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過了明路
楊浩連忙扶住杯子,有些糾結的問道:“六爺,我聽鄰桌的人說這是件能載入史冊的大事。六爺你說,把你這樣整日遊蕩的人載入史冊,人家太子和福王那樣勤於政事的人豈不是太虧?”
一直話少的黃睿正在慢慢地品茶,不查之下被楊浩說出這種話,差點把嘴裡的茶噴邢忠和身上。
瑾融也是聽得無奈,放下茶壺罵道:“娘/的,你/他/孃的從光/屁/股的時候就跟着老子一堆兒混,現在纔想起來嫌棄老子?”
“沒有,沒有。”楊浩連忙解釋,“我嫌棄誰也不敢嫌棄六爺您啊。不是不是,哥兒幾個,兄弟也不是嫌棄你們,兄弟誰也不敢嫌棄。”
見其他幾人對他怒目而視,楊浩連忙站起打着圈兒的作揖,說道:“各位哥哥原諒兄弟不會說話。其實兄弟我的意思是,咱們一堆兒都是浪蕩子,可六爺做的事情卻不比太子和福王差,甚至還要強上許多。這是不是說,咱們其實也不見得一定沒用?”
徐登愕然,“看了場熱鬧,居然把你看得轉了性子?”
楊浩有點兒窘迫,看了瑾融一眼,對徐登說道:“你說咱們是不是在京城呆傻了?你看,葉欣顏出了京城,立時變成一個有能耐的幹練女子。六爺在京城、和咱們在一起,也不過是個打馬逛街的紈絝皇子,可是在豫遠郡住了兩年,乾的都是正經事。”
徐登看看瑾融,再看看他們哥兒幾個。瑾融這次回來,面上似乎多了些風霜之色,不像過去那樣細皮嫩肉了。
“你的意思,咱們也去京城外面走走?”徐登問道。
瑾融失笑,原來這幾個都是傻子,這都是什麼思維?還能推斷出這種結果。
安國公爲人也是磊落,說話做事都在明處。所以皇帝也不打算爲難老爺子,直接問安國公請見的原由。
皇帝微微頜首,讚道:“是個聰明孩子。”可惜一直沒用在正道,生死關頭了,纔開始真正用心。
安國公卻在這半天的時間裡,不但把葉欣顏的身份落實了,還給他禹王殿下討了份差事。
作爲當時大力支持這個項目的主事人,皇帝也曾督促工部,對軌道鋪設多多關注,能給予支持的,可以考慮給些人力支持,可是絲毫不見進展。
皇帝沒和安國公繞彎子。安國公是國之重臣,在邊關駐守幾十年,保得朝廷這麼多年的平安,給朝廷帶出來衆多將領。若不是老爺子在邊關那麼多年,安國公世子也不至於子嗣艱難,獨自又如此平庸。
哦?皇帝嘴角勾出一絲笑意。安國公來的挺是時候啊,他孫女的事情壓不住了吧?
瑾融衝着邢忠和咬牙,這小子說話忒不中聽,這是說他就是走運,遇到逃家的葉欣顏,才風光了一點點?
安國公自己都覺得好笑,“她和貼身伺候的嬤嬤只是出城繞了一圈,換了衣服,兩人分開,重新回到京城,在城西的貧民聚居地住了兩個月。看着事情平息,纔出城離開。”
安國公連忙躬身,“皇上聖明。”
好吧,沒有葉子,他的確沒有這麼快的進程,而且養牛場、乳酪以及軌道馬車、軌道運輸這等好事,絕落不到他的頭上。
邢忠和則對着瑾融諂笑、攤手,表示他只是說了實話,很無辜。
“謝聖上垂詢。唉,是微臣無能……”安國公把葉欣顏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從兩年前,孫女出事的第二天,要送她去家廟,才發現人不見了開始說起,到得知豫遠郡發現了齊葉和金嬤嬤,直到這次接葉欣顏回來,雖然不至於事無鉅細,卻也沒做一點兒隱瞞。
皇帝正看侍衛處整理出來、和軌道車行有關的消息,思量那明明就是葉家女子的齊葉在其中起的作用,太監報上來,安國公求見。
安國公進得門來,剛剛躬身要跪下,皇帝就開口道:“不用了,這裡也沒外人,坐吧。”說着,示意當值的太監賜座。
皇帝指了指太監搬過來的椅子:“是不是齊葉的事情?坐下說吧。”
安國公略作猶豫,他今天來,是有事相求的,姿態低一些纔好說話。那邊,皇帝已經直接問話:“老爺子過來,和軌道車行開業有關?”
他猶豫了多次,考慮要不要停工,徹底取締這個工程。可是想到那可期的未來,怎麼也得用軌道馬車試試,才能知道軌道運輸到底能不能做。若是的確行不通,那也是試過了,不留遺憾。總比半途而廢、落個沒着沒落的結果強些。
好在瑾融門下承攬的兩個路段於十月底完工了,皇帝陛下算是稍稍鬆了口氣。只要有完工的,那就說明這件事能做。
邢忠和很是不屑的瞥了兩人一眼:“你們腦袋讓驢踢了?你們出去能幹什麼?人家葉欣顏出去能自己謀生,你們能嗎?六爺出去遇到了能謀生的葉欣顏,你們能遇到誰?”
皇帝雖然身在皇宮,卻也是密切關注軌道馬車運營的人之一,甚至比其他人更關注。
他兒子和一個年輕婦人過從甚密,他這當老子的,自然要查清楚年輕婦人的身份。所以皇帝比安國公更早知道葉欣顏的存在。
皇帝笑眯眯的聽完安國公的敘述,問道:“朕一直都想不通,愛卿的孫女是怎麼做到的,事起倉促,居然也能逃過安國公府的追捕?”
去年年底,朝議通過了軌道馬車的修建,從今年開春兒開工到現在,軌道鋪設工程就沒一件好消息傳出來。
“吃飯吃飯,不說了,我今天才發現,你們這羣人連話都不會說。”瑾融說道。
瑾融這裡和幾個發小紈絝們喝酒聊天,一直鬧了天色將晚。
“……”說話不好這麼直接吧?
如今,瑾融回來,又給了他驚喜,不但提議限制軌道鋪設工地的施工區域,軌道馬車竟然也能提前使用了。雖然這只是試運營,可是既然馬車能在軌道上跑起來,就說明這件事行得通。
所以,皇帝陛下多次力排衆議,支持軌道繼續鋪設。
安國公見皇帝並沒有怪罪的意思,接着說道:“微臣武夫出身,對孫女管教不當,直到她離開京城、離開家,纔有了展示才能的機會。可是老臣捨不得她一個女子,孤身在外謀生,更重要的是,老臣是真的欣喜,葉家終於有了個拿得出手的後輩,還是個爽利能幹的不羈性子。”
皇帝聽得也是唏噓不已,他的幾個皇子還算不錯,雖然老六瑾融不喜歡參與政事,是個萬事不操心的浪蕩性子。可瑾融也僅僅是浪蕩,不但沒什麼惡劣行徑,而且行事磊落的很。
葉老爺子就不然了,獨子是個平庸糊塗性子,孫輩也沒個出衆的,唯一有些豪氣的還是個不斷生事的囂張孫女。好在這個孫女吃了點兒苦頭,轉了性子,也算是意外之喜。
一到週末就來事,搞到這麼晚,明天的章節還沒着落,都想罵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