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慘遭屠宰的約翰牛

如果將皇家海軍比作一張牛皮,那麼這張牛皮過去緊緊地包裹英國所有的利益區域,他矇住了亞洲遠東地區,覆蓋了地中海,還包住了本土的核心區域。

然而挪威海和卑爾根兩場海戰之後,損失慘重的英國皇家海軍,哪怕就算是拆東牆補西牆,其手中擁有的主力戰列艦數量直線下降,已蓋不住這些代表日不落帝國利益的關鍵區域。

從1940年二月起,英德國雙方在北海、挪威海地區的制海權就全面逆轉。

英國仗着地理上卡着德國脖子的優勢,暫時還能堵住德國直接通過海路和海外進行交易的通道,但是其家門口挪威海和北海的絕對制海權,在這個時候卻已經失去了。

卑爾根海戰結束後,英國海軍已意識到,要對抗那兩艘“惡魔戰艦”,皇家海軍殘存的六艘戰列艦必須全部同時出動,才能保持“白天”海戰中的“不敗”。至於夜晚炮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這樣的局面下,英國海軍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將德國水面艦隊封鎖在波羅的海,阻止其進入大西洋破交的戰略目的。而殘餘的六艘主力戰列艦全部龜縮本土,地中海制海權不要了?亞洲不管了?

皇家海軍這張牛皮,在卑爾根海戰後,已被對手捅得千瘡百孔,再怎麼拆東補西,再怎麼“拉扯”,已無法再覆蓋從亞洲到非洲再到本土這片廣闊的海洋了。

爲了應付北海和挪威海的制海權危機,英國人倒是動過想將法國海軍拉下水的念頭,想要法國人將其手中的數艘主力戰列艦調到北海地區來,理由是參予挪威作戰。

但是且不說法國人那票爲地中海澡盆設計的戰列艦是否適合北海惡劣的海況,光是想到身邊的世敵意大利人的艦隊威脅,一戰後膽子被打沒的法國佬。說什麼也不肯將那些家底調到北海來。在英國人的好說歹說下,他們僅僅只是派出了數艘驅逐艦進入斯卡帕灣走過場“意思意思”一下。

而關於那兩艘惡魔德艦的具體性能,英國人現在也有了初步的判定結果。

卑爾根之戰後,身負不輕內傷的納爾遜號戰列艦返回本土維修,英國的技術部門的人員上船仔細檢查了艦上五處被德艦主力艦炮打中的創口,藉此推斷對手火炮的穿透能力。

然而檢查的結果。令人震驚而又絕望。除了那發意外的跳彈外,餘下命中的四發都形成了可怕的擊穿效果。憑測的結果出來後,英國專家都認爲,納爾號上的主裝甲帶根本就抵擋不住對手同級別的十六英寸艦炮。

而沙恩姐妹艦的裝甲厚度,在當時清晨的炮戰中,英國海軍也有了初步的印象。戰鬥中兩艦也多次被英國海軍打出的從十四到十六英寸口徑的炮彈命中,但由戰場反饋的情況看,實戰中的效果都很一般。那些炮齡在二十年左右的“老炮”,明顯已啃不動德國新銳戰列艦的厚皮了。

這一結果令皇家海軍上下集體抓狂。因爲皇家海軍寄以厚望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原設計要用於對付沙恩姐妹艦的該級戰列艦,其主炮口徑僅僅只有十四英寸。

雖然新研製的十四英寸主炮威力比舊式的同口徑主炮要大,但卑爾根海戰的結果表明,在對手厚實的裝甲面前,就連十五英寸主炮的威力都顯得明顯不足,還未造好的喬治五世級的首艦,威爾士親王號,其主炮還未裝上軍艦。就已經過時了。

而造成這一切的惡果,正是從前英國人將沙恩姐妹艦視爲“戰巡”造成的。

1938年到1939年。德國大批新銳戰艦紛紛下水服役,已經引起了英國海軍的警覺。英國首相張伯倫因此要求加快國內新艦的建造速度,但是由於承平日久,英國國內的造船能力蛻化嚴重,新式的艦炮的開發更是嚴重拖沓,技術流失嚴重。

當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的性能大體數據浮出水面後。給英國皇家海軍造成了不小的震動。原先爲了節省預算的英國政府總算願意掏出真金白銀來,將該艦的火力設計由十門主炮恢復成了原定的十二門,並要求造船部門儘早地建好該艦以應對沙恩級的壓力。

然而一戰之後的大英帝國造船業萎縮嚴重,火炮製造、研發能力也嚴重下降,技術流失更是嚴重。更要命的是。新制火炮的開發因爲從前的經費不足,觀念混亂,拖拖沓沓,問題成堆。比起一戰前皇家海軍領跑全世界海軍發展方向,唯我獨尊的氣勢,二戰前的皇家海軍,已是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雖然明亮,但日薄西山的衰樣已在不停地流露出來。

英國這個國家在二戰時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身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大英帝國的基礎科學水平,在二戰時完全有資格自稱世界第一,火炮製造技術自稱第一別人也難以指責。問題是:他們上級指導部門的腦子,卻是奇葩無比。

一戰之時,已經證明了大艦巨炮的正確性,戰列艦的主炮口徑是越大越好早已是公認的“常識”。可是二戰暴發前十年,英國海軍卻腦洞大開的,把研究精力和科研經費,都投入到14英寸主炮上,威力更大的16英寸主炮的開發挖潛工作卻由於缺少經費,爹不親,娘不愛,由此滯留不前。

誠然,爲喬治五世級開發新式14英寸主炮威力強大,超過了同級別的各國所有的14英寸炮,但開發過程也是一波三折,甚至影響到了主力艦服役。偏偏其四聯裝的主炮炮臺結構過於複雜,問題多多,作戰時可靠性極差,整個就是得不償失的錯誤選擇。

當“魔改”後沙恩級戰列的主炮口徑被英國人得知後,有感於沙恩級戰列艦巨大的威力,英國人這纔想起來似乎需要重新考慮增加軍艦主炮口徑問題了。可是當時已是1937年年底,喬治五世級已經開始建造,一堆的十四英寸的炮管也已經造好了一小半。

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四聯裝炮塔十四英寸炮不是不能變更成三聯十六英寸的炮塔。也不是開發不出來。只是這需要更多的經費,也需要的更多時間去等新火炮的開發,偏偏這兩樣,英國皇家海軍都沒有。

換新炮的錢誰出?戰爭之前,國會管理海軍軍費的老爺們,是無法容忍海軍把造好十四英寸火炮直接棄用的?儘管海軍部長丘吉爾上竄下跳高呼海軍需要更大口徑的主炮。卻因爲一個錢字,不得不又捏着鼻子繼續使用十英四寸的主炮設計——這時英國政府實在也沒有辦法了,1938年後,歐洲上空的戰爭硝煙味越來越濃,如果喬治五世級繼續停建等新主炮的開發,那麼新式戰列艦要什麼時候才能服役?

1939年開戰前的英國國內,其實象極了1894年前的清廷。戰前十幾年,拼命地削減科研和海軍方面的經費,等戰爭頂到鼻尖上了。才匆忙到處掏大錢當凱子瘋狂採購。平時不燒香,臨時抱腳的狗屁倒竈的事是做了一堆堆一票票。

歷史上威爾士親王號要到1941年三月才正式完工下水服役,不過那個歷史位面英國海軍在大西洋上是擁有絕對的制海權,始終將德國海軍水面艦隊堵在家裡,所以造新艦時也是不緊不慢。

而這個位面則不同,挪威海戰之後,意識到自己主力艦速度太慢的缺點後,英國國內的船長就開足了馬力進行三班倒工作。威爾士親王號的服役速度會比歷史上早好幾個月。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時想要將其三座四聯裝十四英寸的主炮換成三座三聯裝十六英寸的主炮。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1940年時,丘吉爾的美國之行,除了象“英奸”一般,被迫“出賣主權”,答應美國趁機提出的一系苛刻條件,換取其軍備軍火方面的支持外。另外就是請美國幫助製造十六英寸的主炮。

除了和美國籤極苛刻的條件外,大英帝國還被迫對美國開放了大英帝國絕大部分的高新技術。

後世的很軍迷,認爲二戰時德國科技第一的不少,這些人在老軍迷眼中通常被稱爲德癡德棍軍白。

也有很多軍迷認爲二戰時美國的科技實力世界第一,但實際上。當時就科技實力來說,真正第一的應當是英國,在科技能力方面,英國纔是二戰科技樹爬得最高的國家。只是受制於自身國力有限的影響,無法充份地將這份科技能力轉化成生產能力。

二戰時,航空兵器方面,最關鍵的核心發動,最好的液冷發動機,是英國梅林發動機極其後續的增強版獅鷲(也叫格里芬)發動機。

而在風冷式發動機方面,美國的雙黃蜂發動機r系列雖然也牛逼哄哄,但同時代英國的sab風冷發動機和其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仗着基礎科學,尤其是材料學上的傳統優勢,同等性能的英國風冷發動機的氣缸重量還比美國的輕四分之一。

最好的航空機槍雖然是美國的m2機槍,但最好的航空機炮,卻是英國hispano(西斯潘)機炮。

陸軍火炮方面,最好的反坦克炮是英國的十七磅炮,其使用的脫殼穿甲彈,更是世界第一個採此此種炮彈的國家。

而坦克發動機方面,英國坦克使用的流星發動機,同樣了也是極出色的汽油發動機。雖然比不上同期蘇聯t34的b2柴油機,但比起同期的德美坦克汽油發動機都只有過之而無及。

由於觀念上的原因,英國人開發出了最好的航空發動機和航空機炮,二戰最好戰鬥機的名頭,後來卻被使用了英國發動機的野馬戰鬥機搶走——但就格鬥性能來說,噴火14以後噴火戰鬥機,格鬥性能是在野馬之上的,只是航程不如。

而雖然英國擁有二戰最好的坦克炮,但英國二戰的坦克,也因爲其奇葩的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思想,二戰時開發出了一堆的奇葩無比的產品,直到戰爭接近結束時。纔開發出了後來在中東戰爭時大出風頭的百人隊長坦克,但這時戰爭只差幾天就結束了。

海軍炮方面,美國大型艦炮的拉膛線技術,一直都是弱項。因爲膛線質量問題,一直到三十年代前,美國海軍艦炮的射擊命中率都極有問題。

至於雷達和電子技術方。英國產品也是能和美國並駕齊驅不落下風的。

其實上到英美簽定《大西洋憲章》前,英國的科技水平都是普遍高於美國的,美國佔優勢的地方很少。

而美國可怕的地方則在於,其擁有將“高科技”轉化爲實質性的武器裝備,通時是以“海量”的產能爆發出來。

《大西洋憲章》簽定之後,英國人被迫將自己的家中的牛黃狗寶,上百年的技術積累全部向美國開放進行所謂的“技術交流交換”。從資金到技術都得到了大補的美國,仗着國力的優勢,方纔大踏步的追趕上來。

而這個位面。由於英國海軍在前期敗得太慘。類似於《大西洋憲章》後英美“技術交換”的局面,在丘吉爾戰爭中第二次訪美之後,被提前了。被德國逼得走投無路的英國人,被家中上百年的積累,無論是財富還是技術,敞開了和美國進行“交流”。

1940年二月三日,經過十餘天的談判,丘吉爾在華盛頓和美國總統加納。簽署一份名爲《英美華盛頓條約》的協議。

協議的內容,無非就是另一個位面羅斯福對丘吉爾“打劫”的翻版。只是其提前一年多開始了。

協議的內容包含:英國用其在北美地區的一堆小島,換得了美國手上共計五十艘老式驅逐艦——他們中最年青的,其艦齡也高達十八歲。比起日本人“扔”給英國人的那批古董,美國人的宰起人來同樣更狠,

同時英國同意對美國全面開放其殖地市場,以書面協議的方式承諾在戰後允許東南亞地區“獨立自治”。實行美國的“民門開放政策”。印度方面,英國同意對美國開放市場實行美國人主張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政策。

而作爲交換條件,英國人得以購買美國人出售的兩艘內華達級戰列艦的“許可”。

總而言之,丘吉爾在華盛頓。是遭遇了加納總統赤(蟹)裸(蟹)裸的搶劫。在這過程中,若不是其“日本盟友”也滲和了一腳,露出想要出售軍艦的慾望,美國人的要價會更高。

爲了安撫日本人,不讓日本在這場美國對“日落帝國”的搶劫中攪屎,美國方面私下給了日本三億美元的商業貸款以阻止其在這筆交易中“攪屎”。

日本方面本來也沒想真的將戰列艦賣給英國人,對於這種短期內削弱美國海軍的行爲是樂見其成。只是天皇聽了李華梅的建議,裝作“英日”友好的架勢過來唬人,既成功地交好了英國人,也意外地得到了一大筆美國的貸款,令國內軍備的速度得以加快。

此時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都沒有意識到,太西洋西邊的那個“矮子小國”,內心裡已動了異樣的壞心思。

按英國人的設想,兩艘內華達級戰列艦加入本土艦隊後,他們總算能“均出”兩條戰列艦進入地中海,配合法國海軍壓制最近開始有些蠢蠢欲動的意大利海軍。

至於亞洲遠東,顧前不顧後的大英帝國現在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目前來看,東亞最大的威脅日本,這段日子似乎非常地“乖”。不但在大英帝國最危急的時候“雪中送炭”,還主動的要求銷售戰列艦,幫助大英帝國向美國人壓價。若不是有“日本友人”好心相助,丘吉爾在華盛頓時會被加納總統宰得更狠。

當然,這一切都是李華梅搞出來的“戰略欺騙”,到目前爲止,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都認爲日本受制於東亞的特殊形勢,以及和中蘇兩家“世仇”的關係,在這場戰爭只能象一戰時一般,老實地趴在東亞充當英美的小弟。誰都沒有想到,日本這條惡狗會在將來反咬其一口。

雖然丘吉爾以極大的代價成功地從美國購得了兩艘戰列艦以填補本土艦隊實力巨大的不足,但該艦要加入英國海軍,最少也要等到四月以後,而從二月到三月這兩個月的時間,正是皇家海軍最虛弱的時間。

心知趁敵病,要其命道理的林漢和漢娜,哪裡可能給英國喘口氣回血的機會?

卑爾根海戰結束後,參戰的德國主力艦暫時回國大修,船廠加班加點連夜趕工,二月二十日之後,除了艦艏被魚雷中創的紐倫堡號巡洋艦外,餘下的艦隻皆已恢復到最佳狀態。

大家有贊給贊啊……

ps:大家有贊給贊,不必小氣啊。

第370章 折翼第191章 憤怒的山田仁和第107章 寫輪眼作家林漢第311章 二戰的歷史,開始面目全非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第195章 暗戰第282章 割喉第477章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二)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185章 大上海1935第144章 被羞辱的英國人第59章 談判(2)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第76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2)第387章 中國製造,德國貼牌第331章 歐文斯殺女幹夫案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326牛咬雞1第一更第61章 暗殺(2)第428章 神聖衝擊第155章 上海早晨的對峙第36章 食堂演講(二)第159章 命運的一分鐘第88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54章 可怕的美國和恐懼的英國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520章 變革前夜第210皇家空軍的噩夢第400章 轟炸美國本土第54章 櫻花樹下(下)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256章 陷阱第425章 連鎖反應第436章 真正的大餐第83章 中華樓(1)第460章 一個宗教的終結第242章 全軍覆沒第168 東海夜戰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國最終章悲劇與喜劇完本第405章 總統歸天,崇仁得意第390章 屠龍出擊第259章 落幕第479章 阿爾託利婭的狂想第147章 暗殺之王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154章 賣隊友爭先恐後第158章 這一回扔的不再是傳單第427章 狂熱我的微亻言公衆平臺號是half-frog第485章 六百萬噸的恐懼第202章 白熱化第469章 反面典型第147章 暗殺之王第57章 黑名單上的人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314章 新中國1940(2)第392章 遲到的海盜和惡婦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405章 總統歸天,崇仁得意第127章 大戰之前第494章 真.大和撫子第436章 真正的大餐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282章 割喉第391章 橋頭堡第198章 全面抗戰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329章 斷絃(下)第47章 海上大劫案(1)第72章 奧運第65章 華盛頓流血事件(上)第78章 名聲(二)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488章 核平之花第402章 美國在行動第228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316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1)第509章 獨立日慘案第486章 轉向第464章崩潰的英國殖民體系第123章 兩湖第59章 談判(2)第124章 戰長沙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224章 中日聯盟?第69章 小鬍子上臺第142章 紅色警戒第437章 廣闊與狹隘第160章 宣戰第153章 上海遺恨(3)第183章 箭在弦上第175章 沉沒的侵略干涉軍第240章 拖油瓶的艦隊第450章 開啓雷劇的時代第160章 宣戰第503章 核爆之後
第370章 折翼第191章 憤怒的山田仁和第107章 寫輪眼作家林漢第311章 二戰的歷史,開始面目全非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第195章 暗戰第282章 割喉第477章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二)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185章 大上海1935第144章 被羞辱的英國人第59章 談判(2)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第76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2)第387章 中國製造,德國貼牌第331章 歐文斯殺女幹夫案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326牛咬雞1第一更第61章 暗殺(2)第428章 神聖衝擊第155章 上海早晨的對峙第36章 食堂演講(二)第159章 命運的一分鐘第88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54章 可怕的美國和恐懼的英國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520章 變革前夜第210皇家空軍的噩夢第400章 轟炸美國本土第54章 櫻花樹下(下)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256章 陷阱第425章 連鎖反應第436章 真正的大餐第83章 中華樓(1)第460章 一個宗教的終結第242章 全軍覆沒第168 東海夜戰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國最終章悲劇與喜劇完本第405章 總統歸天,崇仁得意第390章 屠龍出擊第259章 落幕第479章 阿爾託利婭的狂想第147章 暗殺之王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154章 賣隊友爭先恐後第158章 這一回扔的不再是傳單第427章 狂熱我的微亻言公衆平臺號是half-frog第485章 六百萬噸的恐懼第202章 白熱化第469章 反面典型第147章 暗殺之王第57章 黑名單上的人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314章 新中國1940(2)第392章 遲到的海盜和惡婦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405章 總統歸天,崇仁得意第127章 大戰之前第494章 真.大和撫子第436章 真正的大餐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282章 割喉第391章 橋頭堡第198章 全面抗戰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329章 斷絃(下)第47章 海上大劫案(1)第72章 奧運第65章 華盛頓流血事件(上)第78章 名聲(二)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488章 核平之花第402章 美國在行動第228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316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1)第509章 獨立日慘案第486章 轉向第464章崩潰的英國殖民體系第123章 兩湖第59章 談判(2)第124章 戰長沙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224章 中日聯盟?第69章 小鬍子上臺第142章 紅色警戒第437章 廣闊與狹隘第160章 宣戰第153章 上海遺恨(3)第183章 箭在弦上第175章 沉沒的侵略干涉軍第240章 拖油瓶的艦隊第450章 開啓雷劇的時代第160章 宣戰第503章 核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