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對此如何不淚垂

這位村民說的是很樸實的話,聽的周圍的人一陣叫好,開始七嘴八舌的衝着鏡頭說起了心裡話,攝影師很賣力的拍攝下來每一個珍貴的鏡頭。高建彬和媒體的關係可不是吹出來的,那是長期合作的關係,雖然這一次高建彬沒有爲採訪組去定房間,但是海藍大酒店主動給紀馨彤打了電話,紀馨彤當即決定還是按照以前的標準給採訪組安排了房間,餐飲也一起由石橋鎮支付,這點費用石橋鎮財政上還是出得起的。實際上就算是石橋鎮不出這個費用,海藍大酒店也會承擔起來,媒體的宣傳是海藍大酒店渴望長期合作的,特別是省裡面的權威媒體,平時想請那都是請不到的。得罪媒體的傻事,可不是海藍大酒店這樣嚐到甜頭的企業能做出來的,有着石橋鎮政府的合作關係,那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字。?

高建彬要離開石橋鎮的消息第一時間就通過新鎮區海藍大酒店分店,迅速上報到了總部,集團老總指示要始終保持高建彬的特殊待遇,並決定在東部新區新開設一家酒店,事實證明只要是高建彬在的地方,當地的海藍大酒店都會成爲政府的合作單位。酒店服務集團也不圖別的,高建彬的影響力太大了,他主持的宴會都是高層次的宴會,每一次都會給酒店帶來不少的機遇。?

網絡上面迅速地開始了對於這個事情的報道,高建彬甚至是網絡今年的紅人之一,對他的報道那可都是正面的,網絡的影響力之深遠,那是不可想象的,面對着鋪天蓋地的網絡宣傳,南江省的大部分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們都對高建彬既羨慕又嫉妒,這個高建彬怎麼就這麼幸運,官升得快不說,就是現在這樣的影響力,傻子也知道這個人真是前途無量的,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真是人比人該死啊高建彬此刻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屋子裡儘管是一批批的走,但是架不住來的人太多了,一批進來怎麼也要二十多人,和每批人說上幾句話,就是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一個上午也不過是能見二百多位羣衆,人羣中最多的還是各個行政村的羣衆代表,企業總算是來的人少,但是連領導帶職工代表怎麼也要七八個人,新經濟園區一開始入住的企業單位可是規模相當大,到最後高建彬和石橋鎮的幹部們都有些眼花了。?

儘管和高建彬裡的如此之近,李榕還是沒有第一時間見到高建彬,這個時候見不見高建彬反倒是次要的,對於羣衆的呼聲那纔是頭等的大事。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正當高建彬準備下樓去看望羣衆的時候,楊恩東和周雪嬌已經返回了石橋鎮,這次可是省委的三位常委以及最關鍵的央視採訪組到來了。丁永真還是第一次來到石橋鎮的新鎮區,剛來到新鎮區外面他就喊停了車,下車後他四處一打量以爲自己看錯了,這哪裡還是記憶中鄉鎮的樣子,簡直是一個現代化的小都市,楊恩東此刻就充當瞭解說員,他對丁永真發出的驚歎說道:“丁書記,石橋鎮的新鎮區是以園林綠化城鎮的構思建設的,其綠化面積高達百分之四十還要多,建築物大部分都是採用高層建築的方式,節約出來的土地用於綠化。本來是沒有鎮區的這條河,但是高建彬同志從長遠考慮修建了這條人工河,與吳江縣的新豐河貫通,引水繞城形成了現在的格局,河上還要建設九座各具風格的藝術型橋樑,這是高建彬同志專門請省建築設計院的專家們特別設計的。?

央視採訪組的記者們都很認真的聽着楊恩東的發言,等到來到新鎮區裡面,丁永真說道:“高建彬同志的工作的確是非常到位,很有環保綠化的意識,這是我看見過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綠化城市,這裡的空氣聞起來是很清新的,這就代表沒有什麼灰塵及工業污染,的確是居住的好地方。”周雪嬌說道:“石橋鎮是全省的有機蔬菜種植研發基地,有機蔬菜種植對於土地和環境的要求非常高,這裡有一條死規則,那就是堅決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工業污染源進入石橋鎮,一旦出現了那對於石橋鎮的有機蔬菜種植可是滅頂之災,外商很快就會停止與石橋鎮的合作。就是憑藉着環境優勢,新鎮區的房地產開發進行的非常順利,政府與開發商取得了雙贏的局面,樓盤剛開盤就全部銷售一空,在房地產不景氣的時候能有這樣的成績,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通過新鎮區的房地產開發,解決了新鎮區的規劃建設,爲海城區的居住壓力解決了當務之急,更重要的是爲原先這裡居住的一萬多名羣衆解決了居住、工作、子女上學等諸多的問題。”?

來到新鎮區的商業大街,丁永真看着省城的幾個著名的超市連鎖和大賣場都在這裡建設了分店,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派繁華鼎盛的氣氛,不由得說道:“就算是省城的商業街也不過如此,這樣的賣場超市規模真的是不小,看起來商家們把石橋鎮都看成了是黃金寶地,捨得在這裡投資,我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鄉鎮的新鎮區了”楊恩東說道:“石橋鎮的購買能力那是逐年在上升的,再加上這裡有一個新經濟園區,那可是入住了幾百家企業,有錢人可是相當的多,所以雖然這是一個鄉鎮,來這裡淘金的賣場連鎖非常多,價位也不低,就算是一些很奢侈的品牌這裡也是很尋常的。別看我是一個市委書記,想要大大方方在這裡面消費一次,那也要差不多攢上幾年。”聽楊恩東說的有意思,大家都笑了。?

李文洋說道:“看起來這裡真的是無愧全國百強鄉鎮的名氣,車輛的擁擠程度不亞於省城,這裡的農民購買能力還真是大大提高了。”周雪嬌說道:“是這樣的,自從高建彬同志推行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以後,有機蔬菜大量出口換匯,一個家庭收入個七八萬元那是很正常的,更厲害的是,土地開發是以入股的形式推行的,每年都會有分紅,所以十萬以下的家用轎車在石橋鎮的數量上升得很快,還好目前由於高建彬同志的眼光,這裡的道路都是超寬的,以後恐怕這裡的政府頭疼的是交通問題了。”楊恩東說道:“今天的流量還不是正常的,關鍵是一大部分人羣都到黨政大院那裡去了,如果是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車輛如果不是採取措施,肯定是不會這麼順暢的。”周雪嬌看了看錶說道:“現在已經是中午的時間了,我們先去吃點工作餐,下午就按照丁書記的安排開始工作,丁書記您看怎麼樣??

丁永真笑道:“從早上開始我就沒有吃好,這會也真有點餓了,但是說清楚,吃飯還是老標準安排,不要搞得太奢侈了,也不能喝酒,等到忙完了工作我請大家好好吃一頓。”市委秘書長秦福林早就和海藍大酒店打好招呼了,等到領導們一來就開始上菜吃飯,海藍大酒店的領導直到現在才知道央視的媒體到了,驚得酒店的領導們馬上開始向總部彙報,但是這次規格有點高,集團並沒有像是招待周國林和陳錫坤一樣,只是要求新鎮區海藍大酒店做好服務,並迅速派來了最好的服務人員。不得不說這些集團領導的腦子轉的很快,央視記者們也不會因爲酒店的刻意奉承而有所動,關鍵是這些人太忙碌了,接受的招待也非常的多,又有嚴格的工作紀律,很難爲一個酒店做什麼宣傳。只要是服務到位了,也就行了。?

海藍大酒店和黨政大院離得並不是很遠,來到樓上的旋轉餐廳裡,從窗子裡丁永真不由得失聲說道:“真是難以相信的奇蹟”大計誰也沒有想到從高處看看這個景象,於是都圍了過去從窗戶裡往外看,只見黨政綜合樓前面的廣場上都擁擠的人山人海,黑壓壓的全是人羣,廣場中心的地方站着一個人正在向大家鞠躬說話,記者和攝影師迅速的下樓,這樣的場景正是採訪的最佳時機,吃飯的事情基本上可以忽視了。丁永真一看馬上說道:“恩東同志,吃飯先等一會,我們也都去看看高建彬同志,另外央視記者們的安全保衛工作一定要做好了,千萬不能馬虎大意了。”?

高建彬實在是沒有想到外面居然有這麼多的羣衆在等着見他,他感動的熱淚盈眶,看着院子裡那麼多的禮物,有些說不出話來了,鄉親們的這份濃情厚意他拿什麼來作爲回報?看着一雙雙期待的眼睛,他說道:“大家到廣場上去,我和大家一起說說話,說完讓大家早點回家。”大家緊跟着他來到了黨政綜合樓大門前的廣場上,高建彬首先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各位鄉親父老們,我高建彬何德何能讓大家在這裡等着我,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盡到了一名黨員的職責和義務,沒有什麼可以拿來爲此做炫耀的資本的,我這是正常的工作調動,又不是生離死別的,大家沒有必要爲我一個人在這樣的天氣裡挨凍,看着你們我此刻非常的不安,這些年要是沒有你們這樣支持我,我高建彬何來這般的榮光??我推行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只是做出了一個思路而已,真正讓這個模式實現的功臣是你們大家,所以反而是要好好的謝謝鄉親們”?

用手輕拭了一下眼淚對着人羣說道:“馬上就要過年了,春節是個喜慶的日子也是個團圓的日子,大家不要因爲我一個人在這裡等待,現在可是大冬天氣溫非常的低,你們還有拖家帶口的,大家都是我的親人,我心裡感到非常的難受,大家還是先回家吧,我有時間還會回來看望大家的,石橋鎮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這裡謝謝鄉親們對我的一份真情,我高建彬再次謝謝大家啦”說完就向四周鞠躬,此刻他眼睛裡的淚水不停的流了下來,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慌忙上臺制止了高建彬的行爲,高建彬握住兩位老人的手,感覺到的是有些冰涼,他有些哽咽的說道:“劉大爺、孫大爺,你們都是秦河村有威望的長輩,二老這麼大的年紀還來幹什麼,我是大家的親人石橋鎮的兒子,您二老帶個頭把秦河村的鄉親們先說服回家,我年前肯定還是要去看望你們的。”?

孫大爺笑着說道:“就因爲我們沒有拿你當幹部,而是拿你當我們的孩子,所以今天我們纔會趕來的,秦河村能有今天的光景,我們幾個老傢伙就是做夢也沒有想到,你出去就是離開家的孩子,我們這些當長輩的無論如何也要來看看你,這麼多年你沒有收過秦河村一分錢的東西,爲了你的名聲我們也不給你帶東西,免得你爲難,村子裡啊,給你蓋了一座二層樓,那是老少爺們的心意,可是你也沒有去住過,小樓還一直空着沒有人去住,什麼時候你想秦河村了就回來看看,在小樓裡住上兩天我們大夥的心啊也就滿足了,村子裡現在生活的很好,你也不用掛念,在石橋鎮你都忙成這樣樣子,出去一定還有好多的事情要幹,有什麼需要老少爺們的就只管說句話,到了那邊就好好幹,秦河村有的是菜,到時候打發幾個小夥子給你送點去,也算是村裡面的心意,你也不要拒絕,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了。”?

這段話把很多的領導幹部們都說的心裡酸酸的,就連丁永真等省裡面的領導眼圈也紅了,老人說的是真情實意,是發自肺腑的語言,紀馨彤和程雨嘉都忍不住低下頭,因爲她們流淚了。高建彬忽然看到了一羣人,急得他都語無倫次了,幾步跑下去對一羣老年人說道:“大爺大娘們,你們都身體不好,這麼冷的天來幹什麼,這不是讓我犯罪嗎”丁永真有些奇怪的問楊恩東:“這麼多的老年人是哪裡來的?”楊恩東也不是很清楚,正好看見韓啓明急匆匆的趕來了,連忙教過他來對丁永真說道:“丁書記,這是韓啓明同志,是石橋鎮的元老幹部,一直跟着高建彬同志進行了石橋鎮的創業,是石橋鎮的功臣也是繼任的黨委書記。”對韓啓明說道:“啓明同志,這位是省委丁副書記。”韓啓明連忙主動和丁永真握手,丁永真問他這是怎麼回事,韓啓明頭上冒着汗說道:“這都是石橋鎮養老院的孤寡老人們,不知道怎麼知道這個消息了,大家誰也攔不住,只好開車把他們送來了”?

這些老人圍住高建彬,其中一位看起來精神矍鑠的老漢說道:“高書記放心,你看看,你給我們新買的衣服這麼厚,我們吃得好睡得好身體也好,你要離開石橋鎮了,我們都來和你說句話,你放心,我們知道你忙,待一會就回去了,要不然我們這些老傢伙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看見你,你給我們送吃的送喝的送穿的,還自己拿錢補貼我們的生活,我們不來心裡老是不得勁,你這孩子忙起來就一心在工作上,我們是害怕現在年紀大了,到走的時候看不見你了,所以啊這次說什麼也要來的。”高建彬說道:“我再忙也不會忘記您和大家的,是黨和政府給了你們幸福的生活,我只是代表而已,大家不要把好事都推到我的身上,您老放心,不管我在那裡工作,都會抽時間來看望大家的,我走後韓書記和程鎮長都會和我一樣照顧你們,不用擔心生活上會有困難,既然見到我了,那就可以回去了,要不然我就和你們一起回家”看到這樣的情形,石橋鎮的幹部們連忙過來,大家好說歹說總算是把這些老人勸回去了,這些人都七八十歲了,這樣的天氣出點問題那還得了??

剛想喘口氣高建彬又看到一幫子人,他走過去喊道:“你們廠長呢,我要撤他的職,幹什麼把你們也帶來了?”丁永真一看也嚇了一跳,都是些殘疾人,缺胳膊斷腿的有小兒麻痹症的還有看起來好像是盲人,就用疑問的眼光看着韓啓明,韓啓明說道:“丁書記,這都是石橋鎮的殘疾人,以前的生活都很難維持的,高書記來到石橋鎮以後特別關心這個弱勢羣體,優先照顧他們,專門成立了一個福利工廠,招聘了一個有經驗的廠長,讓這些殘疾人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從海州專門請來了專業老師對於他們進行輔導,讓他們有個謀生的手段。從財政上設立了專項資金來補貼他們的生活,該治病的治病,現在的生活可是過的很不錯的,有些殘疾人還組建了家庭,時常帶着我們去看望他們,今天我也沒有想到這些人也會來到這兒,我向市委檢討,是我的工作失職了”

第470章 嚴打風暴第974章 提醒的很及時第269章 高建彬的笑話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717章 美男計?第24章 新經濟園區(上)第790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800章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第664章 還能再無恥一點嗎第725章 思想的碰撞第498章 惹火燒身第186章 農業會議前的常委會第894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70章 你們到底要幹什麼第235章 苦澀的結果第124章 曹志鵬的鬱悶第63章 兩難之間十二第921章 邏輯不通第396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877章 夜路走多了終究要撞鬼的第482章 第二次的交鋒第821章 交通事故的定性第910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759章 角上場了第351章 意外的接觸第477章 事情還沒有完第614章 給臉不要臉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585章 定婚期第462章 狂熱的崇拜者第338章 開發區規劃第725章 思想的碰撞第886章 多米諾效應第205章 同學們的支持(三)第660章 探親(下)第898章 我們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512章 辛辛苦苦爲誰忙第262章 第一次常委會的講話第516章 調離海州的消息第453章 手上沒錢建設別談第959章 冤家路窄第370章 中組部領導的態度第781章 說話不算話第180章 高建彬的損招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150章 各個方面的交換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942章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第511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235章 苦澀的結果第539章 失敗的企業家座談會第203章 同學們的支持(一)第442章 暗戰第352章 牆角挖不得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801章 最大的一次危機第917章 學習和糾偏第846章 延續奇蹟第367章 高建彬的流言蜚語第581章 同病相憐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473章 你多說一句能死啊第205章 同學們的支持(三)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37章 你劃下道來吧第350章 副總理座談會的暢談第890章 境界的昇華第274章 規劃故鄉的資源發展425章 橋山村的新模式成果第263章 又出狀況了第687章 打草驚蛇第932章 我不是沒有後手的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34章 人事上的消息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265章 省市領導的態度第593章 微妙的處理結果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406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中)第451章 難以置信的誤會第153章 關於工作的安排第95章 回家(十)第138章 農業幹部的考覈第8章 事態的變化第199章 被市委一鍋端了第176章 房子問題第797章 四合院聚會第448章 強勢的發言第865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誰算計誰第301章 領導幹部必須要成家第673章 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第439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第223章 打架引發的後果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251章 張文華的擔心第789章 昨天晚上誰佔了誰的便宜第798章 糾偏談話第761章 佈局和交換第143章 矛盾生成
第470章 嚴打風暴第974章 提醒的很及時第269章 高建彬的笑話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717章 美男計?第24章 新經濟園區(上)第790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800章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第664章 還能再無恥一點嗎第725章 思想的碰撞第498章 惹火燒身第186章 農業會議前的常委會第894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70章 你們到底要幹什麼第235章 苦澀的結果第124章 曹志鵬的鬱悶第63章 兩難之間十二第921章 邏輯不通第396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877章 夜路走多了終究要撞鬼的第482章 第二次的交鋒第821章 交通事故的定性第910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759章 角上場了第351章 意外的接觸第477章 事情還沒有完第614章 給臉不要臉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585章 定婚期第462章 狂熱的崇拜者第338章 開發區規劃第725章 思想的碰撞第886章 多米諾效應第205章 同學們的支持(三)第660章 探親(下)第898章 我們也是被逼的好不好第512章 辛辛苦苦爲誰忙第262章 第一次常委會的講話第516章 調離海州的消息第453章 手上沒錢建設別談第959章 冤家路窄第370章 中組部領導的態度第781章 說話不算話第180章 高建彬的損招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150章 各個方面的交換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942章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第511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235章 苦澀的結果第539章 失敗的企業家座談會第203章 同學們的支持(一)第442章 暗戰第352章 牆角挖不得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801章 最大的一次危機第917章 學習和糾偏第846章 延續奇蹟第367章 高建彬的流言蜚語第581章 同病相憐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473章 你多說一句能死啊第205章 同學們的支持(三)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37章 你劃下道來吧第350章 副總理座談會的暢談第890章 境界的昇華第274章 規劃故鄉的資源發展425章 橋山村的新模式成果第263章 又出狀況了第687章 打草驚蛇第932章 我不是沒有後手的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34章 人事上的消息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265章 省市領導的態度第593章 微妙的處理結果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406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中)第451章 難以置信的誤會第153章 關於工作的安排第95章 回家(十)第138章 農業幹部的考覈第8章 事態的變化第199章 被市委一鍋端了第176章 房子問題第797章 四合院聚會第448章 強勢的發言第865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誰算計誰第301章 領導幹部必須要成家第673章 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第439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第223章 打架引發的後果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251章 張文華的擔心第789章 昨天晚上誰佔了誰的便宜第798章 糾偏談話第761章 佈局和交換第143章 矛盾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