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常委會的咆哮

這件事情的影響之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在嶺河市的報紙和電視臺曝光之後,市委宣傳部門頓時被媒體記者們騷擾的苦不堪言,這些人就像是一羣聞到肉味的餓狼,一窩蜂的涌到了東洛鎮。

不過記者們都對嶺河市委市政府的勇氣,感到由衷的欽佩,在嶺南國際經貿洽談會開幕前夕,不但沒有捂蓋子低調處理,反而對此予以公開的報道。

就像是宣傳部長蘇曉曼說的:“市委高書記指示我們,有了錯誤可以改正,工作中不會沒有瑕疵的,但是如果一味的隱瞞遮掩,那就是錯上加錯了。鄉鎮企業與農村經濟和農民息息相關,人民羣衆對於這種危害自身利益的行爲,享有知情權,我們黨委政府不能剝奪這樣的權力。這次的舉措也表明嶺河市委市政府反腐倡廉的決心,對於侵犯國家和人民權益的行爲,黨紀國法絕對不會姑息!”

西月縣委縣政府很快做出決定,責令東洛鎮黨委書記趙海南引咎辭職,縣鄉鎮企業局局長以玩忽職守罪被免職,兩名副局長就地受到警告,縣財政局長對資金使用監管不力責令辭職。

市紀檢委督查室宣佈,以貪污罪雙規東洛鎮鎮長張保通,把所有的違法所得全部沒收進行拍賣,分管副縣長嚴重警告並記大過一次。

結果公佈出來後,立刻引起了媒體的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爲,這樣的力度有點敷衍了事。與先前雷厲風行的舉動大相庭徑。很多人都被高建彬給搞迷糊了。

連方德輝也打電話來說道:“建彬啊。做事情可不能虎頭蛇尾的,你把聲勢造得這麼大,正是樹立嶺河市委市政府黨風廉政建設新風氣的最佳時候,怎麼處理起來這麼不痛不癢的?這個縣連續出現問題,縣委縣政府的班子絕對是難辭其咎,我建議你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

省長周希亮也認爲這種處理方式不妥當,打電話說:“建彬同志,這件事情的性質極其惡劣。你們嶺河市委的處罰太輕了,難以起到震懾違法亂紀分子的效果,一個年產值不足一百萬元的手工作坊,光是扶持資金每年都要兩百萬左右,連續四五年總共要達到八九百萬的數目,你真的認爲一個鎮長就能做到這一步嗎?”

然後說道:“黨風廉政建設是我黨一項長期的任務,黨政一把手是責任制的第一責任人,這麼輕描淡寫的處理幾個幹部,無法對人民羣衆和媒體交代,所以。我要求嶺河市委市政府,必須從重從嚴處理這個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牽涉此案的網絡一定要徹底的揪出來加以清理,否則就失去了這個難得的好機會。”

既然有省裡面的兩位老闆發話,高建彬只好就此事召開了常委會,原本他的打算是要等全市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調整前夕,再對西月縣委縣政府的黨政一把手搞動作,那樣對幹部們的威懾力更大一點,有殺雞儆猴的作用,可是老闆一個命令下來,他的計劃全部給打亂了。

事先也沒有得到明確的通知,常委們不知道今天晚上會議的內容,看到高建彬神色如常的走進來,看他的眼神就包含着許多的不解和疑問。

掃視了一眼會議室,高建彬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慢條斯理的說道:“今天這次常委會的議題很簡單,就是討論如何處理西月縣委縣政府的黨政一把手,對東洛鎮事件監管不力的責任。”

胡修遠一聽就有點慌神,不是說交給西月縣委處理嗎,怎麼又把這事給提出來了?高建彬作爲市委書記,一般來說都是定調子和作總結髮言,說完這句話就拿起煙來點上,等着常委們發表意見。

紀委書記孫陽旭首先說道:“根據目前我們紀委掌握的材料表明,張家嵐和黃文景兩位同志,並沒有參與這次的挪用專項資金案件,但是東洛鎮某些領導連續四年侵吞貪污高達七百多萬,他們卻沒有及時的察覺,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從這點說,他們有着監管不力的重大責任,我建議,市委責令這兩人立即辭職,給羣衆和社會輿論一個交代。”

市委秘書長施佩文說道:“我贊同陽旭同志的建議,目前的媒體報道對我們嶺河市非常不利,說我們市委做事情虎頭蛇尾抓小放大,雖然還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張家嵐和黃文景與這個案件有直接的牽連,可是我們都知道,年初的時候省委就要求了領導幹部連帶責任制,這兩位同志必須要對下屬的錯誤承擔後果。”

緊接着宣傳部長蘇曉曼說道:“黨風廉政建設裡面同樣有責任追究這一項,張家嵐和黃文景觸犯的就是其中兩條,第一,疏於監督管理,導致下屬發生嚴重違紀事件。第二,用人失察失誤,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和後果。僅從這兩點來說,他們就不能繼續留在領導崗位,所以,我贊同陽旭同志的建議,責令張家嵐和黃文景引咎辭職!”

聽到常委們的發言越來越尖銳,胡修遠就感覺到今天大事不妙,再讓他們就這麼說下去,後果實在堪慮,他連忙說道:“高書記,您也說過,工作中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只要不是有心犯錯,而且知錯能改,就一律給予從輕處理。既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張家嵐和黃文景兩位同志牽涉到此案,而且大家也看到了,縣委對這件事情的處理非常到位,我認爲,應該給他們一個糾正錯誤的機會。”

顧連東也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跟着說道:“我同意修遠同志的意見,不能因爲一兩件事的過錯,就否決了一個人的全部成績,那樣的話,對張家嵐和黃文景兩位同志有失公允。組織允許下面的同志犯錯誤。關鍵在於能否認真地對待錯誤。並加以糾正。這纔是正確的做法。”

讓人失望的是,統戰部長嚴吉良也表示支持胡修遠的說法,他是從自身出發感觸很多,現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還不是因爲當時跟的張書記太緊了?嶺河市的領導們誰都知道,他們這幾個人遲早都要被調整的,難道說當時的錯誤就不能給個改正的機會嗎?

看到一時間沒有人發言,高建彬淡淡的說道:“昭鑫同志和曹揚同志什麼意見?”

劉昭鑫咬着牙說道:“我同意陽旭同志的建議。張家嵐和黃文景應該主動向市委遞交辭呈,這件事情的影響實在太惡劣,不是簡單的工作 失誤,而是玩忽職守,不但違反了紀律更觸犯了國法。”

聽到這段話,胡修遠和顧連東頓時傻了眼,最堅定的本地派盟友居然反水了,放在以前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曹揚又給他們傷透的心澆了一瓢冷水,她說道:“我贊同昭鑫同志的說法,爲了能夠給幹部們引起足夠的警惕。我們市委應該以東洛鎮的事件爲起點,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防治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常委會十三個票只得到了區區的三票,胡修遠面對這個事實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高建彬有着絕對的優勢決定任何事情。

本來還以爲前任市委書記免職之後,本地派就能操控常委會的風向,可是現在看起來,這位來到嶺河市才半年的書記,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戴,其中還包括了劉昭鑫和曹揚的支持。

嚴格的說起來,高建彬在這段時間並沒有排除異己拉幫結派的行爲,靠的完全是個人的魅力和能力,把本地派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羣體,對此真的不服不行!

高建彬知道會議是這樣的場面,說道:“方書記和周省長,對我們市委的做法很不滿意,專門爲了東洛鎮的事情對我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同志們,剛纔你們的分析我認真地聽了,對於大部分同志能夠保持高度的警覺,堅持黨風廉政建設的決心,我感到非常滿足。”

一句話就亮明瞭他的態度,然後說道:“也許有的同志認爲我這是在借題發揮小題大做,當然,幾百萬現在對嶺河市來說不算什麼驚人的數字,前有三百多個億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後有嶺河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兩千個億美元的招商引資,和這兩組數字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或許同志們看不到眼裡!但是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我剛任職的時候,市財政可以撥出的資金還不足幾十萬,教師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如果是當時有幾百萬,那是什麼樣的概念?”

高建彬重重的一拍桌子,站起來提高了語氣:“這幾百萬資金是國家財政撥給嶺河市的鄉鎮企業,用來進行技術革新擴大生產規模,更好的造福人民羣衆用的,不是讓某些人用來買車養狗的,也不是讓人拿來給親戚子女謀私利的。”

這時候他的話已經帶着怒氣了:“一個六十多口人生產鋼珠的作坊,居然有接近四十個人是縣裡和鎮裡的幹部親屬子女,不幹活還要拿着每月兩千多元的高薪,一個月下來就是八萬,一年就是九十六萬!同志們,難怪我們的羣衆在罵,在戳我們的脊樑骨,如果不是偶然間發現,在座的人誰能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

高建彬怒吼一般的說道:“三室一廳的豪華狗舍,放眼嶺南省也只是這一個例子吧?我來問問你們,哪怕是市直機關單位的公務員,有幾個現在住着這種標準的房子?一袋十斤裝的進口狗糧就要七八百元,還不夠兩隻藏獒吃一天的,就算是摻着雞架子餵食,每個月的開支也要一萬多元錢,一個公務員的工資又是多少,科級幹部才兩千多元!”

高建彬近似於咆哮的說道:“問題在於這件事不是剛發生的,而是持續了長達四年,四年啊!作爲上級部門的領導,張家嵐和黃文景難道就一點風聲也不知道?還是這些人中有他們的親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類似這種不勞而獲的人,就是吸食人民血汗的寄生蟲,而放任這種事情發生的領導幹部。是我們全市幹部隊伍的奇恥大辱!”

冰冷的聲音在會議室裡迴盪着:“我就不明白。怎麼還會有人爲他們找理由開脫。說的是那麼理直氣壯冠冕堂皇,這簡直就是麻木不仁不可救藥!嶺河市不需要這樣的人,這裡也沒有這種人生存的土壤!”

又一次拍桌子了,一種強大的威壓鋪天蓋地的涌過來,胡修遠和顧連東包括嚴吉良三人,頓時臉色變得雪白,身體都在不由自主的顫抖,每一次高書記拍桌子。那都是要出大事情的!

這一次的措辭這麼銳利,就等於是法院的宣判,高建彬明確的告訴他們,以後在嶺河市的仕途也就到此爲止了,思想有了問題那是最爲嚴重的錯誤,是不可原諒的。

高建彬嚴肅的說道:“第一,責令西月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幹部引咎辭職,並接受市紀檢委的調查。第二,因爲這個案件性質太過於惡劣,造成的影響太壞。所以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玩忽職守罪。第三,胡修遠、顧連東和嚴吉良三位同志。思想上有了嚴重的偏差,回去後要認真的反省自己的錯誤,下次民主生活會做出公開的檢討。屆時,我將邀請省委組織部的領導參加這次會議。現在就我的提議進行表決!”

好在這次沒有要求在常委會公開檢討,說明高建彬沒有要趕盡殺絕的意思,三人多少的還有點安慰。

第二天,《嶺河晨報》刊登了市委常委會的決定,責令西月縣委書記張家嵐和縣長黃文景引咎辭職,接受市紀檢委的調查。根據案情,由檢察機關決定是否提起玩忽職守罪的起訴。

鑑於這次案件的社會影響太壞,市委書記兼市長高建彬,將代表嶺河市委專門向省委做出檢討。

這件事原本高建彬並沒有太大的責任,是他上任前發生的,可問題是,他現在身兼兩職,是名符其實的黨政事務一把抓,他不做這個檢討那誰來做檢討?

新聞媒體對他勇於承擔責任的行爲大加褒獎,這纔是能夠帶領幹部羣衆發展嶺河市的好領導應該具備的素質。

畢竟敢於自曝家醜的領導太少了,出了事就拼命捂蓋子,可偏偏他就反其道而行之,讓人覺得頓時眼前一亮。

有的媒體直接用,蓮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句子稱讚高建彬,表達了對他的支持和敬意。

高建彬對給他做專訪的,嶺河市電視臺的當紅主持人李榕宣佈,將定點把西月縣,劃爲自己的責任區,並且將在全市強力推動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拉開農村經濟改革的序幕。

因爲媒體的強烈要求,高建彬只得爲此召開了媒體吹風會,這次他沒有想到的是,國家電視臺的記者又一次來到了嶺河市,還是那位美女記者楊雪。

這位著名的記者向來負責重大新聞的採訪,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下來的,因此,估計媒體吹風會驚動了國家宣傳部的領導,給國家電視臺下了指令,否則,他也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兩次被楊雪採訪。

針對大部分鄉鎮的實際狀況,高建彬提出,要以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爲思路,發展當地的農村經濟改革。

有記者問,具體應該如何貫徹這種思路,高建彬說道:“既然山多水多土地少,那麼我們就種植高收入的經濟作物,比如說製糖業需要的糖料蔗,絲綢紡織業需要的桑樹,藥廠需要的藥材,這些都要比糧食作物的收入高得多。”

又說道:“第二,我要大力發展養殖業,這裡麪包括家畜養殖和水產養殖兩個方面。家畜養殖並不佔用耕地,有的是不適合種植的空地,而且隨着嶺河市的發展,人們對豬肉、牛肉、雞蛋等需求日益提高,畜牧業是可以持續增收的重要項目。有那麼多河流,水產是有便利條件的,網箱養殖技術我們國家已經很成熟了。”

緊接着說道:“第三,發展特色農業,我們可以培育鮮花、樹苗,並且發展林業,這些需求量都很大,同時傳統的水果種植也是增收點之一,之所以長時間的沒有起步,是技術和資金跟不上,阻礙了這方面的發展。”

有記者問,如何解決資金和技術的難題,高建彬說道:“我們將採用國家扶持一部分,省裡支援一部分,市財政自籌一部分,這三個辦法解決資金的問題,不給鄉鎮和羣衆過多的壓力。”

然後說道:“另外還要與嶺南十幾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係,把好的技術引入我們的農業生產。同時,市政府方面高薪對外聘請一批技術人員,下鄉指導農民羣衆的各種生產。”

最後說道:“市委市政府把農業改革列入各縣區領導幹部的考覈,實行競爭機制責任落實到人,能者上庸者下,沒有任何僥倖的可能。”

ps:??感謝wangsheng朋友的月票,謝謝!

第265章 省市領導的態度第6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26章 官場的藝術第541章 出院回家第503章 變動前的佈局第644章 說你是,不是也是第185章 八項主張的出爐第733章 寶貴的一課第101章 開會第29章 常委會發言(下)第604章 我只是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第464章 專項資金被省里扣了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543章 你睡我房間我睡你房間第191章 與老領導的交談第2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中)第324章 燃情午夜時刻(下)第449章 功成身退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27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318章 楊恩東倒臺了第167章 秦河酒業的發展第237章 杜天宇的招攬第36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中)第479章 調整開始了第723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第48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上)第292章 各個層面的反應第327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400章 臨危受命第635章 莫家的女婿真難當第350章 副總理座談會的暢談第696章 攤牌第234章 不死心的孫雪麗第104章 反貪局來人了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463章 高市長又拍桌子了第185章 八項主張的出爐第533章 花心引來大麻煩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230章 石橋鎮出的洋相第409章 點石成金的手段第239章 塵埃落定了第773章 美酒和大菜第270章 投資開發區的打算第782章 言多必有失第115章 約定第17章 回海州第760章 彎弓射大雕,一身狐狸騷第65章 兩難之間(十四)第720章 清除隱患第843章 二次試營業第283章 回到石橋鎮第875章 相互發信號第603章 言必信行必果第339章 謀定而後動第359章 舞吧再續前緣第877章 夜路走多了終究要撞鬼的第472章 借力打力從容面對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68章 兩難之間(十七)第195章 左右爲難的升遷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417章 王湘民和考察團要來東部新區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22章 秦飛捷有些傻眼第600章 集體得病的擴大會議第626章 拼命反抗的人好像是我吧第742章 後院點火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188章 成功帶來的危機感第843章 二次試營業第674章 好大的黑鍋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83章 過年了(七)第852章 幫着搭臺子唱戲第736章 四點問題引發的討論第521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上)第636章 組織考察第99章 又被檢舉了第506章 人這一喝了酒啊第742章 後院點火第341章 穩定隊伍的手段第280章 半路撿了個秘書第296章 省委書記和省長視察東部新區第10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88章 回家(三)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673章 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第79章 過年了(三)第220章 驚人的內幕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115章 約定第698章 分工會議的爭論第166章 上任前的訓話第349章 外灘閒話
第265章 省市領導的態度第6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26章 官場的藝術第541章 出院回家第503章 變動前的佈局第644章 說你是,不是也是第185章 八項主張的出爐第733章 寶貴的一課第101章 開會第29章 常委會發言(下)第604章 我只是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第464章 專項資金被省里扣了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543章 你睡我房間我睡你房間第191章 與老領導的交談第2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中)第324章 燃情午夜時刻(下)第449章 功成身退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27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318章 楊恩東倒臺了第167章 秦河酒業的發展第237章 杜天宇的招攬第36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中)第479章 調整開始了第723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第48章 新經濟園區副主任(上)第292章 各個層面的反應第327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400章 臨危受命第635章 莫家的女婿真難當第350章 副總理座談會的暢談第696章 攤牌第234章 不死心的孫雪麗第104章 反貪局來人了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463章 高市長又拍桌子了第185章 八項主張的出爐第533章 花心引來大麻煩第213章 京都夜生活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230章 石橋鎮出的洋相第409章 點石成金的手段第239章 塵埃落定了第773章 美酒和大菜第270章 投資開發區的打算第782章 言多必有失第115章 約定第17章 回海州第760章 彎弓射大雕,一身狐狸騷第65章 兩難之間(十四)第720章 清除隱患第843章 二次試營業第283章 回到石橋鎮第875章 相互發信號第603章 言必信行必果第339章 謀定而後動第359章 舞吧再續前緣第877章 夜路走多了終究要撞鬼的第472章 借力打力從容面對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68章 兩難之間(十七)第195章 左右爲難的升遷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417章 王湘民和考察團要來東部新區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22章 秦飛捷有些傻眼第600章 集體得病的擴大會議第626章 拼命反抗的人好像是我吧第742章 後院點火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188章 成功帶來的危機感第843章 二次試營業第674章 好大的黑鍋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83章 過年了(七)第852章 幫着搭臺子唱戲第736章 四點問題引發的討論第521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上)第636章 組織考察第99章 又被檢舉了第506章 人這一喝了酒啊第742章 後院點火第341章 穩定隊伍的手段第280章 半路撿了個秘書第296章 省委書記和省長視察東部新區第10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88章 回家(三)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673章 還嫌自己死得不夠快第79章 過年了(三)第220章 驚人的內幕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115章 約定第698章 分工會議的爭論第166章 上任前的訓話第349章 外灘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