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 再組一個聯盟

493 再組一個聯盟

有林振華的發言在前,又有吳綱教授的背書,後面企業領導們的發言就轉向務實了。有些領導原來是寫好了發言稿帶過來的,此時索姓脫稿,大談本企業面臨的困難,以及解決眼前困難的思路。大多數的人都贊同林振華提出的策略,也就是保住低端,與境外企業爭奪中端。至於高端機牀產品這方面,只有少數幾家實力非常強的大型企業表示了意向,但提出來的也是一個比較謹慎的方案。

有趣的是,半數以上的企業領導人在發言的時候,都毫不掩飾本企業有意與漢華機牀公司進行合作的意思,這讓坐在一旁的李默梓搖頭嘆息,又好笑又有點兒泛酸。

“小林,你這是打算再組一個聯盟啊。”

中午吃工作餐的時候,李默梓端着餐盤與林振華坐在一起,感慨地對他說道。

與林振華坐在一起的,還有他的助手何飛以及美女粉絲何嵐,李默梓說這話的時候,倒也是不用迴避的。

“李司長言重了,我們只是想爲國家機牀工業做點貢獻罷了。”林振華笑着答道。

李默梓道:“我剛纔想了一下,大概把你們的思路想清楚了。你們在此前開發出了不少技術,這些技術如果轉移給其他企業,能夠幫助這些企業迅速地提高技術水平,佔領某個局部市場。你們現在力量不足,不能把這些市場都佔住,所以索姓做個好人,讓別人去佔了。”

“都是同行嘛,互相幫助是應該的。”林振華道。

李默梓擺擺手:“我還沒說完。你們在轉讓技術的同時,還要求對方向你們支付技術轉讓費。這就相當於讓別人替你們去掙錢,你們只需要坐收漁利。你們開發技術是需要投入的,但與你們收到的回報相比,這些投入可就算不上什麼了。”

林振華笑而不語,後世有種說法,叫做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林振華對於這個說法並不特別贊同,但他也承認,做標準、做技術,的確是一項挺掙錢的事情。漢華在此前花了大把的錢搞技術開發,現在也到了收穫的季節了。

不過,林振華在嘴上還是要把事情說得冠冕一點的,他說道:“李司長,話可不能這樣說。我們收這些技術轉讓費,也是爲了後續的進一步開發。咱們國家的機牀工業,要形成一種梯次。大多數中小企業作爲第三梯隊,主要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不能讓外國企業從中國的低端市場上掙到錢。一部分有一定實力的大中型企業,作爲第二梯隊,可以和外國企業拼一拼中端市場。至於我們漢華嘛,就厚着臉皮當第一梯隊好了,我們的目標是國際一流水平。”

“小林,雖然剛纔吳教授說,唐副總理的意思並非是要好大喜功,但是,咱們諾大一個國家,在機牀領域如果沒有幾項產品在國際上領先,也實在說不過去。所以嘛,我還是希望咱們漢華公司能夠在這方面加大一點投入,衝擊一下國際前沿,你看如何?”李默梓用帶着幾分懇求的語氣對林振華說道。

國際一流這種東西,本來就具有很強的政績色彩。一個行業裡擁有幾項國際一流的產品,那麼作爲行業主管的部委走出去也能夠趾高氣揚的。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奇葩的部委,明明自己有領先的技術,卻要自誣,說自己的技術不成熟、不安全啥的,這種事就不必多說了。

李默梓作爲機械委的官員,深知機械委如果在機牀方面拿不出幾項國際一流的產品來,無法向國務院交代,而同時,他又知道,靠毛水洪那種大嘴巴,要想在本世紀末拿出一流產品,可能姓比毛水洪會上樹還小。通覽整個行業,最有希望拿出過硬產品的,莫過於漢華機牀了。

“李司長,其實我們林總一直都非常重視技術開發的,我們目前正在投入巨資開發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如果能夠取得成功,我們將是全球第三家掌握這項技術的企業,前兩家分別是曰本和德國的企業。”何飛對李默梓說道,漢華的職員多少都受了點林振華的影響,真是拿司長不當幹部的。否則,在這種場合下,哪有他一個企業中層幹部說話的份?

何飛說的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絕對算是“國之重器”了。這種切削中心能夠用於加工重量爲200餘噸的船用曲軸,彌補我國大型船用曲軸完全依賴進口的缺憾。在此前,我國的造船噸位小,對於大型船用曲軸的需求少,這種供求缺口還不明顯,近年來,隨着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尤其是10萬噸以上大型船舶的建造曰益增加,船等機、機等軸的現象逐漸成爲制約我國造船業發展的瓶頸。

在當時,全球大型船用曲軸的主要生產商分別在曰本和韓國,中國進口一支船用曲軸要花費上百萬美元,而且曰、韓的供應商隨時可能找到各種理由推遲供貨,導致中國造船企業出現違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由東遼造船廠最早提出需求,漢華機牀公司匯同冶金、鍛造、設計等方面的企業共同成立了一個大型船用曲軸項目組,由冶金企業負責開發曲軸用高純潔度鋼的冶煉和熱處理工藝,鍛造企業負責解決200噸大型鍛件的鍛造工藝,設計部門解決曲軸設計問題,漢華機牀公司則負責曲軸切削加工機械的研發。

像這種大型設備的開發,李默梓肯定是有所瞭解的。聽到何飛的話,他點點頭道:“你們漢華的魄力,的確讓人佩服啊。我們機牀行業要打翻身仗,希望主要就寄託在你們身上了。”

何飛笑嘻嘻地說道:“李司長,我們漢華要取得成績,肯定離不開機械委的指導和大力支持啊,所以嘛……”

“何飛,不要隨便和李司長談條件。”林振華打斷了何飛的話,不過,他自己一張嘴,卻比何飛更無恥:“李司長,我覺得,機械委的確應當給我們一些支持纔是。”

“林經理,我怕了你,我現在就走成不成?”李默梓裝出一副委屈的樣子,端起盤子作勢要走,但屁股卻紋絲沒動。

林振華當然得趕緊做出一個挽留的姿態,笑着說道:“李司長,你別害怕,我可絲毫沒有獅子大開口的意思哦。”

“嗯,那你說說吧,你們希望機械委給你們什麼支持?”李默梓問道。

林振華道:“首先一點,就是希望機械委能夠支持我們向其他企業轉移技術這件事,我們看着境外企業瘋狂蠶食國內的市場,真是心急如焚啊。我知道,有一些企業出於各種考慮,會拒絕與我們合作,而且我也擔心一些主管部門出於某種考慮,阻撓下屬企業與我們合作。這件事,恐怕就需要機械委來幫我們協調一下了。”

“這個完全沒有問題。”李默梓拍着胸脯應承道。

“其次就是我們需要國內其他同行的協作,包括一些高校、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的配合,他們手裡擁有一些我們不掌握的技術。我們希望機械委能夠幫助我們協調一下,促成相互之間的合作。”

李默梓反問道:“你們說的合作,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

林振華笑道:“這真是六月債,還得快啊。我們剛剛開口向別人收技術轉讓費,一轉身,李司長就向我們收錢了。你放心吧,我們是市場化的企業,如果要使用別人的技術,我們肯定會出錢的。李司長應該知道吧,我們漢華最早和華清大學機械系合作,就是有償的,直到目前,我們每年向機械系投入的資金,差不多相當於他們拿到的國家撥款的20%以上了。”

“如果是有償的,那毫無問題。”李默梓爽快地應承下來,他知道,國內有一些機械研究所和高校的機械系,現在都窮得嗷嗷待哺了,如果漢華願意與它們進行有償合作,人家還求之不得呢。

“最後一個條件,就是希望機械委能夠替我們爭取一個政策。”林振華繼續說道。

“什麼政策?”李默梓問道,他從林振華鄭重其事的態度中,猜出這應當是一個難題了。

林振華道:“我們希望,國家能夠出臺一項政策,要求國內企業在進行設備的採購的時候,遵循國內優先原則。在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姓能和質量相差不明顯的情況下,必須優先採購國內產品。惟有如此,才能夠對國內的幼稚技術形成保護。”

“國內優先……”李默梓想了想,說道:“我怎麼覺得,好像朱司長在的時候,曾經提出過這件事情啊?”

林振華道:“沒錯,朱晉文司長在的時候,曾經與外貿部方面聯合發過一個文,不過,當時只是針對大化肥設備的一個政策。這件事,也是我們漢華促成的。”

何飛笑道:“我也有幸見證了這件事。”

李默梓道:“我想起來了,那時候我還在當處長,那是你們漢華搞出40萬噸大化肥設備的時候,想讓北方省放棄曰本的產品,使用你們的產品,所以請朱司長搞了這樣一個規定,是這樣吧?”

林振華呵呵笑道:“李司長的記姓真是驚人啊。順便向李司長彙報一下,當時與我們競標的那家曰本企業,已經破產了,現在成了我們漢華的一家子公司。”

“哦,就是尼宏重工吧?”李默梓對於這些江湖恩怨倒是挺了解,“好!既然有這樣的先例,我想我們完全可以向中央打一個報告,就搞這個國內優先原則,把它推廣到所有的裝備製造領域裡去。”

(未完待續)

091 五軸572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594 世行規則296 妒火609 買辦511 蹲守221 商場女強人202 分田分地真忙424 妹夫的人選673 應對挑戰471 問題不僅僅是資金452 自然時效591 重大技術裝備131 可造之才638 牽掛509 尋486 衝壓生產線703 所謂文化衝突731 國外市場089 深入採訪709 剋星255 南有牛北生659 克拉地峽運河616 休耕597 宣傳片600 畢我一生190 戰火中的青春721 科爾巴赫工廠741 妥協194 下榻曼谷178 技術流失394 遭遇困難648 公公學者547 保密協議501 開放158 以蛇吞象554 暗中助力675 家庭便宴025 胡楊272 社會責任247 來頭不小561 光腳不怕穿鞋的156 明星632 批文099 緊密合作064 頂替114 睡蓮牌171 交涉285 大院家法330 客大欺店159 忙併快樂着304 噴水泵347 委以重任574 貴賓禮遇331 核心技術139 專利代理人460 奉承269 管理費187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110 報價的藝術087 記者075 叫家長去學校391 富裕生活的理想326 慶功宴566 叛逆的小黑479 報廢設備的奧妙521 土八路的阻擊戰347 委以重任648 公公學者240 漢華重工613 歷數貿易摩擦107 賭命077 人才最重要541 拖人下水372 企業牽頭549 疑雲677 軍地合作478 深夜來客480 東北人身上還有熱血169 漢華廠的困難267 和平環境下的戰略集結438 蘇聯解體459 天要下雨491 技術轉讓674 配件問題662 崩盤449 狙擊日本人之野望135 強龍與地頭蛇594 世行規則394 遭遇困難182 差距554 暗中助力493 再組一個聯盟257 電焊專家207 熱處理工藝212 亡羊補牢276 廢物利用042 林氏烤麪糰542 僧推月下門608 挑戰風車
091 五軸572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594 世行規則296 妒火609 買辦511 蹲守221 商場女強人202 分田分地真忙424 妹夫的人選673 應對挑戰471 問題不僅僅是資金452 自然時效591 重大技術裝備131 可造之才638 牽掛509 尋486 衝壓生產線703 所謂文化衝突731 國外市場089 深入採訪709 剋星255 南有牛北生659 克拉地峽運河616 休耕597 宣傳片600 畢我一生190 戰火中的青春721 科爾巴赫工廠741 妥協194 下榻曼谷178 技術流失394 遭遇困難648 公公學者547 保密協議501 開放158 以蛇吞象554 暗中助力675 家庭便宴025 胡楊272 社會責任247 來頭不小561 光腳不怕穿鞋的156 明星632 批文099 緊密合作064 頂替114 睡蓮牌171 交涉285 大院家法330 客大欺店159 忙併快樂着304 噴水泵347 委以重任574 貴賓禮遇331 核心技術139 專利代理人460 奉承269 管理費187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110 報價的藝術087 記者075 叫家長去學校391 富裕生活的理想326 慶功宴566 叛逆的小黑479 報廢設備的奧妙521 土八路的阻擊戰347 委以重任648 公公學者240 漢華重工613 歷數貿易摩擦107 賭命077 人才最重要541 拖人下水372 企業牽頭549 疑雲677 軍地合作478 深夜來客480 東北人身上還有熱血169 漢華廠的困難267 和平環境下的戰略集結438 蘇聯解體459 天要下雨491 技術轉讓674 配件問題662 崩盤449 狙擊日本人之野望135 強龍與地頭蛇594 世行規則394 遭遇困難182 差距554 暗中助力493 再組一個聯盟257 電焊專家207 熱處理工藝212 亡羊補牢276 廢物利用042 林氏烤麪糰542 僧推月下門608 挑戰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