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野望

廣平王的船依舊是不緊不慢地在運河上走着。趙琇白日無事,除了練練書畫,就開始把時間用來翻譯一些英語書籍上。

她最先翻譯的是地圖。拿大張的硬挺白紙,在上頭照着小威爾斯送來的那些地圖冊子描了個淺淺的底,再依照她記憶中的世界地圖,做些許修正。最後畫成的地圖,差不多有後世地圖的七八成樣子了。她不敢做得完全一樣,就怕讓人奇怪她是從哪裡知道的。凡是修改過的地方,都能翻查出一點依據來,就象是她在外國的地圖版本以及書本的描述下,做了一點“合理的想象”。

等畫完了地圖,她就在圖上用中文標出了一個個的國家名、地名,連海洋、海峽、島嶼、城市、港口都添上。那地圖足有三尺見方,她又是用的西洋墨水筆,字寫得極小,個個寫得清清楚楚。

張氏看了那地圖,只覺得眼都花了,驚歎不已:“你怎麼會想到要畫這個?”倒是沒說她在做無用功,但想的念頭卻跟她不太一樣:“這圖合該獻給朝廷纔是。在軍中大約能派得上用場。到時候讓軍中的能人把東北與西北那一片都畫出詳細圖樣來,說不定能幫上邊軍大忙呢。”她是大將的妻子,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點,至於那些西洋、南洋等地,對她來說都是等閒,只感嘆兩句,就沒有後文了。

高楨看了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眼中又驚又喜:“趙妹妹果然不凡!有了這份地圖,朝廷想要派人出洋去,也就不會抓瞎了。這是妹妹把威爾斯家獻上的地圖冊子綜合畫成的麼?我去告訴父王聽!”

廣平王眼睛還敷着藥,尚未恢復視力。但這並不妨礙他照着兒子的描述,想象出地圖的樣子。他也是非常欣喜,對趙琇讚了又贊:“琇姐兒這回可是立了大功了!”

趙琇被誇得有些臉紅,忙道:“我就是照着那些舊的地圖,揣摩着畫出了這麼一幅圖,期間也經過多次修改,直到覺得能見人了。纔敢拿出來的。沒想到竟能得王爺如此誇獎。我不敢說有什麼功勞。若這圖真能爲朝廷所用,便是我的造化了。祖父在天之靈,也會爲我高興。覺得我不曾辱沒了趙家門楣。”

廣平王微笑着點頭:“趙郡公必然會高興的。”又對高楨說:“去尋個擅長繪地圖的人來,照着這圖重新畫一幅大些的,到了京城,正好獻給皇上。我知道皇上早有心要開拓外貿。讓內務府打通南洋商路,卻總是被六部勸回來。這地圖照你所說。把南洋諸大島都繪得清清楚楚,航線港口應有盡有,正好能幫皇上的忙。”

高楨卻道:“父王,還是我來繪吧。如今叫個擅長繪地圖的人來也沒用。趙妹妹這地圖。畫得與我們平日常見的地圖不太一樣,比他們畫的清楚明晰許多。若叫他們來畫,只怕反而把地圖畫得差了。”

趙琇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想想曾經見過的古地圖,深有同感。就不出聲了。其實那幾本西洋地圖冊上,也有不少相當抽象的地圖,可到底還有兩三幅十分準確的,已經靠近後世標準了。要不是有這幾幅地圖撐着,她憑着十幾年前的記憶,可未必能畫出這麼一幅世界地圖來。

廣平王沒有看過地圖,不過高楨這麼說了,總不會是無的放矢,他就依了兒子的意思,但同時也叫擅長畫地圖的人來另畫一份備份,以防萬一。高楨也不在意,反而笑吟吟地對趙琇說:“等回到京城,把地圖獻給皇上,趙妹妹的功勞就更大了,再加上救災時的善名,京城中還有哪家姑娘能與趙妹妹相比?”

趙琇笑笑:“誰要跟別人比這個?”她對廣平王說:“要是皇上比較關注南洋那邊的情況,正好我手裡也有幾本傳教士的日記、手記什麼的,也不知道小威爾斯是怎麼弄了來。這些傳教士有不少人去過南洋,但有相關的記錄,我就把它翻成本國的語言,呈給皇上看。王爺覺得如何?他們那兒還有些自己編的小辭典,我也可以抄上一份,只可惜我沒多少時間,不能編個齊全些的中英辭典,否則別人翻看起來就方便多了。不知道朝中可有好的通譯?若回京城後,能找到一兩個得力的幫手,我的速度會快許多。”

廣平王訝然:“那當然更好不過了。這事也不必太過急趕着做,先做出一小冊來,讓皇上看了,他自會交代禮部跟進。你還是個小姑娘呢,不必如此勞累。”

趙琇笑笑:“累倒說不上,我也不至於廢寢忘食,只是覺得這事兒是我力所能及的,纔想盡一份力罷了。”想想她穿越一場,也沒做什麼了不得的事,如果能編上一本大部頭的中英辭典、翻譯點文學作品之類的,也算是變相的青史留名了吧?這麼想想她還挺激動的。

她確實不用心急,這都是大工程,至少得用上十年八年,甚至是二三十年的功夫,她慢慢來就是。

得了廣平王的話,她就把地圖交出去,隨高楨怎麼折騰了,反正她這裡還有底稿呢。如今她就一心去整理那些傳教士編制的小辭典,並翻找他們的記事本,尋找與南洋航行相關的記載,什麼政治軍事、經濟民生、風土人情、天氣變化等等,全都翻譯成白話中文,顯得更加直白易懂,不會引起什麼誤解。

這項工作也是大工程,她連每日的書畫練習都索性暫時停了。張氏起初還有些微言,但聽她說是廣平王吩咐的要事,也不再多言,反而勸她多注意休息,別累壞了身體,每次靠岸,還命人去採買些有營養的食物來給她進補呢。

趙琇這一忙,就把別的事都拋在了腦後。忽然一日在某處小港口停靠時,柳綠小聲告訴她:“世子讓我來告訴姑娘,人找到了。”她還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高楨這是找到牛氏了。

居然找到了?這麼說。牛氏沒有死?她病得那樣,自己連路都走不了,被孫子丟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竟然還能活到現在?真是禍害遺千年!

趙琇放下手中的筆,起身去洗了個手,便轉身下了樓艙。高楨正坐在敞廳裡等她,見她來便站起身微笑道:“已經有了消息。想不到她還活着。”

看來高楨也與她一樣有同感。牛氏真是太命硬了!

趙琇問他:“她如今在哪裡呢?靠什麼營生?”

高楨道:“我們一行身份不同一般。凡在運河上靠岸,必會驚動當地官府,碼頭一帶也會爲我們清場。我記得你提過。那趙演當初是將他祖母丟在了碼頭上,就怕官府清場時,把她也一併清走了,便提前兩日打發了人過來探消息。很快就打聽到了。她果然就在這一帶碼頭上乞討,不過眼下已經被趕離了。是被別人硬擡走的。”

居然變成了乞丐?趙琇心裡頓時覺得很解氣:“她也有今天!”

高楨笑道:“她原本其實沒那麼慘。這裡的縣官原是京城人士,前年庶吉士散館後委了此地縣令之職,方纔外放而來。他在本地建有養濟院,收留鰥寡孤獨的窮人與乞丐。牛氏初時被扔在碼頭上。哭罵孫子不孝,差役們見了,就把她擡去了養濟院。雖然日子過得不比從前富裕。卻也能得個溫飽。她本來還算老實,幫忙照看養濟院裡的孤兒。有時還會指點小丫頭與媳婦子針線。可去歲我們的船隊經過此處,她聽得人說,建南侯就在廣平王船上,也在此停留,便嚷嚷起來,說她是建南侯府的人,建南侯還要叫她一聲伯孃,她受了天大的委屈,要建南侯爲她做主,接了她回去照顧。”

趙琇萬萬沒想到,去年經過此地時,就已經有這麼一樁故事了,忙問:“那後來如何?別人可信了她的話?”

高楨搖頭:“哪個信她?旁人只會覺得,若她真是建南侯府的人,又怎會淪落到要在碼頭上行乞的地步?養濟院大使怕她再胡亂嚷嚷,鬧得大了,驚動王駕,會叫縣令怪他沒有看管好院中的人,就命人堵了她的嘴,關在房裡不許出來。不過,他也擔心這事兒是真的,會得罪了侯府,就悄悄報給了縣令知道。縣令連夜過去問她身份,她也不敢明說,只道是趙氏族中的親眷,本來是從京城返回老家度日的,沒想到孫子不孝,半路上丟下她就跑了。她纔會喊冤,想要請族中最顯赫的建南侯來替她這個伯孃做主。”

趙琇聽得呸了一句:“趙演不是好東西,她也不冤!居然有臉叫我哥哥來做主?她是我們哪門子的伯孃?”

高楨笑着說:“那縣令也不是個蠢的,見她不肯說明身份,連丈夫名諱都不肯提,就知道有隱情。他就去問了養濟院中其他的人。牛氏素日在院中度日,閒時也會露出幾分驕矜來,跟熟人說她身份來歷如何顯赫。其中有個老婆子記在了心上,就告訴縣令,牛氏曾與人說,她丈夫曾經做過侯爺,只是後來被人陷害,才丟了爵位。既是建南侯府中人,又曾做過侯爺,丟了爵位的,除了趙炯還有誰?這縣令是京城出來的,自然聽說過傳聞,知道她是逆臣之母,哪裡還會信她?壓根兒就沒報上來過。等到船隊次日離開,牛氏知道沒了機會,就開始大哭大鬧,每日只不得安寧,吵吵着要人送她去與侄兒相見。旁人被她吵得煩了,都不願理她,撐到今年春天,整個養濟院的人都受她不住了,索性將她扔回到碼頭上,由得她自生自滅去。因此她纔會在碼頭上行乞。”

果然不作就不會死。牛氏這個人哪,就是放着好日子不過,非要尋死的那種人。

趙琇冷哼了一聲,對高楨道:“罷了,既然如今我已經知道了她的下落,也不必去見了,省得她認出我來,又吵吵個沒完。吵不到我,吵到其他不相干的路人也是不好的。就由得她繼續愉快的行乞生活吧。”

“誰行乞了?”背後傳來張氏的聲音,趙琇一僵,轉過身,便看到張氏站在敞廳門邊,一臉疑惑地看了過來。

第295章 賠禮第436章 阻攔第268章 衡量第347章 婚約第461章 盛況第462章 省之第26章 生疑第599章 臂膀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76章 察覺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626章 離開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614章 立儲第140章 厚臉皮第508章 相見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582章 傳遍第221章 中秋夜第341章 求助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76章 待客第174章 勸食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394章 威脅第551章 顧慮第258章 後續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43章 祭拜第93章 人倫第360章 內情第151章 逗趣第319章 金鐲第47章 不安第524章 邀請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120章 搬離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34章 置莊第336章 送書第256章 借書第90章 拉攏第150章 探病第118章 引介第258章 後續第360章 內情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26章 避難第618章 胡姑娘第460章 暫別第497章 遷移第211章 書與茶第538章 宮門第481章 疑惑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158章 追捕第456章 申斥第275章 邀請第579章 多心第436章 阻攔第537章 白目第342章 警告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277章 彩箋第509章 欲行第508章 相見第277章 彩箋第51章 告一段落第602章 勸女第253章 溫泉第294章 評價第284章 遺案第466章 冒火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234章 置莊第185章 歸家第476章 會面第19章 痛定思痛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72章 喪鐘第258章 後續第163章 指點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354章 秘信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49章 處置第476章 會面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137章 風雨中第260章 淤青第397章 疑心第59章 意外收穫第550章 喜脈第378章 拒官第429章 說客
第295章 賠禮第436章 阻攔第268章 衡量第347章 婚約第461章 盛況第462章 省之第26章 生疑第599章 臂膀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76章 察覺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626章 離開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614章 立儲第140章 厚臉皮第508章 相見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582章 傳遍第221章 中秋夜第341章 求助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76章 待客第174章 勸食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394章 威脅第551章 顧慮第258章 後續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43章 祭拜第93章 人倫第360章 內情第151章 逗趣第319章 金鐲第47章 不安第524章 邀請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120章 搬離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34章 置莊第336章 送書第256章 借書第90章 拉攏第150章 探病第118章 引介第258章 後續第360章 內情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26章 避難第618章 胡姑娘第460章 暫別第497章 遷移第211章 書與茶第538章 宮門第481章 疑惑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158章 追捕第456章 申斥第275章 邀請第579章 多心第436章 阻攔第537章 白目第342章 警告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277章 彩箋第509章 欲行第508章 相見第277章 彩箋第51章 告一段落第602章 勸女第253章 溫泉第294章 評價第284章 遺案第466章 冒火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234章 置莊第185章 歸家第476章 會面第19章 痛定思痛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72章 喪鐘第258章 後續第163章 指點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354章 秘信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49章 處置第476章 會面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137章 風雨中第260章 淤青第397章 疑心第59章 意外收穫第550章 喜脈第378章 拒官第429章 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