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掃灰的職位
爲了捧皇帝的場,大家也算是興致勃勃的、參加了崇王府小兒的週歲宴。爲了能配得上老親王的身份,都送了價值不菲的賀禮。
崇王府雖然廣發請帖,宴會場面也大,卻並不鋪張。菜式平常,也沒有奢華好酒和茶點,更沒舉辦各種娛樂活動。不少人對此很不痛快,老親王仗着身份高,用身份排不上號的孫兒斂財卻也罷了,可斂財之後,總要把場面辦的應景一點吧?這也太敷衍了些!
接下來的事情,說明老親王的這種做法很合情合理,更是讓人們悔不當初。
宴會的第二日早朝,閣部送上崇王府小兒週歲宴收禮的禮單,並言明,這次崇王府舉辦宴會所收賀禮,一件不留、一文不剩,全部贈與朝廷,以資助原州災民。
此言一出,朝廷上連起碼的儀表都沒有了,嗡嗡的議論聲不斷。這是搞得哪一齣?這是做什麼?老崇親王這是什麼意思?
朝堂上有皇帝虎視眈眈的盯着,朝臣們初始的不可置信,在接收到皇帝的冷冽掃視之後,各自把肚子裡的瘋狂吐槽嚥了回去。
被老親王這麼一整,他們這些打算娶兒聘婦、父母正值高壽的人家,接下來可怎麼辦?再想想之前,皇宮傳出的關於皇帝的言語態度,這妥妥就是皇帝和老親王設的局吧?
既然已經有了上繳賀禮的前例,他們是否只能咬着牙,把原本早早就開始籌辦的豪華大宴,降格再降格了。
揪心啊,這麼好的斂財機會,就這麼沒了!
而事實遠非他們可以決定的。
接下來的步驟,皇上基本就是按瑾融給出的提議那樣進行,甚至經過皇帝的揣摩,敲打之言更加穩妥周密,難有漏網之魚。
…………
厲勉踏出兩步,經常示人的一張棺材臉古井無波,“啓稟陛下,微臣雖不是每家都記得,但微臣麾下部屬都瞭解。不但各家紅白喜事,甚至旁支添丁,子弟何時擡了妾室進門,都能知曉。”
民變之初,手段越是果決,震懾效果越強,就越容易穩定局勢。事實上,手段果決狠辣一些,所受損失也就越小。
可就在第二天,臨近街巷就有人詫異,這府上的姨娘,那可是得寵的很,去年這個時候,家裡着實熱鬧了一番。雖然沒有大排宴宴、光耀賓朋,可也很是聚了一些人呢,還請了一班子戲唱得熱鬧。
這種時候,誰也不敢非議宴會對錯。甚至一旦不小心提起,還得對着皇宮方向拱拱手,連說幾句皇上聖明,心憂百姓。
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對了,是誰首先叫囂,添丁是各家府上最重要的喜事,一定要送厚禮的?而且還真的送了厚禮的???
安國公那個老傢伙吧,這老傢伙什麼時候這麼肯破財送人東西了?你家缺子嗣,可人家崇王府不缺啊。你跟着瞎起什麼哄?結果害人害己了吧?
人家皇帝沒想趕盡殺絕,厲勉把話說完,皇帝輕描淡寫的接着說道:“京城和朝廷這些日子的氣氛,着實有些沉悶了。各家若有紅白喜事,就略略操辦一下,熱鬧熱鬧也好。不求多麼奢華,規格大小,依照各府家世情形和喜事輕重安排就好。”
期間,有一個官員府上得寵的妾室生日,一家人啥動靜沒有,連晚上加個菜都被嚴格限制。很是悄無聲息。
大家這時才真正捶胸頓足、腸子都悔青了。
違逆聖意的結果,原來如此難以承受啊。
皇帝手頭有了源源不斷的銀子,可喜可賀。可原州局勢也日漸緊張,原州臨近州郡,也小範圍的發生了幾次衝擊衙門、哄搶糧倉的事件。
一時間,京城的各種宴會接連不斷,卻沒多少喜悅歡樂。
實在家裡沒開火的,或者相交莫逆、想和主家說上幾句話的人,纔會留下來吃吃這嘗不出滋味的飯菜。倒是意外的合了皇帝的意,勤儉的很。
開玩笑,沒見剛走過去的兩個人嗎?那氣息,妥妥的就是厲勉的部從。若一不小心說些犯忌諱的話,那就是給厲勉當了出頭鳥,讓人家練手的。
原本還有個別人存了裝死的心,見韓延回首先應和,表明了態度,也不敢再藏着。崇王府和韓延回的宴請之間,居然連辦了六場或大或小的宴會。
這種沒有歡樂的宴會也有好處,就是大家夥兒都懶得鋪張,各自把形式走到了,把附和規格的禮物送上就算完事。
早知道這是個局,就算他們很慫,不敢不隨禮。可賀禮送輕一些也好啊,這次隨禮輕一些,以後都循着這個規格或升或降,能少損失很多錢財啊。
孃的,你韓府的老夫人今年才七十八,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不時不晌的,過的哪門子壽宴?
這種時候,斷不能心慈手軟,讓禍患滋養漫延。
隔了兩天,這位官員就喜獲升遷。升了半級,調去可以掃灰的職位,若沒有意外,完全可以在這個職位上安穩終老,頤享天年了。
這就是拍皇帝馬屁!這個無恥的佞臣!
還好,還算留了一條生路給大家夥兒。
皇帝拿到密摺,只是眼睛眯了眯,甚至都沒通過閣部,而是直接找了兵部和安國公等幾個老臣,就把事情定了下來。
沒過幾天,韓延回就下了帖子。韓相爺的老母親壽辰,將於六月底開辦。
噗!聖上您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要趕盡殺絕啊!
皇帝有意無意的掃一眼鮮少出現的厲勉,淡淡說道:“厲統領,你親衛營的部屬就是護衛皇宮、護衛京城的。想來京城各顯赫之家有何喜事,你應該是知道的,是吧?”
厲勉的的親衛營,這些日子也分外盡職盡責,幾乎各個街道都不時有親衛營的身影走過。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似得,看人的眼睛都是發光的。
這是……微臣等,不操辦這等斂財宴會都不行了嗎?
很顯然,就是不行。
反覆商議過後,兵部迅速擬定,連夜派尹嘯成帶着親兵部從,快馬加鞭,趕往原州坐鎮。並帶着兵部印信,傳訊各處駐軍,出動兵馬,固守各地衙門和糧倉。
若有暴民衝擊,勿論手段,即刻鎮壓。
派往各路的御史也急速啓程,趕往各處,防止各地駐軍鎮壓叛亂之時邀功,殺戮平民以充爆匪。
今天開始恢復更新兩章,晚上還有一章。要過年了,體諒一下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