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自成一系

回想起在省委黨校培訓班的那段日子,高建彬的臉上出現了淡淡的笑容,真可謂光陰似箭斗轉星移,他從一個初進校門的正科級鎮黨委書記,變成了現在的副省部級省委常委兼副省長,而且還享受了正部級待遇,當年就是在夢中也沒有想過今日的輝煌吧? 壹?書?庫

郭永健的話帶給他很多的回憶,周雪嬌、商鳴、嶽啓東、宋兆恩、苗勤還有金愛民,那些熟悉的名字和麪容一個個的閃現在眼前,是那麼的親切和溫暖。

也許該藉着同學們發出的信號,對南江省和嶺南開始佈局了,這些人都是正廳級領導幹部,稍微在後面推一把就能進入副省部級的序列,對自己的戰略規劃將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建彬也明白,要是把這些人全部在南江省提拔起來,那簡直和做夢差不多,開什麼國際玩笑,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層全是他的人,書記和省長都要靠邊站了!

張文華和李盛華到了高家的大四合院,就和到了自己家一樣,一點客氣的意思都沒有,進門後就直接到了小餐廳。高建彬雖然沒有動手做飯,但蕭月光的手藝卻不在他之下,不過今天的晚餐比較清淡,以米粥和青菜爲主,倒是很符合張文華和李盛華的胃口。

可能開會累了的緣故,三個男人吃的都不是很多,高建彬也僅僅喝了兩小碗的小米粥。吃完飯後他們就來到了客廳,點上煙,開始了這次的談話。

張文華說道:“建彬。在來你家的路上我和盛華商量了一下。既然有這個打算要幫助你在嶺南形成自己的勢力。那這次投過來的三個省委常委就必須要保住。而根據慣例,新書記上任後組織部長和秘書長這兩個職務,都會有所變動,這也是要維護一把手的話語權。要調整掉兩個省委常委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我們要和其餘幾方的勢力,撕破臉皮做一次較量。” Wшw●ттκan●C〇

李盛華說道:“我一直都對嶺南的局面很關注,所以發生的變化我也很瞭解,從目前的局面來看。趙東輝是一方,堅決支持他的是省委統戰部長範華東,這就是兩票的實力。省城的市委書記米慧君,是程家的兒媳婦,自然也成爲程家的代表,支持他的人是省紀檢委書記喬國恆,也是兩票。”

然後說道:“這是目前最明顯的組合關係,其餘的人都有些模糊,比如說省委副書記許東江,表面上看他和邵家的關係密切。但實際上並不是邵家的嫡系,嚴格分出來的話。他和常務副省長劉春培倒是一個派系的,這也是兩票的能量。”

高建彬有些驚奇的說道:“對於這個層面的事情我簡直是井底之蛙,要不是你說,我還不知道許東江和劉春培的關係這麼近。因爲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兩人連走動都很少,常委會聽說也是脣槍舌劍的,根本就和不到一塊去,省委常委們真是些老謀深算的老狐狸!”

李盛華哈哈大笑,說道:“你剛到這個層面時間還短,怎麼可能知道這麼隱秘的信息,不要把所謂的派系想的那麼陰暗,大家只是對待工作的意見不同,做事的風格也不同,所以纔會有這樣的好多團體誕生。從高層來說,大家的核心利益就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是基礎和前提,否則不會有任何的凝聚力,一味的去追求權力和財富,能讓那麼多人認可嗎?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又說道:“只是到了有些地方的層面上,把這個概念扭曲了,變成了純粹的私人利益組合,這是我們中央一直堅決予以打擊的原因所在。思想變了質,行爲也就脫軌了,不是積極向上的團隊,只能用團伙來形容,所以你不要避諱派系這個字眼。”

張文華說道:“到了省委常委的級別,那就是高級幹部了,我不否認有一部分人偏離了約束和軌道,但那只是滄海一粟而已,大多數人是能夠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爲畢生的奮鬥目標。京都派系的成員們,並沒有太多的束縛,私底下意見不同仍然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上面的人也不會就此進行干涉的,許東江和劉春培的例子非常普遍。”

李盛華說道:“說到這裡就是三方的勢力了,那第四方就是以方德輝爲首的主流派系,包括了金誠銳和溫良哲,省軍區司令員是支持他的,以前的省城市委書記也是他的人。金誠銳和溫良哲雖然在京都內都有關係,可到了關鍵時候給不了多少支持,比如溫良哲,他和你朱哥的家族走的很緊密,每年都要來給朱叔叔過生日,但這種調整的時候,朱家不會因爲他而和林家過不去,林家的林冠東將會在過完年後到嶺南擔任省委一把手。”

張文華說道:“許東江這一方是不能動的,算起來他們的派系和我們是盟友,當然了,也可能是林家的盟友,不過暫時不能把關係搞得太僵。林冠東的三票也不能動,趙東輝的兩票更不能動,他堂堂的省長剛到嶺南,需要有自己的支持者,做得太過分就觸犯了規則,無論在什麼時候,書記和省長這黨政一把手的權威都必須維護。”

李盛華說道:“劉寶嶺既然不想離開嶺南,那我們只有動程家一方的喬國恆,反正程家的米慧君,是支持趙東輝的。另外還差一個名額,我決定把宣傳部長陶英茂調走,他也願意換個環境,這樣就基本達到了平衡。雖然你一方的常委佔到了四個,但從力量對比來看你還是偏弱的,一把手的優勢實在太明顯。明天上午我找羅嘉民部長談談,然後向首長們做彙報,嶺南的省委常委會年後的調整,也提上日程了,這個方案通過的概率比較大一些。”

張文華說道:“等有了明確的調整結果。你把他們三個喊到京都。我會和你李哥一起見見他們。爲了分散別人注意的焦點,劉寶嶺就引薦給金副總理見一面吧,有時候釋放出一個煙幕,能堵住很多的麻煩。對了,你這幾天抽時間也到莫家走走,莫懷民同志如果點頭的話,這件事情就算是定住了。”

到李盛華這樣的級別,一旦話說出口那就有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高建彬知道,嶺南的省委常委會局面,基本就是這個框架結構了,爲了保險起見,他還要對金國林副總理和莫懷民首長做做工作,一定要體現出他的態度來。

不過高建彬現在卻忽視了一個問題,爲什麼李盛華敢於幫着他對嶺南的常委會施加影響,一個剛提拔的省委常委,有什麼資格自己組建一個團隊,這可是高級幹部的安排。他距離這一步還差得很遠呢!

大事商量完那就是說閒話了,李盛華說道:“建彬。雖然你分管的部門比較弱,但也不能做甩手掌櫃,態度決定一切,你不要讓人在後面說出什麼閒話,總算趙東輝還有點顧忌,給了你一個旅遊的分管部門,這可是有大文章可做的,嶺南本來就是旅遊的黃金寶地,你要在這方面下下功夫,上帝之手什麼時候都要搞點奇蹟出來,再說旅遊本來就是地方經濟的一大支柱,國家旅遊局那邊又是吳春楊副總理分管,到時候可以要點專項資金。”

高建彬說道:“先等等吧,我做做這方面的規劃,現在就要進入傳統的春節了,也沒有多少人對旅遊感興趣,到南海那邊還差不多,嶺南的溫度冬季也不行,有點陰冷潮溼的感覺,渾身都不自在。”

張文華笑着說道:“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你打算回海州市的老家,還是在嶺南或者京都過年?”

高建彬說道:“這次的春節我在京都過,也能給領導和長輩們拜拜年,討兩個紅包,順便把李麗接過來住幾天,好好陪陪她。”

李盛華微微一笑,說道:“算你小子還有良心,這段時間沒有繼續往家裡添人口吧?”

高建彬臉色一紅,說道:“家裡已經夠多了,再來的話我自己都要暈頭轉向了,就是現在,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到李麗懷孕了,她們有幾個雖然不說,但是眼中的渴望和期盼我能看得出來,想起來就頭疼!”

張文華說道:“沒有孩子的確是女人的一大遺憾,可你的情況特殊,她們應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從我個人的角度講,適當的安排一下也可以通融,因爲有這樣要求的不會太多。像是煙雨、婉凝和月光她們這些女孩子,喜歡的是什麼丁克家族,有沒有孩子無所謂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每個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買單的,花香不在多,太多了就缺少幸福和樂趣。”

李盛華看着高建彬有點尷尬,就岔開話題說道:“嶺河市委組織部和市紀檢委聯合推動的領導幹部財產申報公開制度,現在進展的怎麼樣了?”

高建彬說道:“本來我還覺得這件事情推動起來,會比較複雜和繁瑣,畢竟領導幹部們對此能夠理解的不多,覺得這種制度侵犯了個人隱私,可是沒有想到居然出奇的順利。我們這些市委常委剛開始交材料,處級幹部的材料已經接近完成了,科級幹部也主動的開始申報,我都覺得有點想不通,什麼時候大家的覺悟這麼高了?”

李盛華笑着說道:“組織部門接到了很多告狀信,說你工作方式粗暴霸道,嶺河市簡直成了你的一言堂,民主集中制原則被你給踐踏了。現在看起來,有個強勢的領導,很多工作推動的速度和力度,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記反腐倡廉,這一點很讓首長們爲你感到高興。”

然後說道:“可嶺河市對你的決定執行的太徹底了也太神速了,過程短了一點,值得借鑑的東西就少了很多,你回去後深挖一下,看看申報的材料有沒有水分,然後把執行的經驗彙總一下,打個報告給我,到時候我來安排國家電視臺的記者到嶺河市,專門做幾期節目。還有國家組織部和國家紀檢委也要派出考察團。和你們市的兩個部門搞搞交流座談。以後大面積推廣的時候,就能做適當的調整,儘可能的完善方案中的漏洞。”

張文華說道:“建彬,你來到京都的時間也夠長了,不要耽誤了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這兩天稍微休息一下到金家和莫家走走,就趕緊回去吧!我聽說趙東輝要推動國有企業改制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理說這都是好事情。但從他在江北省的工作思路來看,很可能會引發矛盾的。國有企業改制不是一刀切,導致陷入困境的原因很複雜,也不能爲了減掉自己的包袱,而不加以甄別。幹部需要安置,下崗的工人要工作要吃飯,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輕易的搞破產重組,兼併也需要特別審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最後由政府買單。”

高建彬爲難的說道:“這個事情我可管不了。過程太複雜,我不是分管領導也不知道其中的操作內幕。在目前的環境下,隨便伸手是要惹人非議的,每個副省長都有自己的分管權限,我不能壞了這個規矩。分管旅遊部門的我到國資委指手畫腳,您覺得合適嗎?”

李盛華搖了搖頭說道:“不是要你去插手人家的工作,而是要你多關注事態的發展,對有些嶺南存在潛力的企業做到心中有數,將來要是出了問題,我們也能及時的得到第一手資料。趙東輝這個人搞經濟是有他自己獨到之處的,在江北省擔任常務副省長的時候,頂着各方面的壓力硬是把一部分國有企業完成了兼併,個別的還做了破產重組,對江北省的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是他的成績,不容抹殺。”

然後又說道:“可現在的問題是,嶺南的經濟沒有辦法和江北省這種沿海省份相比較,基礎太薄弱了點,大刀闊斧的實施改革是不現實的,因爲樹苗還沒有成長起來,你就挪了窩,怎麼可能還有後續的成長?嶺南的國有企業根源在於技術革新和資源投入,是大環境的原因,只要我們澆了水施了肥,是可以扭虧爲盈的。我讓你多關心,就是害怕趙東輝做事情急於求成,思路是正確的,細節偏離了方向。”

高建彬說道:“我倒是不擔心趙東輝對着國有企業改制動手,央企的下屬分公司子公司輪不到他管,嶺南本來也沒有多少他能伸手的企業,要說那些省重點企業,他也不敢輕易搞改制,觸及到的利益太多,犯了衆怒他也要頭疼。”

然後說道:“我怕的是他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動手,嶺南是個有着豐富資源的省份,農副產品加工和相關的產業,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是很多落後地區脫貧致富的最大資源。我擔心的是他用行政命令強行推動各地的市政府搞建設,這樣不但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和優惠政策,而且面對壓力,下面很有可能搞出一些歪門邪道的事情來。”

回憶了一下曾經發生過的那一幕,高建彬苦笑着說道:“我就遇到過一處享受財政扶持的企業,可以說是鎮裡的重點企業,但走訪中聽到一些羣衆抱怨,經過仔細調查大家才發現,這家企業簡直就是嶺河市的恥辱,掛羊頭賣狗肉,大部分的都是吃扶持金的皇親國戚們,幹活的工人住的吃的還不如兩條藏獒優越,你們是不知道,我差點被氣瘋了,這件事情還上了我們的報紙,在嶺南也是轟動一時的新聞。”

李盛華說道:“我好像也記得有這回事,題目好像就是道德淪喪人不如狗,對你敢於自曝家醜的行爲,我還是很欣賞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按照邏輯和規律下指標作爲領導幹部的考覈,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不足爲怪。”

在京都多住了兩天後,高建彬返回了嶺南,這兩天內除了到老領導金國林那裡坐了坐,就是到莫家吃了頓飯,還和羅嘉民部長對幹部交流的事情進行了溝通。

這兩天藍馨和吳欣妍,也到四合院陪他待了兩個晚上。作爲國際影后的她們紅得發紫,出來一次可真是不容易,不知道費了多少時間兜了多少圈,才找到機會溜進自己的家,高建彬的大四合院當然也是她們的家。無處不在的狗仔隊防不勝防,到哪裡都有人跟着偷拍,娛樂圈真是不好混啊!

剛到進了家門洗了個澡,高建彬就接到了李盛華的電話,他說道:“建彬,上次我們討論的方案通過了,過完年你找個時間把他們喊到京都,我安排一下見見。”

這個電話對高建彬在嶺南的工作至關重要,如今的他,在省委常委會中可以說是自成一系了!(……)

PS:??感謝上班一族68的月票,謝謝

第110章 領導們的首肯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461章 組織談話第626章 拼命反抗的人好像是我吧第17章 回海州第234章 不死心的孫雪麗第448章 強勢的發言第681章 轟動全球的西部第一單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444章 遲到的消息第241章 突如其來的送別第737章 拼爹嗎第736章 四點問題引發的討論第52章 兩難之間(一)第383章 敗家有方的石橋鎮領導班子第447章 大年夜第661章 對家人的警告第646章 刺殺未遂引起的連鎖反應第152章 出大事了第637章 你劃下道來吧第44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7章 秦惜月的想法第756章 一個人表演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723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第313章 耍猴的上場了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109章 周國林火了第80章 過年了(四)第628章 專門吃窩邊草第141章 酒後發生的事情第448章 經貿洽談會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210章 宋湘語的提示第809章 又出招了第37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下)第483章 活見鬼的第三次交鋒第593章 微妙的處理結果第178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164章 曹志鵬的結局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247章 省城的關係網第251章 張文華的擔心第356章 省委領導們的支持第261章 第一把火的燃燒第176章 房子問題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148章 被暗算了第762章 露西傳遞的消息第855章 發出警告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517章 圈子聚會第277章 隨時做思想工作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451章 難以置信的誤會第498章 惹火燒身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644章 說你是,不是也是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508章 無聲的博弈第204章 同學們的支持(二)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737章 拼爹嗎第501章 來自幕後的消息第324章 燃情午夜時刻(下)第816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134章 海州的幹部變動第286章 大學生村官和梯隊建設第17章 回海州第685章 大營救行動第190章 全省農業幹部的考試第832章 張網以待第290章 驚動省委省政府的兩件大事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476章 角色錯位了吧第470章 嚴打風暴第823章 專打不長眼的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285章 人才引進問題的討論第202章 省委對於幹部交流的看法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370章 中組部領導的態度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134章 海州的幹部變動第278章 高家的反應第679章 首長和領導們的肯定第154章 不放鹽的雞湯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206章 同學們的支持(四)第254章 岳父要升遷了第84章 過年了(八)第246章 回到海州過新年第517章 圈子聚會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745章 終日打雁,被雁啄了眼第167章 秦河酒業的發展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779章 不得已的老闆
第110章 領導們的首肯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461章 組織談話第626章 拼命反抗的人好像是我吧第17章 回海州第234章 不死心的孫雪麗第448章 強勢的發言第681章 轟動全球的西部第一單第44章 到市委書記家做客(上)第444章 遲到的消息第241章 突如其來的送別第737章 拼爹嗎第736章 四點問題引發的討論第52章 兩難之間(一)第383章 敗家有方的石橋鎮領導班子第447章 大年夜第661章 對家人的警告第646章 刺殺未遂引起的連鎖反應第152章 出大事了第637章 你劃下道來吧第44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7章 秦惜月的想法第756章 一個人表演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723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第313章 耍猴的上場了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109章 周國林火了第80章 過年了(四)第628章 專門吃窩邊草第141章 酒後發生的事情第448章 經貿洽談會第728章 昌海和嶺河的擂臺賽第210章 宋湘語的提示第809章 又出招了第37章 新經濟園區宣傳(下)第483章 活見鬼的第三次交鋒第593章 微妙的處理結果第178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164章 曹志鵬的結局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247章 省城的關係網第251章 張文華的擔心第356章 省委領導們的支持第261章 第一把火的燃燒第176章 房子問題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148章 被暗算了第762章 露西傳遞的消息第855章 發出警告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517章 圈子聚會第277章 隨時做思想工作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451章 難以置信的誤會第498章 惹火燒身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644章 說你是,不是也是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508章 無聲的博弈第204章 同學們的支持(二)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737章 拼爹嗎第501章 來自幕後的消息第324章 燃情午夜時刻(下)第816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134章 海州的幹部變動第286章 大學生村官和梯隊建設第17章 回海州第685章 大營救行動第190章 全省農業幹部的考試第832章 張網以待第290章 驚動省委省政府的兩件大事第257章 東部新區出大事了第476章 角色錯位了吧第470章 嚴打風暴第823章 專打不長眼的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285章 人才引進問題的討論第202章 省委對於幹部交流的看法第456章 停職檢查事件的延續第370章 中組部領導的態度第847章 調整前的攤牌第134章 海州的幹部變動第278章 高家的反應第679章 首長和領導們的肯定第154章 不放鹽的雞湯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206章 同學們的支持(四)第254章 岳父要升遷了第84章 過年了(八)第246章 回到海州過新年第517章 圈子聚會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745章 終日打雁,被雁啄了眼第167章 秦河酒業的發展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779章 不得已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