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米家

米家,是趙瑋與趙琇兄妹的母親米氏的孃家。

兩家本來應該是極爲親近的關係,但當年米氏遇難,米家除了幾門遠親住在江南一帶,曾派了代表來上香弔唁外,身爲米氏親兄弟的米大舅根本就沒有動靜。那時候他在蜀地爲官,路途遙遠,興許是消息不靈通,又或是沒來得及打發人過來祭拜,但若真有心,派個家人來代爲致意還是沒問題的。可是他沒有,此後十餘年,也不曾見有書信禮物到奉賢趙家老宅。他如此冷情,趙瑋趙琇也不會用熱臉貼人的冷屁股,兩家便就此斷絕了往來,直到趙瑋得襲建南侯爵爲止。

趙瑋成了建南侯,興許米大舅離得遠,事隔數月後,纔有一封祝賀兼敘親戚情份的書信被碾轉送到趙瑋手上。趙瑋已經習慣了這位舅舅的冷淡,也沒把這封信太當一回事,謝過捎信的人,託他給米大舅帶個口信去問聲好就算了。他們兄妹當初落魄時,沒有感受到這位舅舅的關心,如今風光了,對方貼上來,他們也沒必要太過激動。若是當面見到了,照禮數行事就好,卻沒必要太過親近。

其實說起來,米大舅與米氏也不是一母同胞。米氏是元配所出的獨生女兒,米大舅則是繼室所出。米氏幼年失母,一直跟着祖母過活,也是祖母教養長大的。後來祖母去世,她到了繼母手裡,就沒過過幾年舒心日子。只因她祖母與張氏孃家有些淵源,還是遠親,張氏幼時曾得她看顧,爲兒子擇媳時,看中了米氏性情溫婉。又是故人之孫,便做主定下了這門親事。那時建南侯府還風光得很,趙焯學問又好,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前程大亮。米氏的父親又不傻,自然爽快答應了親事,準備嫁妝時也沒小氣。幾乎把半副身家都給女兒做了陪送。

可惜後來米家外祖父去世。米家就交到了米氏繼母和繼母所出兄弟米大舅的手上。那時因有建南侯府在,米老太還要靠着親家爲自己的兒子謀前程,也曾下力氣籠絡米氏。一年四時節禮不斷,平日也時常送東送西,每月都要上侯府看望米氏兩三回,順便沾些油水。老郡公那時以爲她是個好繼母。看在小兒子小兒媳面上,叫人爲剛考中同進士的米大舅謀了個成都知縣的缺。米大舅就帶着老母妻兒上任去了。蜀地雖離京甚遠,卻是繁華富庶之地,他在那裡很是發了幾筆財。又因有侯府做靠山,等閒的官員都入不了他的眼。哪怕是知府,他也沒怎麼放在心上。旁人畏懼侯府威勢,心裡雖惱火。卻也忍讓他三分。

可惜好景不長,郡公爺忽然去世。庶長子趙炯襲爵,米大舅就沒了靠山。那時候他那些上司同僚就開始看他不順眼了。等到趙焯與米氏去世的消息傳來,那些人終於沒有了顧忌,開始想法子整治米大舅。米大舅素來有恃無恐,做事也不嚴密,被人抓了小辮子,費了好大力氣才擺脫了麻煩。蜀地任上所得,已經用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則叫他用來打點上頭申請調離了。成都附郭,知縣與知府同在一城,事事都不得自在。他倒也不蠢,知道得罪的上司太多,他又還有小辮子沒叫人揪出來,繼續留在蜀地,絕不會有好結果,因此費了大力氣,遠遠地調走了,落在一處窮縣,苦熬了幾年。

自那以後,他倒是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地做着官,緩慢往上走。即使心裡還愛貪,因沒了靠山,也不敢做得太過分,免得叫人告了。那時他的境況除了有個官的名頭,並不比在家時舒適富足,心裡對死去的姐姐就生出了怨恨。俗話說得好,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成都附郭又附城,姐姐米氏居然給他找了這麼一個地方做知縣,簡直就是在害他!如果換了別的地方,又怎會有那麼多上司與他過不去?他不反省自己行事傲慢,仗着有好親戚就到處得罪人,又貪心不足,拿了不該拿的錢,反而把責任都怪到姐姐一家頭上了,自然不會有心情去關心外甥。而家境平平,則令他行事吝嗇了許多,索性與親家斷了聯繫,也免了每年的節禮。

米大舅沒有靠山,本身才能也平平,人際關係不算太好,這十來年裡硬是靠着資歷熬到了從五品,在平度州做了個知州。這是去年的事,裡頭有沒有吏部看在建南侯府面上,故意關照他幾分的緣故,也沒人知道。反正他到了任上後,老實了幾個月,打聽得京中外甥襲了侯爵,十分得新皇寵信,還是從龍功臣,他心裡就開始活動了。哪怕託人送上京去的書信只得了個口信迴應,他還是覺得飄飄然,以爲趙瑋這是認他的意思,依然對他恭敬。而他既然已經是位侯爺的舅舅了,那一般的官員也就不放在他眼裡了。

大概是在蜀地吃過虧的關係,他倒也沒太過得罪了上司與同僚,況且他如今在平度州是最高長官,也沒旁人壓在他頭上,得罪地位比他高的人的機會不多。而地位比他低的人,他也不覺得那是得罪。成天就在人前炫耀他有個侯爺外甥,又說他外甥待他有多麼禮敬。別人打聽得他確實有這麼一門親,就信以爲真,送了他許多禮物,又託他辦事。

米大舅雖蠢,他母親米老太倒還沒昏了頭,罵了兒子一頓,讓他不許大包大攬,只挑着幾家得罪得起的收了禮,其他人的都退回去了,又開始藉着侯府的名頭,想給一雙兒女說門好親事。恰好有一戶當地望族,養了個才貌雙全的女兒,樣樣出色。米老太有心要說給孫子,人家卻看不上米大舅爲人,爲女兒另擇了一名世家子弟。米老太心中不忿,米大舅更加氣惱。因這兩年山東世家有不少被捲進穎王謀逆案中,好些人家都被抄了,全家人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貶謫的貶謫。這裡頭本沒有那家望族的事,卻因爲曾與其中一戶被抄家的世族旁支聯姻,叫米大舅尋了個由頭,栽贓他家從逆,抄了個乾淨,連剛剛與他家結親的那個世家,也受了牽連。

平度州士紳都對此有怒不敢言。但因爲人人都知道米大舅身後有個外甥是建南侯。而建南侯則是因救駕有功得皇上青眼的,衆人只以爲這是建南侯默許,惟有忍了這口氣。米大舅越發得了意。在平度州說一不二,風光無比。

平度州並不在京杭大運河的必經之路上,因此米大舅這回也沒到東昌來迎欽差。趙瑋趙琇與米大舅早就斷了來往,哪裡會打聽他的事?他們甚至不清楚米大舅眼下是在山東爲官呢!若不是姑媽趙元娘寫信來說。他們定然還被矇在鼓裡。倘若日後有人看不慣米大舅所爲,告上京城。把趙瑋牽連進去,他要喊冤,人家還未必相信呢。

張氏氣得整張臉都是鐵青色的,聲音還有些發抖:“他怎敢如此?他怎敢如此?!”

趙瑋的臉色也非常難看。米大舅待他們兄妹無情無義。他壓根兒就沒打算理會對方。人家不來擾他,他也不去管人,沒想到這也攔不住米大舅生事。就憑一個舅舅的名份。什麼倚仗都沒有,居然就敢借他的名頭去斂財害人。趙瑋真恨不得立刻就抓了米大舅到面前。好大耳刮子打上去,才能消了心頭之恨。

趙琇嚴肅地對趙瑋說:“哥哥不能不嚴肅應對。這種事是說不清的,必須得你親自去處理,將冤案平反,給大舅一個教訓,才能將自己撇清了。不是我們家怕事,而是世家望族,彼此聯絡有親,又有同窗、同年等等,不知什麼時候就因爲得罪了一家的人,而結下另一家仇人。況且大舅在平度州胡作妄爲,事事都是借了哥哥的名義,平白壞了你的名聲,若有士林中傳開,也對哥哥不好。若有人上京去告,就算皇上知道哥哥冤枉,御史也會參哥哥一本,說你未能約束自家親戚的。既如此,倒不如我們自家料理了。”

張氏也點頭:“就是這話。你們的母親是好媳婦,我心裡清楚。那米大舅不好,原是他母親教壞了的。你們母親未出閣時,也沒少受後母搓磨。你們不必有所顧忌,若有人怪你們不敬親長,只管把他們母子當日所爲都散播開去。姐姐死了連支香都不上,十多年都對外甥不管不顧,外甥風光了就貼上去交好,還有他在任上貪污腐敗、利用職權報私仇等等,哪一件是能見人的?如此趨炎附勢之徒,妄想借建南侯府的名聲來擺威風?做他的春秋大夢!”

趙瑋與趙琇齊齊應了,又安撫張氏,勸她別再生氣。兄妹倆走出艙房,對視一眼,心情都不太好。

趙瑋嘆息道:“外祖父與母親都是正派人,爲何會攤上米大舅這麼一個麻煩種子?做了壞事還要宣揚得舉世皆知。最可笑的是,他在動手之前,也不先看看他所謂的靠山是否願意爲他背書。真的惹出了大禍,我既不知情,又在聖眷,即使名聲受損,挨幾回參,罰一回俸,降一降職,終究是無礙的。他卻是前程難保,說不定連功名都保不住呢。他也不是沒吃過虧的人,爲何在做事之前,就不知道多想一想?”

趙琇考慮的卻是別的事:“照姑媽所言,米大舅做這些事,是在差不多半年前。許姑父在山東爲官,平度州也是轄區,想必要知道這些事並不難。事情的後果如此嚴重,隨時都有可能牽連到哥哥身上,爲何姑媽一直不說?今年端午、中秋、重陽的節禮,我都按時派人給許家送去了,許家也回了禮。光看禮單,就知道姑媽也準備得很用心。她有功夫去準備禮物,爲何就不能在書信裡提上一句?若不是哥哥讓許仕英將那幾個本子帶回給許表哥,許家感激,姑媽是不是打算繼續瞞着我們?”()

第20章 小插曲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38章 宮門第402章 質問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110章 新太子第447章 船宴第560章 妄念第43章 下毒第461章 盛況第140章 厚臉皮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9章 調派第528章 心煩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41章 小丫頭第527章 罰不罰第503章 善後第371章 報仇第265章 心臟病第173章 雨天第428章 相邀第184章 蠢話第600章 上任第349章 丘家第43章 下毒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28章 相邀第276章 禮物第48章 盧媽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612章 波瀾第332章 剝繭第241章 小丫頭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9章 多心第546章 無賴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440章 出發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185章 歸家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515章 反應第358章 背影第429章 說客第246章 赴會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6章 生疑第500章 聚首第357章 厚聘第94章 招供第519章 悔悟第604章 茶話第529章 影響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448章 移居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429章 說客第90章 拉攏第319章 金鐲第103章 扯皮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80章 緣由第213章 圖紙第449章 不甘第408章 秋宴第595章 病倒第542章 爭執第514章 野望第621章 現世報第540章 計劃第594章 結交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144章 心冷第214章 求差事第483章 獻殷勤第9章 說客上門第406章 丘家第528章 心煩第246章 赴會第580章 不忿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548章 關門第81章 棄僕第23章 一場鬧劇第597章 打傢俱第326章 招工第607章 眼睛第626章 離開第49章 碧蓮第271章 告誡第472章 死纏第127章 準備
第20章 小插曲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38章 宮門第402章 質問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110章 新太子第447章 船宴第560章 妄念第43章 下毒第461章 盛況第140章 厚臉皮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9章 調派第528章 心煩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41章 小丫頭第527章 罰不罰第503章 善後第371章 報仇第265章 心臟病第173章 雨天第428章 相邀第184章 蠢話第600章 上任第349章 丘家第43章 下毒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28章 相邀第276章 禮物第48章 盧媽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612章 波瀾第332章 剝繭第241章 小丫頭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9章 多心第546章 無賴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440章 出發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185章 歸家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515章 反應第358章 背影第429章 說客第246章 赴會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6章 生疑第500章 聚首第357章 厚聘第94章 招供第519章 悔悟第604章 茶話第529章 影響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448章 移居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429章 說客第90章 拉攏第319章 金鐲第103章 扯皮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80章 緣由第213章 圖紙第449章 不甘第408章 秋宴第595章 病倒第542章 爭執第514章 野望第621章 現世報第540章 計劃第594章 結交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144章 心冷第214章 求差事第483章 獻殷勤第9章 說客上門第406章 丘家第528章 心煩第246章 赴會第580章 不忿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548章 關門第81章 棄僕第23章 一場鬧劇第597章 打傢俱第326章 招工第607章 眼睛第626章 離開第49章 碧蓮第271章 告誡第472章 死纏第127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