第253章 姬發訪賢,姜尚拜相(上)第382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四)第359章 命運回轉,姬發身隕第150章 暗沙島,四方來會第17章 呂嶽尋仇,青霄解疫第148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下)第42章 渡天劫,心魔出第72章 飛虎初建功,軒轅墳除妖第363章 井下石,二聖算元始第1章 紂王墓第168章 渤海行,帝辛遇黑鳳第78章 妲己進宮,金光行刺第86章 四海軍敗,敖光身隕第150章 暗沙島,四方來會第167章 神秘人,孔宣之傷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243章 退陸離,碧霄之怒第4章 聞仲班師,三王暗戰第55章 好個明王,帝辛巧賺普賢第222章 姬昌遺囑,帝辛拜聖第228章 魔神刑天,遠古辛秘第318章 巧言辨,帝辛惑接引第121章 惡來事,又牽飛廉第323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四)第277章 帝辛謀,論道老君第185章 鏖戰,無支祁鬥猰貐第228章 魔神刑天,遠古辛秘第322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三)第294章 拜聖人,風波再起第92章 西宮禍,初見妲己第120章 摘星樓成,若菟行刺第311章 尋燃燈,定海珠懾陸離第50章 封神榜立,南海爭端第91章 姜子牙下山,申公豹約賭第43章 鳳鳴岐山,姬昌之慮第256章 尋明主,姬旦之對第37章 尋疫源,九龍島周信、李奇第51章 南海亂,騰蛇戰長生第150章 暗沙島,四方來會第132章 急遁跑,西崑崙陸離?陸壓?第288章 火雲洞三皇之請,汜水關餘化之計第162章 禍福?黑蓮(下)第45章 女媧廟進香,帝辛提褻詩第207章 獻殷勤,若菟妲己第105章 蘇護求情,伯邑考進宮第246章 替身木人,帝辛論道第329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四)第81章 帝辛斬妖,蘇護誇馬第240章 北海緣,姜尚逢柏鑑第231章 羅睺計都,帝辛急遁第28章 登基,不做紂王做武王第81章 帝辛斬妖,蘇護誇馬第232章 西崑崙,巧逢陸吾 桃柳林,衆人遇救第147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上)第3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5章 血蝠,初入鬼門第295章 多寶道人,河圖洛書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171章 洛書,東皇遺寶第182章 袁洪擒妖,帝辛問怪第247章 天庭圍,九黎危第39章 道友請留步,申公豹登場第211章 計中計,帝辛謀飛廉(上)
第329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四)第42章 渡天劫,心魔出第11章 帝辛盜符,騰蛇真身第264章 萬刃車,元覺洞來人第40章 四德真仙,六昧真火第75章 冀州敗,金光戰出塵第278章 天地山,再謁聖君第76章 面善心異,箇中算計第266章 見黑玉,姜尚放妖第126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上)第298章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下)第57章 秘境未現,混戰先行第290章 慈航擒餘元,金光戰三士第11章 北海亂,張帝辛一戰顯威第367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二)第9章 太乙真人第231章 羅睺計都,帝辛急遁第193章 帝辛謀退西方,東地侯伯暗算第2章 殿下?壽王?第366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一)第一零十章 戰孟津九龍島四聖來援第249章 天道禍,九黎危(二)第310章 戰潼關,趙公明顯威(下)第27章 四侯來京,張帝辛智服文煥第189章 殷商軍敗,帝辛東征第26章 別樣心思,張、孔義結金蘭第362章 碧遊宮,通天論誅仙第193章 帝辛謀退西方,東地侯伯暗算第197章 大戰起,十天君來援第180章 水出朱厭,申公豹來京第11章 北海亂,張帝辛一戰顯威第4章 聞仲班師,三王暗戰第270章 涿鹿迷,媧皇宮來客第236章 朝歌禍,妲己之恨第5章 九鼎案第98章 尤渾之計,妲己毀劍第242章 曹寶蕭升,落寶金錢第253章 姬發訪賢,姜尚拜相(上)第382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四)第359章 命運回轉,姬發身隕第150章 暗沙島,四方來會第17章 呂嶽尋仇,青霄解疫第148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下)第42章 渡天劫,心魔出第72章 飛虎初建功,軒轅墳除妖第363章 井下石,二聖算元始第1章 紂王墓第168章 渤海行,帝辛遇黑鳳第78章 妲己進宮,金光行刺第86章 四海軍敗,敖光身隕第150章 暗沙島,四方來會第167章 神秘人,孔宣之傷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243章 退陸離,碧霄之怒第4章 聞仲班師,三王暗戰第55章 好個明王,帝辛巧賺普賢第222章 姬昌遺囑,帝辛拜聖第228章 魔神刑天,遠古辛秘第318章 巧言辨,帝辛惑接引第121章 惡來事,又牽飛廉第323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四)第277章 帝辛謀,論道老君第185章 鏖戰,無支祁鬥猰貐第228章 魔神刑天,遠古辛秘第322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三)第294章 拜聖人,風波再起第92章 西宮禍,初見妲己第120章 摘星樓成,若菟行刺第311章 尋燃燈,定海珠懾陸離第50章 封神榜立,南海爭端第91章 姜子牙下山,申公豹約賭第43章 鳳鳴岐山,姬昌之慮第256章 尋明主,姬旦之對第37章 尋疫源,九龍島周信、李奇第51章 南海亂,騰蛇戰長生第150章 暗沙島,四方來會第132章 急遁跑,西崑崙陸離?陸壓?第288章 火雲洞三皇之請,汜水關餘化之計第162章 禍福?黑蓮(下)第45章 女媧廟進香,帝辛提褻詩第207章 獻殷勤,若菟妲己第105章 蘇護求情,伯邑考進宮第246章 替身木人,帝辛論道第329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四)第81章 帝辛斬妖,蘇護誇馬第240章 北海緣,姜尚逢柏鑑第231章 羅睺計都,帝辛急遁第28章 登基,不做紂王做武王第81章 帝辛斬妖,蘇護誇馬第232章 西崑崙,巧逢陸吾 桃柳林,衆人遇救第147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上)第3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5章 血蝠,初入鬼門第295章 多寶道人,河圖洛書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171章 洛書,東皇遺寶第182章 袁洪擒妖,帝辛問怪第247章 天庭圍,九黎危第39章 道友請留步,申公豹登場第211章 計中計,帝辛謀飛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