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兩難之間(八)

陳錫坤平靜的坐在辦公桌後面看報紙,今天的省報的農業改革板塊連載,開始大篇幅宣傳流星橋鎮的書記兼鎮長高建彬,他非常好奇這個剛出道的大學生是個什麼樣子。想起現在的那些謠傳,他就有些好笑,不錯,南江省的經濟發展的確沒有展現出什麼亮點,經濟幅度增長全是靠着盛州、青臺、海州等龍頭城市帶動。但是全省的經濟指數每年都是增長的,就是過於平靜,按部就班了一點,才讓中央領導對他提出了批評。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消息靈通人士”就開始盛傳中組部要調整南江省的政府班子。

他發愁的是全省工業發展是滿意了,但是農業發展卻一直遲滯不前,當他看到省報的時候眼前一亮,沒有想到海州還有這樣的人才啊,所以就起了見見這個年輕人的念頭。看的出來,省委金書記對於高建彬也是十分看重的,對於高建彬創立的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方案,所代表的意義知之甚深。要不然省報怎麼可能連續報道,海州市淳江縣流星橋鎮的農業改革情況呢?他現在的軟肋就是在農業開發戰略上沒有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國家對於農村的開發力度越來越強,這是黨中央國家政治中心所制定的大環境,上一任常務副省長倒臺與這個方面有很大的原因。如果再不有所動作的話,自己的確沒有辦法向上面交代了。

看到高建彬的時候陳錫坤還是微微一愣,好一個年輕機靈的小夥子,看起來並不是那種善於鑽營取巧的人,神態眉目間給他的感覺是執着和聰敏,很有點自己年輕時的樣子。這樣的人爲了達成目標,所用的手段方法絕對不死板,容易成大事。即便面對着自己也沒有絲毫的失態和拘謹,但是陳錫坤是什麼人?雖然高建彬外表神情無懈可擊,但是眼神裡卻是泄露出他內心的忐忑不安。

高建彬看到陳錫坤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個人有霸氣,行事肯定是雷厲風行,絕不會拖泥帶水,不是那種圓滑輕易妥協的人物。眉目間顯得很深沉,看得出有上位者權力在握的氣勢。陳錫坤盡頭倒是很平和,主動和兩個人握了一下手,高建彬的手心裡冒汗了,陳錫坤知道他外表再怎麼沉着老練終究還是個剛畢業半年的大學生,剛進入官場見到自己這樣的高官,動作僵硬全身緊張是很正常的。當時自己見到中央首長的時候還比不上他看起來自然呢。

秘書安排兩個人坐下,楊恩東把高建彬的方案交給了陳錫坤,然後就回到沙發上喝茶,神態自然比高建彬安詳自然的多。陳錫坤仔細翻看着方案,心裡不由的暗暗讚賞高建彬的心思,方案裡用數據說話,以事實爲依據,多次提到是在海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導支持下才完成了整個驗證階段。可見高建彬還是很有政治頭腦的,比起自己像他這個年紀的時候聰明多了。以前對於楊恩東他了解的並不是很多,但是從流星橋鎮的發展上來說,他還是知人善任的。完成這樣的舉措,高建彬憑着一個副科級黨政辦主任是沒有這樣的能力的,上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注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所以陳錫坤從這方面還是比較欣賞楊恩東的。

放下方案報告書,陳錫坤拿出煙來給楊恩東和高建彬一人扔了一支,語氣平和的說:“恩東市長伯樂識馬,給海州甚至全省的農業改革發掘出一條好的路子,國家的新農村建設是對於我國廣大農民的世紀戰略規劃,其中的核心就是合理、高效、科學的運用現有的資源提高農民的意識,增加農民的收入,改變農村的生活條件。我們不能再對於土地的掠奪式生產無動於衷了,以前傳統的耕種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如今的農業生產,對於環境的保護也是刻不容緩,土地可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小高同志的方案中提出的‘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正好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你和小高同志都是農業改革的功臣啊!”

不愧是省長,簡單一看立即就把高建彬的這個方案,其精華提煉出來了。楊恩東聽到陳錫坤的誇獎後心裡感嘆萬千,陳錫坤作爲省長能說出這樣的話已經是非常難得了,向來都是批評多表揚少,很少嘉許人的他今天居然表揚他,那就代表着他終於得到省長認可了。這也是作爲海州市市長半年以來,上級領導對於自己工作的肯定,對於以後的發展的確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這個方案不是出自他的手,但是他也是爲此做了不少的工作,可以說也算是他的工作亮點。

陳錫坤忽然問高建彬:“小高同志,你認爲阻礙我省農業發

展的瓶頸是什麼?”楊恩東大吃一驚,有點擔心的看着高建彬,這樣高難度的問題就是他也沒有把握,高建彬雖然聰敏,但究竟還是一個工作半年的大學生,他能回答的了嗎?一旦回答不到重點,不但高建彬會落下不好的印象,他也會連帶着在省長面前丟分數。高建彬突然被點名提問,隨即就全身出汗了。心說省長這不是難爲人嗎?這樣的問題居然問個小鄉鎮幹部。

但是看到陳錫坤神態很專注,連忙回答說:“那我就說一下我的幾點偏見,第一,現在的農民種植的還是原始的糧食作物,不注重經濟作物的引進和發展,這樣使得他們的收入大大降低。第二,思想落後,就像我在流星橋鎮做的示範一樣,城市裡對於蔬菜、雞蛋、粗糧需求量那麼大,而農民們種植的還是小麥大豆,一畝地收入差距好多倍。第三,人口多土地少,土地都被分割成小塊,不利於機械化耕種收割,浪費了大量的人力沒有什麼好得效果。第四,過於單一,現在的農村應該是多元化生產的時期,忙時種地閒時打工到現在還是農民的主要生活方式。第五,農村現在領導幹部意識跟不上新農村發展的需要,信息時代許多村莊連電腦也沒有,也配備不上網絡,看不到市場經濟的需求,加上文化程度等原因,嚴重拖了農業改革的後腿。第六,水利灌溉設施不完善,抗旱防澇防治病蟲害的技術物資等措施跟不上,靠天吃飯的現象還是很嚴峻的。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說錯了請領導見諒!”

楊恩東聽到一半就放心了,就是自己回答倉促間也不會想到這麼多,這樣的答案過關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心裡大起讚賞之意,這個年輕人的成績不是空談出來的,能做出那個方案並且實施開來,看起來的確是前期積累出來的苦功。陳錫坤神情沒有什麼變化,只是點了點頭說:“看得出你對農村的工作做的很紮實,說的幾點都是要害,回去多和上級領導溝通,把流星橋鎮做成全省農業的標本,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去看看。”楊恩東說道:“海州市政府一定不會辜負省長期望,歡迎省長有時間來海州視察指導工作。”陳錫坤對他說:“市政府一定要多支持下面鄉鎮的農業改革,對於像高建彬這樣的優秀幹部要多加以培養,儘快的打開海州新農村建設的局面,你們海州這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我期待着恩東市長能有更好的成績展現出來。”

作爲省長陳錫坤的日常事務太多,今天給了兩個人半上午的時間已經很難得了。楊恩東連忙帶着高建彬告辭出來了,坐上車回到酒店,楊恩東看孫祝也恢復了一些,叫上司機四個人到餐廳要了點飯菜,準備吃完回海州。但是高建彬想到今天晚上陳潔柔那個姑奶奶要來省城,再加上秦河村酒廠還需要辛靜雅的貸款,於是對楊恩東說:“楊市長,我想多住一天,我有幾個大學同學也在省城,今天晚上打算聚一下。”楊恩東心裡正高興,不在意的說:“這是很正常的,在這裡的費用讓孫祝給你報銷了,你這是公差,等會我親自給左大明打個電話,你就放心在這裡玩幾天吧!”轉頭叮囑了一下孫祝,然後又說:“等回到海州到我哪裡去一下,今天看你對於全省農業的發展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今後海州的農業改革還需要你多做一些貢獻,當然我也會盡快的向常委會建議,把你的副處級別落實一下。”孫祝在一邊笑着說:“楊市長這麼看重一個年輕幹部,老弟你還是海州第一個!”

敷衍着等三個人走了以後高建彬回到了房間,他很明白楊恩東已經開始向他拋出橄欖枝,招攬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有了楊恩東的支持,以後的工作開展起來會順利的很多。但是高建彬卻不能接受楊恩東的招攬,實際上高建彬留下來最深層次的原因是張文華也會到省城來,這纔是他真正的跟隨者,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就會捲入政治鬥爭裡來。

這是一件非常難做決定的事情,書記和市長的能量都不是他能抗衡的,想毀掉他這樣一個小幹部太容易了。就爲了他展示的一點才能,兩個人誰也不想他落到對手的陣營裡。但是如果拒絕楊恩東的招攬,他必然會出手打壓自己,那麼自己的日子也絕對好過不了。張文華現在對自己的態度有利於自己的發展,關鍵是市裡一把手掌控市委常委會,有絕對的人事權,楊恩東肯定也早知道自己和張文華走得比較近,只是他在常委會上還沒有那個實力,和張文華爭一爭,所以帶着自己見省長也是示好的一步棋。

第347章 到滬市前的準備第617章 狗不理包子十八個摺第472章 借力打力從容面對第477章 你們還嫌丟人丟得不夠嗎第831章 反腐倡廉,強勢出手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第524章 財產公示第418章 鬱悶的王湘民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第671章 高家足球隊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20章 腿肚子轉筋的副市長第203章 同學們的支持(一)第113章 黨校學習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798章 糾偏談話第210章 宋湘語的提示第584章 轟動的接機場面第810章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第824章 灰頭土臉第490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83章 離職的思考第646章 刺殺未遂引起的連鎖反應第79章 過年了(三)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第111章 張文華的變動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853章 蹬鼻子上臉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66章 爲難第306章 李盛華評說高建彬第270章 投資開發區的打算第678章 西部地區的龍頭地位第500章 原來鬼在這裡呢第73章 新鎮規劃(五)第244章 圓滿的落幕425章 橋山村的新模式成果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10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31章 常委會關於問題的爭論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344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下)第462章 副市長被批的昏倒了第796章 一巴掌打出來個亂局第76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662章 又被綁架了第331章 回到東部新區第725章 思想的碰撞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538章 女人的小心眼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379章 路上的糾偏談話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393章 農業工作的研討第93章 回家(八)423章 高建彬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第516章 調離海州的消息第14章 縣委書記的重視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878章 聰明人都是被自己坑死的第367章 高建彬的流言蜚語第157章 女婿上門第49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中)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474章 嶺河市的五星級大酒店第267章 上下級的對話第371章 大學生村幹部的意義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24章 新經濟園區(上)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869章 **和惡作劇第87章 回家(二)第474章 當猴耍是不是第466章 打他還算是輕的第353章 開發區高層論壇的起點第455章 挨刀的人來了第214章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瘋狂第754章 手段的運用方式第54章 兩難之間(三)第516章 調離海州的消息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793章 關上門自己喊口號第501章 來自幕後的消息第149章 張文華的憤怒第341章 穩定隊伍的手段第240章 離別的最後一次會議第337章 郭永健來海州當市長第90章 回家(五)第459章 撲朔迷離的事態第207章 同學們的支持(五)第684章 發生命案了第460章 嶺河市國有企業的困境第51章 下一步規劃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648章 洽談會的前期準備第35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上)
第347章 到滬市前的準備第617章 狗不理包子十八個摺第472章 借力打力從容面對第477章 你們還嫌丟人丟得不夠嗎第831章 反腐倡廉,強勢出手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第524章 財產公示第418章 鬱悶的王湘民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第671章 高家足球隊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20章 腿肚子轉筋的副市長第203章 同學們的支持(一)第113章 黨校學習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798章 糾偏談話第210章 宋湘語的提示第584章 轟動的接機場面第810章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第824章 灰頭土臉第490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83章 離職的思考第646章 刺殺未遂引起的連鎖反應第79章 過年了(三)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第111章 張文華的變動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853章 蹬鼻子上臉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66章 爲難第306章 李盛華評說高建彬第270章 投資開發區的打算第678章 西部地區的龍頭地位第500章 原來鬼在這裡呢第73章 新鎮規劃(五)第244章 圓滿的落幕425章 橋山村的新模式成果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10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31章 常委會關於問題的爭論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344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下)第462章 副市長被批的昏倒了第796章 一巴掌打出來個亂局第76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662章 又被綁架了第331章 回到東部新區第725章 思想的碰撞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538章 女人的小心眼第392章 奇蹟般的場面第379章 路上的糾偏談話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393章 農業工作的研討第93章 回家(八)423章 高建彬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第516章 調離海州的消息第14章 縣委書記的重視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878章 聰明人都是被自己坑死的第367章 高建彬的流言蜚語第157章 女婿上門第49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中)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474章 嶺河市的五星級大酒店第267章 上下級的對話第371章 大學生村幹部的意義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24章 新經濟園區(上)第307章 精神文明從教育抓起第869章 **和惡作劇第87章 回家(二)第474章 當猴耍是不是第466章 打他還算是輕的第353章 開發區高層論壇的起點第455章 挨刀的人來了第214章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瘋狂第754章 手段的運用方式第54章 兩難之間(三)第516章 調離海州的消息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793章 關上門自己喊口號第501章 來自幕後的消息第149章 張文華的憤怒第341章 穩定隊伍的手段第240章 離別的最後一次會議第337章 郭永健來海州當市長第90章 回家(五)第459章 撲朔迷離的事態第207章 同學們的支持(五)第684章 發生命案了第460章 嶺河市國有企業的困境第51章 下一步規劃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648章 洽談會的前期準備第35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