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察看新城

體現縣委政府對離退休老同志的關心和重視,由縣老同志察看大坊縣新城的活動中,王澤榮親自陪同前往。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無奈,自從土地流轉開始之後,這些老幹們對於土地流轉很是不理理,說什麼的都有,更有一些人跑到上級部門去把大坊縣告了,對於王澤榮這個新來的書記更是充滿了不相任。讓他們來感受一下大坊的變化經說什麼都好。

由於大坊縣的老城改造費用過高,經過研究之後,縣裡決定在老城之旁劃出大片土地進行新城市建設,經過各方面的努力,現在新城的格局都已搞好。

穿行在寬闊的街道,那剛剛鋪就的柏油路面看着讓人很是感慨,老縣委書記劉明輝嘆道:“沒想到大坊縣這一兩年來有那麼大的發展!”這些老同志平時根本就沒來過新城,這次突然發現大坊縣有了這樣的一個漂亮地方,除了震驚之外,對於大坊縣的工作算是有了一些肯定。

老縣長錢保維也嘆道:“這新城與老城相比,真的讓人從一個落後的城市進入到了先進的城市。”他更是有着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

老紅軍李三柱着那一排排的別墅區道:“地主老財也沒享受過這種房子。”

街頭道兩旁栽種的各種之間有着許多的綠色景觀,車子開進了一個小區。

這些老同志三倆倆的走去對新的房子進行查看,縣長毛孝禮笑道:“考慮到老同志們年紀大了還住在原來那些破舊的房子裡面次縣裡專門修了一個老幹院家都可以在這裡對調一處房子。”

早就知道政府要把他的房子換到新城去,開始時許多人並不願意,現在看了新城的規劃之後,特別是看到新城中各方面的生活設施都想到時,大家已經有了住進新區的想法。

一老頭笑道:“縣委對我們沒說的,這樣的房子要是放在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我們也算是可以享受一下了!”

一個幹部道:“對調房子還不要我們出錢。我們太佔國家便宜了!”

不知不覺當中。人們對縣裡地好增加了。

王澤榮一直都笑眯眯地看着大家次地新城建設中。隨着新城地建成。老城地改造也將進行。他地耳中沒有少聽到老同志們罵娘是認爲他們沒有享受到改革帶來地好處。這次下了決心搞出一個對調房子地事情目地就是要讓他們也感受到改革帶來地好處。

人心就是這樣地。任你再是多麼講爲人民服務地人。輪到自己地利益時都會有一些權衡之意。特別是這些退下地老同志。看到縣裡面對他們那麼重視時。想法肯定是會變化地。

其實。在對調房子之上起來縣裡是吃了一些虧地。但是某種意義上來看。首先就是老同志們地怨言會大幅減少次。這種對調之後來地新城房子在拆除中就少了很多不必要地阻礙。對於下一步對舊城地改造是有利地。

拉住王澤榮。老書記劉明輝說道:“小王。說實話。看了大坊縣這一年來地變化。我老頭子是真地高興。他們年輕人點子多。頭腦活。開始時我對土地流轉是有看法地。不過。從大坊地發展情況來看。我感到你做地很對。看到大坊縣一天天地在變化。我真地高興。你幹得不錯!“

王澤榮道:“老書記,關鍵是現在黨的政策好,以後的工作中還需要你們的大力支持才行。“

劉明輝道:“你自從到了大坊縣之後,我一直就在觀察你的工作,沒說的,你是一個真正在爲民做事的人,只要用得上我們這些老頭子的地方,你儘管提出來,市裡面、省裡面都還是有一些人賣我的帳。”

王澤榮道:“那就太感謝老書記的。”

他並沒有希望這些老人幫着說話的想法,只要這些人不沗亂就行,別看他們退下來了,在各地的活動力仍然很強,影響力也很大。

就在這個小區的地處建身場所,王澤榮對老幹局的局長說道:“在老同志們的對調房子上,你們一定要認真細緻的做工作,這事關係到下一步全縣工作的統一性和延續性。”又看向負責新城區的副縣長姜開大道:“困難家庭的房子問題是一件大事,特別是那種低保戶,你們一定要做到向他們傾斜。”

姜開大道:“請書記放心,所有工作我們都會認真對待。”

就在這時,一個曾經擔任過副縣長的老頭走了過來,拉住王澤榮到一旁道:“王書記,我家老三在市裡給領導當秘書,以後還請王書記關照一些。”

看看這老人,王澤榮笑道:“你家老三在市裡面,我纔是縣委書記,想關照也關照不上啊!”

老頭笑道:“我家老三叫林動山,我可是聽說了,市裡面有些人正在想找你的岔子,你可要防着一些纔是。”

老頭不明不白的報出了一個市裡有人想整王澤榮的消息,這明白的就是賣一些人情給王澤榮之意。

對於那個叫林動山的人,王澤榮還真是知道,這人是常務副市長潘進貽的秘書,能夠由他嘴裡說出來,估計市裡面對於自己的反對聲音也不在少數。

老同志們看了新城中的正在建設或是已經遠見劃好的內容,知道這新城如果建成,下一步大坊縣可就不再是那種貧困縣了。

新建的建設速度是非常快的,除了那些高大的建築物外,基礎性的設置基本上都已經搞好,繞了一圈之後,老同志們對於這新城算是有了一些印象。

車子開成了縣委,把這些老同志招呼進縣委會議室。

王澤榮決定召開一次縣情通報會這些老同志真切感受一下大坊縣的發展情況。

這些離退休的老同志曾經都是一些在春物在那會議室內都擺出一幅領導的架勢。

看到王澤榮要給這些老同志開會,老幹局長的心裡可就擔上了心事,哪次縣裡的領導給老同志們開會不是變成罵娘會,老頭子們可都不是好惹的!

“各

導,今天我專會開會的目的就是要把縣情向老領導有不到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王澤榮說了一個開場白之後就準備開講。

一個老頭站起來道:“長話短說,我還要回去接孫子。”

果然還是有刺頭!

王澤榮笑道:“行,我說大體講一下大坊的情況。”

王澤榮從土地流轉的情況開始,對大坊縣在一年來發生的事情一項項的進行了講解,特別是全縣將在不久的時間內擺脫貧困縣的帽子的內容還是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平時可都是道說的知道一些縣裡的情況雖然有些人的子女也在大坊縣,回來時候也多少會講一些縣裡的情況,但是,聽到王澤榮一項項的講解之後家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人家王澤榮真的是在開展工作的貧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政績,還不要說各種產業的引入,大坊縣的所有變化都離不了王澤榮的努力。

劉明輝是比較有威信的,待王澤榮講完之後,他第一個就開始了發言,“王書記位領導,作爲一名曾經的大坊縣委書記了大坊縣現在的發展情況之後,我感到很是慚愧也不講多的,只講一條們能夠讓大坊縣脫貧就是一種巨大的貢獻,是一個巨大的功勞,大坊縣要脫貧,這話叫了很多年了,就連我當初也想了許多的辦法,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解決,當初大坊實行土地流轉時,我也是分對的,甚至還向市裡說了這項工作的不是,現在看來我是錯了!”

劉明輝講得些動情:“大坊縣三十萬人口真的脫貧了,首先是農民們的生活問題得到了解決,其次是爲國家節約了大量的開支,很了不起啊!別看我們這些老頭子做不了什麼,以後,只要是從人民的利益出來的事情,我們必定會充當搖旗吶喊的人。”

老幹局長越看越感到異,這劉明輝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在每一次的會上都是第一個跳出來批評縣委領導工作的人,在縣委領導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又臭又硬的人,沒想到他今天第一個站出來力挺起王澤榮了!

會開得很成功。

坐在公室內,王澤榮回憶着今天的工作情況,他知道這些老同志之所以沒有搗亂,主要的還是看到了大坊縣的變化,又得到了能住新房的愉快心情造成的,當然了,劉明輝那種人主要還是看到了大坊縣的變化,他心中高興之餘的感慨。

大坊縣的新城建設是採用的新建城模式,住宅小區全都是商品房開發方式,交給房地產老闆運作,每段道路的修建也以分段分攤的方式由開發商出錢來修建,政府在一些政策上用優惠的方式來衝抵,現在最爲痛苦的還是政府根本就沒錢去建新的政府辦公樓。

當然了,在這件事情上,縣裡了有什麼經驗之處,只能是一邊摸索一邊發展。

新城的建設,大坊縣是下了決心的,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投資商就不可能前來投資,現在的大坊縣城一派破敗景象,搞出一個新城,最少也要讓外來商人看到大坊的前景。

新城建設以市場化方式運作,以優惠政策吸納社會資本的參與,增強城市建設自我積累、滾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對投資建設大型項目、重要設、標誌性工程,給予政策傾斜。交通、通信、供電、供水、供氣、排水、排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實行誰受益誰投入,共同投入、利益共享。積極爭取金融部門對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支持,把可作抵押的縣公有房屋及其它國有資產及開發過程中的土地出售收益都用於新城區建設貸款抵押。

新城建設採用的辦法主要是股權合作模式。政府和投資人共同組建合作公司負責非專業公司投資項目的投資建設。在這種投資模式下,政府的資金來源於財政投入,投資人以自有資金出資進行滾動開發。前期開發投資部分資金可由合作公司借貸,後續開發資金源於前期土地出讓收入;項目合作模式。政府和投資人分別負責非專業公司投資項目的投資建設。這種投資模式下,合作公司和投資人按照事先約定的項目分別投資。政府的資金來源於財政投入,投資人以自有資金和商業信貸進行滾動開發。投資人不是基礎設施項目的運營者,其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打入土地成本,依靠土地出讓收益回收其成本,如果收益不足,政府應承諾以稅收補足;分段由開發商要負責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投資。總之一條,工商業招商,住宅開發,城市基礎設施等方面全部實施對外開放,在給以各類優惠政策的條件下,廣泛吸引外來投資參與建設。

在大坊縣的新城建設上,王澤榮採取的辦法還是滾動進行,由於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他打算的就是一步步的發展,隨着滾動開發的進行,相信隨着縣財政上的好轉,最終還是會建成。

大坊縣在貫大公路通行之後,房地產的開發是一浪高過一浪,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進行新城建,條件上達到了。

對於今天看過的新城情況,王澤榮在心裡其實並不滿意,離規劃的內容相差還是太遠,看來要加快各產業的形成!

“王書記,省報記者想對你進行採訪,你看這事怎麼辦?”宣傳部長吳宜靜打過來電話。

“省報記者採訪我什麼?”對於省報記者的採訪,王澤榮雖然感到是一個宣傳大坊縣的機會,但是,他還是想先知道採訪的內容。

“主要是有關脫貧之事,現在大坊縣通過土地流轉已經走向脫貧的事情是這些媒體關注的焦點。”

“大坊認真說起來並沒有全部脫貧,現在宣傳是不是過早?”王澤榮說道。

“王書記,這事上,省報是得到了省委宣傳部的介紹信來的。”

聽到省委宣傳部介紹來的,王澤榮道:“你安排一下吧。”

第1054章 應對出招第1076章 讓項定頭疼的事情第508章 夏意開決定博一回第302章 怪異的官氣變化第1272章 王澤榮的態度第1427章 什麼來頭第876章 看望老領導第1149章 司馬秀的用意第1101章 擠公交車第578章 項家高度重視王澤榮的發展方向第748章 有一棵大樹的感覺第625章 項定到來第1427章 什麼來頭第1657章 華泰祥感到意外第306章 全市經濟分析會第1664章 王澤榮的地位第1551章 鄭書記是支持的第180章 腐敗使村民獲利第1220章 項定的安排第546章 不能讓做事的人受委屈第1183章 坐看風雲第259章 大坊縣成了焦點第1721章 興奮的人們第1485章 賈建山的刀鋒第458章 有心之人的選擇問題第1037章 壓力巨大第235章 對策第1260章 南滇的人員配備有定論了第1492章 曲意交好第1257章 吳如姬求助第164章 DNA鑑定第576章 項南很不安第1562章 怎麼會這樣第863章 神秘之地第1671章 牛叉的人第397章 強大的陣容第1696章 心思第71章 新的鄉領導班子第1567章 孩子的引導第1120章 王書記的話語第1312章 家長會第891章 有意而爲第1088章 項南的希望第1500章 鄭恩寶接見第49章 地下溶洞第1056章 搞事第1344章 海東的椅子很燙第652章 姜大牙逃了第562章 組長的來頭第240章 市裡的態度第275章 中央的試點第571章 關於網絡文化的談論第1430章 是省委王書記第1431章 出事了第263章 穩步發展第293章 蒯富權的官氣問題第1563章 被王澤榮盯上了第1447章 一件小事的猜測第929章 臥軌第1205章 南滇高水平的演出第830章 三縣高等級公路第430章 項濤的問題第1179章 搞事第1207章 老書記召見第424章 還過不過年第405章 探秘前的準備第793章 紫色加身第1197章 各有想法第236章 一封信引起的第745章 項定的新圈子第124章 鄭秋力的父親出事了第672章 汪日辰病危第221章 省交通工程公司第384章 礦難第2章 辦公室的發現第607章 住房建設第342章 兩件事情的區別第1513章 分享利益第338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464章 王澤榮要調走了第128章 開河官場第1438章 氣勢第1362章 互相暗算第889章 震懾第1480章 試探心性第1226章 發現一個走向第1274章 王澤榮能夠收買嗎第389章 陪田副書記到煤礦第231章 年底了第121章 人情冷暖第426章 處理辦法第337章 有心人第1691章 王澤榮到了林書記家第1240章 就是想哭第51章 縣上的舉措(下)第1522章 討好第315章 官場大地震第925章 詭異的酒宴第257章 新生事物第1432章 認出了王澤榮
第1054章 應對出招第1076章 讓項定頭疼的事情第508章 夏意開決定博一回第302章 怪異的官氣變化第1272章 王澤榮的態度第1427章 什麼來頭第876章 看望老領導第1149章 司馬秀的用意第1101章 擠公交車第578章 項家高度重視王澤榮的發展方向第748章 有一棵大樹的感覺第625章 項定到來第1427章 什麼來頭第1657章 華泰祥感到意外第306章 全市經濟分析會第1664章 王澤榮的地位第1551章 鄭書記是支持的第180章 腐敗使村民獲利第1220章 項定的安排第546章 不能讓做事的人受委屈第1183章 坐看風雲第259章 大坊縣成了焦點第1721章 興奮的人們第1485章 賈建山的刀鋒第458章 有心之人的選擇問題第1037章 壓力巨大第235章 對策第1260章 南滇的人員配備有定論了第1492章 曲意交好第1257章 吳如姬求助第164章 DNA鑑定第576章 項南很不安第1562章 怎麼會這樣第863章 神秘之地第1671章 牛叉的人第397章 強大的陣容第1696章 心思第71章 新的鄉領導班子第1567章 孩子的引導第1120章 王書記的話語第1312章 家長會第891章 有意而爲第1088章 項南的希望第1500章 鄭恩寶接見第49章 地下溶洞第1056章 搞事第1344章 海東的椅子很燙第652章 姜大牙逃了第562章 組長的來頭第240章 市裡的態度第275章 中央的試點第571章 關於網絡文化的談論第1430章 是省委王書記第1431章 出事了第263章 穩步發展第293章 蒯富權的官氣問題第1563章 被王澤榮盯上了第1447章 一件小事的猜測第929章 臥軌第1205章 南滇高水平的演出第830章 三縣高等級公路第430章 項濤的問題第1179章 搞事第1207章 老書記召見第424章 還過不過年第405章 探秘前的準備第793章 紫色加身第1197章 各有想法第236章 一封信引起的第745章 項定的新圈子第124章 鄭秋力的父親出事了第672章 汪日辰病危第221章 省交通工程公司第384章 礦難第2章 辦公室的發現第607章 住房建設第342章 兩件事情的區別第1513章 分享利益第338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464章 王澤榮要調走了第128章 開河官場第1438章 氣勢第1362章 互相暗算第889章 震懾第1480章 試探心性第1226章 發現一個走向第1274章 王澤榮能夠收買嗎第389章 陪田副書記到煤礦第231章 年底了第121章 人情冷暖第426章 處理辦法第337章 有心人第1691章 王澤榮到了林書記家第1240章 就是想哭第51章 縣上的舉措(下)第1522章 討好第315章 官場大地震第925章 詭異的酒宴第257章 新生事物第1432章 認出了王澤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