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 強將如林,國泰民安。

‘同學’能力,是最好的金手指。

因爲這可以讓均摘星在與這個世界超一流的頂層接觸的同時,還能有數倍的時間,將自己現實中每一步都規劃好,填補每一寸差距,在未來亦步亦趨地跟上世界第一梯隊。

但這也是最累的金手指,每一步,每一寸差距的彌補,沒有天才順運,只有蹀躞而行。

……

“現在這個世界的最頂層——實在是太強了……”

坐在參天大樹下的均摘星嘆了一口氣。

此時,均摘星帶着一個頭戴式耳機模樣的腦電輸入設備。雙膝抱着的寫字板上,六十個筆頭正在“打印”一行行有關這個世界上層的記錄。

“這個世界至高職業中第一階層,上位至高職業者,加在一起,一共不到千位。

其中上位控制者就佔據了五百六十三位。

上位天騎士,兩百三十位。

上位指揮官,一百五十四位。”

在五百年前,聯邦這樣的頂級人才只有今天的四分之一,單單從頂級人才誕生的數量來看,是一代比一代繁盛,儼然已經到達了羣星璀璨的時期。

【旁白:這每一位天才,放到其他大部分臨近的、沒有熾白的歷史線上,都是類似熾白的天才。若是能在多時空來看,這就彷彿是衆多天才擠在了一個時間線上!】

對聯邦來說,人才即是國力。社會上下兩極分化,但是上層始終沒有墮落到封閉統治階級,打壓下位階層晉升這地步。當然,數據積累這東西,不同於生產資料積累,完全是打壓不住的。如果以下位至高職業者爲門檻,精英的數量其實是越來越多!這說明只要願意積累,且這個時代持續下去,越來越多的人類會完善自己基因。唯一問題是,貌似這個時代太安逸了,這是兩萬多年來難得的上層不怎麼壓迫下層的時代!以至於下層中很多家庭似向上爬的積極性也似乎變得越來越弱呢。

現在聯邦可以不必在乎水火風三顆星球是否心悅誠服。只要保證頂級人才的數量和向心力,那就可以直接:犯我土之星雖遠必誅!打幾百年,一直打到三顆星球心服口服!

均摘星擡頭看着天空,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按照現在“課程”中提前規劃出的道路,自己經過十幾二十年的努力是可以擠入這個階層的,然而,也就僅此而已了。在這繁星爭輝的星空中,想要光芒壓過羣辰是不可能的。但是——

均摘星喃喃道:“我這一世初說了‘要期待競爭’,若是尋安逸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不妨多付出一些代價吧!”

……

三大至高職業的道路,除了追求強大之外,還追求其他因素,例如在聯邦中存在的時間。這一點,在聯邦高層道路體系中同樣很重要。

是的,至高職業也會退休。

從上面可以看到,上位控制者數量最多,幾乎是其他兩大職業的兩倍,並不是成爲控制者較容易。

而是天騎士和指揮官職業的職業生涯平均只能到一百一十歲,而控制者職業,職業生涯則可以到達三百歲。

至高職業,其生涯超過了職業壽命時,也就是大腦碳基細胞開始無機化的時候。到那時候,要麼選擇在電子信息倉中,存續思維。要麼選擇植出大腦元素化的部分,進入再生狀態。

……

回到上位職業的話題。

至高職業中的上位數量如此稀少,因爲只有十五大學院可以提供,所以看起來是十五大學院在支撐聯邦。

不!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是十五大學院在支撐聯邦,爲什麼不建造第十六個高級學院,不建造更多呢?

事實上,這一百年來,百分之七十的上位至高職業都是聖槍、瀚海、汲月三大學院提供的。在這一代(五十年內)其他學院基本上沒有上位至高職業種子。

上位至高職業的培養日趨集中化。這也就是當今社會的特色。

社會越集中,競爭力越強,例如:工業社會比農業社會壓力大,城市化讓人口集中是重要原因。

這三大學院內的情況也是如此,兩百年前王牌分散在其他學校,那麼始終是其他學校的王牌,但是現在學校分出高下,最頂端精英朝着一個學校擠,天才們競爭更加激烈,成長速度也更強了。所謂專業性,就是競爭產生的。

ωωω.t t k a n.℃ O 其他十二學院,在人才輸送的質量和數量上與這三大學院都差了一個層次。這就是沒有第十六大學院的原因,因爲聯邦就是想湊學院的數量,都找不到有資格的學院了。

按照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或許未來兩百年後就沒有十五大學院了。

……

均摘星進入了“同學世界”內,眼界只看得上聖槍和汲月,其他學院,都是“夕陽紅”。

現在剛好又是聖槍學院一年一度的考覈時候,均摘星作爲天體塔學院的預備生,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次實戰演練的機會。

又是檢驗考覈的時候了——

收回前言,又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時候了。

指揮官測試,看起來類似二十一世紀即時戰略遊戲,但事實上,這可不是那種用什麼電子虛擬地圖就能訓練出的廉價職業。

測試過程中,監考官面前的全息地圖看起來像即時戰略遊戲界面。

但是這種戰場環境並不是虛擬的,都是真實地區的數據環境,並且根據全球衛星、地面觀測站,天空無人機偵查,把該地區的實況數據錄入。

而在考覈中製造的裝備,也都對應着聯邦全球各大演習場中的製造基地,通過生產少量武裝,來模擬正式大規模量產的情況,當然生產的武備也都會迅速投入到正式的演習場中,根據指揮官的命令進行真實對抗。

【爲什麼要增加真實度呢?就是爲了增加指揮官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對問題的嚴謹性。】

因爲有時候,在一些特殊的戰場環境中給裝備上多加一個機槍,多加一個傳感器就能讓作戰能力有質的改變。(例如98k加瞄準鏡)。而有時候,在一些特殊的氣候環境中,一些零件出現故障,就會出現戰力崩塌。(例如,拿破崙法軍的錫釦子)

指揮官職業存在的必要性:

若戰場情況一切定量,那就和圍棋ai一樣,在精準的算法下一切操作都完美,但是正由於戰場充滿額外因素。

ai的基礎計算邏輯,如果不得到指揮官根據戰場實際因素及時更新,算的再精確,也只是在錯誤的基礎上步步算錯。

就如氣象預報,目前碳基生命的星球上,再好的計算機也無法計算出,一個蝴蝶翅膀煽動帶來的擾動機制,給未來四十天的全球氣候帶來的影響。

軍工裝備的臨時更改、地形、天氣......都會影響戰爭的走向。指揮官會將這些擾動納入戰爭規則的計算中。

……

進入課程時間後,均摘星面前的投影上,跳躍出負責引導的人工智能,來到聖槍學院第23號考覈場地。

走進考覈場地後,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上是比例縮小一萬倍的高清晰地形圖,在這個廣場上,擺放着一個個裝甲車模型和戰機模型,以及多足機器人模型。廣場上等比例縮小的地圖用來模擬指揮官在複雜地形下的戰術。

而在廣場的兩側,是真實的移動基地。

這些移動基地除了內部沒有真正安裝核聚變動力反應堆而是用外部電纜供電外,其他大部分模塊都是實戰模塊。

例如內部的機械生產線上,一架架無人機被組裝。

然後AI會記錄生產的時間和耗材。同時一個個茶杯大小的無人機會檢查移動基地內,一些關鍵結構的齒輪,以及車刀等參數的偏離程度,

這用來模擬指揮官在戰場上的生產速度,以及生產系統的損耗。

……

當代指揮官,是個龐大和系統的學科,作戰軍事教學已經被詳細的分類,

單單以作戰地形來說:

陸地沙漠,陸地沼澤,陸地山地……

海洋羣島,海洋海岸線,淺海地形,深海地形……

極地冰川,高原冰川……

一共三十二種地形,定類了一百二十七種標準作戰基地。並且每種作戰基地都有相應的戰術。

對於指揮官來說,首先就要對所有作戰地區的地形進行了解。

指揮作戰是一個龐大複雜的門類體系,沒人會指責這是教條化。因爲只有熟悉了所有教條門類後,有了新的創新,纔有資格指責舊體系的教條。

例如在戰場上創新,把一塊地形變成可控的沼澤阻礙敵軍,這絕對不能想當然的實行,必須要了解附近河流水文,以及周圍天氣變化後,才能(學諸葛出奇謀)玩創新,否則搞出不可控的結果,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換而言之,也就是說,那些有把握考一百分,並且有能力出更好卷子的人,纔有資格指責舊的體系教條,考不到六十分,指責舊的考試體系教條,不過是敗犬的哀鳴。

四個星球,三十二種地形,一百二十七個標準作戰基地。

下位指揮官的標準之一,就是要熟練掌握所有地形的標準化作戰。現在均摘星這個模板,在一年前就將這些標準作戰體系都掌握了。

嗯,有標準化作戰,自然就有更加精細化的作戰。

是的,每一個作戰環節上其實還是有更好更精確的方式的,而這些方式就是一些上位指揮官的私貨了。準確的來說,這是這些上位指揮官流派中數百年積累下的。

這些戰場觀察和應變技巧流派,是在各流派獨特的作戰體系下才合理。不在體系裡,單獨被拿出來用,沒有其他操作的基礎性配合,那絕對是弄巧成拙。

例如,所有上位指揮官都能讓麾下的飛機產能相對於標準戰術多兩倍,然後空中格鬥能力提高六倍!

其實無他,就是直接把飛機零件給精簡化,然後呢,縮小彈藥裝載還有一些穩定結構,增強空中機動盤旋的能力。能在激烈對抗中,始終保持前線兵團的數量。

但在實際戰場中,要是亂用這個方法,對方直接趁着某些特殊天氣進行高強度試探,這些劣質飛機在頻繁的驅逐和反驅逐中,壽命終結得很快,會大片大片的損壞,得不償失。

此外,導彈打擊和指揮官的火力銜接這一過程是越短越好,但如果僅僅按照標準流程來,某些時候這些銜接過程還是容易被抓到,被敵人提前開火的。

所以,如何在標準戰術中適合地變通,這是很大的學問。四百年前之所以上位指揮官數量沒有今天這麼多,很大程度上是,當時各個指揮官派系還在積累自己作戰流派的經驗。

當前聖槍學院的學生,前一百名,全部都有本系的老師傳授體系!

均摘星的這個模板,嗯,努力到現在,還是沒有在“同學”模擬的世界中獲得一個老師的認可。唉!不是優等生,別的老師看不上啊!

……

課程中,均摘星又開始進入考覈。然後不出意外,又一次漸漸落入了下風。

在對抗的第八日,在對方戰略轟炸的打擊下,均摘星的生產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七,而在前線對抗戰損中,兵力損失達到了五比三。

在考覈中裁定的第十二日,自己完全失去了平原地區的控制權,只能靠着山地地形負隅頑抗,轉入製造輕型四足機械兵,在山區內挖掘掩體。

“融繼璇。”均摘星默唸着自己對手的名字,這是聖槍學院位居前列的‘指揮官’,現在十七歲,融繼英的姐姐。在第二場考覈中就遇到這樣強大的對手,均摘星對自己的運氣實在是無語了。

均摘星已經不指望取勝了,此時唯一能做的,那就是充分發揮抵抗、不投降的精神,將戰爭拖下去。只要拖得時間足夠長,還是有分數的。當然,現在戰線已岌岌可危。

均摘星開始將多餘生產能力轉向,可以在河流內釋放的小潛艇,可以生產簡易地雷的佈雷車,用這種陰招樣的方式讓融繼璇的進攻吃虧。

然而這種苟延殘喘的抵抗似乎激怒了融繼璇。

到了第十五天,融繼璇直接申請了太空倉降臨,這些依託火箭反推系統降臨的科技模塊倉,能大大提高指揮官在地表一些頂級武器的製造速度。

在正常作戰中,科技模塊包括一些先進的武器設備,還有一些高等級的精英工程師(人類社會優選了八百年,基層生產的門系中工人的能力也詳細地分爲了三六九等。)

於是乎,考覈裁定的二十三日後。

均摘星盤踞在山巒地區的陣地中,內地部隊面臨炮艇機掃射和溫壓彈的轟炸,被打得抱頭鼠竄,只能不斷遷移指揮基地。

腳步發虛地走出空倉後,看着自己在聖槍學院,第八百六十七名的成績。

均摘星滿臉無奈,然後擡頭看向遠方移動基地中,身着白色信息服裝,長髮飄飄的融繼璇,吐了一口氣:“唉!”

幾個月研究的野路子嘗試,毫無例外的在正統流派下敗退!第四世,均摘星發現自己嘗試的創新,沒以前那麼頂用了。

或許在宇宙歷前三百年,自己剛剛的創新還管點用吧。只是現在!各個體系都有幾百年的實踐!門檻低的創新早就被人發掘的差不多了。

……

而現實中

聖槍學院今天下午的考試裡,很顯然沒有均摘星這號人在考覈中丟人現眼。

在第二場考覈中,融繼璇毫無懸念地碾壓了對手。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阻攔她三個小時(作戰模擬時間二十八天)的人。

24.14 代價23.6 依舊“任性”23.6 依舊“任性”35.13 神臨的鬥爭,空白彌補16 回頭整合20.5 風波起4.15 封建阻力12.14 大爭之世35.13 神臨的鬥爭,空白彌補12.18 不再乖巧30.22 人文的輻射影響,聯邦意識分裂7.15 北風32.6 矩陣科技10.4 作爲神?38.11 痕跡長留6.9 聖索克在行動32.14 燃輪3 野區發育5.4 被人撿走16.13 時代變了13.7 亂礦,安排太雲42.1 飛入星空31.12 最終決戰。20.16 利用9.14 猛練小號31.17 對神禁言12.17 故作人禍,落後思維31.11 貫徹41.6 辟邪34.1 炮鎮畿明灣32.7 ‘?’,‘匚’6 撲朔迷離的未來18.9 就 因爲“菜”?!12.8 和談27.15 再攔神蹟。36.5 道德階梯。27.8 分化的內因21.12 集鋒13.10 滅國24.1 衆神往事16.3 能量觀察,能量擾動30.6 上一代文明的去向42.2 與芳明、白鈦的再會19.5 向右拐?11.17 因戰爭而遷移12.10 完美的社會1.7 乍到帝都40.7 大後期15.13 無他人可替36.8 大暴雨,攥星37.8 心靈行動34.8 組織,滲透24.11 走出過去17.8 話題風暴42.5 超文明的內在 b22.3 打,談。27.12 熒惑守心33.2 站隊38.6 盜名者?掘墓人?35.10 投繩?還是爲燈35.6 科技與低娛樂產值經濟,教育與社會階層競爭12.22 戳破畫皮插章4 路線之爭24.15 職業特性11.12 西與東17.13 人設,長城職能驗證9.10 自我推銷20.14 親人25.10 滌天 b4.15 封建阻力16.12 ‘遠方親戚’的安排23.3 就是要入你的世界37.2 無人之境9.12 山河不靖8.5 行險途9.4 階層阻隔,試煉,勇插章1 自拆自蛀30.17 矇眼者的自由,驕傲人的垂首39.1 聖子?不,變量而已36.13 大爭之世,誰虧誰贏20.5 風波起27.5 舊神的信徒9.10 自我推銷37.9 後納米科技時代。38·9 含光 、承影、宵練32.9 逆非凡?不義行!37.13 救不了,那就塵歸塵,土歸土36.5 道德階梯。19.6 左向難行38.11 痕跡長留38.1 飛翔的褐熊18.6 不是請客吃飯42.12 中途之星32.20 替手12.19 擇戰需謹,定戰忌猶插章4 路線之爭18.1 社會調查33.2 站隊36.8 大暴雨,攥星34.21 新生勢力
24.14 代價23.6 依舊“任性”23.6 依舊“任性”35.13 神臨的鬥爭,空白彌補16 回頭整合20.5 風波起4.15 封建阻力12.14 大爭之世35.13 神臨的鬥爭,空白彌補12.18 不再乖巧30.22 人文的輻射影響,聯邦意識分裂7.15 北風32.6 矩陣科技10.4 作爲神?38.11 痕跡長留6.9 聖索克在行動32.14 燃輪3 野區發育5.4 被人撿走16.13 時代變了13.7 亂礦,安排太雲42.1 飛入星空31.12 最終決戰。20.16 利用9.14 猛練小號31.17 對神禁言12.17 故作人禍,落後思維31.11 貫徹41.6 辟邪34.1 炮鎮畿明灣32.7 ‘?’,‘匚’6 撲朔迷離的未來18.9 就 因爲“菜”?!12.8 和談27.15 再攔神蹟。36.5 道德階梯。27.8 分化的內因21.12 集鋒13.10 滅國24.1 衆神往事16.3 能量觀察,能量擾動30.6 上一代文明的去向42.2 與芳明、白鈦的再會19.5 向右拐?11.17 因戰爭而遷移12.10 完美的社會1.7 乍到帝都40.7 大後期15.13 無他人可替36.8 大暴雨,攥星37.8 心靈行動34.8 組織,滲透24.11 走出過去17.8 話題風暴42.5 超文明的內在 b22.3 打,談。27.12 熒惑守心33.2 站隊38.6 盜名者?掘墓人?35.10 投繩?還是爲燈35.6 科技與低娛樂產值經濟,教育與社會階層競爭12.22 戳破畫皮插章4 路線之爭24.15 職業特性11.12 西與東17.13 人設,長城職能驗證9.10 自我推銷20.14 親人25.10 滌天 b4.15 封建阻力16.12 ‘遠方親戚’的安排23.3 就是要入你的世界37.2 無人之境9.12 山河不靖8.5 行險途9.4 階層阻隔,試煉,勇插章1 自拆自蛀30.17 矇眼者的自由,驕傲人的垂首39.1 聖子?不,變量而已36.13 大爭之世,誰虧誰贏20.5 風波起27.5 舊神的信徒9.10 自我推銷37.9 後納米科技時代。38·9 含光 、承影、宵練32.9 逆非凡?不義行!37.13 救不了,那就塵歸塵,土歸土36.5 道德階梯。19.6 左向難行38.11 痕跡長留38.1 飛翔的褐熊18.6 不是請客吃飯42.12 中途之星32.20 替手12.19 擇戰需謹,定戰忌猶插章4 路線之爭18.1 社會調查33.2 站隊36.8 大暴雨,攥星34.21 新生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