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陶大仙

人信什麼,沒理它也會有理。縱然破綻百出,也會自動腦補得合情合理甚至盡善盡美,絕對可信。

陶大仙的話,趙佶一聽感覺太有理,太合理了。

沒有鉅額錢財支持,小小河北一鄙夫獵戶田虎怎麼可能迅速成長爲一方大盜並兵強馬壯能迅猛破府衝州裂土分疆建立僞晉政權,並且兵勢強悍,越是追剿反而越是兵力廣大能征慣戰的悍匪頭領衆多越無法剿滅?

別忘了負責追剿的已不是內地無能的將領,而是抽調的西軍悍將。爲首的主將王稟可是武藝高強,忠心朝廷,願意死戰又極擅長帶兵的人物,即使是在武將人才衆多的西軍也是威名赫赫的頂級大將之才,卻追剿至今仍不能建功。

怪不得東京一小小排軍粗漢王慶被刺配淮西,人生地不熟的,舉目無靠,匆忙間殺人流竄佔山爲王逃避官府追捕卻一轉眼就成長爲一方巨盜也建立了僞政權,可以公然和朝廷叫板了,而且也是由西軍大將楊惟中領兵卻奈何不得。

僅說這兩股反賊,背後若是沒人強力支持,尤其是沒有鉅額錢財在前期投入扶持,怎麼可能做到?誰信啊?

那些反賊苦哈哈造反爲的不就是眼前的錢財享樂?要沒這個好處豈會提着腦袋造反。

肯定有人用鉅額錢財扶持,讓反賊及時嚐到了甜頭堅定了意志和反叛信心。不然沒得解釋。

“可爲什麼大相國寺會這麼做?”

大宋,尤其是皇家與滿朝權貴們對大相國寺可是不溥啊。不僅不溥,而且優厚得不能再優厚了,簡直把它捧上天了。

這些僧人如此體面享受,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好好的富貴悠然自得日子不過,他們爲什麼要冒險做如此喪心病狂罪惡事?

這太讓人無法理解了。想不通啊。

陶大仙聞言不禁輕嘆一聲道:“陛下,這有什麼無法理解的?”

“陛下不防想想,您信的是什麼?你最親近厚待的又是哪教人氏?最簡單地說,陛下本身是哪教仙神轉世當帝王來凡間享受這一世榮華富貴的?”

趙佶恍然大悟。

是啊。朕是道教的上仙轉世,和佛門不是一夥的,在凡間爲帝王再善待佛門也不會得佛門歡心,更不會贏得佛門愛戴和忠心支持。

這是根子上的問題。與怎麼做無關緊要。做得再好,佛門該排斥反對朕還是會暗中極力反對。

趙佶感覺找到了根源,但還是覺得佛門反對道門人當帝王可也不至於造反甚至不惜死戰悍然禍害皇妃公主並闖宮刺王殺駕,畢竟他們的小日子過得不但不錯而且富裕快活悠閒自在尊榮得很,不是被道教皇帝煎迫得生不如死不得不反。

難道真是上界的二教紛爭導致的凡間衝突大禍?

趙佶驚恐的眼神詢問陶大仙。

神威無邊的神仙吶,區區凡間帝王觸動了神仙的利益,陷入仙神間爭鬥的旋渦,哪還有好日子過?能有好下場?

他迫切需要答案。否則寢食難安。

至此,趙佶身爲一言九鼎的帝王卻懦夫苟且不如一鄉野村夫的本質暴露無疑。果然越是富貴越是怕死。

陶大仙心中鄙視冷笑,但面上卻絲毫不顯。

他不但收起了一向的春風化雨陽光明媚般的笑容,而且越發嚴肅,在皇帝的詢問眼神催促中神情變得凝重而遲疑。

趙佶第一次瞧見陶大仙這種神色,小心肝頓時提了起來,心臟撲通撲通一個勁狂跳。

也就是他喜歡踢球,經常運動,身體素質不說不錯也是沒大毛病,又正當壯年,否則非緊張得爆於心髒病不可。

他指指上天,“天師,莫非對朕這樣的轉世上仙道友也有什麼不能說的隱情忌諱?”

趙佶用疑問帶商量的語氣說的,眼神卻越發急切而凌厲起來隱有兇光:快說。朕要知道答案,心裡好有數,纔不管忌諱不忌諱。你就是泄露天機會遭到天譴,死也要讓朕明白。朕纔不管你是死是活,朕沒心思管你這個那個......“

這一刻,他的帝王自私獨夫本質也充分暴露出來了。

對面的陶大仙目光敏銳,對趙佶的眼神瞧得清楚,心中冷笑:”就你這樣的,貧道一小指頭就能弄死你。宰了你,貧道還能殺出皇宮逍遙而去。趙佶啊趙佶,你以爲就憑你身邊所剩無幾的太監高手和大內御林軍就能奈何得了我?“

心思是這個,他卻故意又遲疑不決了好一會兒才象是一咬牙終於結束了內心掙扎下了某種決心一樣,又露出往日那種溫暖喜人的笑容,只是笑容淡了點又含有些苦澀之意,指指天輕嘆一聲道:”此事涉及上界秘密,屬天機不可泄露。也罷,爲了道友未來,貧道就說一說吧。“

他的慨然願爲萬全道友而犧牲自我的高風亮節讓趙佶有些感動。當然僅此而已。趙佶決不會因爲道友陶大仙泄露天機會有天譴什麼的麻煩甚至性命兇險就不讓陶大仙說下去。只要能成全他自己,必要時誰死了誰犧牲了他都不在乎。

”陛下知道,我道教中人修的是仙,參的是天道玄機,講究的是參天道成就仙身以求脫凡舉霞飛昇。所以,我教中人總是避世隱居,追求清靜無爲,人間若清平祥和無災難需解救就不現身摻和。而佛門則不然,與我們不同。他們修的是人道,講究出家卻入世經歷紅塵諸般劫波,經受考驗,洗煉內心再出世脫凡,修的是心,其實是修神。“

趙佶微微點頭。

這方面區別的常識,他是懂得一些的。

”修仙和修神同爲成就神仙,飛昇上界長生不老,得永生大自在,殊途同歸,但這個過程卻是有很大區別的。問題就來了。我們道教中人修煉,只需要修煉自身管好自己就行了。難就難在對修煉者自身的根骨要求極高,講究的是仙緣。根骨不行,是濁胎渾骨,缺乏仙根,悟性再高,修煉再虔誠勤奮也沒用。沒有仙緣更不行。“

”佛修則不然。“

”佛家講究衆生平等。說凡慈悲心誠持之以恆,衆生皆可成佛。禽獸有靈也可成佛。何況是萬物之靈長的人?“

”也就是說,修佛是不講究根骨資質的。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只要你想修就能修。大開方便之門,也就贏得了人心。這一點比我道教高明多了。我道教是精英修煉。佛修是衆生皆可的普及修煉。至於能不能修成神佛,那得看你心是不是夠虔誠,自身是不是夠努力,有沒有慧根,與佛門是不是有緣了。“

”我道門參天道,借天力成仙身,其間自耕自食,自己(玩)就行。佛門修人道,參紅塵,糾纏在俗世中,又不論根骨好癩皆可,又無參悟的天道可借力脫胎換骨,想了道修成神飛昇就需要另一種力量——衆生念力。“

”念力來自信徒,來自追隨者。誰的名望大,信徒多,誰得到的念力之助就多,誰就可以更有成神的實力和機會。可天下就這麼多人,就這麼些念力來源,怎麼可能供養那麼多僧人成神?所以要爭,不僅要和外部爭,也要和內部爭。寺與寺之間要爭。同寺中的僧人也要相互爭。(不爭,如何能當上舒舒服服指使別人的僧大爺僧頭)所以,陛下看到同爲佛門,天下卻是分爲很多流派,各執一套宗旨,各拜自己的祖師,表面是天下佛門是一家和諧團結一致,實則各派競爭激烈,甚至信奉的佛陀菩薩都不同,東南西北的典籍也常常迥異,矛盾多多。而各自對信守的宗旨決不妥協融合。“

”所以,佛門中人出家卻混世,總積極干預人間,爲獲取信衆和念力,就迎合世俗人心,把廟宇建得儘可能金壁輝煌,象天宮,實則象俗人敬畏又夢想的皇宮,讓世俗之人更容易膜拜和嚮往。也是爲更多獲取信衆捐獻錢糧過日子,不然佛門專等世人供養,不事勞作卻無人供養,餓也餓死了,還修什麼神佛?“

”每當兵災亂世,人們忙着如何在兇險艱難中掙扎着活命,自然沒心思顧及信仰、僧道、修仙修神,生計艱難,錢糧不夠自家活命的,甚至易子而食,也沒能力沒心思關照出家人。這時候入世佈教也太危險,佛門就退世避居,不理睬天下苦難。等天下太平了,天下人又有閒心了,佛門又出世了。而且越是太平盛世,佛門越是積極,甚至不惜蠱惑人心,“

”佛門要爭念力,爭供奉過日子,就得全力爭信徒。和我道教的矛盾和衝突就在這個。“

”我道教修仙不需要念力相助,教中人少而且也多自耕自食,不需要爭信徒,本不需要和佛門發生衝突。“

”但還是要和佛門爭。“

說到這,陶大仙又指指天,”不得不爭啊。這就涉及到天機與上界秘密。“

”同爲至尊大教,二教,一方信衆興盛,倍威風體面,而別一方卻信徒寥寥太丟人,這不僅僅是面子問題,還涉及到一個最至關重要的方面——氣運。上界至尊們爭的是麪皮,更是本教的氣運。“

”沒了氣運,失了天意,再強大的神仙教派也得玩完。少了氣運,教派就得衰敗。可氣運和念力一樣就那麼多,而且和念力可隨着人數增加不同,它是恆定的,是天道定的就是這麼多。你教獲得的多了。我教就必然少了。“

”所以,上界二教在爭。在凡間,我道門也要和佛門爭一爭。“

”不然,沒人信我教,沒精英入教修仙成仙補充上界。而佛門卻精英倍出,信徒衆多,得更多念力支持了道成佛的不少,不斷飛昇增強着上界佛門的實力,原本相對勢均力敵的上界局面就會打破。我道教就落在下風,被佛門壓制,漸漸失去對上界的主導權,沒了地位權力,失了麪皮不說,這也會反過來影響天道對氣運的分配,氣運大跌,越發不濟。“

一說權力、尊貴、統治權什麼的,趙佶是皇帝,對此最是敏感,最重視這個,也最容易理解陶大仙的一通解說。

他信服的連連點頭贊同。

陶大仙一笑,輕擺拂塵道:“陛下你看,你是我道教上仙,當帝王也親近的是道士,無形中就提升了道教的地位和影響力。這就觸動到了佛教從上界到凡間的根本利益,讓上界的佛陀也不喜,你就是善待佛門又如何?”

“最重要的是,陛下是我教上仙轉世,在上界時本就是我教核心力量,對抗了佛門,哪怕與佛門友善也是佛門天然的大敵。陛下又成了人間帝王,實則是我教在上界爭得了氣運,這一次壓了佛門一頭。陛下又直接影響到下界二教態勢,完全可以左右局勢,直接威脅到佛門的生存。如此,不論您心裡想不想對付佛門,對佛門都是一種致命威脅。只有推翻你才能安心。”

陶大仙指指上天,神色又變得沉重:“上界佛門不允許你代表我教氣運興盛長久把持帝王權威。下界僧衆自然有感應和使命。如大相國寺中這些所謂的高僧骨幹僧,不過是些貪婪榮華富貴的佛門中人,所以才留戀東京繁花聚集而來定居或掛單卻長時間不肯離去,而不是行善天下進行苦修。皆是庸俗之輩,沒可能得道成佛,但趕上機會,得了上界啓示,對付陛下,最好是除掉陛下中斷道教氣運增加,爲佛門犧牲,死可飛昇,而不是下地府繼續輪迴。他們自然謀逆,而且願意悍不畏死行險一搏。此次行兇,這些原本慈悲祥和又文弱沒什麼殺傷力的高僧表現出來的妖魔般強悍也是源於上界。”

“這也是天機。上界佛門爲防止我教測算出來防範了,就以大法力混淆天機,試圖矇蔽。之前,貧道心有感應,感覺總似乎有什麼大凶險在威脅着陛下或我教,卻反覆推算,耗盡全力也總不得解,什麼也算不出來,如今才知道內情。”

趙佶信服地點頭。

大相國寺身爲佛門事實上的領袖,高僧們豈會讓朕悠然安穩長久做帝王,自然想着設法推翻朕讓朕早點結束此生......。

40節一頭冷汗第185節晴雨不同天第277節獵殺者的遊戲,中第202節制度造成的仇恨698節山東亂9第143節無所適從第356節昏頭轉向呂師囊666破罐子破摔第239節質問、處理和後果第19節時代的罪惡第108節能犯的錯都犯了,再續第42節截道山412暴擊下第110節宋江之旅第55節再臨京城,8第326節殺破狼,5第29節人生如夢中戲第251節偉大的老奶奶629這怎麼可能呢?75節做個閻王,中第54節盜賊四起(下第600節自埋禍根第50節再臨京城,3第53節盜賊四起(中第296節強中更有強中手,上第261節談判桌上的較量,上第139節瞞天過海第44節兄弟鐵膽(慶祝抗戰勝利上628有趣的後續第3節邊關危急第165節這就是女真與其它蠻子的差別625風波惡5第356節昏頭轉向呂師囊376感謝上天371不敢深 想第385節皮厚心黑564重兵圍剿二龍山第56節好冷啊,9第110節諸惡何其多,上第27節養虎第169節驚心唏噓第158節戰登州519力挽狂瀾下第194節勇敢的御使第88節生死難料第79節笑場第44節斷背之山第237節掠北1第21節關鍵佈局第327節殺破狼,6第256節膽大包天的‘賊’495我們是強者第276節獵殺者的遊戲,上320劫節,三第307節一個個軟釘子401復仇3第119節眼珠子都是紅的,下第250節畫蛇添足,下第513節及時雨藉機發彪5653美夢第38節刺客聯盟第10節裝睡的人性_終第2節嚇得不輕471強者的心,中第125節視覺衝擊第212節血染江州續第554節桃花山大戰4第306節不是敲詐,是控訴,下第165節悲泣而去,下第298節窩囊之極第471節鬥法21531誰的天下7第204節報應,4第211節兇險三關之邊關,上第207節有才的野心家第15節踏上征途329暗流,順風第346節惡果第424節從此再無半島國之滅國,上第243掠北7第22節二龍山第85節千丈坑278節平西7第51節血戰,拜求訂閱第86節莫忘初心2第47節不過是怕拋棄285節席捲西北的風潮2第180節五凶神第13節無聊的賊祖宗第126節老辣,下497胡鬧臺第187節關我屁事第515節夢碎一地第357節深謀遠慮趙家兄弟第10節大亂鬥第131節民族之本第136節難言的血淚中第45節禍福相依(中)627從趙跑跑到李跑跑再到構跑跑377年後應變
40節一頭冷汗第185節晴雨不同天第277節獵殺者的遊戲,中第202節制度造成的仇恨698節山東亂9第143節無所適從第356節昏頭轉向呂師囊666破罐子破摔第239節質問、處理和後果第19節時代的罪惡第108節能犯的錯都犯了,再續第42節截道山412暴擊下第110節宋江之旅第55節再臨京城,8第326節殺破狼,5第29節人生如夢中戲第251節偉大的老奶奶629這怎麼可能呢?75節做個閻王,中第54節盜賊四起(下第600節自埋禍根第50節再臨京城,3第53節盜賊四起(中第296節強中更有強中手,上第261節談判桌上的較量,上第139節瞞天過海第44節兄弟鐵膽(慶祝抗戰勝利上628有趣的後續第3節邊關危急第165節這就是女真與其它蠻子的差別625風波惡5第356節昏頭轉向呂師囊376感謝上天371不敢深 想第385節皮厚心黑564重兵圍剿二龍山第56節好冷啊,9第110節諸惡何其多,上第27節養虎第169節驚心唏噓第158節戰登州519力挽狂瀾下第194節勇敢的御使第88節生死難料第79節笑場第44節斷背之山第237節掠北1第21節關鍵佈局第327節殺破狼,6第256節膽大包天的‘賊’495我們是強者第276節獵殺者的遊戲,上320劫節,三第307節一個個軟釘子401復仇3第119節眼珠子都是紅的,下第250節畫蛇添足,下第513節及時雨藉機發彪5653美夢第38節刺客聯盟第10節裝睡的人性_終第2節嚇得不輕471強者的心,中第125節視覺衝擊第212節血染江州續第554節桃花山大戰4第306節不是敲詐,是控訴,下第165節悲泣而去,下第298節窩囊之極第471節鬥法21531誰的天下7第204節報應,4第211節兇險三關之邊關,上第207節有才的野心家第15節踏上征途329暗流,順風第346節惡果第424節從此再無半島國之滅國,上第243掠北7第22節二龍山第85節千丈坑278節平西7第51節血戰,拜求訂閱第86節莫忘初心2第47節不過是怕拋棄285節席捲西北的風潮2第180節五凶神第13節無聊的賊祖宗第126節老辣,下497胡鬧臺第187節關我屁事第515節夢碎一地第357節深謀遠慮趙家兄弟第10節大亂鬥第131節民族之本第136節難言的血淚中第45節禍福相依(中)627從趙跑跑到李跑跑再到構跑跑377年後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