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再回石橋鎮(上)

嶽海濤走過來對郭永健說道:“郭書記,市委辦已經準備好車輛,您和諸位領導是不是都到石橋鎮去現場辦公呢?我看高建彬同志這樣的舉措,就是給市委一個表現的機會,這樣做的目的能給石橋鎮的羣衆們留下比較好的印象,挽回一些對市委領導們不利的影響

郭永健聽到嶽海濤的話後馬上反應了過來,高建彬這樣做是有着很深的用意,並不是要把領導們晾在這裡當鹹魚,剛纔他還有些生氣,這傢伙簡直是一點面子都沒有給市委留下,惱怒之下根本就沒有想過人家的用心良苦。

郭永健恍然大悟之後,不由得特別欣賞嶽海濤的大局觀和思維靈敏,說道:“海濤同志想的很細緻,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你馬上通知公交公司抽出所有的車輛前往客運站,讓石橋鎮的羣衆免費乘車返回鎮裡。”想了想又說道:“通知所有的領導同志,大家都乘坐考斯特去石橋鎮,半個小時後我們在停車場集合。”

當高建彬和羣衆們來到客運站坐車的時候,裡面已經排滿了公交公司調來的車輛,客運站和公交公司的領導們,帶着工作人員站在門口迎接大家的到來,這樣的舉措讓高建彬和羣衆們都感到很滿意,高建彬高興的是這班子領導突然之間開竅了,老百姓滿意的是雖然市委領導們沒有出來對話,但是卻表現了對於他們上訪的重視程度。

高建彬說道:“我這次要在石橋鎮住很長的時間,大家有什麼話回到家再說,我們不能辜負市委市政府的好意,大家都上車,太陽都快要落山了。”然後對韓啓明說道:“通知黨政辦的工作人員,羣衆們這兩天非常的辛苦,準備點盒飯和水送到臨時居住點,水果也要準備一些,費用從財政上走。”

大家剛上車劉彥廣就對高建彬說道:“高書|記我看到市委的車隊也等在門口了,估計是要和我們一起回石橋鎮。”高建彬笑着說道:“市委市政府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如果先前就有這樣的態度,事情也不會惡化到這樣的程度。你回去後和市委辦的同志聯繫一下看看這次來了多少人,然後給海藍大酒店新區店打個電話,準備好房間,他們這兩天回不去了。當然,費用我們是不掏的,現在我們花錢的地方多得很,能省就要省一點。”

也就是高建彬敢於說這樣的話別的縣區鄉鎮要是遇到這樣的情況,誰還敢讓市委辦自己掏腰包呢,典型的就是昏了頭!高建彬原本也不是太計較這樣的瑣事,但是這次他對市委常委們極度失望,住宿吃飯的費用雖然對於鎮財政來說不多,可那也是錢哪!

等來到臨時居住點的時候,高建彬驚訝的發現這裡所有的羣衆,和鎮黨委政府的幹部們都站在那裡等着他們此時大家的臉上洋溢着興奮的表情,簡直就像是過節一樣。當這裡的老百姓知道他們的高書記又回來的時候,很多人高興的都掉眼淚了只要有高書記在石橋鎮,大家真的是什麼都不用擔心。高建彬看到這裡也有兩三千人的樣子,就問陳國恩說道:“國恩同志,二期工程到底遷移了多少的羣衆,我記得市區上訪的就有四五千人了,怎麼居住點還會有這麼多羣衆等在這裡?如果現在這些人也是屬於動遷戶的行列,那程雨嘉等人的行爲簡直就是過於瘋狂了點。

看到這樣龐大的人羣,我想這次要圓滿的做好善後工作,黨委和政府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未免就有些太可怕了!”

陳國恩有些無奈的說道:“高書記程雨嘉同志自然是大手筆的,您當時也不過是把二期工程的可行性提到桌面上,對於這樣的土地開發項目是慎之又慎的,怕的就是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難以收拾。非常可是她倒是乾脆,直接動遷了四個村子三千多口人,整個二期工程佔地面積高達三十萬平方米也就是四千多畝地。但是她沒有嚴格的按照您的土地開發人員安置的八點建議操作,連準備工作都是處於理論階段,您看看這裡的居住條件,就算是最基本的簡易房都沒有蓋好,老百姓只能住帳篷裡,再加上土地補償金政府屢屢拖欠,今天不出現這個問題那纔是見鬼了。”

然後繼續說道:“上訪的羣衆之所以那麼多,是因爲除了兩千多人屬於動遷戶之外,其餘的三千人都是周圍幾個村子的羣衆,他們對於動遷戶的處境非常同情,連最簡單的吃飯問題都要受到威脅了,住的簡直就是電視裡演的貧民窟,所以就自發的組織起來到市委門前爲鄉親們鳴不平。至於現在居住點還有這麼多的人等着,估計是和您要回到石橋鎮主持工作有直接的關係。年前你要到東部新區當書記的時候,羣衆們和幹部們都是萬分捨不得您走的,高書記是石橋鎮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只要有您在,我們的羣衆就眢充足的信心面對任何的困難!所以說一旦得到您要來居住點的消息,羣衆們就會放下手裡的工作,趕到這裡來看望您,這點人肯定是不夠的,等到明天的時候高書記您再瞧瞧,我想人羣的數量絕對要成倍的往上翻。”你們這樣的思想可千萬要不得,我不可能在石橋鎮待一輩子的,到時候出現了什麼問題的話該怎麼辦?現在的關鍵是你們都沒有成長到可以獨當一面的地步,所以我不得不親自上陣處理這些事情,否則的話石橋鎮怎麼會被幾個領導就搞成這副德性呢?黨委會做出的決定竟然沒有起到絲毫的制約效果,你們自己說,是擺設還是傀儡?我離開石橋鎮的時候寄託希望於你們,而且還留下這麼龐大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資源,這麼優良的條件就算是在南江省也是首屈一指的,可是你們又是怎麼來回報我的呢?”聽着高建彬的指責,韓啓明等人一個敢說話的也沒有,實在是無言以對。

高建彬剛下了車就遇到了羣衆的熱烈歡迎,擁擠的程度到了讓他寸步難行的地步,足以證明他的影響力,並沒有因爲到了東部新區任職而有絲毫的減弱。高建彬感覺到呼吸都有些困難·看的都有些眼花繚亂了,耳朵裡也聽不清聲音,只好對大家笑着說道:“鄉親們,我又不是新媳婦下轎·也不是耍猴的,不至於這麼熱!大家都讓一讓,今天我們的市委領導們也到這裡來現場辦公,爲的就是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給我們一個安靜的環境和大家起開個會。”現場立時發出了一片笑聲,隨之就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掌聲,也主動讓開了一條道路放高建彬和領導們走了過去。

韓啓明說道:“高書記·黨政辦已經把盒飯和礦泉水送來了,是不是先讓大家都吃點飯,從昨天晚上到現在羣衆們是滴水未進,估計市委領導們也沒有這個心思吃飯。”高建彬想了想說道:“可以,吃飽了飯纔有力氣談話,那就讓工作人員分發一下。”韓啓明爲難的說道:“可是這裡的人太多了,我們準備的也就是三四百份,連零頭都不夠呢!”高建彬看了看韓啓明·那種失望的眼神讓他渾身感到

冒冷汗,這就是高建彬發火的前兆。在石橋鎮跟着他三年的時間,韓啓明都已經熟悉了高建彬的習慣。

果然·接着高建彬就火冒三丈的說道:“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我來告訴你,難怪你擋不住程雨嘉的攻勢,搞得石橋鎮成了這個樣子,做事情死板教條主義,拜託你們做事情之前能不能先動動腦子,到現在我也沒有看出什麼長進來,你們的頭都讓門板給夾了是不是?居住點的羣衆離着家這麼近的距離,到家裡去吃不就行了,總不至於現在連頓飯都沒有米下鍋?再說商量解決問題需要幾千人一起探討嗎,找幾個有影響力的代表就行了·都一起討論那不成了菜市場了!什麼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請示我,看着我閒得蛋疼是不是!”

一通夾槍帶棒的話把韓啓明罵的都快找不到北了,灰溜溜的跑去分發盒飯了,一邊走一邊想,高書記還是以前那副樣子,看起來東部新區的領導同志們也過得不容易。很快羣衆就推選出十幾位有威望的長者和村幹部擔任代表·其餘的人就回到家裡去了,都知道這樣的事情處理起來,不是簡單幾句話能搞定的。

再說他們又餓又渴的,昨天晚上到現在也沒有睡過覺,真的是需要好好休息,高書記既然回到了石橋鎮,他們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該爭取的東西自然有高書記爲他們做主。這就是高建彬三年來積累的資本,而且是他最成功的地方,那就是得到了石橋鎮十幾萬羣衆的民心。一旦進入了處理程序,附近的村民們就開始回家了,留下來短時間也見不到明顯的效果。

盒飯嚴格說起來並不是太豐盛的,倉促之間也就是這樣的條件,但是對於餓了一天一夜的市委領導們來說,吃的非常香甜,就算是山珍海味也不過如此,再說現在哪裡還有心思想這些屁大的事情,擺譜那也要看看時間地點,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填飽肚子,別的都是次要的。

高建彬也是真有點餓了,拿起饅頭和一塊鹹菜疙瘩吃的很舒服,好久都沒有這樣吃飯了,彷彿回到了當初創業的階段。那時候農村的條件很艱苦,他的要求也只是能填飽肚子爲原則。程雨嘉和兩位副鎮長都已經被雙規了,留下來的大部分幹部都是高建彬以前的部下,非常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郭永健乾脆就直接坐到了地上,吃着盒飯就着大蔥和黃瓜,體驗了一次相對艱苦的現場工作。他的心哩氆′已經被這裡的情景深深的觸動了,雖然知道事情很糟糕,到動遷戶的生活環境竟然這樣的糟糕,簡易房到現在還沒有完工,很多的羣衆住的都是帳篷和自己搭建的棚子,垃圾也沒有人收拾,這裡好像是非洲的難民營一般,看得他都要想罵娘了。

郭永健的心情不好,別的市委領導們也是看得有些心酸,簡直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石橋鎮這裡可是全國的百強鄉鎮,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名列前茅的,農民的人均收入在南江省是排名第一位·怎麼就給搞成這樣了?難怪市委書記要把程雨嘉等領導幹部雙規,這樣的局面不單純是瀆職,根本就是嚴重的犯罪行爲。

簡單地吃過了飯,領導們就坐着韓啓明等人從羣衆家裡借來的馬紮·和代表們召開了會議,這在海州市的歷史上也算是破天荒地了。曾幾何時市委領導也會在這樣的環境裡開現場會,他們自己都有些感到不可思議。難怪動遷戶要到市委去上訪,還做出了那麼強烈的反應,羣衆連最基本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了,做出什麼事情來都是合理的!

郭永健作爲市委書記當然是要第一個發言了,他神情沉痛的說道:“同志們·我們海州市委市政府對不起這裡的鄉親父老,說實話我真是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居然是在海州的區域裡發生的,但是這是發生在眼前的實情,我也體會到了羣衆們的憤怒,是我們這些領導們沒有做好工作,辜負了他們的期待和希望。

人民羣衆是黨的基石和根本,黨和政府一切的工作出發點都是爲了人民的利益·說句良心話我們非常的失敗,這裡簡直就是難民窟一般的生活環境,別的問題我們回去後再反思·現在我想說的是,不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和阻力,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局面扭轉過來,要不然就不是單純的失職,而是犯罪!”

周雪嬌也嚴肅的說道:“郭書記說的非常好,我們已經是犯過一次錯誤了,沒有及時的把問題處理掉,但是市委市政府不能犯第二次錯誤!我也在這裡表態,如果這裡的羣衆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作爲市長的我第一個向省委遞交辭呈·我沒有資格坐在這個職位上,更沒有臉面見到這裡的羣衆!我將動用一切的資源向這裡傾斜,先把這些羣衆的生存問題解決掉,現在省委已經把建彬同志調回了石橋鎮進行兼管,市政府在高建彬同志的工作過程中絕對會全部綠燈,哪個部門要是在這個問題上掉鏈子拖後腿·我就直接讓負責人下課,這不是威脅,是我向這裡的羣衆做出的保證!”

有了兩位一把手的發言,也就是給這次的會議定下了基調,誰都知道再不處理好石橋鎮的事件,省委的老闆肯定是要上手段的,到時候哭都來不及了。高建彬說道:“我代表石橋鎮的羣衆感謝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有了上級的保證,我就得到了最堅實的後盾,也消除了我的很多顧慮。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石橋鎮的問題也是同樣,不可能在三兩天就會讓事情有明顯的改善,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衝。所以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不要抱着急躁的心理來面對這項工作,現在我需要知道的是,羣衆在這次石橋鎮政府二期工程的損失有多大,現在請韓啓明同志爲我們解釋一下。”

韓啓明嚴肅的說道:“各位領導,這次要做檢討的應該是石橋鎮的黨委,是我們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對於政府方面監管的力度不夠,讓這裡的羣衆受到了巨大的傷害,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等到這個工作有了結果之後,我會主動向市委提出辭職,接受組織上的處罰。現在我要說的是二期工程造成的嚴重後果,給領導們一些數據行的參考。二期工程共佔用了藍河、馬山、大田、富國四個行政村的四千三百六十三口人失去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按照石橋鎮政府的土地等級劃分,這裡的土地屬於有機蔬菜種植的乙等土地,如果參照石橋鎮有機蔬菜收益平均值的話,直接造成了年平均經濟損失五千多萬元。”

然後韓啓明接着說道:“鎮政府和羣衆簽訂的土地補償金額是每畝地十萬元,也就是四億三千六百二十萬,其中政府要補貼其中的百分之三十,那就是一億三千萬元,其餘部分土地開發商進行支付,可是到現在爲止,這些資金卻沒有如數的發放到羣衆的手裡面,特別是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京都華盛投資集團至今一分錢的費用都沒有到位,反而在二期工程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糹

第786章 看誰笑到最後第231章 常委會關於問題的爭論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735章 全都爲了愛第360章 過程與結果的答辯第521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上)第168章 新鎮區開發方案第209章 要去京都了第87章 回家(二)第260章 事態平息的奇蹟第258章 省委省政府的反應與態度第119章 組織部長的教導第182章 酒後的柔情第188章 成功帶來的危機感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78章 過年了(二)第762章 露西傳遞的消息第882章 離別前的辯論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701章 處理結果第491章 含冤受屈的補償第271章 音樂學校的設想第768章 漁翁得利第119章 組織部長的教導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628章 專門吃窩邊草第16章 秦惜月的遭遇第150章 各個方面的交換第47章 秦惜月的想法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351章 意外的接觸第12章 秦河村的規劃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第26章 新經濟園區(下)第698章 分工會議的爭論第259章 站得高才能看得清楚第684章 發生命案了第240章 離別的最後一次會議第812章 女人的心眼真的不大第435章 想的不如變的快第702章 壓擔子和摘桃子第631章 張家大院受辱第634章 海州問題的爭論第129章 得償所願第858章 人生一世能有幾多浪漫第4章 被人頂替第404章 再回石橋鎮(下)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343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中)第660章 探親(下)第468章 高建彬出招了423章 高建彬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第685章 大營救行動第852章 幫着搭臺子唱戲第15章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第432章 背後的意第826章 新的佈局和調整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76章 新鎮規劃(八)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273章 來自故鄉的要求第864章 我從來不嚇唬人第534章 嚇昏過去了第685章 大營救行動第503章 變動前的佈局第42章 林茂的招待第385章 調整孫雪麗的職務第656章 招待酒會第91章 回家(六)第533章 花心引來大麻煩第833章 陷入僵局第12章 秦河村的規劃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336章 背叛的端倪第198章 石橋鎮擴編427章 高建彬嚇得落荒而逃第834章 打母老虎行動第667章 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第504章 大調整前的談話第453章 手上沒錢建設別談第278章 高家的反應第490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99章 又被檢舉了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第704章 調整前的序曲第182章 酒後的柔情第402章 再回石橋鎮(上)第80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849章 調整的三杯酒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655章 第二次婚宴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508章 無聲的博弈第325章 到中南海吃飯第615章 四朵金花的終結者第54章 兩難之間(三)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
第786章 看誰笑到最後第231章 常委會關於問題的爭論第146章 兌現承諾第735章 全都爲了愛第360章 過程與結果的答辯第521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上)第168章 新鎮區開發方案第209章 要去京都了第87章 回家(二)第260章 事態平息的奇蹟第258章 省委省政府的反應與態度第119章 組織部長的教導第182章 酒後的柔情第188章 成功帶來的危機感第632章 原來是內鬥第78章 過年了(二)第762章 露西傳遞的消息第882章 離別前的辯論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701章 處理結果第491章 含冤受屈的補償第271章 音樂學校的設想第768章 漁翁得利第119章 組織部長的教導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628章 專門吃窩邊草第16章 秦惜月的遭遇第150章 各個方面的交換第47章 秦惜月的想法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351章 意外的接觸第12章 秦河村的規劃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第26章 新經濟園區(下)第698章 分工會議的爭論第259章 站得高才能看得清楚第684章 發生命案了第240章 離別的最後一次會議第812章 女人的心眼真的不大第435章 想的不如變的快第702章 壓擔子和摘桃子第631章 張家大院受辱第634章 海州問題的爭論第129章 得償所願第858章 人生一世能有幾多浪漫第4章 被人頂替第404章 再回石橋鎮(下)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343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中)第660章 探親(下)第468章 高建彬出招了423章 高建彬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第685章 大營救行動第852章 幫着搭臺子唱戲第15章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第432章 背後的意第826章 新的佈局和調整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76章 新鎮規劃(八)第161章 接風會上的尷尬第273章 來自故鄉的要求第864章 我從來不嚇唬人第534章 嚇昏過去了第685章 大營救行動第503章 變動前的佈局第42章 林茂的招待第385章 調整孫雪麗的職務第656章 招待酒會第91章 回家(六)第533章 花心引來大麻煩第833章 陷入僵局第12章 秦河村的規劃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336章 背叛的端倪第198章 石橋鎮擴編427章 高建彬嚇得落荒而逃第834章 打母老虎行動第667章 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第504章 大調整前的談話第453章 手上沒錢建設別談第278章 高家的反應第490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99章 又被檢舉了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第704章 調整前的序曲第182章 酒後的柔情第402章 再回石橋鎮(上)第80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849章 調整的三杯酒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655章 第二次婚宴第731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508章 無聲的博弈第325章 到中南海吃飯第615章 四朵金花的終結者第54章 兩難之間(三)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