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紀元92年,地球聯邦科學院院士莫爾提出了模塊化製造概念。基於這個模塊化設想和能量光晶的大批量生產,地球人類迅速投入模塊化製造星際戰艦。模塊化戰艦的思路是先將戰艦各個部件生產,每個部件至少配備小功率能量光晶、智能能量體和反引力部件,當戰艦各個部件全部加工完畢後,各個部件會在空中自動組裝密合,這樣不需要製造大型造船塢了,這對人類在戰場上迅速製造戰艦、提升戰力特別有好處。
模塊化製造戰艦使得地球人類戰艦製造速度飛躍,戰艦數量直線猛升。另外,模塊化傳送環或模塊化傳送門也輕易方便的製造出來。戰艦星際航行時不必再拖着一個大型傳送門,可以將傳送門部件打包放在戰艦裡,然後到達地點後再自組裝。通過傳送門,人類還可以將戰艦各個模塊傳送到對面,然後戰艦再自組裝,這樣能方便快捷傳輸戰艦編隊,而且正在製造的特大型戰艦不必受限於傳送門的尺寸了。
地球人類逐步將現有的戰艦進行拆除改裝,大多數採用模塊化製造戰艦。一部分戰艦還是保留先前的架構,這部分戰艦主要是用於一些特殊場合,比如迷惑敵人、探索宇宙等應用。
只要是人類願意,不僅僅是戰艦,各種設備和武器都可以快速小型化模塊化製造和自組裝,要大就大、要小就小的地步。
傳送環或傳送門也不必放在恆星附近進行能量供能,只需要能量光晶供能就可以,因此大大打破了傳送門的應用範圍限制。傳送門發展到後來的結果就是,地球近地空間和地球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傳送門。
地球人類更進一步,已經設想將傳送門平民化,如果一個人攜帶隱形的小型傳送門,然後通過傳送門傳輸東西,那就是地球神話傳說中孫悟空的“變”,憑空給你變一個東西出來!
能量光晶、模塊化製造、智能能量體綜合應用的結果是,月球又裝備了一項超級武器,就是將智能能量體戰艦月球化,月球這個超級堡壘可以隨時連續幾十次向目標發射智能能量體光子彈,每次都可以毀滅一顆行星甚至一顆恆星。特大型模塊化戰艦也被製造出來,人類稱呼它是大洲極戰艦,十年內一共造了20艘。
近乎變態的地球人類更往前進了一步,模塊化製造的傳送門有特大型的,這種特大型傳送門可以傳送行星,月球附近也裝備了特大型傳送門和各種大型傳送門,準備不時之需。傳送恆星的超大型傳送門正在研究中!
“金屬文明”的長方形金屬盒子和半透明金屬小球,這兩個物件也讓科學院費了不少時間和人力。
長方形盒子金屬非常緻密,這種緻密金屬似乎只有在恆星演化後期內部核心才具有,比如白矮星、中子星等。長方形盒子金屬原子內部,電子殼式結構已被破壞,只有赤裸裸的原子核和脫離原來機率軌道的自由電子
氣。
通過對長方形金屬盒子進行夸克透射顯微分析,盒子底面似乎有一個薄薄的發光晶片。科學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打不開這個盒子,後來還是將智能能量體光子彈進行改造,通過智能能量體光束將緻密金屬盒子強行切開,獲得那個薄薄的發光晶片。發光晶片經過強力光子計算機模擬和分析,得出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這是“金屬文明”一個戰艦的航行日誌。
從“金屬文明”這個戰艦的航行日誌,地球人類獲得了不少信息。
這個“金屬文明”來自地球紀元時代記錄的獵戶座大星雲M42,距離天參五恆星大概5625光年(以本空間光速4c0計算,以後如果沒有特殊說明,光年都以本空間光速計算)。航行日誌透漏了該戰艦到達的不同文明星球,與不同文明的戰爭、合作等情況,尤其提到了和索爾衆神文明合作,共同對抗“降光文明”。重要的是,該航行日誌明確描述了M42所在區域的光速還是4c0,也就是說,M42所在區域也是處於同一個光速位面空間!
對“金屬文明”如何航行這麼遠的方法、航行動力等分析進一步展開。當然,對“金屬文明”這個戰艦所遇到的不同文明也進行了各種分析。從“金屬文明”遇見的文明來看,“金屬文明”在各個文明的地位似乎還算是比較高的。
“金屬文明”的半透明金屬小球,目前還是在解析中,有用信息還不是很多。
銀河紀元132年,地球聯邦科學院舉行全院院士大會,當然聯邦艦隊高層、聯邦政府首腦都參加了大會。
文明院長首先講話,“各位,我們地球人類在如此短的時間的確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航行速度還是太慢了,相對於銀河系、相對於宇宙,我們即使是某種程度在這個空間超光速的能力,可我個人覺得還是不夠快。傳送門雖然很快,但是需要我們將傳送門送到對面,蟲洞雖然也很快,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落腳點在哪,目前還不能定位航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果距離足夠遠,我們的超距通訊也會成爲問題。就目前技術而言,我們的超距通訊能夠在本空間光速的210光年內傳送不成問題,但是如果超過210光年之外,我們的超距通訊如何實現?也就是說,定向超距航行和超距通訊,又是我們人類目前兩個大難題。”
所有人陷入沉思,正如文明院長所說,目前人類到達的範圍,的確還是太小,定向超距航行和超距通訊的確是兩個難題啊。
“各位,我個人覺得這兩個問題目前的確需要解決,但是我們需要時間。我要提醒一下”一個年輕小夥子,塗森院士發話,“在原地球紀元時代,先輩就發現原地球上天蠍座位置格利澤667C,擁有7顆行星,其中3顆是超級地球。在天秤座位置格利澤581有6個行星,第四
顆行星酷似地球!所以,爲了以後我們人類發展着想,我們應該進行這兩個不算遠的恆星系的生命探索。我們必須要再找到合適的類地行星,這十幾年的發展,新地球的資源被開採不少,以後人口如果爆炸,新地球也是承受不起的。”
“嗯,塗院士說的對,這個現在的確需要考慮了,我們應該要進行類地行星探索活動。幾年前的觀測表明,格利澤667C這3顆超級地球的大小比先輩們觀測的還要大。不過不管是地球先輩還是我們,都發現這個格利澤667C恆星系曾發出比較強烈的信號,也就是說,或許這個恆星系擁有智慧生命。各位,如果我們要進行探索,就要做好準備,做好和這個星系文明發生碰撞乃至戰爭的準備!”現任地球聯邦艦隊總司令蒙克威爾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那大家投票吧。”
投票結果出來,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要探索。這樣,格利澤667三星系統和格利澤581探索計劃準備實施。
地球人類之所以需要尋找新的適宜居住星球,一方面是資源人口的壓力,另一方面是文明的一種本性,也就是擴張性。
三天後,地球遠征艦隊各種模塊化戰艦經過休整,從天參五恆星附近傳送門到達魯坦星附近,新制造的6艘大洲極戰艦模塊、12艘智能能量體戰艦模塊也被傳送過來,然後再自行組裝成型。每個戰艦又自帶了傳送門模塊。艦隊又在魯坦星附近佈置了幾個大中型傳送門。幾天後,浩蕩的地球人類艦隊從魯坦星出發,分成兩個分艦隊,阿爾法艦隊和貝塔艦隊,分別向格利澤667三星系統和格利澤581進軍。人類這樣繞道,無非是想隱藏艦隊母星所在位置。
阿爾法艦隊和貝塔艦隊的戰力和物資基本一樣,兩個艦隊的戰力都是:3艘大洲極大力神號戰艦(每艘戰艦1060公里長,能毀滅大型質量恆星)、6艘國家級開拓者號智能能量體戰艦(每艘戰艦740公里長,能毀滅中型質量恆星)、16艘省級太陽號狙星艦(每艘戰艦480公里長,能毀滅小質量恆星或大質量行星)、40艘市級天參號狙星艦(每艘戰艦160公里長,能毀滅一般行星)、90艘縣級天狼號狙星艦(每艘戰艦70公里長,能毀滅小行星或者衛星)、220艘鎮級魯坦號狙星艦(每艘戰艦18公里長,能毀滅大型戰艦)、800艘市級巡航母艦(每艘戰艦160公里長,能毀滅大型戰艦)、2400艘縣級巡洋艦(每艘戰艦70公里長,能毀滅大型戰艦)、6200艘鎮級護衛艦(每艘戰艦18公里長,能毀滅中型戰艦)、6萬艘村級突擊艦(每艘戰艦6公里長,能毀滅小型戰艦)、20萬艘飛碟、4600萬艘無人飛機。
魯坦星距離格利澤667三星系統有82光年。
魯坦星距離格利澤581恆星有104光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