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獨立運動的興起2

鋼鐵雄心之艦男穿越記

先假更新一下,等被盜了再改回來。

這本書已經完本了,就剩下這些的外傳還會繼續寫。以補足一些缺失的部分

至於中國的劇情,河蟹原因,大家想看,就只能拿全訂證明進我的羣,等我完成了外傳系列後,在羣裡內部更新了。

因爲林漢一家人的“民族主義心態”帶來的負面影響,印度比歷史上足足多享受了整整十二年的“被殖民”待遇。

甘地死後,尼赫魯一直努力地掙扎着。但是這時的英國人靠着大批榮譽不列塔尼亞人組成的賤民師和首陀羅師,依舊牢牢地控制着印度。

不光是印度,整個東南亞地區,在林漢邪惡的“三女兒”和同樣邪惡的“四女兒”操縱下,這裡的命運也同樣悽慘。

1955年後,德國人在拿到中東地區部分油田後,已經心滿意足,決定在殖民地問題上對英國持“善意中立”的態度。蘇聯則因爲斯大林垂垂老朽即將死去,內部正爲權力交接的問題而無瑕東顧。英國人在這兒的殖民統治,此時看上去似乎還再能繼續≡∫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但是導致英國殖民地解體最大的兩個變數,卻在中國和美國同時出現了。

首先是中國,1952年後,李潤石主席重新回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到一九五五年,此時的新中國建國已有整整十八年之久。

十八年面臨着一大問題:過去十八年裡,由於政府極其重視教育,培養出了大批知識青年。知識青年誕生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國家工業化進步的速度。

“失業”成爲了工業化中的新中國頭痛的一個大難題。在另一個位面,新中國同樣也建國後的第十八個年頭。面臨了相似的情況。此時的中國,人口已高達六億八萬,而面臨失業危機的學生,卻達到2000萬之多。——類似的問題,蘇聯也曾遇到過,而這個位面。蘇聯沒有經歷二戰,沒有足足損失三千萬到四千萬的人口,前幾年也同樣爆發過知識青年培養過多,無法提供足夠多就業崗位的壓力。

斯大林的解決辦法是,進行大規模墾荒運動中,改變了過去移民開荒的辦法,而以城市青年爲墾荒主體,兩年裡一共動員了數十萬城市青年移民墾荒,比如一直讓斯大林擔心不已的遠東地區。就是蘇聯墾荒開發的重點。(真實歷史是在1954年)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也只能學蘇聯,發動著名的上山下鄉運動了。而這個位面,新中國解決的辦法,和歷史上相差無幾(具體情況,將來羣內內部版本會特別說明),而林漢想出來的另一條出路,則是大規模地向南洋。也就是蘭芳移民輸出人口。

無論是在新中國自己眼裡,還是在外國人眼裡。所謂的“蘭芳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根本就是中國的馬甲,是“左手和右手”的區別。死抱新中國大腿的蘭華共和國,甚至連貨幣都堅持使用人民幣。從1952年到1955年這三年間,蘭芳這兒就接收了來自新中國整整八十萬的移民,而且基本上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壯移民——當然。官方上的說法,是幫助蘭芳進行開發工作。而這八十萬人,全是正當年的青壯,其作用相當於歐洲國家增加兩百萬的人口。

加上四十年代的中國移民,到1955年爲止。光是蘭芳的華人人口已經增長到突破五百萬之多。加裡曼丹島上的人口結構,到這個時候正發生着根本性的改變。

舉個數據大家就明白:(真實歷史位面)1950年時,馬來西亞的人口總數是647萬,1957年時爲773萬,而這些人口中,華人還佔了百分四十,也就是說,非華人只有四百萬左右。(注:文萊這時全國大概只有二十萬人)。而這個四百萬的非華人,是分佈在馬來半島和加裡曼丹島兩個地方。

而在加裡曼丹島,另一股勢力是日本佔地區,但日本人在這裡的移民約有五十萬人——所以不多,主要原因是加裡曼丹島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除少數肥沃的火山地區以外,土地極其貧瘠(前面有說過,過水的雨水沖刷導致土地肥力下降下降),而生於寒冷之地的日本人,也極不適應這裡的熱帶氣候。

日本人送到這裡的移民,多是“神佑啓明”後被大和撫子認定爲“罪人”的日本華族。當時大和撫子毫不客氣地將十幾華族和國內的“黑五類”份子,全部流放到了這裡。

而這個位面,光是加裡曼丹島上的蘭芳共和國,華人的數量就突破了四百萬人,再算上英屬東馬來西亞的華人,其總數在五百萬以上。加裡曼丹島上,華人一舉成爲優勢人口,佔了這裡人口總數的七成。

而加裡曼丹島雖然大,有七十多萬平方公里,但實際上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這裡被開發的地區,仍然只是沿海和河流兩岸的衝岸平原地區。

其中部地區,向內陸就是原始森林,那裡面一直是個危險的地方,被人們稱爲“黑暗的森林”(這種情況哪怕到二十一世紀都差不多)。而這裡的中部的森林裡面住着一個令人生畏的土著族,這就是專門獵取人頭的達亞克族人。達亞克族人機智勇敢,在原始森林裡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男人種稻、打獵,女人在家飼養家畜和料理家務,不願與外界人多接觸,更不允許外界人進入他們的住地。

1941年中、英、日三國聯瓜分了荷蘭人的殖民地。在這場瓜分行動中,英國人宣佈將加裡曼丹島中的“東加里曼省”的中北部地區收入囊中,日本人吃下的是餘下的東加里曼省和中加里曼省,以及部分西加里曼省的地沿海地區。

日本人表面上在加裡曼丹島圈到了好大一塊地,面積甚至數倍於林漢建立的蘭芳共和國,足有三十八萬平方公里之多。但實際上這裡的最好的地盤。反而是被林漢佔據的蘭芳共和國的坤甸地區——即前西加里曼省地區,這裡從前也是荷蘭人殖民的重點。

這個時期,由於交通落後的原因,而整個加裡曼丹的中部地區大片土地,名義上屬於英日兩家瓜家,但實際上兩家對這裡的控制能力無限接近零——熱帶雨林的原始地貌。毒蛇、蚊蟲、瘴氣是開發這裡最大的阻礙,哪怕是二十一世紀都困難重重,更何況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日本人佔領了這裡後,很快發現這裡條件惡劣得連殖民都很虧本。名義上屬於他們的地盤雖大,但當地除了一堆未開化的土人外,能搶的東西和人都沒有多少,而這裡可怕的熱帶疾病更是讓日本人吃夠了苦頭,日本人佔領這裡數年,在內陸地區的收穫根本就是得不償失。日本人和英國人對這裡控制。實際上就是派一些探險隊進入這裡,立個碑,宣佈這裡屬於自己,那就算是控制了。

其控制力度,用形象的比喻過來,就是路過這裡,撒泡尿,標個記。就自稱是自己的地盤了。1942年時,新建立的蘭芳共和國還很弱。無力和英日兩國爭雄,對此也是裝作不知,任由兩國“畫圖”。

要開發加裡曼丹島,其成本甚至遠勝歷史上日本人開發臺灣(注:歷史上日本佔領臺灣後,初期甚至因爲前期開發投入巨大得不償失,差點都想要放棄)。這個位面。日本人雖然打勝了太平洋戰爭,但開發的精力都集中在棉蘭島地區。

大和撫子後來肯劃給林漢三分之一的日控地盤,實際上那地盤純是“紙上作圖”的蠻荒之地,日本人佔領該地之後,因爲國力有限。基本就沒進入過。大和撫子深知“父親”林漢對加裡曼丹島的野心,她也明白日本國力有限,太平洋戰爭中有些吃撐,朝鮮,菲律賓、蘇拉威西島,還有加里曼島,如果每塊地盤都想強行吃下,下場弄不好就是最後被迫吐出,只能選擇性地放棄最不容易消化的地盤。

她不交給林漢也不行,1942年後,“專心一致”的中國方面,爲了加大對東南亞的影響力,就一直不斷地向南芳移民。大批來自雲南、廣西,福建適合溼熱帶氣候的華人不斷地進入蘭芳,以坤甸爲中心,不停地向內陸擴張。

太平洋戰爭時期,英日兩國都有求於中國,對蘭芳華人不聲不吭地向內陸擴張,甚至“越界”的作法,全是睜一眼閉一眼裝成沒有看見。戰爭打了五年,中國人也擴張了五年,五年裡,蘭芳共和國的實際控制面積,由建國時的七萬平方公里不到,增加到了接近二十萬平方公里,足足近三倍。

有新中國一個六億人口基數當後臺的蘭芳,可以輕鬆往裡這投入上百萬青壯人口進行開發。而被太平洋戰爭拖住手腳的日本,和母國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人,都只能睜睜看着中國人每天都在加裡曼丹島上圈地,卻沒法阻止——除非兩國願意爲這裡和新中國撕破臉開戰,但撕破臉的後果,無論是日本還是英國在有美國這個大敵的情況下,都是無法承受的。

後來大和撫子很“大方”地將中加里曼省和西加里曼省一大片地盤,超過十二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放棄給了蘭芳,不是她真的很大方,實在是這些地盤,這時候已經被蘭芳共和國用五年的時間蠶食,“吃進”肚子裡了,除非日本打算在雨林裡和中國開戰,再打一場沒完沒了的爛仗,否則就只能吐出來。

但貪得無厭的林漢,對土地的需求程度是無止境的。在拿到“女兒”被迫吐出來的大片地盤後,蘭芳暫時停止了向日控地區擴張,而是開始了消化的工作。

1948年後到1955年的這段時間裡,蘭芳共和國成爲新中國最大的“人口流出國”。林漢和蘭芳共和國的領導,每次去中國訪問,就是不斷地要人,要人,再要人。其結果就是導致這個1941年末建國時勉強達到兩百萬人的“小國”,在十四年後人口就猛地膨脹到了五百萬之多。而當新中國在1953年後面臨越來越嚴重就業危機的時候,蘭芳這邊更是很大氣地直接向新中國表示願意“接受”一百的青壯——前提是這一百萬學生得一半是男,一半是女。

人多地少的新中國,除了邊疆地區和北大荒外,大多數地方皆面臨着人多地少的情況,哪怕是農村也不例外——歷史上的上鄉下鄉,其實也是迫不得已。但蘭芳不同,這裡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而早在十年前,通過歷史先知,已經預見到會有這一天的林漢,更是用了十幾年時間這裡進行佈局,進行了準備接受大批移民涌入的基礎設施準備工作。

在德國進口的機械,中國提供的農藥、青蒿素(熱帶開發,這兩樣東西是關鍵,前者殺蚊,後者治病)的幫助下,無數來自新中國的青壯,十幾年如一日,步步爲營,做着重複式的“砍樹”、“修路”、“建房子”、開墾農田的重複勞動。在這過程中,有兩萬餘人因爲各種原因犧牲在熱帶雨林之中。

在擴張行動中,華人也和內陸的土人發生過沖突。這時林漢這個非人類的存在,就開始發揮作用。靠着前期林漢出馬“跳大神”,蘭芳人很輕易地就收復了當地原始土著防範的心,而中後期時隨着華人醫療隊的進入,打着“神術”的旗號給土著治病,同化這裡土著的難度就直線下降。有了土著的配合,蘭芳在開發內陸的難度就下降了很多。

這一點上,阿爾託利婭和大和撫子,由於分心太多,他們根本不可(。)

第184章 中國泥潭第350章 荷蘭大餐第211章 比爛的戰爭第63章 慈善(上)第354章 “根”在行動第328章 斷絃(上)第267章 長弓行動(下)第422章 轉折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162章 我們早就在戰爭中了!第185章 大上海1935第13章 降臨(下)第97章 第一天結束第172章 空戰之前第220章 悲慘的日本和神秘的女人第316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1)第147章 暗殺之王第216章 三巨頭會議與五方會談第214章 林漢和斯大林的會面(2)第273章 轉向第129章 草包司令第125章 面目全非的沙恩級戰列艦第170章 敗走的第三艦隊第441章 上帝是馬列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286章 連鎖反應第122章 李潤石的老鼠籠第181章 紙片轟炸第421章 喜劇和悲劇第140章 我們被人坑了!第453章 虎頭蛇尾的戰役第229章 從白色方案到西線空戰第96章 女神.染色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310章 破碎的發電機第507章 第二次核擊第266章 長弓行動(上)第271章 兵臨城下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366章 日德聯手第55章 鎮遠迴歸第445章 火刑架第22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三)第518章 星條旗上少顆星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330章 最後的稻草第102章 大反派林滿洲的誕生第465章歐盟和各國艦孃的最終結局127章 奇襲武漢下第216章 三巨頭會議與五方會談第65章 華盛頓流血事件(上)第205章 復興的德國和崛起的中國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軍發展計劃第3章 蘭芳帝國主義第424章 創世紀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113大權獨攬第402章 美國在行動第451章 大變革1944第115章 攤牌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396章 瓦胡島上空的泥轟雞第125章 塘鵝號事件第4章 馬來結局和斯大林之死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軍發展計劃第247章 魔改中的大和和蠢蠢欲動的日本第352章 鑽石裂痕第333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第214章 林漢和斯大林的會面(2)第380章 開掛的日本人第169章 小人物和大人物第70章 攤牌第290章 戰艦少女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435章 尋找蘇聯艦靈第36章 食堂演講(二)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476章 合流第502章 核武時代第154章 賣隊友爭先恐後第109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16章 順風順水第225章 日本頑固派的中國之行第21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二)第282章 割喉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471章 榮譽布列塔尼亞人和聖戰士免費孔乙己周伯鶸版第232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上)第528章 由歷史劇開始的新歷史第445章 火刑架第201敦刻爾克上空的鷹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257章 爆菊和雷擊第117章 進擊的斯大林
第184章 中國泥潭第350章 荷蘭大餐第211章 比爛的戰爭第63章 慈善(上)第354章 “根”在行動第328章 斷絃(上)第267章 長弓行動(下)第422章 轉折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162章 我們早就在戰爭中了!第185章 大上海1935第13章 降臨(下)第97章 第一天結束第172章 空戰之前第220章 悲慘的日本和神秘的女人第316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1)第147章 暗殺之王第216章 三巨頭會議與五方會談第214章 林漢和斯大林的會面(2)第273章 轉向第129章 草包司令第125章 面目全非的沙恩級戰列艦第170章 敗走的第三艦隊第441章 上帝是馬列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286章 連鎖反應第122章 李潤石的老鼠籠第181章 紙片轟炸第421章 喜劇和悲劇第140章 我們被人坑了!第453章 虎頭蛇尾的戰役第229章 從白色方案到西線空戰第96章 女神.染色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310章 破碎的發電機第507章 第二次核擊第266章 長弓行動(上)第271章 兵臨城下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366章 日德聯手第55章 鎮遠迴歸第445章 火刑架第22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三)第518章 星條旗上少顆星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330章 最後的稻草第102章 大反派林滿洲的誕生第465章歐盟和各國艦孃的最終結局127章 奇襲武漢下第216章 三巨頭會議與五方會談第65章 華盛頓流血事件(上)第205章 復興的德國和崛起的中國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軍發展計劃第3章 蘭芳帝國主義第424章 創世紀第319章 狗女養的丘吉爾第113大權獨攬第402章 美國在行動第451章 大變革1944第115章 攤牌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396章 瓦胡島上空的泥轟雞第125章 塘鵝號事件第4章 馬來結局和斯大林之死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軍發展計劃第247章 魔改中的大和和蠢蠢欲動的日本第352章 鑽石裂痕第333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第214章 林漢和斯大林的會面(2)第380章 開掛的日本人第169章 小人物和大人物第70章 攤牌第290章 戰艦少女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435章 尋找蘇聯艦靈第36章 食堂演講(二)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476章 合流第502章 核武時代第154章 賣隊友爭先恐後第109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16章 順風順水第225章 日本頑固派的中國之行第21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二)第282章 割喉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471章 榮譽布列塔尼亞人和聖戰士免費孔乙己周伯鶸版第232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上)第528章 由歷史劇開始的新歷史第445章 火刑架第201敦刻爾克上空的鷹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257章 爆菊和雷擊第117章 進擊的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