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江湖軼事

半個時辰後常宇下令拔營行軍,頭上驕陽似火將士戴着樹枝編制的草帽遮涼,只想着趕緊入山涼爽,雖聽村民說山中有匪,均一笑置之。

千軍馬萬都無所畏懼,怕幾個山賊?

而且一行數百鐵騎,什麼樣的山賊敢不知死活敢攔他們,山東境內的響馬夠牛逼的了吧,如今呢,青山埋白骨了。

何況現在是大白天的,有何可懼。

又近半個時辰,終於入山了,諸將士卻是頓感失落,本以爲像山東境內的那種兩邊崇山峻嶺樹葉遮天蔽日能走個陰涼道,相比之下眼前是陽光大道了,兩山之間最近的距離也有數裡地,多是丘陵荒野亦有村舍。

這麼熱的天若是急奔戰馬絕對吃不消的,只得在烈日下放馬緩行,當真是把人曬的無精打采像路邊的樹木一樣蔫蔫的。

“這狗日的天當真是要命的”吳中赤膊肩頭曬脫了皮又紅又痛可是將衣服穿上,汗溼只有貼身更是難受,忍不住的破口大罵。

常宇也比他好不了多少,衣服早都溼透了卻不敢脫下了,因爲他知道曬脫皮後的那滋味更痛苦。

好在已近傍晚,日頭會逐漸削弱,待那時找個有水的地方歇歇腳,晚上可以跑快點,心裡想着便叫來況韌:“還得多遠能出山?”

“估摸還得二三十里地,照這個速度的黃昏之際能走出去”。況韌推測道,常宇嗯了一聲:“前邊碰到有水源的地方歇歇腳”。

況韌應了,正要傳話過去,便聽前邊兵馬變得喧鬧起來,很多士兵聚在路邊圍觀着什麼,便打馬過去看了。

卻見路邊有十餘具屍體橫七豎八的躺着,被烈日暴曬已開變得腫脹,一羣蒼蠅圍着嗡嗡作響,看的人噁心不已。

“瞧屍體這些人死亡絕對不超過一天”常宇的隨扈都是個中老手,一眼便見端倪,陳王廷四下看了一圈道:“這附近曾發生了激烈的打鬥”。

“這些人應該是那些村民口中的賊人了”喬三秀站在屍體旁邊皺着眉頭,只是這些賊人死於何人之手,而且就這樣棄之道旁不管不問,這兒可是官道,白日客商來往不絕也不怕驚世駭俗。

“難不成是春祥所殺?”常宇趕來和李慕仙一個對視,論時間春祥昨日可能經過此地,而且除了他們別人也沒那個膽和實力和山賊火拼。

“不是春祥他們”吳中查看了幾具屍體搖了搖頭,不是東廠的手法,這是江湖人所爲:“而且……有個用槍高手”說着指着那句喉嚨被洞穿的屍體:“此人槍術不下姬際可”。

這都能看出來!常宇雖覺得有些誇張但也無從反駁,畢竟後世那些法醫更誇張,用的什麼兇器,什麼角度什麼力度都能給你分析的分毫不差,吳中這種江湖老手能看出門道也不意外。

“這江湖中用槍高手不多,諸位可知除了姬際可還有誰?”常宇隨口問道,揮手示意繼續趕路。

吳中和李慕仙都熟知江湖典故,兩人略沉吟異口同聲:“石電!”

石電?常宇眉頭一皺,這名字有些陌生,剛要張口問時,李慕仙又接着道:“這江湖上用槍者寥寥,但只要用槍者無一不是絕頂高手,這石電則是其中翹楚,另有程衝鬥亦精槍術,只是……這石電已數年不見其蹤,要麼隱居要麼已去世,而程衝鬥如今即便沒過世亦八九十歲了,殺山賊絕非其所爲”。

程衝鬥這個名字常宇是聽過的,曾在少林寺學藝十年,精棍法槍法而且靠真本事打通關少林銅人陣下山在江湖闖蕩,還改裝了手弩,簡直就是個大明版西部牛仔,威震江湖。

只是這石電他卻不知何人,但姓石:“莫非與石敬巖有關係?”

李慕仙和吳中對視一眼哈哈大笑:“石敬巖就是那石電!敬巖乃其號”。

常宇恍然大悟,隨即又頓足:“只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故”他依稀記得石敬巖應該已去世八九年了!說着長嘆一聲:“聞那石敬巖尚有傳人於世,殺那些賊人的或許便是其傳人所爲,汝等可聽聞吳殳這人?”

李慕仙和吳中搖頭,常宇又看向陳王廷和喬三秀亦搖頭不知。

便嘆道:“那人是個江湖奇人可遇不可求”。

行軍無聊,正好說到這些江湖人物,衆人便打開了話匣子輪流說些江湖典故俠客風流,常宇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本督聽聞石敬巖與那程衝鬥還算的上是同門師兄弟呢”常宇依稀記得,石敬巖的槍法傳自少林僧劉德長,棍法傳自少林的洪記和洪轉而程衝斗的棍法也是傳藝兩位少林僧。

“若大人這般說,程衝鬥和海弘大和尚也是師兄弟呢,聽聞程衝鬥亦得宗恕宗岱兩位高僧的指點,而海弘的師傅宗擎與那兩位宗字輩是師兄弟……”吳中笑道。

衆人附和,旁邊聽得津津有味的況韌隨口說了句:“說來說去都是同門,要不怎麼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呢”。

只是這句話卻闖了大禍,衆人皆憤然怒視,要知道身邊幾個大宗師都是各成一家,吳中的八極拳,陳王廷的太極,喬三秀的三皇炮錘……明明都是自己家的玩意你非說出自少林,能不氣憤麼。

李慕仙率先開噴,冷笑道:“天下武林出少林,那少林的武功哪兒來的,天上掉下來的?”

況韌眼見衆人火氣,心知不妙卻還回了句:“少林的武功不是傳自那達摩祖師麼?”

我呸!李慕仙真的呸了口痰:“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這少林寺卻他媽的打誑語的功夫卻獨領風騷上千年,少林拳法的源頭是少林拳譜,是南宋初年主持福居和尚彙集中華功法整理而成,和那達摩有p的關係!甚至那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都是子虛烏有,然則少林寺卻還將其大肆宣傳愚弄世人,當真是可恥至極”。

李慕仙這話說的毒,諸人聽得一怔,紛紛朝後邊望去,隊伍正後方的馬車旁邊海弘和尚戴着草帽手持禪杖緩緩而行,對這邊絲毫不知,或許根本也沒啥興趣。

“你一道士,怎麼對人家佛門的事知曉這麼清楚”吳中疑惑問道,李慕仙哼了一聲:“瞧不管他們那德行!盡會爲自個臉上貼金”說着一掃衆人:“你們剛都說了那石敬巖和程衝鬥在少林學棍法(古人以劍名棍,長劍術就是棍術)卻可知這少林棍法出自何人?”

“你剛不說了麼,是那南宋初年的主持彙編的少林拳譜麼……”吳中撇嘴道,李慕仙且了一聲:“都說了他編的是拳譜,貧道問的是棍法”。

“這個本督知道!”常宇笑了笑:“俞帥俞大猷”。他還真的知道這一段江湖軼事。

俞大猷不光是個名將而且是個武術大宗師,更是一個實戰經驗豐富的大宗師,不管是上陣殺敵還是江湖較技他都有豐富經驗,他所有的武藝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實戰檢驗過的殺人技法,絕非一般江湖拳師或者和尚廟裡耍的虎虎生風花裡胡哨的套路。

可俞大猷怎麼和少林寺扯上關係的呢,這就不得不從少林寺的不務正業和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說起了。

俞大猷師從李良欽學長劍技(棍法)李良欽是丈二棍法的創始人,他告訴俞大遒學成後可天下無敵。

作爲創始人李良欽是否無敵不敢說,但俞大猷學成之後在軍中千錘百煉的實戰後的確是無敵,也就在這個時候,他聽到了少林寺的宣傳廣告,什麼十三棍僧救唐王啊,趙匡胤在少林寺出家過(宋太祖也是武術大宗師,太祖長拳和哨子棍也很牛叉)除此之外還有神傳長劍技(棍法)劃重點,神傳下來的。

這時候的俞大猷棍法已無敵,聞少林有神傳棍法自然要來切磋一下,這件事少林寺是有記載的,俞大猷在《正氣堂續集》和《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也記錄了此事。

結果咋地了知道不?

《正氣堂續集》中對這次拜訪少林有明確記載:“予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長劍技。嘉靖辛巳歲,自北雲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負其技之精者,皆出見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劍技名天下,乃傳久而訛,真訣皆失矣。’復着芒鞋,扶竹杖,遊本山大小庵場,歷達摩面壁石洞,遍覽金乘珠藏、龍步虎音之區。見寺前一山地,其形勢更奇,又告小山上人曰:‘此地可建一小院,以增此寺之勝。’小山而慨然曰:‘建院之責,愚僧任之,即平治其基以經始也。劍訣失傳,示以真訣,是有望於名公。’予謂:‘是,非旦夕可授而使悟也。’”

《詩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中也說:“予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擊劍之技,後自雲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負精其技者千餘人,鹹出見呈之。予視其技已失古人真訣,明告衆僧,皆曰:‘願受指教。’予曰:‘此必積之歲月而後得也。’”

啥意思?劃重點:僧自負精其技者千餘人,鹹出見呈之!

也就說少林寺會棍法的上千人,一個個的出來比劃比劃不管單挑還是羣毆都被俞大猷擊敗。

俞大猷點到爲止雖未詳述力挫羣僧的過程,但武功高下得比過才知道,總不能我說我牛逼,你就拜我爲師吧。

只有被幹服了,纔會拜師的。

可少林寺雖然敗了,可臉皮厚。

於是就說俺家的真訣遺失了,你能不把那失傳的真訣傳給俺們,合着話裡意思人家俞大猷學的還是他家的那個神傳長劍技?

這簡直就是又當又立輸不起!

俞大猷爲人厚道,給少林寺倆面沒將此事大肆渲染,而少林寺諱莫如深,對這真實事件置若罔聞,反而對那些子虛烏有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之事大肆宣傳,也難怪李慕仙說他們打誑語不要臉。

後世很多人對少林寺的商業行爲各種揶揄冷嘲熱諷,其實千百年來少林寺的門風一直都不咋滴,畢竟外來的和尚你要想念好經就得先弄點緋聞炒作一下,這種後世網紅們的套路,少林寺千年前都玩的風生水起了。

俞大猷也因爲這件事,被後世戲稱爲傳武打假第一人!

當然,後來俞大猷還是將棍法傳給了少林,當時從少林寺將宗擎和普從兩個年少勇武的棍僧帶到軍中授藝,兩個和尚跟着他一邊學藝一邊打仗實戰,三年後藝成返回少林,只不過普從回到寺中不就就病死了,而宗擎則將從俞大猷那學來的武藝授予僧衆,所以後來不管是程衝鬥,還是石敬巖,又或海弘和尚他們學的少林棍法其實都是俞大猷棍法。

衆人聽得常宇娓娓道來,方知有這麼一段,對少林寺卻有了鄙夷之心,只是瞧着海弘和尚的面上卻沒像李慕仙那樣破口大罵。

李慕仙一直以博聞廣記而自豪,卻見小太監竟毫不遜色,心下甚驚,忍不住道:“大人對這段江湖隱事竟然知之甚詳,莫不成與那俞大帥有什麼關係?”

常宇哈哈一笑:“咱家可想呢,奈何生不逢時!”

說着一掃衆人:“聽了俞大帥比武傳藝的事,諸位可有什麼見解?”

“吾等愚鈍,還望大人指點迷津”陳王廷,喬三秀等人趕緊拱手道。

常宇正色道:“第一,不要用你的興趣去挑戰別人的飯碗,第二,傳統武技,不管是陳師傅的太極,喬師傅的三皇炮錘還是吳中的巴子拳,閉門造車練的在好都沒用,實戰是檢驗本事的唯一標準,自古以來流轉軍門,洗練與軍陣的殺人技方是無敵”。

諸人皆頷首深以爲然。

第702章 授藝第1125章 收尾第1279章第1334章 李巖的歲月靜好第1275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六 章 騰驤四衛第220章 知恥而後勇第860章 閒扯第九十七章 所以只好揍你一頓第1095章 出京第818章 審時度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警覺第一百八十六章 前手準備第一百六十五 入龍潭第1290章 壓力第1347章 十三支人馬第459章 狼煙起第九十二章 鐵獅子墳第1447章 牌面第1144章 不明不白第578章 藐視第1429章 建學堂的打算第1283章 首戰不利第529章 兵分三路第680章 好憂傷的崇禎帝第231章 有仇當下報第四十二章 郊外茬架第330章 臨陣反水第1304章 暗渡神機營第279章 內鬥第四十二章 郊外茬架第1068章 慈善晚宴第509章 戰後第二章 大明末年第374章 晨練第1364章 城外避雨第828章 上陣叔侄兵第411章 北上邊關第1368章 血戰奪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躺着贏第490章 嬉戲打鬧第378章 論賊第六十七章 跟蹤第453章 酣戰第310章 堪憂第1053章 伏法第1105章 進不去第754章第一百零八章 人心難聚第922章 有那麼點失落第六十五章 軍火交易第266章 莫名其妙的軍演第831章 響馬第1344章 四兩撥千斤第904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太原第705章 熱身第1128章 攤牌了第1085章 別開盛宴第288章 受責第59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47章 好意外啊第1188章 施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乾淨的人第1258章第921章 等戲第306章 要啥啥沒有第1102章 東廠不敗697章 城內城外第941章 以勢壓人第685章 敗第1196章 江湖軼事第六章 太子府第707章 三天之限第495章 全線開戰第603章 請戰第243章 想做一個超級箭人第1118章 打擂臺第960章 冰山一角第1367章 孤身血戰第877章 桃花源馬賊窩第1432章 皇家學堂第944章 又生一計第673章 破釜沉舟的多爾袞第1145章 擒獲第1340章 你來我往第377章 有變第916章 應了第667章 班師回京第1069章 點將第239章 戰後爹1134章 心有不甘第九十四章 山文甲第800章 調集兵馬第827章 互拖第952章 京裡的勳二代們第八十二章 啃骨頭第371章 八極拳現世第300章 不上鉤第392章 又是一筆買賣
第702章 授藝第1125章 收尾第1279章第1334章 李巖的歲月靜好第1275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六 章 騰驤四衛第220章 知恥而後勇第860章 閒扯第九十七章 所以只好揍你一頓第1095章 出京第818章 審時度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警覺第一百八十六章 前手準備第一百六十五 入龍潭第1290章 壓力第1347章 十三支人馬第459章 狼煙起第九十二章 鐵獅子墳第1447章 牌面第1144章 不明不白第578章 藐視第1429章 建學堂的打算第1283章 首戰不利第529章 兵分三路第680章 好憂傷的崇禎帝第231章 有仇當下報第四十二章 郊外茬架第330章 臨陣反水第1304章 暗渡神機營第279章 內鬥第四十二章 郊外茬架第1068章 慈善晚宴第509章 戰後第二章 大明末年第374章 晨練第1364章 城外避雨第828章 上陣叔侄兵第411章 北上邊關第1368章 血戰奪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躺着贏第490章 嬉戲打鬧第378章 論賊第六十七章 跟蹤第453章 酣戰第310章 堪憂第1053章 伏法第1105章 進不去第754章第一百零八章 人心難聚第922章 有那麼點失落第六十五章 軍火交易第266章 莫名其妙的軍演第831章 響馬第1344章 四兩撥千斤第904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太原第705章 熱身第1128章 攤牌了第1085章 別開盛宴第288章 受責第59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47章 好意外啊第1188章 施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乾淨的人第1258章第921章 等戲第306章 要啥啥沒有第1102章 東廠不敗697章 城內城外第941章 以勢壓人第685章 敗第1196章 江湖軼事第六章 太子府第707章 三天之限第495章 全線開戰第603章 請戰第243章 想做一個超級箭人第1118章 打擂臺第960章 冰山一角第1367章 孤身血戰第877章 桃花源馬賊窩第1432章 皇家學堂第944章 又生一計第673章 破釜沉舟的多爾袞第1145章 擒獲第1340章 你來我往第377章 有變第916章 應了第667章 班師回京第1069章 點將第239章 戰後爹1134章 心有不甘第九十四章 山文甲第800章 調集兵馬第827章 互拖第952章 京裡的勳二代們第八十二章 啃骨頭第371章 八極拳現世第300章 不上鉤第392章 又是一筆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