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時候,老謀子再度出山的十億大電影《金陵十三釵》接連四周四次取得冠軍,總票房突破五億。但距離電影一億美元的成本,撲到與張衛平直接分手。電影本寄往與海外票房,結果日本票房可以忽略,美媒也評價不佳:
《紐約時報》評論認爲:張一謀最大的敗筆在於對整個南-京大屠殺採取了一種疏遠的、甚至是輕描淡寫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歐式教堂裡,且在屠城的大背景下卻處處充滿了性的暗示(雖然**很短,但整個劇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對於13個女學生的覬覦)。
《好萊塢報導者》批評稱,在好萊塢,只有最愚鈍的製片人纔會在南-京大屠殺這樣的災難中注入性的成份,但這卻成了《十三釵》的核心元素。美國著名電影批評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manuel-Levy在《電影》雜誌發表文章,批評《十三釵》“不是來自真實生活的靈感,而是張藝謀製造的一個嚴重缺少平衡、過度炫耀某些場景的電影大雜燴,是張藝謀發跡以來最糟糕的一部電影。”《紐約郵報》乾脆以“枯萎的戰利品”來諷刺這部影片,將這部影片稱作是一部“極端荒唐的肥皂劇”。
製片人張衛平本來還想讓該片已在第84屆奧斯卡上有所表現,角逐所有13個單項獎的申請,其中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將角逐最佳男女主角。可惜,在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上,《金陵十三釵》的專業好評率僅爲30%,以往參加奧斯卡的外語片至少要好評率80%以上,纔有希望獲獎。如今奧斯卡早已過去,沒有中國的影子。
李東來未對這部電影做出任何評論,他一項深居簡出的。適逢《十三釵》3月在北美正式公映,李東來特地抽空帶着女人一起進電影院看了一遍,也被媒體逮了個正着。
如今還能在街上拍到李東來的照片。記者不要太興奮,何況人家李東來一出門都拍一送二,身邊總有個美女陪伴。因爲上映規模很小,他找到這家上映的電影院也頗費工夫。
看完之後,他罕見的接受了採訪。不過記者是先採訪艾瑪的,她孕味十足,小女人臉上時刻煥發一層光澤。笑道:“我是陪他來看電影的。電影…還不錯啦。”
李東來接過話茬道:“最近臉書、推特上大家都在討論這部電影,我偶爾得閒就跑來看看。認真看了電影之後,與我一同觀看的許多人都很感動。個人以爲,要比以前張導演的電影更好,無論特效、演技還是故事都超過預期,值得推薦。雖有瑕疵。但絕不是最近美媒評價的那樣糟糕。我可以斷言,許多寫影評的傢伙,甚至連電影都沒看就直接人云亦云的跟風寫一篇。我推薦大家去看一看,不要盲目的被影評人的評論矇蔽眼睛。”
他當然要說好話,如果連他都批評的話,中國電影誰還能走出國門?
作爲2012年新春至今,一直都是風雲人物的李東來。他首次對一部不屬於自己的電影做出評價,也被不少媒體報道。這樣肆無忌憚的批評影評人尸位素餐,自然會招惹那些本來就與他有仇的傢伙們攻擊。他們表示,要帶着放大鏡去看一看李東來的下一部電影——《泰迪熊》。
“正合我意。”
好萊塢多少電影上映,都是卯足了勁博位宣傳,結果李東來的新片從去年吵到今年,依然還在主流媒體上打嘴仗。真讓各大公司羨煞。
倒是李東來這番仗義執言,被轉載傳回國內。引來二張的道謝。因爲他隨口一句,還真的讓《十三釵》票房出現擡頭之勢。只是電影確實不太對美國人的口味,多是華人在捧場,想要大賣是不可能的。
國內去年春節檔期,可不是僅有一部《金陵十三釵》在出風頭。事實上,另外一部3D武俠大片《龍門飛甲》的口碑要比它好得多。
儘管電影在香港的票房不算如意,徐可大導演倒確實算是香港導演中最早一批正確在大陸找到拍片方式的導演。相比不少香港導演依然在香港稱王稱霸,他的電影已經成功突破五億大關。
《龍門飛甲》作爲國產3D,此前是不被觀衆看好的,他們一向對國產技術不信任。上映之後卻迅速扭轉觀衆觀念。也打響了徐可武俠在新時代的名望。
看過徐可遞過來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劇本:唐高宗末年,高宗與武則天力排衆議出兵攻打敵國,豈料艦隊出海遭遇事故損失慘重。年少的狄仁傑初到洛陽便捲入他人擄掠花魁銀睿姬(Angelababy飾)一案,幾經波折解救睿姬並獲得大理寺卿尉遲真金(馮少峰飾)信任,攜尉遲與沙陀忠(林耿新飾)一同查辦“龍王案”,而睿姬昔日情郎元鎮則成爲破案關鍵。與此同時,神秘人、巨型海怪以及有關皇族的安危的陰謀接連而至,洛陽城陷入一片危機四伏之中……
李東來不是很滿意。電影既然由他出演,肯定是要博取海外票房的,否則以他破億的價碼,海外賣不動,誰還敢請他拍片。
他是小輩,卻毫不給面子的針對劇本提了許多意見,“晦澀難懂的地方要做出修改,每一句臺詞都要能準確翻譯成英文、包括唐詩。切不說懸疑,劇情簡直忽悠人的智商,雷點直逼《無極》。
電影一開始是大唐水軍被神秘生物全殲,封建迷信害死人,洛陽人民擡着銀睿姬去給龍王獻祭。李東來只要想想AB骨瘦如柴的身材,就不由皺眉,骨頭上只有四兩肉的主兒獻祭給龍王,龍王能吃飽嗎。唐朝美人不是肉多嗎,老怪倒是完全不顧……罷了,畢竟是自己的女人,李東來也同意了。
獻祭不是想的那樣扔到河裡了事,而是要先送到寺廟裡由大師開光。大師想以喝茶爲前戲,結果被一陣煙霧迷昏。一羣蒙面歹徒前來搶親,歹徒頭子一看女主就情難自控,光天化日之下就啃了起來。後來元公子變成的怪物現身,一通亂打。而大理寺的人則像所有港片裡一樣姍姍來遲……
許多劇情都不靠歷史,這也是香港電影的通病。其中尤以徐可爲甚。他沒少幹這事,《笑傲江湖》中的服裝奇葩之類的,就不去細說了。
後來是狄仁傑按圖索驥,查找真相的部分。元公子甦醒後,劇透了一切,原來一切都是霓虹景的陰謀。他們妄圖以中央特供產品來把天朝高層一網打盡,用心何其歹毒。
這一部裡的偵探橋段比第一部《通天帝國》弱不少。《狄仁傑》系列的噱頭就是偵探情節,如果這裡做不好,那後續就堪憂了。
通看劇本,第一個高-潮應該是洛陽城所有的皇親國戚和朝臣萬人端碗,打破喝尿人數最多的吉尼斯紀錄的場面……算了,不提徐老怪的惡趣味了。
接下來劇情似乎可以算是加勒比海盜副本,一座看起來就邪惡無比的島上,展開攀巖絕技,在懸崖上閃轉騰挪,把反派幹掉。然後在海里和最終boss——龍王展開了決戰。
這部片子的隱喻就很容易理解了,霓虹浪人亡我之心不死,一直做着問鼎中原的千秋大夢。除了在特供食品裡下毒之外,還培育了類似航母的先進武器,妄圖佔領制海權,在海洋裡封鎖天朝。最終,一切都塵埃落定,天朝重新獲得了和平,迎來新的盛世,大唐夢深入人心。而此刻,宮中正悄悄經歷着一場驚天鉅變
對徐可技術狂人的稱號,李東來也是抱着不以爲然的態度。
他看過快成片的《少年派奇幻漂流》,立刻變成李案的腦殘粉了。那才叫技術,所有的技術歸根結底都是爲了更好地爲電影本身服務的,這就是徐可與李案的差別。
李東來一一點出劇情弱點,跟徐可多次電話連線,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
徐可對李東來的重視可見一斑,畢竟李東來的劇本是多次拿奧斯卡的。在如今這個劇本難求的時代,他的意見,纔是《狄仁傑》能否走出海外的根本。
“既然是聯合執導,徐導您也別怪我不知天高地厚。”
“不會不會,我主動邀請你的,知道你不是那種自私的人。一切都是爲了電影,有什麼話你儘管說。我向你學習。”
“……好吧,咱們不恭維了。我提些我的看法,古都洛-陽的景觀可以用清明上河圖的敘述方式,真實的還原古都風采。3D拍攝我同意,但所有技術環節,我要最終話事權。所有技術數據資料,我可以讓《功夫熊貓》劇組暫緩進程,去洛-陽實地取景特效來還原……關於特效氛圍,我推薦您去看看李案導演在臺島水渠拍攝的《少年派》,我毫不諱言,那是可以競爭奧斯卡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