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黃河決口

“加五成?我沒有聽錯吧,就算是現在這些工人的工錢在整個大明朝也都是最高的了,怎麼還要再增加五成?”馮庸腳步一頓,轉過頭來驚訝地問道,增加五成,這可不是一點點的小數目了。

現在幾十萬人,如果每個人的工錢都增加五成的話,那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也難怪馮庸他會驚訝了,因爲在他看來這完全就不符合商業的規律——他做了這麼多年的帳房先生,自然以商人自居。

張雷可不在乎這些,他從來都不會去計算自己現在有多少錢,對他來說夠用就很多了,因爲他一直以爲錢只有花出去的纔是錢,存起來的那頂多就是一堆金屬罷了。

“這個你還擔心什麼,剛剛這不是你給我看的嗎?花出去的錢可都通過我們的那些商鋪給全部賺回來了,那我們給他們多少工錢都不會虧啊,到時候還不是要進我們的口袋?只是要把握好度纔好。”張雷說。

馮庸一想,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便說道:“好吧,既然張大人都這麼說了,那我這就下去準備去了,相信這一下子多了一半的工錢,那些人肯定會十分高興的。”

張雷隨後便開始查看其他的各地送上來的情報,數十萬的工人,張雷可不會奢望他們個個都安分守己,自然會有一些搗亂的人,這些人張雷都需要通過自己的情報系統來發現,然後及時清理出隊伍。

突然。姜玉陽從外面急衝衝地推開門就衝進來,將張雷給嚇了一跳。看他臉色有些不對,張雷不由得問道:“老七,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可是現在情報處的處長,遇事要淡定纔對。”

“張大人啊,實在是沒有辦法淡定下來啊,我剛剛纔接到下面的消息,黃河決口了啊,我們的人淹死不少。那些有心之人就拿這件事情來做文章,說是我們惹怒了上天,要懲罰我們。你說這事情怎麼淡定?”

“黃河決口?”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震撼了,張雷也沒有辦法冷靜下來,他一下子幾乎是從自己的作爲上面彈了起來,“你的這消息是從哪裡來的?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

姜玉陽皺了皺眉頭,說道:“唉。就是前幾天發生的事情,下面的人報上來的,肯定不會是假的,張大人,咱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如果不處理好的話,恐怕對張大人的聲譽會有影響啊。”

“何止是有影響。這簡直就是要我的命啊,走,什麼都別管了,帶上人去黃河決口的地方去看看去,最近這天又沒有發什麼大水。怎麼就決口了呢,這不科學啊。”張雷急急忙忙地說道。

“真的要去嗎?那好吧。我馬上下去準備馬車來。”姜玉陽說。

張雷卻說道:“馬車速度太慢了,我們騎馬去,用不着帶上什麼東西,讓騎兵一隊跟着就好了。”

姜玉陽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張雷如此模樣,他也意識到這件事情似乎真的是非同小渴,於是一點兒也不敢耽擱,只不過小半個時辰的時間,騎兵一隊五千人就已經全部到位了。這五千人裡面大部分是跟着張雷的老部下,還有一部分就是招募過來的能人異士,他們對於張雷的作用就好像是禁衛軍對於崇禎的作用一樣。

張雷的動作自然惹得大家的關注,張雷也不會有時間解釋,帶着人,他們一路往山西而來,到了遇到的景象去一年之前已經大爲不同了,繁華了許多,戰亂造成的影響已經很少看到了。

“看來這裡恢復得不錯啊。”雖然是趕着去處理事情的,但是張雷看到這一幕,也還是十分欣慰,這些可都是自己的業績。

姜玉陽笑着說道:“這個倒是真的,張大人許久不在外面走動了可能不知道,就我們在外面的人可是十分清楚,經過這一年半載的時間,半個江山都好像是大變樣了。百姓已經從動亂之中脫離了出來,這都是張大人的功勞啊。”

“如此那我就滿意了,本來就是想着你們能夠好好地幫我把這裡治理好,現在看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只不過這黃河決口這件事情就真心讓人費解了。”張雷說。

一行人從山海關一直來到了運城。

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屬於晉南地區,是山西的南大門,古稱河東。運城地處晉、陝、豫三省交界處,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運城歷史悠久,是人類及中華民族文化的祖根,是人類的起源地,是人類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類最早食用鹽、開始冶煉和農耕文明的地方,是華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更是最早稱中國、中華、華夏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運城是“衣食住行”的發源地,“琴棋書畫”的誕生地。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的源頭、先秦古籍《山海經》的出處等,都在運城。

運城有一片很大的水域,往西南方向通過永濟渠與黃河在風陵渡交匯。而這個風陵渡,則是張雷這一次出門的目的地。

運城的官員早就已經知道張雷他們即將到來,已經做好了接待的準備,張雷他們一到運城之後就馬上安排了住處。張雷哪裡有心情去住宿,只是帶着人馬上便往出事現場去了。

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爲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裡,走入秦晉。金人趙子貞《題風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不久之前,工人們施工的時候,因爲遇見了一塊巨大的石頭,沒有辦法人工挖掘,便有人提意說用炸藥,經過商量後大家認爲這個方法是可以的,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這裡本來就是河灘溼地,土質疏鬆,再加上火藥的劑量可能太大了一些,在將那石頭全部炸碎的同時,也將一處地下水給炸了出來。地下水流動帶走了泥沙,浸透了地基,竟然惹得黃河堤壩塌陷,導致黃河水洶涌地往風陵渡奔騰而來。

如今的風陵渡已經成了一片汪洋,張雷他們還隔着很遠很遠的距離,就已經遇上了維持警戒的士兵,但是士兵很少,那些驚慌失措的人們還是時不時地進入張雷的眼睛。他不得不將自己帶來的這些人裡面的一大部分派出去一起維持秩序,而張雷則只不過帶了一兩百個人便繼續往事發地點而去了,儘管陪同的人都說前面危險,但是卻絲毫改變不了張雷的決心。

在一個小山坡上面,張雷停了下來,倒不是因爲他改變了主意,而是在他的前面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前面已經沒有路了。

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記載的黃河下游河道,大體經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稱爲“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現行河道,其間1128年前,河走現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後走現行河道以南,奪淮入海。歷史上,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因此,這一次因爲操作失誤而造成的決口,張雷並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但是在有心人的大肆宣揚下,這卻成了張雷惹得蒼天震怒的表現。

在一處小小的山頭,看着下面的渾濁的黃河水,張雷停了下來,他在思考着,自己應該怎麼樣做,其實要想黃河以後永遠不氾濫決口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不說現在,就算是三四百年後的那些人也不可能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張雷能夠想到的事情就是清理河道,將淤積的泥沙給清理出來,將一些地方的地勢壓低一些,至少讓它們不至於成爲“地上河”。黃河作爲中國第二大的河流,要想徹底清理,這個工程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是張雷是不會退縮的,他相信中國衆多的人口一定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但是這必須要經過周密的計劃,首先就是重新設計河道,還有就是那些沉積物如果挖出來之後又要運到哪裡去。還有就是人手,張雷初步估計至少要數百萬的民工才行,而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稍有不慎就會有人造反。遠在秦朝的時候,修長城就是這麼個情況,所以張雷不可能不防範。

在山頭站了一個多時辰,那風吹得張雷都有些渾身麻木了,他才似乎從沉思裡面回過神來,他對一直站在身邊陪伴着的姜玉陽說道:“老七,走,回去吧。”(未完待續。)

第99章 四海鏢局第24章 修戰船第309章 海上霸權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三百七十八章第353章 又見多爾袞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74章 招賢納士第162章 被髮好人卡了第355章 登基第364章 整頓第125章 進京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45章 徐峰的麻煩第202章 第一支資源掠奪船隊第三百八十章第355章 登基第二白二十六章 安慶告急第329章 李自成攻開封第9章 烤煙房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41章 合作伙伴第167章 詐降第3章 英雄救美的橋段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242章 坑人第40章 腦筋一轉,白銀萬兩第80章 張雷被羣毆了第16章 任君選擇第39章 你是英雄麼第290章 斷張雷一臂第53章 博弈第330章 委派監軍第89章 無處安放的臘八粥第389章 雄心再起第273章 無毒不丈夫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310章 硝化甘油第256章 聖女第146章 慕名而來第325章 張雷遇襲第260章 本島第236章 遠征李自成第158章 廣州灣第373章 融資(2)第237章 各懷鬼胎第246章 撤第294章 明升暗降第92章 發種子第75章 老夫子第32章 鑽牀和刨牀第200章 拿下大員(2)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155章 這羣大儒第6章 小蓮獻身第327章 圍攻張獻忠第245章 會和第275章 高陽之戰(1)第10章 萬般皆下品第181章 佈防第78章 張氏發明創造獎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一百三十章第322章 對敵張獻忠第83章 仇崖救場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384章 集 體婚事(4)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221章 大戰孔有德(1)第129章 賀逢聖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42章 折服第186章 論功行賞第260章 本島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315章 與清決戰(5)第177章 保皇陵第107章 規劃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244章 龍泉鎮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153章 第一節車廂第254章 心理素質太差了第268章 血戰(2)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44章 行業鉅子第202章 第一支資源掠奪船隊第273章 無毒不丈夫第99章 四海鏢局第242章 坑人第299章 最好的處理方案第129章 賀逢聖第106章 惹不起的對手第112章 硝煙亂(3)第三百八十章第61章 蘇家族會
第99章 四海鏢局第24章 修戰船第309章 海上霸權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三百七十八章第353章 又見多爾袞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74章 招賢納士第162章 被髮好人卡了第355章 登基第364章 整頓第125章 進京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45章 徐峰的麻煩第202章 第一支資源掠奪船隊第三百八十章第355章 登基第二白二十六章 安慶告急第329章 李自成攻開封第9章 烤煙房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41章 合作伙伴第167章 詐降第3章 英雄救美的橋段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242章 坑人第40章 腦筋一轉,白銀萬兩第80章 張雷被羣毆了第16章 任君選擇第39章 你是英雄麼第290章 斷張雷一臂第53章 博弈第330章 委派監軍第89章 無處安放的臘八粥第389章 雄心再起第273章 無毒不丈夫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310章 硝化甘油第256章 聖女第146章 慕名而來第325章 張雷遇襲第260章 本島第236章 遠征李自成第158章 廣州灣第373章 融資(2)第237章 各懷鬼胎第246章 撤第294章 明升暗降第92章 發種子第75章 老夫子第32章 鑽牀和刨牀第200章 拿下大員(2)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155章 這羣大儒第6章 小蓮獻身第327章 圍攻張獻忠第245章 會和第275章 高陽之戰(1)第10章 萬般皆下品第181章 佈防第78章 張氏發明創造獎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一百三十章第322章 對敵張獻忠第83章 仇崖救場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第384章 集 體婚事(4)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221章 大戰孔有德(1)第129章 賀逢聖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42章 折服第186章 論功行賞第260章 本島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315章 與清決戰(5)第177章 保皇陵第107章 規劃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244章 龍泉鎮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153章 第一節車廂第254章 心理素質太差了第268章 血戰(2)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44章 行業鉅子第202章 第一支資源掠奪船隊第273章 無毒不丈夫第99章 四海鏢局第242章 坑人第299章 最好的處理方案第129章 賀逢聖第106章 惹不起的對手第112章 硝煙亂(3)第三百八十章第61章 蘇家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