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五帝治世

軒轅在涿鹿平定蚩尤之後,聲譽響徹整個人族,一時間達到了頂點。

在統一人族的道路上,對於那些不服的部落,軒轅直接以武力鎮壓,一一收服,當整個洪荒的人族都被軒轅統治之後,軒轅將人族改稱爲華夏,而再經過數十年的治理,軒轅已經到了該證道的時候。

軒轅證道就意味着傳位,而在這些年來,軒轅也已經確認了下屆傳位人選——顓頊。

禪位大典就在陳郡舉行,此時的陳郡經過這些年的擴建,早已佔地數百里,是爲整個人族的根據地,集政治文化經濟爲一體,陳郡周圍一帶至黃河以北被稱之爲中原,人族發展迅速,以此爲根基。

禪位大典舉行這天,陳郡廣場外聚集了無數人族,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邊際。

只見軒轅身披帝服,手持軒轅劍,頭戴九龍星辰冠,緩步走上廣場祭臺,這時,整個陳郡轟動了,爆發出一陣陣狂嘯聲,吶喊聲。

後老子,元始天尊,玄都,廣成子等俱皆來到陳郡,待玄都宣告軒轅功德圓滿後,天道有感,降下無量功德。

軒轅功德加身,修爲直線上升,一路飆升至準聖初期方纔停下,卻是比之伏羲與神農二人,修爲低上一線。

其實想想也正常,天皇伏羲引領人族發展之始;地皇神農將人族定位爲主角之勢;人皇軒轅卻是將人族真正統一起來。

說起軒轅統一洪荒人族,這的確是天大的功德,要知道洪荒何其大?人族如今的數量可謂億萬之衆,想想雲中子穿越之前所在的地球,相比於洪荒而言,卻是一彈丸之地罷了,卻也有六十多億人口,而地球卻從來都沒有統一過,更何況如此大的洪荒?

統一洪荒人族,的確是大功德,可統一人族的過程中,又造成了大量的殺戮,如此一來,軒轅算是以殺證道,這既是功也是過,功過相抵,因此修爲僅僅才提升至準聖初期,當然,即便如此,他的實力,比之伏羲神農二人,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廣成子在這時也分得一份功德,而遠在五行島上的雲中子,自然因爲煉製軒轅劍得到一份功德。

這時,只聽三十三天外仙樂陣陣,飄落下漫天金蓮,讓人心曠神怡,一輛由九條神獸拉着的攆車從天而降,落在軒轅的身旁,其上坐着伏羲神農二人。

軒轅躬身行禮道,“勞煩兩位師兄前來接我。”

伏羲與神農俱是含笑道,“合該如此。”而後又向老子以及元始天尊行禮道,“見過兩位師兄。”

禪位大典結束,老子等一衆大神通者俱都飄然而去,至於軒轅,自然是被伏羲神農接去火雲洞靜修去了。

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他沉靜穩練而又有機謀,通達而又知事理,他充分利用土地來養殖莊稼牲畜,他依據天時推算出四時節令,依順鬼神以制定禮義,他以五行之氣教化萬民,潔淨身心以祭祀鬼神,天下無不歸服。

後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爲帝嚳。

帝嚳生來就很有靈氣,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帝嚳少而好學,十三歲有盛名,十五歲佐顓頊帝,三十歲而得帝位,他普遍施恩澤於衆人而不及其自身。

他耳聰目明,能洞察細微的事理,他順應上天的意旨,瞭解下民之所急。

仁德而威嚴,溫和而守信,修養自身,天下歸服。

他收取土地上的物產,儉節地使用;

他撫愛教化萬民,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民衆;

他推算日月的運行以定歲時節氣,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

他明識鬼神,慎重的加以事奉。

帝嚳儀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合乎時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嚳治民,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風雨所到的地方,同樣是無人不服。

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兒,生下放勳,放勳娶娵訾氏女,生下摯,帝嚳死後,摯接替帝位,帝摯登位後,沒有幹出什麼政績,於是帝嚳的弟弟放勳登位。

放勳,也就是帝堯,帝堯的品質和才智俱是非凡絕倫,“其仁如天,共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所以他即位以後,局面大變:

舉薦本族德才兼備的賢者,首先使族人能緊密團結,做到“九族既睦”;

又考察百官的政績,區分高下,獎善罰惡,使政務井然有序;

同時注意協調各個邦族間的關係,教育老百姓和睦相處,因而“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天下安寧,政治清明,世風祥和。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制定曆法,然後頒佈天下,民衆就能夠依時按節從事生產活動,不致耽誤農時;

派羲仲住在東方海濱叫暘谷的地方,觀察日出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爲春分,並參考鳥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北向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時間最長的那天爲夏至,並參考火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觀察日落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爲秋分,並參考虛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南向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最短的那天作爲冬至,井參考昴星的位置來校正。

二分、二至確定以後,帝堯決定以三百六十六日爲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

帝堯到了晚年的時候,知道自己年歲已老,到了該傳位的時候了,而這時,他卻是沒有發現一個可以繼承他帝位的人選,在大臣的建議下,帝堯知曉了虞舜這麼一個人,經過多年的考驗,終於認可了虞舜,最終將帝位傳給了虞舜。

虞舜執政以後,便有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

他重新修訂曆法,又舉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羣神的大典;

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

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

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政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繫,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

虞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

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虞舜把歡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逐到三危,壞人受到懲處,天下人心悅誠服。

帝堯在位之時,爆發過大洪災,而那時,帝堯任命鯀來治水,鯀忙碌了九年卻沒有任何進展,而且還讓族人死去了不少。

虞舜接位之後聽聞這件事,頓時大怒,直接將鯀斬了,鯀被斬之後,卻再沒有找到能夠代替鯀去治理水患的人,而這時的洪荒還經常爆發大洪災,最後有大臣舉薦鯀的兒子——禹,讓他來治水。

禹,名叫文命,禹的父親是鯀,鯀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帝的孫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親鯀都沒有登臨帝位,而是給天子做大臣,禹幼時曾得神人傳授,習得一身本事,他爲了治好水患洗刷父親的恥辱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天下百姓前來協助。

他視察河道,並檢討父親失敗的原因,決定改革治水方法,變堵截爲疏導,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爲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

他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

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着牙沒有進家門。

第二次經過的時候,他的兒子啓正抱在母親懷裡,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孩子已經十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禹只是溺愛的摸了摸孩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而後便離開了。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直被人傳頌,讓人欽佩。

禹在治水時常遇到大山的阻攔,禹就組織萬民開山,但是人力有限效果不是很好,禹很是煩惱。

於是有人建議他求助仙人,於是闡教二教弟子紛紛現身,來助禹治水。

而在禹求助仙人之時,禹也受上天垂憐,得到開山斧,從此禹劈山裂土,開山泄洪,一往無前,無所阻擋。

由於禹治水成功,舜帝十分高興,於是把禹作爲帝位的繼承人。

十七年之後,舜帝逝世,禹順利繼承王位,成爲人族共主。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了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

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爲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禹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禮。

要服,不納物服役,只是要求他們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

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後來,禹把全國改爲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進行管理,他還經常到南方巡視,在塗山約請諸侯相會。

禹爲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象徵統一天下九州。

禹在年老時,選擇皋陶爲繼承人,但皋陶先死,後來授政於益,但禹的兒子啓雄心勃勃,於是出兵打敗益,後啓用武力逼迫諸侯都去朝見啓,啓遂登上天子之位。

夏啓繼位之後,破壞了禪讓制,將歷代人族帝王之位的“禪讓制”變爲“世襲制”,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

當時,有扈氏對啓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後來,夏啓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

這次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再無人敢反對帝位的“世襲制”。

從此這帝王之位變成世襲傳承製。

五帝治世沒有多少寫的,所以雲楓在這裡只用一章將其簡寫了。

明天就週末了,下週有推薦,從明天開始,雲楓每天兩章更新,求收藏,求推薦票。

推薦票很少啊,淚奔中,求票求票!

第448章 重立封神榜第156章 虐得沒脾氣第276章 出發第275章 澆灌第167章 祭煉第487章 魏國滅第358章 半路襲殺第252章 閉關悟陣第40章 殺第232章 一戰成名第360章 紅孩兒第338章 一個巴掌拍響了第385章 兩情相悅第472章 **第137章 抉擇第424章 商議殺人第268章 發狂第260章 刺出希望的一槍第49章 天庭六御第344章 隱憂第40章 殺第454章 從未叛教第369章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第149章 不好的預感第98章 真情第116章 十策與援助第172章 戰祖龍真身第41章 大戰前夕第483章 轉戰人間界第406章 剔除第231章 多寶鬥廣成子第2章 噬魂成雲第344章 隱憂第118章 無奈入陣第360章 紅孩兒第282章 冷酷無情第126章 西岐出兵第420章 慘烈第378章 三槍第25章 大仙來救第321章 佛教第377章 孔宣的強勢第146章 怒火滔天第18章 女媧造人第451章 雲中子成聖第224章 強勢第151章 真相第242章 誅仙陣(中)第165章 嘲風第281章 殺心如鐵第255章 心思第34章 金烏出第329章 血魔大陣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56章 虐得沒脾氣第90章 梅山七聖第420章 慘烈第398章 一塊骨引發的猜想第43章 激戰(二)第335章 佛門計劃第240章 大動作第八十八章第188章 大典結束第370章 假孫悟空第199章 擊潰第202章 孔宣鬥準提(上)第27章 巫妖開戰第10章 兩雲相遇第272章 意外之喜第488章 量劫結束第476章 天庭易主第199章 擊潰第182章 立派大典(上)第132章 四聖亡四將又至第280章 殺雲靈子第29章 盤古之威第25章 大仙來救第82章 進階準聖第151章 真相第227章 濃情厚意第345章 商議西遊第230章 誅仙劍陣第328章 對弈第182章 立派大典(上)第14章 得寶第160章 我要退出闡教第96章 蘇護反商第366章 消沉的孫悟空第287章 定局第351章 豬八戒第302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兩方策略第415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217章 聖人戰(三)第177章 打劫四海第402章 一波接一波第455章 臥薪嚐膽第302章 摧枯拉朽第140章 如神似魔第100章 封神劫起
第448章 重立封神榜第156章 虐得沒脾氣第276章 出發第275章 澆灌第167章 祭煉第487章 魏國滅第358章 半路襲殺第252章 閉關悟陣第40章 殺第232章 一戰成名第360章 紅孩兒第338章 一個巴掌拍響了第385章 兩情相悅第472章 **第137章 抉擇第424章 商議殺人第268章 發狂第260章 刺出希望的一槍第49章 天庭六御第344章 隱憂第40章 殺第454章 從未叛教第369章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第149章 不好的預感第98章 真情第116章 十策與援助第172章 戰祖龍真身第41章 大戰前夕第483章 轉戰人間界第406章 剔除第231章 多寶鬥廣成子第2章 噬魂成雲第344章 隱憂第118章 無奈入陣第360章 紅孩兒第282章 冷酷無情第126章 西岐出兵第420章 慘烈第378章 三槍第25章 大仙來救第321章 佛教第377章 孔宣的強勢第146章 怒火滔天第18章 女媧造人第451章 雲中子成聖第224章 強勢第151章 真相第242章 誅仙陣(中)第165章 嘲風第281章 殺心如鐵第255章 心思第34章 金烏出第329章 血魔大陣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56章 虐得沒脾氣第90章 梅山七聖第420章 慘烈第398章 一塊骨引發的猜想第43章 激戰(二)第335章 佛門計劃第240章 大動作第八十八章第188章 大典結束第370章 假孫悟空第199章 擊潰第202章 孔宣鬥準提(上)第27章 巫妖開戰第10章 兩雲相遇第272章 意外之喜第488章 量劫結束第476章 天庭易主第199章 擊潰第182章 立派大典(上)第132章 四聖亡四將又至第280章 殺雲靈子第29章 盤古之威第25章 大仙來救第82章 進階準聖第151章 真相第227章 濃情厚意第345章 商議西遊第230章 誅仙劍陣第328章 對弈第182章 立派大典(上)第14章 得寶第160章 我要退出闡教第96章 蘇護反商第366章 消沉的孫悟空第287章 定局第351章 豬八戒第302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兩方策略第415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217章 聖人戰(三)第177章 打劫四海第402章 一波接一波第455章 臥薪嚐膽第302章 摧枯拉朽第140章 如神似魔第100章 封神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