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

抱着這樣的念頭,陳止不由在整個問題上,多想了一下,覺得拓跋鬱律的話裡面,存在着不少的問題。?火然?文????w?w?w?.?r?a?nw?e?n?a`c?o?m

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三萬流民的這個數字。

幷州流民的情況,是真實存在的。

幷州和幽州比起來,其實也沒有多少優勢,雙方的人口本來算是半斤八兩,在戰亂之前,幷州的戶數也只在六萬上下。

隨後的戰亂,讓整個州的平民都遭了災,但因爲匈奴對整個幷州的控制,以及朝廷和匈奴的和戰,導致平民南下的道路被封死了,而東入幽州的道路也不安全,到了最後,反而是通過北邊的一篇叢林,潛入草原的路途最爲順暢。

這些人北上逃亡的時候,想的是在草原繞道,但草原乃是遊牧的天下,中原的百姓靠着兩條腿跑過去,怎麼可能跑得過這馬兒的四條腿。

所以,他們的想法是好的,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被草原部族擒拿,成爲了他們的戰利品。

而作爲那一帶勢力最大的部族,拓跋部成爲了主要的接收方,將這些來自中原的百姓聚攏起來,作爲自己的財產。

“這羣人,一旦落入草原,多數都會淪落爲奴隸,但是拓跋部算是整個草原上,文明程度較高的,而且他們對漢家文化的接納也很深,受限於生活環境,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漢化,但至少在風土人情上,是比較有接納性的,因此這些漢人在淪爲奴隸後,大部分可以存活下來,然後他們就會作爲勞動人口,投入到部落的建設中去,其中有手藝的匠人,又會被遴選出來,爲拓跋部服務。”

想着自己在秘書省得到的一些介紹,陳止的眼睛眯了起來,看着面前的拓跋鬱律,揣摩着對方的目的。

“因爲前世的原因,馬鐙已經大規模的在草原上傳播了,但是製作,以及鐵料等等,依舊還是問題,好在我前世就有顧慮,對馬蹄鐵沒有進一步的推動,否則這遊牧之能,怕是要難以制住了,但即便如此,時代的發展之下,也是早晚的問題,就算是現在,遊牧中漢化較深的部族,對於工匠的需求,也是逐年上升,這羣人鮮卑怎麼可能輕易放出來給我?要知道,那代郡一共纔多少人口,這樣的機會,可是不常見了,不過……”

想着想着,陳止忽然又想到一事。

“這幷州戶數,也就是六萬左右,算成人口,根本不多,就算是因爲戰亂,流民四起,但總不至於讓拓跋部一個部族,就集齊幾萬的漢人吧,而且聽拓跋鬱律的話,這三萬人拿出來,似乎並不困難,說明他們擁有的漢人人口,還有很多,這裡面隱藏着什麼?他願意將珍貴的漢人人口拿出來做結盟之事,單純重視盟友,是無法解釋的,因爲這等於是削弱自己,增加鄰居的實力,莫非這批人口本身有問題,又或者是拓跋部還有什麼我沒有了解到的問題?”

這樣的猜測,讓陳止意識到,自己對拓跋部,對草原各族的瞭解,都十分有限,靠着秘書省中的記載,根本無法知道當前的情況。

“看來,關於探子的需求,真的是迫在眉睫,各個方面都需要啊。”

想是這麼想,但陳止並不打算客氣,當前的情況下,和拓跋部結盟也好,得到人口也罷,都是強大自身的手段,哪怕人口可能存在問題,卻也比大族名下之民,要省去很多麻煩,況且整個代郡,算得上的人口,也就兩萬多,和三萬人一比,高下立判。

只要人口能來,多費點心思安置,也不是問題。

當然了,代郡的人口,其實除了這一萬五千人之外,還有許多人口不被紀錄在戶籍上,除了俗稱的黑戶之外,還有世家隱藏的一部人口,以及屯田之籍,除此之外,其實還有許多遊牧之民,都是在朝廷勢力收縮後,逐步滲透到幽州之中,並且半定居下來,人口也不再少數。

不過,除去屯田的人口數目,被王浚隱藏起來之外,世家瞞報的人手,一般和武裝家丁有關,因爲朝廷有定則,就算是家中奴籍,一樣也要在官府報備,否則如何能證明是僕從?所以這部分人口都是能掌握的,唯獨是代表着世家武裝力量的武裝家丁,因爲很多是從流民、失地農民中招收的,所以這部分的人口成了不容易搞清楚的部分。

只不過,考慮到武裝家丁的特殊性質,大部分的家丁還是要在官府報備的,所以被隱藏的終究是少數。

“就算把這被隱藏的人算上,加上奴籍,整個代郡的人口,恐怕也不能超過兩萬五!兩萬五的一郡,在中部、南部,恐怕還不到一個縣的人口,這樣的數目,是爲政和開展工作的巨大障礙,那王浚爲什麼不願意將屯田人口數目暴露,無非就是知道人口的重要性,生恐朝廷插手,於是用種種理由遮掩,來給自己提供便利。”

想着想着,陳止又估算起王浚在代郡的人口了。

“這代郡和廣寧郡,兩地的屯兵加起來,該有一萬人,那代郡一地,以五千來算,再把民籍算上去,單看這屯田民籍,怕是快趕上普通的編戶齊民了,再算上一些半定居的遊牧之民,代郡的總人口,去掉駐軍兵卒,該在三萬人到四萬人之間,只是成分複雜。“

三萬,不到四萬人。

這樣的人數,對於建設一郡,那是肯定不夠的,堪堪只能守成,就這樣都有些勉強,正因如此,陳止纔會那麼看重人口。

就是這麼些個人,每個月還有大量的農民,成爲流民,不斷流失,其中包括了珍貴的匠人。

這些個內容,閃電一般的在陳止心中劃過,已經讓他有了決定,他看着拓跋鬱律,整理了一下思路,這才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過你也知道,要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做到這些,實在困難,況且我也擔心,最後白白招惹了匈奴,你叔父卻改了主意,不如這樣,你先拿出三千人出來,作爲誠意,暫借給我,我用這些人手加快速度做準備,這樣你我也都安心,如何?”

“這……”拓跋鬱律眉頭一皺。

三千人他不是拿不出來,以他在部族中的權柄,調出三千的漢人奴隸,混合些許老弱,拿出來根本不是問題,但既然是陳止提出來的,還說是爲了做準備,那就不能輕易混上老弱之人,而且說是借,但按着兩人說定的條件,等於就是提前送出了,就算最後沒能說成,也不能指望陳止將人口還回來了。

見拓跋鬱律猶豫,陳止笑道:“拓跋兄,你該清楚,我與匈奴又仇不假,但匈奴現在也有很多困難,短時間內不會再來找我麻煩了,但如果要我牽制匈奴,這就得引來紛爭,若是沒有一點好處,我怎麼會答應這樣?其中風險,你也明白的,更何況,我對拓跋部能不能拿出三萬人,也是存疑的,你總該讓我安安心,三千人,不過是十分之一,若是能拿出來說三千人,那麼至少我知道,一萬人對你來說不是問題,也就能放心了。”

“這事……”拓跋鬱律還是眉頭緊皺,今日的決定,本就是他臨時起意,回去還要和叔父稟報,不好將話說的太滿。

陳止則趁熱打鐵道:“要牽制匈奴,需要的力量不小,哪怕我整合了代郡上下,也得給他們一個說得過的理由,不然怕是無人相從,如果能先有三千人進來,那我說服手下的把握也會大很多,否則單用官職壓人,他們出工不出力,最後不也沒有用麼?”

這話,終於讓拓跋鬱律點點頭,他道:“此事,我得回去稟報叔父,不能立刻給陳君答覆,但你放心,我當盡力促成此事!此事一成,你我當可歃血爲盟!”

“那麼,我就等着拓跋兄的好消息了!”陳止伸出手,和拓跋鬱律握在了一起。

等其人離開,陳止坐下來,權衡得失,不由搖頭。

“和鮮卑結盟,未必能成,也是一部險棋,但當下可以利用的力量不多,這個機會也十分難得,總該要試一試,至於背後陷阱,那也是相對來說的,等三籤轉化爲生產力和農業,情況又會變化,更何況,我還有其他準備。”

想着想着,就有僕從過來通報,說是冉瞻在外面等了有一會了。

“讓他進來吧。”陳止點點頭,想到對冉瞻的吩咐,知道又有事做了。

不一會,冉瞻就走了進來,他在外面等了許久,心裡有事,早就不耐煩了,要不是有陳止的命令壓着,剛纔就衝進來了,現在一見陳止的面,就忙不迭的把自己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

“王霍他們去拜訪吳階了?”陳止沒有露出意外之色,反而笑道:“這就好,希望他們都心存不軌,這樣皆大歡喜。”

邊上的冉瞻卻是聽糊塗了,忍不住道:“君子,這羣人明顯是要吃裡扒外了,怎麼你還不趕緊派人把他們都給抓了。”

“他們可沒有吃我的飯,算不得吃裡扒外,”陳止搖搖頭,“反而是我打算吃他們的飯呢,他們去找吳階,正是有此顧慮。”

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
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