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本冊子

聊了一會營田務的公事,杜中宵突然道:“說起學校,這些日子我閒暇時間編了幾本冊子,想在將來教授民間。子容看一看,合不合適,增刪一番。”

說完,起身回到自己書房,不一會拿回三本冊子來。

“這一本是《識字》。本是我編來教小兒認字的,簡單易學。雖無《百家姓》、《千字文》韻律清晰,朗朗上口,卻勝在意思淺顯,全用俗語。用於文士開蒙不足,鄉民識字卻有餘。”

蘇頌接到手裡,見是一本極薄的小冊子。翻開來,不似此時常見的開蒙教材,不是文章,而是一個一個字和詞。如雞、鴨、豖、狗,馬、牛、羊,旁邊還畫有圖形,容易辨認。

蘇頌看了看,沉默不語。用這種方法教人識字,確實比普通教材容易了許多,但用字太俗,不利於讀文章。讀書是要做學問的,有學問的人寫的文章有不一樣的特色,與口語不同。這種教材即使教會了人識字,將來真正做學問還是要重新學起。好在最後還有幾首詩,全是意思淺顯類似於兒歌的,勉強有些讀書人的樣子。這樣識字容易,將來讀書入門卻難,說不上是好是壞。

見蘇頌不說話,杜中宵知道他的意思。自己編了這本冊子,用來教兒子,韓月娘就不願意。這樣學會了認字,難說對將來讀書做文章是好是壞。好處是識字早,不好的地方是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在讀書最重要的起步階段,與真正的學問有隔閡。兒子將來是要讀書考進士的,學這些有什麼用?也就是兒子現在太小,韓月娘容許杜中宵折騰一下,等到六七歲要開蒙的時候,斷然是不會同意用這種教材的。

蘇頌果然是一樣的想法。這種想法不能說錯,學習本來就是對人的思想改造的一個過程,並不是簡單地學知識。本來他還想按着自己學習的過程,再編幾冊,把一些常見成語寫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等到明白了識字不只是簡單的認字,還是學習習慣和思想意識的養成,自覺水平不夠,便沒有動手。

不要以爲小學語文簡單,那些課文實際要求水平極高,覺得簡單,只是自己水平和眼界不夠罷了。

見蘇頌一直不說話,杜中宵道:“此書用於開蒙,其實有些過於淺顯了。不過,若是用於鄉民匠人識字,倒是合用。這些人認字只是日常所用,不會讀經史做學問,只要認字就足夠了。”

聽了這話,蘇頌點了點頭:“若是如此之用,倒還合適。不過,說實話,令郎用這種冊子開蒙並不好。此時年幼,做爲閒時玩耍還好,等到再過幾年,還是要請名師教導。”

杜中宵點頭:“這個道理我自然明白,所以這冊子不是導人做學問,就只是認字所用。其實天下各行各業,如果能夠讀書認字,學問不必口口相傳,自己讀書便能學,是極好的事。我們讀書人開蒙,用韻文自是應該,其他行業則未必。便如種田的,教些農田日用雜字,強似讀《千字文》。其他各行各業是一樣的道理,有合適教材,既認了字,又學了知識。不過這樣的教材編寫不易,要對行業熟悉,還要能寫出通俗易懂的文章,難找這樣的人。比如說教種田的識字,可以教他們如何利用節氣,曉得天時,知道種地的地理,能寫的人就極少了。自古農書,雖然朝廷經常印了頒發各地,終究流傳不廣。便就是因爲書是讀書人寫的,做不到淺顯易懂,民間傳播不開。似《耒耜經》,言農具甚詳,畫有圖形,形制清晰,而且各件皆有名稱,是農書中難得的佳作。但終究是文人所寫,如果讀給種田的人聽,他們就不明所以。此書出後,朝廷刊印多次,頒行天下,然而還流佈不廣。農爲天下根本,尤且如此,其他行業就可想而知了。”

聽了這話,蘇頌笑道:“這就是個大題目了,非一人所能爲,急切間做不來。”

“營田務諸事草創,屬下各行各業,無所不包。若是用心做起來,爲天下開個頭也是好的。這一本《識字》便是這個意思,教人認幾個字,再讓各行各業編自己的教材。以後設學校,依書教學,便就容易了許多。有了學校教學,便就不愁沒有人才了。”

蘇頌這才明白杜中宵的意思,點頭道:“如此做,待曉是爲天下造福了。”

識字是教育的第一步,跨出這一步,後面的學習才能展開。這個年代,教育還僅於讀書識這種比較低的水平,僅有醫學、武學等少數幾個行業,有不多的專業教育。

放下《識字>小冊子,杜中宵又遞過一本道:“這一冊是《方田》,裡面有些算術內容,主要教導如何丈量土地,估算糧食產量,諸如此種。學得會了,便可計算田畝,計算種田時的下種量。一個村子有兩三個學會這些內容的,當大有助益。”

蘇頌接過冊子,翻了一下,大吃一驚:“沒想到待曉對此種學問也精通,着實不易。這裡面的東西看着簡單,要想學會實際極難。這裡面好些東西,連我都沒有見過。而且講得通俗易懂,着實難得!”

這其實就是基本的數學課本,不過注重實用,與此時常見的把數學跟天文掛鉤是兩個路子,主要側重地理方面。開始教簡單的算術,四則運算之類,後面則是幾何,算長度距離,算面積體積。裡面的內容以小學數學爲主,稍微涉獵一些初中知識。

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數學知識,這個時候卻非常實用,而且是現實迫切需要的。宋朝不抑兼併,不立田制,田稅是按照前朝傳下來的賬冊而定,建國以來沒有丈量過地畝。不說地主故意隱瞞,就是近百年的自然發展,實際的耕地也已經與賬面上的數字天差地遠。地畝不清,稅收自然混亂,有地的不交稅,沒地的卻交重稅,不是某一地某一時的個別現象。認識到這一點害處的人不少,前些年也曾經由郭諮主持對幾個縣進行過一次方田,卻再沒有下文。

方田不只是因爲利益關係會遇到地方強大的阻力,還有技術原因,丈量田畝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用皮尺量長度,算面積,對天下耕地進行精確丈量,是後世工業社會才能做到的事,這個時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說大地主的阻撓,就是他們積極配合,也沒有合適的手段和足夠的人手去做。

清量地畝之所以叫方田,是因爲這個年代能夠做到的,就是把耕地分成一方一方,粗略地估算出一個數字來,不可能精確。比如郭諮實行的方田法,就是千步一方,立下標誌,作爲賦稅的依據。再精確下去,耕的形狀不可能方方正正,計算各種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根本就沒多少人做到。

方田的目的不是朝廷要多收稅,實際上每次方田,都是以賦稅不變爲前提的。查出隱田,耕地面積增加了,則此地的平均稅率降低,田稅的總額不變。方田的目的實際上是讓賬簿和實際耕地相符,讓朝廷真正掌握一地的農業資源數字,讓種地的人按照地多少稅賦平均,所以叫均稅。

這本冊子,如果真能夠教會大量的人清量地畝,則方田的阻力會減小很多。沒地的人,或者是地少的人,憑什麼替別人交稅?他們明白了這一點,方田便就有了羣衆基礎。

現在種地的地方,由於種種原因,賬簿上的賦稅不均,地多的人把負擔轉嫁到別人身上,地少的本就貧窮,卻替別人交着稅。這不只是富人對窮人欺壓,還因爲大量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種的地到底有多少面積。種着一塊地,別人說一畝就是一畝,說十畝就是十畝,大字不識,數數不過百,還能自己測出來?

如果農民能夠自己算面積了,就會爭取自己的利益,方田就容易多了。

這些基本的數學知識不只是對農業有用,各行各業都用得着,數學是科技的基礎。

蘇頌自己對技術精通,一看就知道這冊子的價值。裡面的知識並沒有多麼高深,但勝在成系統,能夠讓人很容易地學會一些基礎知識。這裡面的內容也沒有超過此時的數學水平,此時的數學家,基本素質超過後世初中生的大有人在,也利於對教材補充推廣。

見蘇頌態度跟剛纔大大不同,杜中宵又遞一本冊子道:“這一本《會計》,專門講如何算賬的。官府招募吏人,要書算精通,但這種人很是難得。我編了這一本小冊子,專門講計賬算賬,不只是對衙門的官吏有用,商人也有用,甚至一般人家也用得到。”

不是會基礎的數學知識就會算賬的,能做數學題但不會算賬的大有人在。這裡面既有數學方法的問題,也有記賬方式的問題,還有必要的查賬覆核知識。此時官方使用的是流水賬,天下衙門,包括各地稅務工場,都有統一格式記賬。賬目記得清楚,但要算清楚可不容易。

天下賬簿都會統一到三司,三司每逢閏年編《會計錄》,這就是大宋的經濟統計。不過三司的賬簿汗牛充棟,除了少數幾個天才人物做三司使,賬目根本就算不清楚。編出來的《會計錄》往往是照抄以前的,根本做不到反映經濟的實際情況。

首相陳執中的父親陳恕爲什麼被太宗、真宗兩個皇帝看重,到現在朝野還念念不忘,認爲是最好的三司使?就是因爲他強於心算,拿着賬目看一遍就能算出來,這種天才可遇不可求。丁謂爲什麼能夠權傾天下?因爲他做三司使的時候,能把賬算清楚,實實在在編出來一本《會計錄》,天下經濟情況盡在其心中,不管怎麼鋪張浪費,他總能夠變出錢來。

杜中宵不是天才,沒有陳恕那樣心算的本事,也沒有丁謂那樣聰明絕頂又細心肯下苦功,搞清楚賬目只好用自己的辦法。使用流水賬,杜中宵在永城的時候連營田務和公社的賬目都搞不清,他的辦法是用新的記賬方法,每一級都做出詳實的統計,上一級只要清算複覈就可以了。

複式計賬並不複雜,這個年代已經有了雛形,只是不成系統,沒有統一規範。這本冊子,就是講的如何記賬,如何清算,如何覆核。只要按着這一套程序做,就能夠賬目清晰,一目瞭然。當然大到三司小到一州一縣,到營田務,甚至各稅務場務,如此複雜的系統,錯漏在所難免,控制在合理範圍就好。

這一套辦法,蘇頌接任永城知縣的時候,管理營田務和永城公社的時候就接觸到了,知道其中的好處。現在看見杜中宵總結出來,寫成冊子,頗有一種撥開雲霧的感覺。

以這三本小冊子做爲教材,建起一些學校,培養必要的人才,營田務基本的業務就包括基中。有了人才,再有必要的制度,才能夠健康地發展。

營田務設立的目的,是接加附近幾處運河的縴夫。這些人來營田,第一個難處是不會種地,第二個就是文化水平低。不會種地可以教,文化水平低,不能讀書認字,教起來就難了。

幾個月過去,杜中宵對營田務的建設很不滿意,深知其中的難處。要解決問題,按他的習慣就是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是賺錢,有了錢諸事好辦。再一個大興教育,教育的起點,便是這基本的三個小冊子。

營田務需要的不是讀書做官的人才,那有州學縣學,合適的人到那裡上學去。營田務的教育,是以實用爲主,要培養有文化的農民,有文化的工匠,有文化的管理人員。學這些的人或許做不了官,但只要學好了,最少可以有飯碗,在營田務裡過上像樣的生活,做官也只是一種職業而已。

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66章 酬功第204章 赴考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53章 無主之地第27章 知己知彼第55章 玩具第16章 用刑第82章 鍊鋼第102章 拿人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6章 圍點打援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43章 拉攏第44章 背後勢力第138章 查糧第116章 都堂議事第138章 提前賣票第25章 終究心軟第84章 兄弟相見第124章 衝突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78章 仙人跳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7章 糟白酒第141章 北進第144章 異人第48章 高朋滿座第98章 只取朔州第41章 阻力重重第2章 託付第74章 出乎意料第71章 花超了第45章 各有前程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生意興隆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148章 西進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38章 如何治理?第84章 接駕第17章 出戰第8章 賈逵出兵第273章 封賞第64章 寶地第96章 免稅第225章 新與舊第42章 聚飲第63章 獵物第104章 安排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93章 我想謙虛第44章 閒情第117章 牢城營第62章 追查第50章 沒有展開第68章 入城閱兵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144章 先玩吧第33章 家事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37章 接待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68章 有好酒第17章 需要改革第40章 壟斷經營第61章 物是人非第207章 不奉旨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124章 密商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84章 生活問題第55章 傳頌天下第126章 行會第44章 新與舊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208章 奇才第112章 大生意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209章 編制第16章 佈置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144章 先玩吧第64章 自投羅網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57章 喜事
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66章 酬功第204章 赴考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53章 無主之地第27章 知己知彼第55章 玩具第16章 用刑第82章 鍊鋼第102章 拿人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6章 圍點打援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43章 拉攏第44章 背後勢力第138章 查糧第116章 都堂議事第138章 提前賣票第25章 終究心軟第84章 兄弟相見第124章 衝突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78章 仙人跳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7章 糟白酒第141章 北進第144章 異人第48章 高朋滿座第98章 只取朔州第41章 阻力重重第2章 託付第74章 出乎意料第71章 花超了第45章 各有前程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生意興隆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148章 西進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38章 如何治理?第84章 接駕第17章 出戰第8章 賈逵出兵第273章 封賞第64章 寶地第96章 免稅第225章 新與舊第42章 聚飲第63章 獵物第104章 安排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93章 我想謙虛第44章 閒情第117章 牢城營第62章 追查第50章 沒有展開第68章 入城閱兵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144章 先玩吧第33章 家事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37章 接待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68章 有好酒第17章 需要改革第40章 壟斷經營第61章 物是人非第207章 不奉旨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124章 密商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84章 生活問題第55章 傳頌天下第126章 行會第44章 新與舊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208章 奇才第112章 大生意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209章 編制第16章 佈置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144章 先玩吧第64章 自投羅網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57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