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1章取經,缺乏真經

長安,驃騎大將軍府。

『這就是快馬送來的信報……』一名護衛將手中的情報奉上。

斐潛接過,打開,然後上下看了看,點了點頭。

光有譙並去摸底,只是一方面的信息,斐潛還需要另外方面的信息進行補充,而這個另外的信息來源,就是來自於西寧的楊阜。

這一封情報,就是從西寧那邊送來的細節補充。

取經人行動不快,一路緩緩從隴右到隴西,而斐潛這方面就可以派出信鴿和西寧方面取得了聯繫,先獲取了一些相關的信息,然後讓楊阜繼續派人去雪區調查後學的一些問題。

首先,確實了是『有』取經人。

冒充使節詐騙這個事情麼,其實在華夏曆史上也不算是什麼稀罕事。

明代最多。

爲什麼明代最多?因爲明代禁海,可偏偏有個挎號(進貢除外),所以自然就有一大幫子人專門做這個生意,還將明代皇帝騙的團團轉,寫了什麼獅子賦,原本是想要炫耀一番的,結果噼裡啪啦自己扇自己的嘴巴子。

當然,不僅是華夏古代有,外國也有,有胡建的海商冒充官吏去南海的,有阿拉伯人冒充華夏特使去地中海行騙的,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不要以爲古代人就不懂得用信息不對稱搞事情……

取經人,確實是從雪區而來。

楊阜在信件之中描述了相關的調查,表示有跡可循,不是那種幾個人在帳篷裡面一琢磨,然後就出現了什麼『外邦使者』。

至於這個取經者的詳細身份,以及在雪區當中的地位如何,還需要進一步具體覈實。

因爲人,是有社會屬性的,斐潛需要這個取經人,但也不是說只需要他『取經』的這一個身份……

斐潛看完了情報,將情報遞給一旁的龐統,示意龐統也看一下。

龐統經過這兩天的調整,也漸漸的恢復了過來,並且決定在忙完了春天這前面的一些事情之後,抽一個時間,最好趕在仲夏之前,畢竟仲夏相對來說事項較少一點,然後他就可以快馬走武關道去一趟宛城。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龐統他現在每天都需要減肥鍛鍊……

武關這條路並不是很好走,走馬還可以,甚至有地方還必須下馬步行,想要舒舒服服的坐車,就肯定不行的。所以龐統首先至少要減掉一兩個下巴,要不然就不知道是他先累死,還是馬匹先累死了。

不過鍛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然搞成了肌肉消融,那在大漢可是真沒得救了。

眼前麼,還是先要處理一下取經人的事項。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士元在思考,斐潛就微笑。

五方上帝,也是上帝。

驃騎將軍,也是甲方。

宗教先天上是有侵蝕思想的功能,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怎麼用才能用好,如今就擺在了驃騎面前,也擺在了所有參與到這個取經人事件當中的中上層的官吏面前。

大多數的官吏,是不會信奉什麼宗教的。同時也很有意思的是,一旦官吏開始信奉宗教了,在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就做不好什麼官吏了。

所以,斐潛不願意在華夏境內大力推行宗教。

尤其是當領導者,掌權者信奉宗教的時候,往往也就是其政權開始覆滅的徵兆。歷史上已經有很多皇帝親身驗證了這一點,並且一旦掌權者信奉,或是癡迷於宗教的時候,也同樣會引起中低層的官吏大規模的藉機會貪腐斂財……

華夏這些官吏的德行,大體上都算是有傳統的,沒有利益的,便是光打雷不下雨,轉發轉發再轉發,學習學習再學習就完事了,而一旦有利益的,便是聽到風就是雨,官吏販賣人口的罪行也可以推脫給上令和流程,而百姓門口砍棵樹都能罰得其傾家蕩產。

所以斐潛對於五方上帝教的所謂什麼真人,一概都不提及。只不過是處於整體戰略的考慮,纔沒有下文呵斥譙並等人的這種拍馬屁的行爲。

道教是一種工具,儒教也同樣是一種工具,如果說將工具當成了自己的本命,也就自然是本末倒置了。

『黃巾,五斗,道經雖良,用者非善。』斐潛緩緩的說道,『蠱惑生死,虛言天國,最終不過是一小撮野心之輩……如今思之,當引以爲戒……』

『所謂杜撰經文,自是不可用之……』龐統默默點頭,過了片刻之後說道,『就是這「真經」……究竟是該給什麼?』

在隴西的譙並,說斐潛已經定了什麼真經,實際上是說謊了,他只是爲了敷衍韋康而已。

實際上斐潛對於這個問題,依舊很是頭疼。

這是一個很大,也很難的問題。

其實不僅僅是黃巾,五斗,在歷史上很多封建王朝之中的宗教,最終都走向了愚民,以蠱惑,欺瞞,詐騙等等手段,攝取錢財,三七分賬,賄賂官員,形成地方性,甚至是地域性的那啥啥……

其實這些穿着宗教外衣行騙的傢伙,不是官吏看不清楚,也不是上位者完全都被矇蔽,而是有時候上位者也不怎麼願意下位者去思考,更不想要推開壓在民智上的那些石頭。

真要是民衆都開始思考了,那路燈可不夠用了啊!

故而相比較讓民衆開智這件事來說,封建王朝的這上位者,更喜歡使用宗教去麻痹。

道教,佛教,儒教。

沒錯,儒教到了後期,也成爲了類似於宗教。神神叨叨的各種禮法和規矩,不就是和其他宗教一樣的清規戒律麼?到了最後,儒教也無法擺脫唯心的困擾,到了王明陽之處,『心即理』,還有鼓吹什麼生而知之的,除了斐潛這樣的怪胎之外,又有什麼人可以生下來就知曉古今未來的?是不是也就跟佛教的『心中佛』及其的相似了?

後世之中,有一些的人不喜歡繞來繞去,喜歡直來直去的,不管是被捅還是捅別人,一刀下去就要見到血最好,然後看到古代,亦或是其他什麼時候繞來繞去的事情,就覺得很不開心,就煩躁起來,覺得浪費時間,可是這些人從來沒有考慮過,爲什麼他們會變得急躁,焦慮,喜歡簡單直接的東西,不喜歡動腦筋了?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是從小時候一生下來就是如此麼?那個曾經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喜歡追問爲什麼的小人兒,又是在什麼時候被擊潰,被粉碎,消失不見了?

還是那句老話,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更願意接受哪一種人,有賊心的,還是有賊膽的?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封建王朝之中,就是培養這些喜歡簡化,不喜歡思考,也對於外界世界沒有好奇心的民衆,但是隨之整體社會的思潮也漸漸的退化,使得華夏舉步維艱,閉關鎖國。

所以,斐潛更想要的是使用宗教的教化效用,而不是宗教的另外一個作用,麻痹作用。

階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隻要階級還能流動,那麼整體社會就還會具備一定的活性。

有了剩餘價值之後,就必然的產生了階層,在社會動盪的時候,任何人都有機會打破階層鴻溝,但是在相對穩定的階段,就不是所謂通過『簡單的努力』就能跨越階層的了。

『簡單的努力』頂多就只能保持原有的階級不會跌落,而想要突破原有的階級,達到更高的層次,不僅是需要『超額的努力』,還需要一定的運氣。畢竟這個世界,並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

沒有回報,越努力,自然便是越痛苦,

於是宗教的麻痹性……嗯,或者叫做『**樂』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不同的時代,只是不同的**而已,但其作用的依舊是一樣的,所對應的那些羣體,也是一樣的。

斐潛思索着,這就像是儒教一樣,儒本身沒什麼錯,搞成教……

畢竟當下在大多數的民衆都沒辦法接受教育的年代,宗教的天然彙集作用,可以代替一部分的知識啓蒙,當然,只是一小部分。雖然說在這一小部分裡面,還包括了被宗教歪曲的知識,可是對於那些一出生就被蒙上雙眼堵上雙耳的古代民衆來說,卻是黑暗之中的一點光,支撐着他們能夠活下去。

所以,不能一味的否決,也不能一味的縱容。

要用好,就必須要有制度。

要有制度,就需要有道家真經作爲憑依。

斐潛緩緩的說道,『雖說五方上帝乃虛之,然這教衆……皆爲實也。既然爲實,當有規範……真經之中,當有其意也……』

『當下難處,便是如此。臨時編輯,顯然不妥,屆時若是經文之間生了紕漏,還要後續添補……』龐統看了一眼斐潛,『可否用……嗯,某的意思是,先用其他經文頂替一二……只不過如此一來,總覺得……似乎有些不甚妥當,可是我又想不出究竟是何處不妥……』

『頂替?』斐潛皺眉,不知道爲什麼,覺得這個方法似乎有些問題。

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

雖然斐潛懂得不少,那是因爲託了後世信息豐富的福,再加上辦公室職員,成天聊天打屁,自然也多少練就了些本事。還別說,斐潛這級別真還不算是什麼,不信去到京都隨便找個出租車,坐上去只要問一句,那師傅都說一天國際國內各種政治時事都不帶重複的……

辦公室職員,統籌計劃,人事安排,拆東牆補西牆,原本幹這種頂替的事情,都是平常了,可是斐潛當下不知道爲什麼,覺得就這麼頂替,似乎不是很好。

雖說當下在道經上面,確實是還有個大窟窿。

相當大的窟窿。

這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佛教沒這個問題,當然,現在佛教還不興盛。

後朝那些佛教子弟拿的經文麼,都是外來貨,嘰咕嘰咕一通念,懂了嗎?俺嘛泥來哄,聽懂了麼?都聽不懂就好辦了,呃,錯了,是不懂我教你啊,看看,這是一本某某真經,這還有一本也是真經,這邊還有一本真經當中的真經……

所以佛教的經典是不愁的。

另外一邊的儒家子弟麼,那個德行,大家都懂。

這本是我師父的,這本是我師父親戚的,這本是我師父親戚的朋友的,還有那一本也是,都是我家的!

原本儒家只有五經,後來就悄悄的變成了六經,一轉頭,嚯,變成九經了,再一眨眼,就成了十三經!要不是後人看着臉色發白,那麼多經文,再加上一大幫子的注,再衍生出如小山一般的解,實在是讀不下去,也背不了了,說不得儒家子弟都想要搞出個什麼四十二經來。

相比較之下,道家的子弟,則是蠻可憐的。

斐潛一想到這個,就忍不住嘆息,之前那些黃老,大漢開國的那些大老,都去幹啥了?

張良呢?站出來,說你呢,就算你自己編的故事,也要做得全須全尾啊,搞個《素書》就完事了?誰看得懂,就連那些天天喊水,就喜歡乾巴巴掉渣的讀者都看不懂,還怎麼能推廣?還有那個什麼《黃石公三略》,真是太客氣了,才三略?這才三略?!

而且這《素書》和《三略》也搞得太有針對性了一些,使得皇帝一看,這要是聰明人看去了,那還得了?於是大手一揮,都星星星了事,變得讓後面的人就算是想要搜個盜版的,都找不到全文了……

至於後世的《素書》麼,那就是呵呵了,畢竟假託上古之人所書,這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有人這麼玩了。

斐潛撓了撓頭,覺得有點煩惱,都是斐潛之前和左慈譙並等人亂侃一頓惹的禍。誰都以爲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然而實際上斐潛根本就沒想好……

之前斐潛和左慈譙並等人談論的是什麼,是道經的基本教義。

討論這些,並不難,難的是具體經文。

比如什麼是『道』,老子噶啦啦說一頓,只有五千字。

若是還覺得老子這五千字看起來還水,那就再簡單一些,是以追求『道』爲信仰目標,以『道』爲修煉方法,以『道』爲思想告諭、教化衆生,追求和諧、天下太平,以『道』最終達成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

斐潛和左慈討論的,就是這個,也就僅僅是這個。

左慈原先是做什麼呢?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甚至連自己信奉什麼也沒有說頭。修煉的方式也很混亂,又是辟穀,又是金丹,又是吞雲吐霧採日月精華什麼的,要達成什麼目標也是說不上來,結果碰上斐潛了,從頭到尾捋了一遍,頓時就將斐潛封爲同道之人……

嗯,這個詞,算了,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至於斐潛和譙並等人議論確定了五方上帝,主要的是確定了『道』的起源。

畢竟原始道教之中講述,表示道教在天地未分之時就有了,是起於渺渺浩劫之先,經過五太,既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極五個階段之後,輕清上浮、重濁下凝,進而開天闢地而出。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雙眼化爲日月、毫毛化爲星辰、肌肉化爲豐沃的土壤,骨骼化爲堅硬的岩石、呼吸之氣化爲風雲、聲音及眼中的神光化爲雷電,身中的血脈化爲江河湖泊、頭髮化爲草木……

等等,老君?

這不是盤古的工作麼?

然後原始道教那些傢伙吭哧半天,正義凌然的表示說盤古就是老君所化,後來老君還化成了軒轅,化黃帝,春秋之時化老子……

至於老君有八十一化身,那就要到了西晉末年之時了,當時道教徒王浮與貴族出身的僧人帛遠展開辯論,但屢辯屢輸。無奈之下,僞造出了《老子化胡經》,宣稱老子西行轉生爲釋迦佛。而佛教徒也不甘示弱,以牙還牙,聲稱老子其實爲佛之弟子,雙方隨即開始各現『大化』,什麼都化了。

斐潛沒那麼擺爛,他當時就提出原始道教之中具體神像和道教神靈體系的混亂,不利於宗教的發展,老君化得越多,體系就越是繁雜,甚至相互之間出現了各種矛盾。而越是簡單的,信仰便越是純正,因此在綜合考量之下,提出了五方上帝教,一方面是和原始道教的一些基礎相結合,另外一方面則是簡單,易行。

老君八十一化身,那麼複雜的過程,那麼多的繁雜化身,真要說起來,是指望着在封建王朝之中哪一個階層能記住?沒錯,只有認識字,並且掌握了一定知識量的士族子弟才能看得懂,並且明白這八十一化身的各個來龍去脈,亦或是瞭解其故事情節。

可是這就等同於道家在一開始的時候,目標定位就錯了,要收納這種士族子弟的信徒,其實就是在和儒家搶人頭,又怎麼可能搶得過先手就佈置了許久的儒家?

像是原先傳道的時候,還有什麼不可直呼五方上帝之名,這簡直就是棒槌纔想出來的主意,斐潛要的是堂堂正正的教派,又不是什麼私底下隱秘邪教,多半是被迫害習慣了,隨時準備跑路的那種人才能搞出這樣的模式。

因爲沒有規範傳教的要點,也沒有找到具體目標,所以道家在華夏後期發展不好,甚至連佛家都幹不過,根子就在這裡。佛教傳入華夏之後,一看往上走不通,立刻掉頭向下,然後搞出了一套心證頓悟的模板來,甚至連經義都丟了,只要一句話,『與我佛有緣』就成了……

如此問題,斐潛一一糾正,也就沒來得及涉及到了道家真經的方面了。

如今,斐潛搞出了五方上帝教的新體系之後,道教發展就迅速擴展了起來,不管是道教本身的傳道,還是說普通民衆的信道,都比原本的模式,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

也就引來了雪區的取經人,可是尷尬的問題就在這裡,取經人來了,但是沒經文可以給……

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九九五章 講武堂講武第三十章 似是故人來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2844章泥中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350章 進退第1206章 四百年前的戰旗是否還能飄揚第2852章一天第一五一章 萬事開頭難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2430章有錯沒錯究竟哪裡錯第1781章 假道,假報第2652章黃土和水第三六四章 飢渴的那啥第2964章亂定幾年歸,人心不可探第1125章 戰第1153章 打架和打仗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1172章 試驗田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1056章 生老病死選無可選第1562章 夜淒涼第1033章 漢人挖的坑第1322章 春意第1167章 黑白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第2304章隴羌和藏羌,西平和西海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九三六章 爲難的處置第八九零章 反客爲主(五)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2303章出身決定下限學習決定上限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1916章天地三策,關中滅蝗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二零六章 今日的對手第1043章 兄弟之間的矛盾第2459章爆發的誤會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2544章一時激起百層浪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2955章小娃撐小艇,一鍋論天下第1351章 鬥將第2970章亂於心第1542章 嬸不可忍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九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四)第2914章我出我車,於彼郊矣第2677章順藤摸瓜清亂麻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2984章合則勝第2831章上車容易下車難第2487章義與孝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一三九章 免冠之談第二四二章 向前便是正前方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2291章臉貼臉快一點第1226章 就算是廢物也是有價值的第1305章 一塊香餌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2233章讀一讀,想一想第3212章 轉自嘆平生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1672章 劉和的言辭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1461章 僵局第2623章舉刀,究竟是什麼刀第2214章杞人憂天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第五六九章 人在囧途第2343章一個坑可以埋多少魂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1963章職場替代,士族規則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七六零章 飄揚的趙字旗幟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871章忠誠,是有限度的第2526章風力水力畜力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3227章 一場朝歌衍生的動亂第1173章 上風口第2765章 要是如此
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1507章 被驅使的第九九五章 講武堂講武第三十章 似是故人來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2844章泥中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350章 進退第1206章 四百年前的戰旗是否還能飄揚第2852章一天第一五一章 萬事開頭難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2430章有錯沒錯究竟哪裡錯第1781章 假道,假報第2652章黃土和水第三六四章 飢渴的那啥第2964章亂定幾年歸,人心不可探第1125章 戰第1153章 打架和打仗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1172章 試驗田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1056章 生老病死選無可選第1562章 夜淒涼第1033章 漢人挖的坑第1322章 春意第1167章 黑白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第2304章隴羌和藏羌,西平和西海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九三六章 爲難的處置第八九零章 反客爲主(五)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2303章出身決定下限學習決定上限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1916章天地三策,關中滅蝗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二零六章 今日的對手第1043章 兄弟之間的矛盾第2459章爆發的誤會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2544章一時激起百層浪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2955章小娃撐小艇,一鍋論天下第1351章 鬥將第2970章亂於心第1542章 嬸不可忍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1944章人之所至,便是漢土第九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四)第2914章我出我車,於彼郊矣第2677章順藤摸瓜清亂麻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2984章合則勝第2831章上車容易下車難第2487章義與孝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一三九章 免冠之談第二四二章 向前便是正前方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2291章臉貼臉快一點第1226章 就算是廢物也是有價值的第1305章 一塊香餌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2233章讀一讀,想一想第3212章 轉自嘆平生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1672章 劉和的言辭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1461章 僵局第2623章舉刀,究竟是什麼刀第2214章杞人憂天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第五六九章 人在囧途第2343章一個坑可以埋多少魂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1963章職場替代,士族規則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七六零章 飄揚的趙字旗幟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871章忠誠,是有限度的第2526章風力水力畜力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3227章 一場朝歌衍生的動亂第1173章 上風口第2765章 要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