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5 不可忽略的碳星進行時

植被茂密的碳基星球。一座座大型方尖塔,在一條蜿蜒於平原的大河岸邊高地上建立。

這是人類在碳星平原上的首座大型城市。有核動力綜合電站提供能源配備,能夠開採礦物。機械加工業,能夠生產彈藥、車輛發動機,加工軸承。

上述生產、製造、加工能力,對應的是槍械、重炮還有運載車輛的生產。這是聯邦在碳星表面定下的工業殖民的標準。

存在液態水且有碳基生命的星球上,人類所具備的生存能力,在能“製造工具、用火”和“赤手空拳”兩種不同的前提條件下,是截然不同的。而在“有工業體系支援”和“無工業體系依託”的情況下更是天壤之別。

四百年前聯邦空投指揮官,用不着三天,就不得不開啓逃生艙撤退,根本原因在於工業力量根本展不開。

碳星生態圈內的野獸,有着類似磁雲星那種同棲息地共鳴信息鏈的特徵。它們對人類城市,這種能量散失大且吞吐物資的聚集地,給環境造成的巨大影響非常敏感。

其食物鏈的頂層物種到底層物種,有一定的等級次序,會在最高等級的聖獸號召下放棄相互獵殺,對外來的破壞者羣起而攻。

這種魔獸之間的等級次序,一直是碳星專家們(曹新鴻團隊)的研究重點。如果不是這種“跨物種真社會性”現象存在,就算高能量魔獸遍地都是,也擋不住人類這種高等社會性生物的殺戮。

……

魔獸在紙面數據上非常漂亮,但這依舊是獸,沒有任何一個物種進化出上下信息雙向反饋的交流性社會,甚至種族內關係還存在同類大魚吃小魚的現象。

碳星是標準的叢林法則。這個法則,決定了大家的方向全部都是疊肌肉、反應速度,對了,腦子也疊一點。但是這些屬性點都疊上去後,存在着一個致命的弱點——屬性點越高,在行動、生存時候消耗能量越多。所以生物特性上越來越懶。

例如:地球上獵食動物都是非常懶惰的,它們的活躍只有在捕食和交配時纔會發生,平時都是懶洋洋的以節約能量。只要老虎豹子都喂得飽飽,它們能像橘貓一樣給你擼(發情期例外)。

屬性點堆起來,平時不動,該動的時候高爆發。這種獵食動物進化方向,在人類出現之前都是有效的。但是後來人類社會出現了,原始獵人都是在這些大型獵食者狀態不佳的時候發起進攻。

非洲人直接把獵豹給跑癱了,然後不費吹灰之力就收拾掉。其他地區獵人在狗熊冬眠的時候,在洞穴外面挖坑佈設陷阱,然後大吼大叫,把那些傻獸喊出來“看星星”。

你這邊屬性點強,不可能每時每刻、所有年齡段都是巔峰。我這邊社會化,老者經驗可以保留,幼者可以安全成長到巔峰。你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趁你病要你命!

這不,碳星上的各個強大魔獸物種也都是這樣。

均摘星怎麼偷七級魔獸鳥蛋的?直接在下面潛伏,等到母鳥熬不住去出門獵食了,直接上去偷樑換柱。

這兩年來,人類探索隊怎麼獲取食物的?等到五級六級魔獸休眠的時候,直接張開制式化工具先進。——僞裝網,自動化爆破倒刺,還有強電壓。

最精銳的探索者們,敢在聖獸洞穴前面擺下鴻門宴。當聖獸被勾出來闖關成功後,最後又迎來太空艦炮秒殺。

其實,就算不建設工業體系,就這麼熬下去,熬個幾百年,碳星上各種野獸也都要大規模地消失。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會讓人類一方持續不斷損失探索者。由於最近太陽系局勢動盪,聯邦不確定這個漫長過程中,在碳星上的組織是否會出什麼意外,所以選擇加速建設工業體系。

當然工業體系建立,魔獸有所感應,其等級制度,會讓其真社會性激發。其反擊的強度也會增大一個量級。

一年前,聯邦就詢問過均摘星(四號)的意見。均摘星的意見很明確:“爲了人類大義,正面剛,不必慫。”所以這幾年來,聯邦就定了這個計劃。

而現在均摘星原體還在被押送土之星的路途上,碳星大戰役卻是按照原來規劃進行,已經箭在弦上!對均摘星四號,現在似乎,沒法也輕飄飄地掰掉。

……

砥柱城一重一重的城牆內。

這些尖塔樓,像紅警的光棱塔一樣相互傳輸能量。而六十多個尖塔同時聚焦四十公里外的目標,煌煌粒子光束能夠聚焦五千噸當量的能量。在聯邦的計算下,這樣的塔林足以剋制碳星上的聖獸。

當然,負責調節塔樓的人員是一千年前的高等職業,將軍。(法脈精度上,遠遠比不上當代的指揮官。)他們依靠自己的信息光點,導引數千座塔樓的聚焦座標。

三千年前土之星主導炮兵集團的職業,現在卻變成了城市守護職業;而現在擁有領域的堡壘們,卻變成了在野外導引天空艦炮的進攻者。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碳星第一聖先知(均摘星),對碳星的兩大職業重新命名,守衛城市控制塔林職業的人(將軍),名爲守望者。在大地上展開領域爲天基武器精確定位的長城,換了“導星者”的名字。

兩大新職業放在一邊且不提,在碳星上新城市的建立,到目前爲止還沒有遭到獸潮打斷。

這可能是因爲,‘詭計多端’的導星者這兩年在地面上給聖獸挖的坑太多了。動輒就是引出來後,艦炮伺候,聖獸們都苟了起來。

碳星上的這些聖獸,在這十年來發現人類是特別的狠,開始不惜代價,在各個區域爭搶生存空間,它們領地上的附庸種族都面臨生存危機。而這些聖獸領主們每次出來,太空中的戰艦必然能像天懲之劍一樣打下來。

這不,這兩年打死了六隻聖獸,和殺豬一樣。

所以聖獸們雖然早就發現人類開始發展工業區,但是並沒有在人類塔林最脆弱的初期給與摧毀。而是保持觀察,同時似乎是也期待其他領主聖獸,能夠跳出來試試水!——沒有了人類社會組織,反倒是有了人類內部勾心鬥角的毛病。

故這些聖獸就眼睜睜讓人類在眼皮子底下建造了四大居住地。

現在塔林、城牆相輔蔓延,平均每個六邊形城牆格區保護七個光棱巨塔。這形成了類似蜂巢的城牆網絡。而城市中規模越來越大的能量運轉,提示聖獸們,時代,額,——優勢在朝着人類一方偏轉。

……

宇宙歷852年(均摘星原體被帶走的前一年),人類太空運輸船已可安然無恙地投放百萬噸級別的物資。

而那些想要摧毀太空艙的飛行巨獸們,無一例外都在空域上被方尖塔頂端激發的粒子束給狙下來,其中包括一隻想要試探的聖獸。

3月12號,這個有着螺旋槳扇葉般翅膀的怪異物種,低空入侵到砥柱城東北側23公里外,突然爬升到三千米高度,在零點一秒內,化爲明亮的灰燼,堪比電蚊‘劈啪’後青煙四溢的場景,從天空中墜落下來。

然而自這件事後,方尖塔周圍的叢林就詭異地安靜下來。這種安靜並不代表這個星球上的野獸徹底折服。

碳星大氣的高能粒子波動有序地盪漾着,一個個聖獸在用這種方式溝通。實誠的它們,已經不知不覺在提示碳星的人類要準備了。

……

宇宙歷853年,1月17日。

均摘星四號收到了磁雲星上,自己(原體)被押走的消息,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嘀咕道:“話說,只有開拓碳星的我,才能和你們(聯邦諸英)站在一起。懷着其他目標的我,都不得不分道揚鑣了嗎?”

身着戰甲的均摘星,在一旁懸浮機器人陪伴(監視)下,撓頭悵然一笑,收回了仰望星空的目光,扭頭看着這個新拔地而起的城池。

……

砥柱城,是聯邦在碳星上建立的城市,現在由一百二十七片塔林組成。在塔林中央,最高的一座塔樓六百四十米高,這座巨型建築不僅是城市中能量功率最高的防禦建築,更是城市內至關重要的能源調節中心。

塔林之間,是以六邊形網格分佈的城牆。這些城牆用最節省的材料,將城市分割成了一塊塊可控制的區域。一門門軌道重炮在城牆上機動,炮管隨時盯着平原周圍的樹叢。炮塔中是長杆貧鈾穿甲彈。一千米每秒的初速度,貧鈾的自銳性,就是碳星上防禦最強橫的盾山猛獁,也能破防且擊碎主要骨骼。

而在城市周圍,一個個智能懸浮機器人,監控着六十公里範圍內的一切地面目標。

燃氣輪驅動列車,載着重炮和均摘星進入城市核心。

這裡建築是摩天大廈級別的,但是沒有玻璃幕牆的華麗,整個大廈外殼牆體全都是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層,連瓷磚都沒貼。甚至可清晰地看到,雨水匯流形成的水漬從塔頂歪歪扭扭由上披到下,就像地中海髮型的人,蓄積了幾個月沒打理的頭邊髮絲。

這大廈,如同長着多對招風耳一般,一百米以上的高度上,分佈着一組組平臺。平臺對接大廈的入口有着厚重的金屬閘門保護,平臺上的金屬滑軌一直延伸到閘門內。顯然這可供速射炮從大廈防空洞快速挪進挪出。

或許不應該稱呼這建築爲大廈,而是摩天要塞!

身着機械服的均摘星,此時肩膀上掛着星辰符號,走入大廈後,無論哪一層的人,都立刻肅然敬禮!碳星上的人類社會有着堪比蒸汽歷時代的等級制度。

而在這套等級制度背後,也存在着土之星的文化薰染因素。

碳星上的人來自於土之星變節者。三九年土之星劇變時被神權蠱惑的經歷,以及近年來在碳星上的廝殺,讓這裡也誕生了獨特的文化。儘管均摘星並不認爲這種文化先進,此時卻最適合人類在這裡開拓。

碳星是一個生存資源非常緊缺的地帶,緊缺到了,無法維持所有人正常生活,必須像大規模太空移民那樣,讓大部分人維持低消耗冬眠的程度。

聯邦對碳星一共發配了六千萬土之星變節者,但是幾年前探索時代,也只保持了八萬人在碳星上的活躍,因爲人類在碳星上的物資供應體系只能維持八萬人在星球表面探索。

其他人在幹什麼呢?——休眠。聯邦可不會花費大量資源爲這些變節者們修建太空監獄。

聯邦現在對平民開放的太空航行冬眠技術,通常都是以一個月爲期,一個月後就喚醒過來調節兩個小時,在整個行星旅途中,也就幾次冬眠。若是長期在低重力環境下冬眠,會給神經系統、感知器官帶來毛病。

曹新鴻手上掌握的碳星維生技術,可以讓人類寄生碳星獨有的大型植物。

這類大型植物內部汁液在設施的協調下,可以爲人類供應營養液,只需要投送可以對營養液消毒的維生艙,再在植物下方挖一個洞,讓納米蟲在底下把維生艙之間的線路給鏈接起來,就能宅在下面聯網做夢。這恰恰是,土之星大變亂之前,土之星民衆嚮往的頹廢生活。

但是問題來了。誠然碳星上不需要那麼多人探索。但是如果大家都這麼躺着,等着探索的人賣命地積累知識,然後芯片直接獲取知識就行了,那誰願意探索,誰願意在外面放哨保護領地呢?

於是碳星上就有了前輩制度,休眠者沒有權限,越在外面賣命,積攢經驗,就越有權限。

實行這個制度的碳星殖民集團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間。而現在工業設施起來後,終於可以支撐數百萬人甦醒了。

但是這個前輩制度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非常根深蒂固的關聯利益體,似宗族關係。卻比宗族關係強一個數量級。

長者和後輩之間的關係,是思維傳承關係。長者傳承自己的思維模式,後輩按照這個思維模式進一步思考。有效的思考,會得到上者的認可,被納入整套思維模式中。如果長者不認可,那後輩只能自己留着,找新的後輩來接納自己思維基礎。

這麼一看:最基層的想法思維,會如同小溪匯入江河一樣,匯聚到高層,供高層選擇。高層提供了一個初始思維模板後,就不用創新思考了,直接彙總下面人的思維成果就行了。

嘖嘖,要論這模式的起源,可追溯——宇宙歷842年3月,土之星上,浩北高原戰役時期,均摘星五號在神子的逼迫下讓出思維模式。嘖嘖,當年的那幫人,現在到碳星上了。

爲什麼說這種記憶傳承的關係,比宗族關係更甚呢?!

宗族關係取決於血緣,而人類生娃是有限的。兄弟數量兩個三個是可能,十個那是了不起的,至於二十個?母豬都沒這本事。什麼,你說同父異母?同父異母的兄弟可能從一開始就會因爲母親分配家產的問題而內鬥。所以血緣爲紐帶的兄弟抱團是有人數上限的。

而現在這種繼承同一位長者思維模式的人,可以無限。

例如現在,在砥柱城中,整個鋼鐵廠一千多人,都是繼承一個長者的思維模式,這個龐大的族系集團,紐帶抱團可不是比宗族強悍無數倍!

好吧,其實現在整個碳星表面,所有工程製造的思維,百分之七十都來自於均摘星、曹新鴻兩位!而軍事工業,軍械操作的思維,百分之八十都來自均摘星。碳星生命科學思維,百分之九十來自於曹新鴻。兩人是權力金字塔上的頂端。

均摘星下面分成了幾十個小族系,分別是裝甲兵族系、偵察兵族系、無人機蜂羣進攻族系、高速衝擊戰思維模式族系等等。就是均摘星不利用這個權力,下面那些小族系思維繼承者們,也都在強化自己在族系中的威望,進而把均摘星這位大先知的威望捧到了至高。

這就是聯邦執政官們爲啥,不撤換掉均摘星碳星上總指揮職務的原因。因爲不知不覺中,均摘星四號在碳星表面的政治影響力已經舉足輕重了。

……

聯邦現在於碳星建立的四座城市,已經可以容納一千萬人口。除了均摘星和曹新鴻,以及幾位製造師外,權力的第二階層是一百四十七位長者,繼承他們思維模式的後輩有三百八十萬人。

這幫人在土之星上沒能要到的權力,在碳星上要到了。按照汲月一族開拓星球的法案,他們現在和聯邦對話,索取到了管理星球以及太空自由航行等諸多政治權利。

至於蓄積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帶領碳星上的民衆再度揭竿而起?呵呵,現在哪來那麼多苦仇大恨。

目前這些還沒有老去的長者們嘴上不會說,但卻是心中實話:“咱們現在是開拓新星球的新貴,犯不着爲鬥爭強權,丟失現在的地位。”

24.14 代價30.10 晃桌子,搖板凳,不消停4.15 封建阻力39.6 序列內的不公4.1 混亂的利益派系28.6 踩點未來流放地36.9 新軍閥時代,少粹主義16.11 第二次面試23.1 給世界烙上新思想39.3 低效的組織。13.3 戰後,主動10.17 吐槽和被吐槽39.14 真正的蟲羣33.20 多助,寡附18.15 最後通牒21.12 集鋒20.1 再改一改。10.16 誰的長城?32.9 逆非凡?不義行!20.9 社會環境19.5 向右拐?12.9 決定出訪11 白浩歌的啓程37.5 選擇41.4 恐慌的蟲蟲14.7 神壇不可登11.16 溝通寒山42.14 過量抽取32.15 庖丁解牛15.3 兇,猛31.20 風之星的過往,新的守望者25.7 星際登陸戰模式16.6 當代學風39.1 聖子?不,變量而已7.9 興風23.5 崩壞!32.6 矩陣科技36.13 大爭之世,誰虧誰贏7.11 相背的心10.14 高感知,高敏捷13.8 入太雲4.8 小夥伴9.4 階層阻隔,試煉,勇31.14 各有所全31.14 各有所全14.3 銳利的刀,‘牢固的盟’40.3 英雄難得33.10 同室操戈9.13 出生的限制33.10 同室操戈33.21 搶先一步的東北會戰24.3 月中藏刃18.10 天才與傻瓜20.12 峻嶺中37.13 救不了,那就塵歸塵,土歸土25.13 你若不管不教,我便自由燦爛27.11 新神靈29.5 珍瓏之局19.12 勝插章4 曾經的金甲蟲帝國海軍21.14 燎原4.8 小夥伴9.14 猛練小號6.10 勉強夠用的信譽32.15 庖丁解牛11.4 海人類的路線36.15 你疲,我進,我皮,你盡。30.21 利刃輝煌13.4 老龍 出淵, 不在場的操盤手,23.15 人間有我40.5 退役和反退役31.18 身鑄日冕21.10 急速運動19.5 向右拐?4.6 去當陪襯17.8 話題風暴23.11 揹負22.18 北潰南崩 ,失樑缺柱34.4 陸博雅的戰略進攻,宙遊的戰略側援37.10 陽光下的火炬手,黑夜中的領航員15 下位?古舊!18.9 就 因爲“菜”?!19.9 青春期也要老謀深算。31.19 大重置,文明核心41.5 預備收工34.8 歷史的可見度23.12 讓茶3.4 生態圈,鄙夷鏈16.4 棄捷徑,防人心21.8 疾風漫卷13.5 思潮碰撞22.2 搞團結28.10 磁雲星上行12.2 見後人40.6 煙消霧散4.10 普惠斯和奧克利31.14 各有所全12 弱勢的機械師,被堵15.18 永生與再世37.10 陽光下的火炬手,黑夜中的領航員
24.14 代價30.10 晃桌子,搖板凳,不消停4.15 封建阻力39.6 序列內的不公4.1 混亂的利益派系28.6 踩點未來流放地36.9 新軍閥時代,少粹主義16.11 第二次面試23.1 給世界烙上新思想39.3 低效的組織。13.3 戰後,主動10.17 吐槽和被吐槽39.14 真正的蟲羣33.20 多助,寡附18.15 最後通牒21.12 集鋒20.1 再改一改。10.16 誰的長城?32.9 逆非凡?不義行!20.9 社會環境19.5 向右拐?12.9 決定出訪11 白浩歌的啓程37.5 選擇41.4 恐慌的蟲蟲14.7 神壇不可登11.16 溝通寒山42.14 過量抽取32.15 庖丁解牛15.3 兇,猛31.20 風之星的過往,新的守望者25.7 星際登陸戰模式16.6 當代學風39.1 聖子?不,變量而已7.9 興風23.5 崩壞!32.6 矩陣科技36.13 大爭之世,誰虧誰贏7.11 相背的心10.14 高感知,高敏捷13.8 入太雲4.8 小夥伴9.4 階層阻隔,試煉,勇31.14 各有所全31.14 各有所全14.3 銳利的刀,‘牢固的盟’40.3 英雄難得33.10 同室操戈9.13 出生的限制33.10 同室操戈33.21 搶先一步的東北會戰24.3 月中藏刃18.10 天才與傻瓜20.12 峻嶺中37.13 救不了,那就塵歸塵,土歸土25.13 你若不管不教,我便自由燦爛27.11 新神靈29.5 珍瓏之局19.12 勝插章4 曾經的金甲蟲帝國海軍21.14 燎原4.8 小夥伴9.14 猛練小號6.10 勉強夠用的信譽32.15 庖丁解牛11.4 海人類的路線36.15 你疲,我進,我皮,你盡。30.21 利刃輝煌13.4 老龍 出淵, 不在場的操盤手,23.15 人間有我40.5 退役和反退役31.18 身鑄日冕21.10 急速運動19.5 向右拐?4.6 去當陪襯17.8 話題風暴23.11 揹負22.18 北潰南崩 ,失樑缺柱34.4 陸博雅的戰略進攻,宙遊的戰略側援37.10 陽光下的火炬手,黑夜中的領航員15 下位?古舊!18.9 就 因爲“菜”?!19.9 青春期也要老謀深算。31.19 大重置,文明核心41.5 預備收工34.8 歷史的可見度23.12 讓茶3.4 生態圈,鄙夷鏈16.4 棄捷徑,防人心21.8 疾風漫卷13.5 思潮碰撞22.2 搞團結28.10 磁雲星上行12.2 見後人40.6 煙消霧散4.10 普惠斯和奧克利31.14 各有所全12 弱勢的機械師,被堵15.18 永生與再世37.10 陽光下的火炬手,黑夜中的領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