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

丁永真看着有些吃驚的高建彬笑着說道:“以前省委之所以沒有提拔你到市政府領導的層面上,就是想着要你在基層紮紮實實的做兩年工作,磨練自己的意志和心性。但是從你到東部新區的半年時間來看,比在石橋鎮的時候還要成熟,成績也更加的突出和穩定,並沒有出現什麼驕傲自滿或者是拉幫結派,這樣看起來顯然省委的考慮是有些保守了。所以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組織上準備在明年換屆的時候,就讓你出任海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這也算是提前和你談話吧。我相信很多的海州領導幹部們已經回過味來了,常務副市長沒有安排人選,但是我估計市委的同志們或許能夠體會出組織的意圖,下面的同志肯定是什麼樣的猜測都有,這次就放一個懸念在這裡,有可能會對同志們起到激勵的作用。”

丁永真話裡面的意思高建彬明白,就是把位置空着,想要獲得進步的領導幹部們,自然要拿出相應的政績和實力來,競爭這個懸空的職務。要說沒有人動心那簡直是說瞎話,這可是市委常委會排名非常靠前的職位,一般來說市委書記是首位,然後就是市委副書記、市長第二位,專職的副書記第三位,組織部長或者宣傳部長是第四位,政法委書記或者是紀檢委書記第五位,第六位就是常務副市長。當然在市政府的排序中這是第二位,僅次於市長,如果市長外出或者離任,一般來說都會由常務副市長主持工作。高建彬當然也對這個位置充滿了期待,這是對於他的能力和成績的一種肯定。

石宣說道:“明年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母校建校五十週年的校慶,海州大學是從海州學院發展來的,從那時候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百年曆史了。現在海州大學已經開始了慶典的準備工作,按照你和我現在的成績,到時候完全有資格被母校邀請,這樣的榮譽足以讓我們感到爲之驕傲和自豪。現在因爲你的問題,省委受到的壓力也是格外大,好在周書記和陳省長頂住了。”高建彬聽到這句話感到非常吃驚,石宣說是因爲他的問題?他能有什麼樣的問題讓省委都感到爲難呢?道:“石部長,這句話我有些不大明白,我只是縣區級別的幹部,就算是有什麼事情,好像還不至於上升到省委的層次吧?

石宣看着有些驚慌的高建彬笑着說:“你別誤會我的話,那不是貶義的,就是因爲你的成績太過於出色,把好多上層領導的眼睛都給吸引住了,石橋鎮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咱們就先不去說,就憑着你在東部新區半年內的政績,就足以稱之爲難得的人才,像是後來的新農業深度開發模式,還有在滬市經貿洽談會的突出表現,這裡面還要延伸出來的是,你和國家部委的領導們有着相當緊密的關係,所以三部委都對你所在的東部新區青睞有加。而且石橋鎮的事件在網絡上也引發了很強烈的反響,民心所向必將所向披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好多的領導同志就直接動用關係想把你從南江省挖走,其中表現最強烈的就是滬市的鄭書記。”

聽到石宣這樣說高建彬才放了心,這個石部長存心嚇唬他,早說明白不就完了?讓高建彬非常感動的是,滬市的市委書記鄭文建對他特別的器重,已經幾次向南江省委要人了。作爲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都市,滬市的一把手在全國省市地區的排名,僅次於京都市的市委書記,同樣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副國級身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行列。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高建彬能夠得到鄭文建如此的賞識,也算是一種莫大的機遇,要不是東部新區的工作對他以後的發展實在太重要,就衝着鄭文建的鍥而不捨,他也心甘情願到滬市工作。這並不是說周國林對他器重的程度不及鄭文建,而是高建彬自己也知道,南江省並不是鍛鍊他自己最好的地方。

高建彬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夜十點多鐘了,看着家裡還亮着燈,知道李麗還在等着他,心裡面感覺到非常的溫馨,就加快腳步上了樓。李麗是市委宣傳部的領導,平時就在市委辦公大樓裡上班,丁書記和石部長來的事情又不是什麼機密,市委辦的電話通知還沒有打完,市委大樓的領導幹部們就已經傳開了。

更何況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海州市的處級領導們都來開會了,高建彬作爲副廳級的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還是東部新區的區委書記兼市長助理,沒有理由不到市委出席會議的。只要他來海州,那今天晚上回家也就成了定局。按理說高建彬也有三套住房了,但是就算是京都的大四合院,在他的心裡面也遠不及海州的小家,這裡是他最好的避風港灣,到處都是快樂的回憶和溫暖的的氣息。

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儘管高建彬得到了好幾位絕代佳人的青睞,像是李榕、陳潔柔、鳳雪依、餘曼妮、水心,還有宋婉凝,論起才貌絲毫不輸給李麗,都是難得一見的美女才女,但在高建彬的心目中,沒有任何的女孩子可以替代李麗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似乎只有李麗纔是他夢寐以求的妻子人選,這個念頭已經是根深蒂固,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帶着李麗到父母的墳前了。

掏出鑰匙打開門,高建彬就看到了那張溫婉的笑顏,張開雙臂把李麗摟到懷裡深吻了一會才放開她,客廳的茶几上擺着宵夜,這是她擔心高建彬在宴會上吃不飽特意做的,喝多了酒不吃飯對於胃的刺激很大,雖然只是一碗米粥幾碟小鹹菜,卻飽含着李麗的真情實意。

李麗坐在高建彬的身邊,看着他大口的吃着自己做的飯,心裡有說不出的快樂,居家過日子這樣就是一種浪漫!等到高建彬吃完後李麗才說道:“建彬,聽說這次市委領導班子的調整力度非常大?”高建彬拿出煙來點了一支,回答道:“的確是很大,我現在都有些感到不可思議,你父親走後的常委副市長位置空着,杜書記走後市委副書記的位置空着,加上這次範晨蕾當了市長,政法委書記、紀檢委書記還有宣傳部長三個位置,相當於把市委常委十三人的領導班子換了一半,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大換血。”

李麗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建彬,我想和你商量一下,這次回家發現我父母的身體都不是很好,所以我想要調到東陽市去上班,你看行嗎?”這句話讓高建彬感到非常吃驚,說道:“你爸媽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

李麗有些難過的說道:“我爸一直都是高血壓,而我媽自從弟弟死後身體就非常差,估計是悲傷過度導致的。我爸媽現在就是我一個女兒,還沒有在身邊,家裡冷冷清清的看着就有些淒涼,我就想着徵求一下你的意見,到東陽市就近照顧二老。你的情況我也想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調走離開南江省,等到結婚後我還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在我爸媽身邊儘儘孝心,所以只能是委屈你了。”

高建彬很能體會李麗的心情,說道:“這樣的事情我當然不會阻止你,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從上高中時候就失去了父母親的關愛,現在的話就算是有心想要盡到當兒子的責任,也是沒有機會了。我們都還年輕,在一起的時間還很漫長,是應該到父母身邊略盡孝道的。”李麗看到自己的愛人這般的通情達理,高興的抱着高建彬的脖子親了他一下,沒有想到高建彬直接把她抱了起來就往臥室裡走,李麗有些臉紅的說道:“我還沒有收拾碗筷呢,等一會好不好?”高建彬自然不會聽她的意見,說道:“*一刻值千金,趁着你在海州的時間需要多磨合一下,要不然機器生鏽了怎麼辦?”

李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說道:“你的機器也能生鏽,那倒是怪事情了,考慮到我不在的期間你也有需求,再說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個著名的情場浪子,你找別的女孩子我不管,但是有一條必須答應我,絕對不能領到這個家裡來!”

高建彬說道:“你這是對我的污衊,何況這樣的話也有點太傷人了,就算是我有外遇的話,偷情也不會偷到家裡,心驚膽戰的一點浪漫的感覺也沒有!別以爲我不知道,周圍的鄰居們都是你的耳目,要是我帶着別的女孩子回來,我敢說不出一分鐘就會傳到你的耳朵裡!”李麗纔不相信高建彬的鬼話,說他在外面沒有紅顏知己,那還不如說他從來不吃飯更貼切一些!在海州大學這個傢伙就是聞名遐邇的高手,不管是學姐還是學妹,絕對是照殺不誤的,天知道高建彬在大學四年的時間裡有多少的風流債。

他就是睜眼說瞎話李麗也拿他沒有辦法,在接受高建彬的愛情之前,她就已經想到這一步了,只不過冰雪聰明的李麗從來不把事情點到明處而已。高建彬對於她的愛是真誠的真摯的,這一點李麗絲毫不需要懷疑,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對她而言,只要高建彬能夠愛她一輩子陪伴她一直到老去爲止,就算是偶爾的出軌李麗也不想追究。

有多少的家庭都是在這樣的事情上破裂,有多少的男男女女爲了這樣的事情分道揚鑣,最後呢卻是彼此都後悔莫及。李麗寧願用自己的生命,來呵護與高建彬之間來之不易的愛情和家庭,對於她來說,這個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除了她自己的父母就是高建彬,別的什麼都是次要的。

等到激情之火熄滅之後,高建彬問懷裡還有些紅暈未消的李麗說道:“你準備什麼時候去東陽市,具體的工作安排好了嗎?”李麗用手撫摸着高建彬的胸膛,調皮的彈了彈汗珠,笑着說道:“我父親準備把我安排到東陽市組織部擔任常務副部長,而且已經得到了市委書記宋元盛的認可,就等着和這邊溝通一下辦理交接手續了。不過我有些擔心,我父親這樣做會不會有人說閒話呢?”

高建彬笑道:“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是正處級的職務,你在海州是副處級,到了東陽市提拔一級使用非常正常,不會引來非議的。何況市委書記都點頭了,事情就算是板上釘釘,這樣的幹部使用也就是在市委常委會上走個過場,誰都知道組織部是書記的地盤,不是屬於他的嫡系成員,也絕對不會安排到自己的後院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

李麗有些懷疑地問道:“我父親到東陽市當市長不過半年的時間,怎麼就能把手伸到市委書記的後院裡,這樣的關係未免有些過於誇張了!據我所知,一般來說書記和市長都是面和心不合的,這也是中央把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分出黨委和政府兩個機關的原意,就是要形成制約,雖然都在講團結,但是真要是鐵板一塊的話,估計省委就要想辦法換換環境了。”

高建彬哈哈大笑說道:“看起來你當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正是組織部門的主要職能之一,要是真出現你說的情況,很容易出現重大的決策性失誤,至於你父親爲什麼這麼簡單就把書記擺平了,這和我有直接的關係,你來猜一猜,到底是什麼原因。”

李麗得到了高建彬的提醒忽然間就想明白了,說道:“從宋雲田的簡歷上來看,他是剛擔任市委書記的職務沒有多久,肯定是你省委黨校的同學,所以我父親才能用你的關係輕易地說動他,要不然的話不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且宋元盛剛當上書記正是需要政績來支撐的時候,我父親作爲市長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現在是合則兩利,有你的因素存在,宋元盛對我的出現很放心,一個是他的同學,一個是他同學的女朋友,還有一個是他同學未來的岳父大人,怎麼說做事情都會留有餘地吧!我想這也可能是對你一種示好的表現,畢竟你在省委黨校可是黨支部書記,論起地位和聲譽他都要甘拜下風,送給你個人情對他以後也是有好處的。”

高建彬驚訝的看着自己的女朋友,直接就被她的分析嚇傻了眼,李麗居然這麼有當領導的天賦,道:“你說的很對,宋元盛的確需要政績來穩定自己的地位,東陽市屬於農業市,工業化進程相對要緩慢一些,我說的是在南江省之內作爲比較,如果在別的省也是很不錯的中等地市。我起家的資本就是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這樣的操作對於東陽市來說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如果要實現他的這個目的,就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充實到基層。我們南江省是全國最好的農業改革省份,這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別的地市也不會允許他去挖角,所以他就把主意達到了我的身上,我相信只要你調動到東陽市,他肯定是要給我提條件的。”

李麗笑着說:“他是不了東部新區黨校正在培養的大學生村幹部們了?據說這批最具有現代化特色的村幹部是省委省政府的寶貝疙瘩,畢業後至少有一半的編制是要分散到各個地市,成爲南江省農業改革工作的領航者。經過國家級專家教授的系統培訓,還有你親自爲他們講解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實際運用,再加上到石橋鎮和東部新區進行實踐,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樣的人到時候各個地市的領導們會爭破頭的。”

高建彬笑着說:“說得非常好,這位老同學估計就是這樣的打算,看中了我這個校長手裡面的龐大資源。還有就是最近我在東部新區的一些動作,也起到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國務院三部委對我所在區域的扶持,這幾個項目都是很讓人嫉妒眼紅的。宋元盛和我的交往並不多,他在省委黨校學習期間也沒有進入到主流團隊,所以我對他的印象並不是太深刻,只是依稀記得有這樣一回事。我說的主流就是郭永健、商鳴、嶽啓東他們的組合,基本上就代表了這一屆的培訓學員們,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宋元盛不優秀,如果他沒有特別的地方,省委也不會選拔他進入這次的學習班。這批黨校的學員裡面比他優秀的人太多了,論其實力和背景,他還不入流,如果直接向我開口的話,他感覺到自己沒有這個面子!”

第78章 過年了(二)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737章 拼爹嗎第50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下)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388章 石橋鎮的渾水(下)第880章 意外的考題第260章 事態平息的奇蹟第679章 首長和領導們的肯定第41章 鎮黨委會議第496章 批鬥會第756章 一個人表演第691章 三室一廳的狗舍第486章 與調查組的交鋒第252章 李榕的愛情觀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705章 提前佈局穩定人心第836章 我讓你來,你敢來嗎第520章 招商引資的探討第515章 牆角被挖了第608章 釜底抽薪大斗法第6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610章 樑家的反擊第352章 牆角挖不得第355章 最後的大贏家第262章 第一次常委會的講話第834章 打母老虎行動第297章 與領導的談話第477章 你們還嫌丟人丟得不夠嗎第34章 人事上的消息第819章 缺德是會傳染的第64章 兩難之間(十三)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417章 王湘民和考察團要來東部新區第441章 羣魔亂舞第362章 杜絕走後門的思想第191章 與老領導的交談第823章 專打不長眼的第721章 敲山震虎第2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74章 拒絕升官第196章 市委領導的反應第681章 轟動全球的西部第一單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393章 農業工作的研討第545章 帶來的新消息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210章 宋湘語的提示第56章 兩難之間(五)第607章 尋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45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下)第641章 錯綜複雜一團亂麻第94章 回家(九)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826章 新的佈局和調整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74章 新鎮規劃(六)第345章 對管委會工作的點評第812章 女人的心眼真的不大第511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91章 回家(六)第231章 常委會關於問題的爭論第490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56章 兩難之間(五)第281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789章 昨天晚上誰佔了誰的便宜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581章 同病相憐第342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上)第88章 回家(三)第316章 王湘民出手幫助第43章 摘桃子的人第592章 啞巴老太爺第2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中)第655章 第二次婚宴第502章 殺人滅口第781章 說話不算話第625章 一場視聽盛宴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第872章 防患於未然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838章 開始收網了第680章 傳說中的 餿神附體第186章 農業會議前的常委會第236章 站隊的問題第882章 離別前的辯論第446章 死要面子第62章 兩難之間(十一)第128章 飛來豔福第753章 倒黴孩子坑死爹第80章 過年了(四)第747章 點燃戰火第17章 回海州第349章 外灘閒話
第78章 過年了(二)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737章 拼爹嗎第50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下)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388章 石橋鎮的渾水(下)第880章 意外的考題第260章 事態平息的奇蹟第679章 首長和領導們的肯定第41章 鎮黨委會議第496章 批鬥會第756章 一個人表演第691章 三室一廳的狗舍第486章 與調查組的交鋒第252章 李榕的愛情觀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705章 提前佈局穩定人心第836章 我讓你來,你敢來嗎第520章 招商引資的探討第515章 牆角被挖了第608章 釜底抽薪大斗法第6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610章 樑家的反擊第352章 牆角挖不得第355章 最後的大贏家第262章 第一次常委會的講話第834章 打母老虎行動第297章 與領導的談話第477章 你們還嫌丟人丟得不夠嗎第34章 人事上的消息第819章 缺德是會傳染的第64章 兩難之間(十三)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417章 王湘民和考察團要來東部新區第441章 羣魔亂舞第362章 杜絕走後門的思想第191章 與老領導的交談第823章 專打不長眼的第721章 敲山震虎第2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74章 拒絕升官第196章 市委領導的反應第681章 轟動全球的西部第一單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393章 農業工作的研討第545章 帶來的新消息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210章 宋湘語的提示第56章 兩難之間(五)第607章 尋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45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下)第641章 錯綜複雜一團亂麻第94章 回家(九)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826章 新的佈局和調整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74章 新鎮規劃(六)第345章 對管委會工作的點評第812章 女人的心眼真的不大第511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91章 回家(六)第231章 常委會關於問題的爭論第490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56章 兩難之間(五)第281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789章 昨天晚上誰佔了誰的便宜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581章 同病相憐第342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上)第88章 回家(三)第316章 王湘民出手幫助第43章 摘桃子的人第592章 啞巴老太爺第2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中)第655章 第二次婚宴第502章 殺人滅口第781章 說話不算話第625章 一場視聽盛宴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第872章 防患於未然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838章 開始收網了第680章 傳說中的 餿神附體第186章 農業會議前的常委會第236章 站隊的問題第882章 離別前的辯論第446章 死要面子第62章 兩難之間(十一)第128章 飛來豔福第753章 倒黴孩子坑死爹第80章 過年了(四)第747章 點燃戰火第17章 回海州第349章 外灘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