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墨之源流

端硯產地位於端溪旁的端巖,其實是一座石山。東邊下面古時號稱下巖,下巖之中有泉水,不管多幹旱,泉水也從來不會枯竭。下巖的上面,是中巖,而中巖之上,自然是上巖。登上上巖,翻過山頂到背面,叫龍巖。

龍巖是唐代取硯石的地方,後來因爲後巖的硯石要比龍巖要好,所以才棄龍巖不用。端溪至宋朝的時候,已經完全被水浸沒,硯工取石材的時候,只能到水裡去取,因此好的硯石也愈發難是。

端州在漢朝的時候,並不屬於中國,一直到南粵王趙佗歸順之後,端溪的版圖才併入中國。但端溪被發現是在唐武德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好硯石。後來至五代、宋初的時候,開採力度加大,產量也開始猛增,品質自然也最好。

古時候的人,對硯石的採掘也是有規劃的。先從下巖的北壁開始,然後再從南壁鑿洞,因此,除了上、中、下巖之外,還有東、中、西洞之分。在唐宋時期,官府專門設立了一個硯務官駐守在端溪,每年要求進貢硯臺多少,一旦數額達到,則封洞,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盜採的。而取石的時候,也是一個坑取完之後,再另開新坑,所以有新坑舊坑之分。

到了元朝的時候,乾脆全部關閉,不準任何人採伐,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才重新採伐,但過了幾年,又封掉了。一直到宣德、成化、萬曆年間,也都是時開時封。

而到康熙的時候,才真正完全解除禁令,但最好的硯,還是乾隆時期吳淞巖、楊景素兩個人所採爲最。所以也有古稱“吳公坑”、“楊公坑”之說。在此之後,一直到晚清張之洞擔任兩廣總督,才又開始有好的硯石出產,因此也有“張坑”之說。

據說在端硯中注水,水不會揮發,而到了寒冬臘月,哪怕氣溫再低,其他的硯臺常常會結冰,可是端硯卻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ωωω✿тTk án✿co

於立飛把這方大西洞端石六吉硯小心翼翼的收到包裡,他沒打算要出手,下次回老家的時候,送給老頭子,肯定會讓他高興萬分。

再看那塊墨,於立飛先掂量了下墨錠,又反覆摩挲觀察,敲打,輕嗅,感覺純黑朗潤,色澤純黑,色感厚實。聞之,有一股自身的古樸淡遠的馨香之氣。

我國的墨跡,是周朝末年纔開始有的。上古的時候,是用刀刻字,連筆都不用,根本就無墨之說。到夏、商、周時期,是用漆寫書。一直週末,開始有了大篆,再用漆寫書已經不可能,就用石墨磨成汁寫字。到漢朝發明紙之後,用石墨寫字也不合適了,當時的人以漆煙和松煤製成丸狀,用的時候再磨到墨汁。所謂的松煙,就是松木燃燒之後,凝成的黑灰。那些丸子狀的東西,應該就是最早的墨丸了。

三國時期,制墨技術開始變好,並且在墨丸里加膠,在《皇象論墨》中,已經有“多膠黝黑”的說法。而魏晉之時,墨塊的製造技術更加精巧,社會上用墨的人也越來越多,石墨逐漸淘汰,最終無人使用。像魏朝的韋誕、晉朝的張金,都是當時著名的制墨名家。

唐朝的時候,對墨的要求更高,這不但是社會上各種文人的需求,同時也是官府的要求。當時專門設立了作坊,從事造墨。正好這個時候,朝鮮進貢了一種松煙,極爲適合。因爲這種松煙,跟麋鹿膠一起和成。當時做官墨最有名的,叫祖敏,當時可以說是名聞天下,他制墨的秘訣就是在墨中加入鹿角煎熬成的膏膠,這其實也是取自朝鮮的方法。

到南唐的時候,李廷珪父子,都是墨官,更是把制墨的方法加以提煉,發揚光大。當時他們制的墨叫珪墨,一直到現在,都是墨中極品。當然,這僅僅是限於松煙制的墨。

到宋朝的時候,纔開始有了油煙,所謂的油煙,是指油類物質不完全燃燒沉積出的細而疏鬆的黑煤煙。古時候的信息很是閉塞,東邊出了事,一年半載之後西邊纔會知道,制墨也是這樣。

所以當時的文人,大多是自己制墨,至於製作的水平,哪怕再高,外面的人也很難知道。但李廷珪父子成名之後,文人學士對於制墨一下子來了興趣,制個墨就能成名,這樣的美事,到哪去找呢。要知道,古時候,特別是在宋朝的時候,只要你有了名,那很有可能就會有官。所以宋朝的制墨名家層出不窮,而且制墨工藝,也更是精益求精。

宋朝是我國文化歷史上,可以說是最爲昌盛發達的時期,文人輩出,而且宋朝的書法、書畫,也是我國文化歷史上最爲精妙的時期,從宋之後,再無出其右者。但也正是因爲如此,那個時候對墨也更爲重視。一旦所有人都重視起制墨來,制墨的人,自然會精益求精,可以說,宋朝的名墨,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甚至到後面,墨已經不再僅限於書寫,有些人對制墨、購墨都有了特殊的怪癖。比如說要求在墨上畫山水畫甚至名人字跡,或者添加一些特殊的香料等其他物質。可以說,宋朝的墨已經做到了盡善盡美、完美無缺的地步。現在宋朝的一些大書法家、大畫家之所以流芳百世,傳下千年,宋朝的名墨功不可沒。

元朝的皇帝是鐵木真的後果,蒙古人自然不會重視漢族文化,所以制墨也沒有特別的進展。但也沒有專門抑制,所以也算是能繼承宋朝的成就,這或許也是件值得慶賀的事。如果元朝的皇帝隨便下一道聖旨,恐怕我國的歷史,將會重寫。

到明朝的時候,對制墨的原材料加以改進,除了松煙、油煙之外,改用漆煙、松煤,甚至還用蘭煙、棉煙。用這些材料製出來的墨,墨色黑潤、氣味馨香,比以前的墨又有所進步。

而清朝,則因爲康熙、乾隆都擅長書法,自然對制墨極爲重視。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所以康熙、乾隆時期的御製墨,極盡精巧之能事,製出來的墨,自然也是絕無僅有的。而到了嘉慶、道光年間,國家多事,無暇再顧及這樣的事情。御製墨自然就沒什麼精品,民間私人制的墨,也只能作爲一般的書寫。

到清末的時候,想維新變法,一切向西方學習,寫字用鉛筆、鵝毛筆、鋼筆。畫畫也用西洋的油筆,筆墨紙硯中的筆墨硯不但被擠出流行舞臺,到民國之後,更是沒落。原來那些文人墨士爭相奪取的墨,竟然無人問津了。以至於,有些經營了上百年的著名墨商,只能改行,到現在,名墨基本上已經不再出產。回想起來,真是不勝唏噓。

於立飛現在的這塊墨,是以柚煙製成,比松煙和油煙製成的墨,品質都要好。在墨塊的正面,有“古鬆心”三字。而背面有“小華道人”四字。於立飛知道,這肯定是制墨者落的款,只不過自魏朝以來,歷史上制墨的名家成千上萬,他只知道這是一塊好墨,但要讓他就“小華道人”說出子卯寅醜來,卻是不成的。

PS:每一張推薦票對大可都很重要,要衝進新書榜,前面的路還很艱難,求支持。

第231章 娶媳婦的錢第404章 窗戶紙第88章 擦口第333章 人事即政事第645章 百貨大樓第363章 亡命之徒第523章 調查覈實第572章 今非昔比第256章 換人第221章 懊悔不已第613章 投訴的結果第513章 談話第272章 現學現用第263章 考究第120章 蘇文忠公生日設祀詩第500章 說明情況第17章 端硯第551章 瞭解情況第258章 十拿九穩第341章 盜竊案第64章 我已經買下來了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451章 皇帝不急第413章 陽綠玻璃種第686章 試金石第21章 露臉與現眼只差一步第169章 六月的債第713章 代理縣長第716章 重視第262章 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第72章 好奇心起第80章 你看着給第114章 道光閒章第40章 公報私仇第406章 影響第487章 親戚第672章 兩難第229章 我就不去了第182章 人情價第417章 準備第338章 彙報第31章 充足的理由第648章 變異第206章 拿這輩子來賭石第197章 不能吃虧第583章 最新情況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558章 提前安排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317章 講政治第365章 心痛的感覺第49章 以後別再惹我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3章 安排第64章 我已經買下來了第715章 解決第419章 上不得檯面第305章 眼高手低?第306章 耳提面命第571章 好獵手第599章 捉摸不定第391章 下藥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316章 正面宣傳第288章 這件事好辦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696章 一起吃飯第198章 敬而遠之第91章 別得意忘形第54章 皆大歡喜第130章 又來一塊第575章 最短的時間第84章 雕版砧板第371章 感謝第250章 大殺四方第722章 潛力第296章 官帽椅第680章 於立飛的才幹第278章 眼力第647章 你多操心第510章 試探第457章 各方關係第144章 轉正第133章 茶葉第64章 我已經買下來了第363章 亡命之徒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93章 物歸原主第245章 雪中送炭第502章 收網第567章 心理準備第647章 你多操心第234章 石頭落地第611章 最怕認真第16章 博物館的新保安第719章 想法第405章 威脅恐嚇第383章 處理第444章 詫異第342章 自不量力
第231章 娶媳婦的錢第404章 窗戶紙第88章 擦口第333章 人事即政事第645章 百貨大樓第363章 亡命之徒第523章 調查覈實第572章 今非昔比第256章 換人第221章 懊悔不已第613章 投訴的結果第513章 談話第272章 現學現用第263章 考究第120章 蘇文忠公生日設祀詩第500章 說明情況第17章 端硯第551章 瞭解情況第258章 十拿九穩第341章 盜竊案第64章 我已經買下來了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451章 皇帝不急第413章 陽綠玻璃種第686章 試金石第21章 露臉與現眼只差一步第169章 六月的債第713章 代理縣長第716章 重視第262章 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第72章 好奇心起第80章 你看着給第114章 道光閒章第40章 公報私仇第406章 影響第487章 親戚第672章 兩難第229章 我就不去了第182章 人情價第417章 準備第338章 彙報第31章 充足的理由第648章 變異第206章 拿這輩子來賭石第197章 不能吃虧第583章 最新情況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558章 提前安排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317章 講政治第365章 心痛的感覺第49章 以後別再惹我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3章 安排第64章 我已經買下來了第715章 解決第419章 上不得檯面第305章 眼高手低?第306章 耳提面命第571章 好獵手第599章 捉摸不定第391章 下藥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316章 正面宣傳第288章 這件事好辦第473章 團結合作第696章 一起吃飯第198章 敬而遠之第91章 別得意忘形第54章 皆大歡喜第130章 又來一塊第575章 最短的時間第84章 雕版砧板第371章 感謝第250章 大殺四方第722章 潛力第296章 官帽椅第680章 於立飛的才幹第278章 眼力第647章 你多操心第510章 試探第457章 各方關係第144章 轉正第133章 茶葉第64章 我已經買下來了第363章 亡命之徒第163章 感應距離第93章 物歸原主第245章 雪中送炭第502章 收網第567章 心理準備第647章 你多操心第234章 石頭落地第611章 最怕認真第16章 博物館的新保安第719章 想法第405章 威脅恐嚇第383章 處理第444章 詫異第342章 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