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15章 坐鎮

bookmark

希望京城的親朋好友別再出事兒!

底下來信,說是方容留下袁琦在西北,自己帶人回京城去,具體情況不知。

一連數日,安王爺一點兒消息也無。

王府裡一開始簡直要亂了,許薇姝平平淡淡地安撫了一衆僚屬,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作坊不停產,糧食照樣收,一應事務進展正常。

她都沒亂,一時間當一根定海神針,到也還算合格,很快騷亂就停下。

說白了,還是方容教導有方,這人去冒險,顯然也不是一次兩次,且次次都是有驚無險,手下人對他信心十足,從不覺得他做什麼事會做不成。

姝娘有同樣的氣質,讓人見了心裡就踏實。

入了夜,月光明媚,天氣涼下來,許薇姝連着收不到自己男人的信,面上不敢露出一絲半點兒,心裡卻同樣難安寧,坐在桌前也懶得翻看那些個賬本,還有底下人遞上來的摺子,只攤開筆墨畫畫。

畫了幅四格漫畫,一隻垂垂老矣的雄獅,一隻蠢蠢欲動的青狼,一隻憨態可掬,其實也不知道該說是蠢還是奸詐的……豹貓。

最後再畫上一隻阿拉斯加雪橇犬,美得可人疼。

許薇姝畫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都畫了寫什麼東西,反正一塊兒裝信封,給方容寄過去。

至於那人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看到了又會想什麼,就不是她願意琢磨的了。

中秋佳節將近。

就算沒有過節的情緒,許薇姝還是給底下人都發了賞錢,再多裁幾套新衣服,又吩咐準備月餅。京城出事兒,沒告訴麗娘和阿蠻。

那兩個情緒剛剛好些,要是再知道了這個,整日惦記家裡,又一點兒法子沒有,不是找難受?還是等探明瞭具體情況再說。

許茂竹也是一個意思。

他自己擔心的不行,整日往安王府的外書房跑。就盯着京城那邊傳來的信兒。這裡消息最靈通,外面的消息,都先在此彙總。

可他自己擔憂。面上一絲不露,還笑眯眯給姐妹們準備中秋節的禮物。

送給阿蠻一對兒玉兔,是他自己雕刻的,也給了姝娘一對玉璧。是龍鳳呈祥的圖案,玉質不算特別好。但同樣是他自己雕刻,心意在呢。

送給麗孃的到有不同,那是一個碧玉製成的玩器,巴掌大的古琴。很是精緻。

“我本來也想自己雕刻,可那日從街上看到這東西,一眼就相中。知道麗娘你準喜歡。”

許愛麗果然很開懷。

說起過節,王府裡的氣氛就變得柔和多了。沒那麼緊繃,許薇姝便發話,大家辦了一場賞月酒宴。

月餅切成塊兒,桂花酒從酒窖裡取出,再備上白玉杯,阿蠻和麗孃的臉上也帶出笑容。

麗娘還沐浴更衣,彈了一曲。

她的琴藝超絕,在京城那也是數一數二,當年考女官,她別的科目都一般,只這一琴藝,讓先生們連連誇讚,堪稱第一,如今當衆彈奏,人們都聽得癡了。

身在靖州,哪裡見過這樣的京中貴女,又哪裡聽過如此佳音,就連盧玉衡這樣的世家公子,一樣聽得連連感嘆,嘆那些真正的京城貴女,並不如母親和妹子所言,是那種只靠着衣衫富貴傲人的。

許薇姝也聽得來了興致,取了笛子,即興來了一段兒‘彩雲追月’。

吹完一曲,便縱情高歌。

“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人間天上,歌起舞飛旋。鳳鳥還巢,更無狼煙,寂寞了美嬋娟……不教浮雲將月蔽,心想太平萬萬年,我有霓裳風吹動,水起漣漪歌撫平……此憂誰解?誰是知音?且飲此杯,共語昇平,良辰易逝何如夢……”

許薇姝難得如此放縱,連連喝了許多杯溫酒,結果醉倒了一地,王府的宮人們好容易才把醉醺醺的客人們送走,把主人扶回房間休息。

回了屋,就着玉荷的手喝了一盞醒酒湯,許薇姝攏了攏被子咕噥:“這中秋節過得還真刺激。”

玉荷沒吱聲,哄着自家王妃睡過去。

許薇姝是真覺得中秋過得不好,卻不曾想,這中秋一過,事態發展卻更加微妙。

江南那一羣本來被張蘭芝牢牢困死的亂兵,竟然一夜之間連下數城,威逼京師,張蘭芝兵敗如山倒。

那頭,忠王自請監國,掛帥出征,這簡直是當那位皇帝陛下已經死了。

而那位到底死還是沒死,誰也不很清楚。

義王同樣沒閒着,四下說父皇被忠王幽禁,聯絡諸位皇子,和各地藩王,他也不是口頭上說說,這一鬧,大家纔看出來,這人手裡頭也掌着兵,光是私兵就養了數萬,各地的軍隊,有好些軍官都是他的人。

許薇姝很清楚,像禁軍,肯定是忠於皇帝,但現在皇帝沒有一點兒消息,一羣皇子鬧起來,這就有些麻煩,也是各分派系,各有偏向。

一時間風聲鶴唳,消息簡直是一天三變,今天義王在輿論上佔據上風,明天忠王又成了忠心耿耿的好兒子,其他人才是亂臣賊子。

亂世,比原主記憶中早了好些年。

好在許薇姝早知道原主的記憶不那麼可靠,誰也不清楚,重來一世,是不是就和上一世一模一樣,她就想着靜觀其變,看看結果。

事實上,地方上的各個勢力,都想靜觀其變,可那根本不可能……

這些王爺們哪裡是好相與的,你要是大權在握,有很多底牌,那些人在此敏感時刻,不敢得罪你,怕把你逼到旁人那兒去也就罷了,你死活哪裡都不靠,人家也不至於多爲難,不過只是將來不受新君重用而已。

那到沒什麼,蟄伏一陣子。反正世家大族不怕蟄伏,過兩三代,事情過去,照樣能出頭。

可一些沒這個底氣的,那想左右逢源就不容易,不是朋友,便是敵人。無論哪邊滅了你也輕輕鬆鬆。

許薇姝這會兒到有些慶幸。英國公府沒落了,早就被抄了家,在京城已經相當不起眼。誰都想不起他們來,說不得因爲這個,到能躲過這一劫。

阿蠻和麗娘終究還是知道了外面的情況,鬧得這麼大。許薇姝想隱瞞,也瞞不過去。

麗娘還好。只是白了臉,阿蠻當時就臉色發青,整個人都站不住。

許薇姝給她灌了兩碗安神湯,這纔回過神。短短几日工夫,這孩子就瘦得脫了相,當年那麼明麗活潑的女孩兒。此時看着,竟是死氣沉沉。像老了十幾歲。

沒幾日,阿蠻就說要回京城。

“姝娘,大哥,不是阿蠻任性!”

見許茂竹的臉都黑下來,阿蠻忍不住垂淚,“我也知道,現在回去不安全,但這一路走來,咱們見到多少生死離別,不說遇上亂兵,就是一場風寒,就有可能天人永隔,記得初來靖州,咱們遇見那一對姐妹,自從和爹孃別過,已經六年未見,恐怕再見無期,我只是不願意以後再也見不到爹孃,哪怕是死,一家人死在一處,我也歡喜。”

許茂竹半天沒說話,也紅了眼。

許薇姝嘆了口氣……阿蠻也不是小孩子了,她過去可沒這種細膩的心思,爲人說是豪爽,其實有些粗心,或許還有那麼點兒小心思,在許薇姝面前動過心眼,不想姝娘在別人面前出頭,讓人記住,免得會令人想起姝娘纔是國公府正正經經的千金,她反而像個冒牌貨。但現在,經歷了這麼多,她也變得和以往不一樣,不關是好是壞,總是一種成長。

“我真挺想答應你。”

許薇姝苦笑,“但那不可能。”

現在外面那麼亂,許薇姝可不敢放阿蠻出去。就是那些商隊,如今也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到是外面有一些商戶要錢不要命,想借機發財,知道靖州糧食大豐收,有過來收購。

不過,那些琉璃作坊暫時都停了產,鐵器也不再亂賣,觀望一下再說。

許薇姝努力維持安王府的平靜,訓練士卒,加強戒備,生怕羌國和延國趁機鬧事。

邊疆上確實有那麼點兒蠢蠢欲動的跡象,姝娘乾脆風風火火地來了一次大閱兵。

讓靖州當地的駐軍,舉行軍演,試驗了下新的弩弓弩箭,各種新裝備。

一來,就當練兵,萬一需要他們出戰,好歹武器足夠熟悉,二來也是震懾。她可不信周邊兩國在靖州沒有探子,自家王爺都安排了好些探子在人家那兒,自己的地盤也同樣不安靜。

雖然不知道有用還是沒用,但許薇姝坐鎮,總體來說,靖州這最容易亂的地方,這次沒亂。

最近是每天都有各種消息傳來,好的不多,許薇姝還接到一封肖氏的來信。

信中提及,京城到處流傳,西北蠢蠢欲動,方容在西北勾結延國,意圖謀逆,忠王已經下令,要方容儘快上摺子自辯。

許薇姝:“……”

估計這會兒肖氏的信裡言語還算客氣,沒直接說許薇姝你男人是個亂臣賊子,你要是顧忌許家顏面,速速自裁……純粹是因爲義王那邊發話,說安王絕不會如此,一臉義憤填膺。

把信一收,許薇姝只當沒收到,但心裡還是一咯噔。

她當然不擔心方容會和延國勾結,她唯一擔心的,只是方容的安危。

也只有這種時候,許薇姝才覺得,她有點兒沒用!

如果現在是在開皇王朝,她絕不可能就這樣坐困於此,無法可想,只能等待。

那時,她擁有強大的實力,一聲令下,想要什麼地方的消息,都有人爲她探來,想做什麼,都有人前赴後繼爲她去做。

人生在世,要想一切順心,必須自己有實力才行,她生而爲女,好像依附旁人也無妨,可到底是……誰都不可靠!

時間一天天過去。

玉荷覺得,自家樂觀的王妃,面上都有些消瘦。

外面傳來的消息,也都不大好,西北終於開戰,延國和大殷朝雙方都派出大軍,交手數次,殷朝落於下風。

沒幾日,更糟糕的情況出現,西北方面消息斷絕,誰也不清楚具體情況。

很多人都擔心西北軍叛了大殷朝。

這消息也不是瞎猜,誰不知道大殷朝打壓西北軍多年,西北軍衆將士們哪裡能不怨恨?

即使這邊都打了起來,可忠王和義王還是頭腦發熱,依舊不管不顧。

義王甚至打出旗號,要先誅滅欺君叛國的忠王,再與延國決一死戰。

許薇姝真想呵呵他一臉。

靖州離西北不遠,若是延國揮軍直入,戰火必然要波及到這邊,好多世家都很擔憂,天天上安王府來尋許薇姝。

她也不好躲,只能應付,好在她不是真正的閨閣弱女,處理這個也不怎麼害怕,無論誰還探問,她都大大方方地把人請入書房,讓人擺出沙盤,將如今已經知道的消息情報,都在沙盤上反應出來。

可能這些不懂軍事的人,聽不懂許薇姝的講解,可無疑,心裡會安定很多。

這時候,要是王妃一味安撫,只說好聽的,他們可能根本不信,但現在王妃鎮定自若地擺事實,講道理,也不說什麼延國根本沒可能突破防線的話,只說他們殷朝的戰略並未失誤,即便延國大軍來襲,靖州也有一戰之力。

如此,這些人反而鎮定了。

人家王妃一個女人,撐着偌大的王府,還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逃跑,名下的產業甚至運作正常,他們怕什麼!

這日,送走了那幫探消息的各大家族的族長,許薇姝鬆了口氣,結果盧玉衡遞來的茶杯。

外書房裡裡外外坐得都是王府的書官,文書們細細把剛纔王妃講的話都記錄下來。

有宮人連忙上了點心。

一羣人盯着許薇姝,目光熠熠生輝。

其實,不只是那些外人擔憂,他們這些王府的下屬,更加害怕,也就是這會兒,大家才真正佩服起這位王妃來。

換了他們面對眼下的局面,早就手忙腳亂,哪裡還能撐到如今?

一晃眼,秋日即將過去,冬日馬上就要來臨。

西北那邊到是傳了好消息,袁琦和蔣文二人互相配合,誘敵深入,打了次伏擊,消滅了延國五萬先鋒軍,獲得大勝,一口氣把對方打了出去。

整個大殷朝都鬆了口氣,振奮許多。

阿蠻還是鬧着要回京,正想辦法要達成願望,然後就不用她想了,京城又傳來信,那位好些人都當再也好不了,已經大半年沒上朝的皇帝醒了,下令讓各地鬧事的藩王進京,沒鬧事的靖州,居然也在進京之列。()

第241章 情書第139章 不太平第二百九十六章第164章 嫁妝第175章 救濟第138章 病第214章 勤王第32章 鬧騰第289章 新開始第264章 畫像第109章 一年第206章 衝突第3章 下人第三百零四章第24章 腦補第41章 疑惑第242章 說媒第281章 奇葩第198章 出行第278章 驚聞第275章 前事第181章 暢想第268章 棋子第103章 嬉鬧第175章 救濟第209章 規矩第76章 留宮第5章 教養第11章 行路第136章 善心第125章 素服第198章 出行第91章 不懂第162章 體貼第62章 祈福第二百九十一章第260章 選秀第72章 榮耀第69章 考覈第47章 姝色第三百零二章第244章 太孫第47章 姝色第188章 忽悠第231章 腸癰第231章 腸癰第189章 合作第44章 瑣碎第279章 暫消第102章 降溫第149章 回京第46章 吃貨第28章 偶顧第三百零二章第124章 逗趣第148章 及時第30章 相遇(上)第64章 書冊第58章 相爭第133章 棋差一招第259章 狡黠第224章 太子第229章 羞、恥第270章 默契第220章 管家第274章 閒散第276章 新鮮事第37章 手術第35章 出門第156章 想法第190章 來信第64章 書冊第100章 好事第141章 情深意重第47章 姝色第142章 鬼神第188章 忽悠第92章 瞎眼第143章 失竊第2章 山居第95章 驚馬第253章 面子第77章 當差第46章 吃貨第268章 棋子第28章 偶顧第24章 腦補第161章 無視第18章 湯麪第41章 疑惑第130章 見鬼第18章 湯麪第299章 變化第207章 張家第64章 書冊第200章 不同第67章 不宜殺生第208章 羌女第200章 不同第245章 到來
第241章 情書第139章 不太平第二百九十六章第164章 嫁妝第175章 救濟第138章 病第214章 勤王第32章 鬧騰第289章 新開始第264章 畫像第109章 一年第206章 衝突第3章 下人第三百零四章第24章 腦補第41章 疑惑第242章 說媒第281章 奇葩第198章 出行第278章 驚聞第275章 前事第181章 暢想第268章 棋子第103章 嬉鬧第175章 救濟第209章 規矩第76章 留宮第5章 教養第11章 行路第136章 善心第125章 素服第198章 出行第91章 不懂第162章 體貼第62章 祈福第二百九十一章第260章 選秀第72章 榮耀第69章 考覈第47章 姝色第三百零二章第244章 太孫第47章 姝色第188章 忽悠第231章 腸癰第231章 腸癰第189章 合作第44章 瑣碎第279章 暫消第102章 降溫第149章 回京第46章 吃貨第28章 偶顧第三百零二章第124章 逗趣第148章 及時第30章 相遇(上)第64章 書冊第58章 相爭第133章 棋差一招第259章 狡黠第224章 太子第229章 羞、恥第270章 默契第220章 管家第274章 閒散第276章 新鮮事第37章 手術第35章 出門第156章 想法第190章 來信第64章 書冊第100章 好事第141章 情深意重第47章 姝色第142章 鬼神第188章 忽悠第92章 瞎眼第143章 失竊第2章 山居第95章 驚馬第253章 面子第77章 當差第46章 吃貨第268章 棋子第28章 偶顧第24章 腦補第161章 無視第18章 湯麪第41章 疑惑第130章 見鬼第18章 湯麪第299章 變化第207章 張家第64章 書冊第200章 不同第67章 不宜殺生第208章 羌女第200章 不同第245章 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