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和昨天的行程差不多,趙琦先去趕了早市,又在王和言那坐了一會,認識了兩位圈裡人,這樣下去要不了一兩個月,他在圈子裡也算是半熟面孔了。不過,這也是因爲江東古玩圈子不大的緣故。
上午十點多,趙琦返回家中,先解決了午飯,之後帶上昨天從王和言那買到的面具,出發去撿個漏。
趙琦坐着出租車來到一處老小區,隨即來到記憶中的那戶人家。
趙琦按響了門鈴,半響,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太太打開門,看到趙琦,神色有些疑惑地問道:“你找誰?”
趙琦微笑地說道:“我找康老師交換藏品,請問他在嗎?”
“他有客人,你先等一下吧,我問問他。”
“好的。”
趙琦在門外等了一會,老太太又開門道:“你先進來坐一會吧。”
趙琦道了聲謝,跟着老太太進了門,就見客廳裡有三個人,其中兩位坐在沙發上,還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觀察着仔細一隻高度有一米的大瓷瓶。
趙琦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件大地瓶,這種瓷器在瓷都被稱之爲千件大地瓶,說的是用一千個小泥塊才能做出這麼大一個,所以在冶煉的時候就非常的困難,市場上就算有仿品,也很難達到真品的精細程度。
瓷器表面繪山水樓亭,人物通景,只是由於距離有些遠,哪怕趙琦視力足夠好,也看不清細節,判斷不出是什麼年代的。
趙琦隨着老太太在八仙桌旁邊坐着,老太太還客氣地給他泡了杯綠茶。
趙琦邊喝茶,邊等待着那邊結束。
客廳那邊,康大年觀察完了,便開始挑東西的毛病,這在古玩這行很正常,正是想要成交的人才會挑毛病,想要壓價。
不過,大地瓶的主人對康大年的壓價並不理會,跟康大年講,最低五十萬,大家都有賺,否則他就把東西拿回去。
趙琦聽到了貨主的價格,又向那件大地瓶打量了幾眼,可惜實在離得太遠,沒辦法估計價錢到底對不對。
不過,以他前世對康大年的瞭解,知道這老頭比較摳門,哪怕對方也是內行,也不會乖乖同意這個價錢。
這也正是康大年一直沒有很好融入江東古玩圈的根本原因,只不過,他比老林頭稍微好一些。
一般來說,想要在古玩收藏這一行當內行,光知道真僞還不行,不懂價錢行情仍然是半個門外漢,在價格上,還是免不了吃虧。
打個比方,對真正懂行的古玩商人來講,買家一伸手,他們就知道你懂不懂,一張嘴,就知道你是不是內行,亂砍價不行,比如一件東西值五百,你給兩百,人家都不會搭理你。
所以,真的要想在市場裡買點東西,就一定要有個大概的價錢概念,開價砍一半那是不行的。
康大年之所以在價錢方面定得很死,和他的本錢不是很雄厚也有關係,但再怎麼樣,該多少就要多少,不能說你的錢不夠,要對方照顧你。
就像現在,康大年的固執直接惹惱了對方,雙方最終不歡而散。
讓趙琦暗自搖頭的是,康大年還以爲對方會在出門時,回心轉意,沒想到對方拿着東西頭也不回地走了,此時康大年才着急起來,急忙跑了出去,過了幾分鐘,他獨自一人回來了,沮喪的神情也意味着什麼結果。
趙琦在對方出門的時候,草草看了一眼那件大地瓶,從風格等方面估計,他認爲是清中期的作品,而且繪工精細傳神,施釉肥厚,更關鍵的是,如此大器存世完好,頗爲難得,五十萬這個價格不貴。
趙琦覺得自己買下來,馬上轉個手就能賺十萬左右,可惜現在時機不對,他手裡又沒錢,也只能遺憾放棄。
當然,他沒有細看,也不知道瓶身有沒有瑕疵,到底值不值這個價錢,不過從康大年的表現來看,應該差不離。
回來後,康大年看到趙琦,又重新打起了精神,把趙琦領到客廳:“這位小哥有些面生啊。”
趙琦做了自我介紹,又提起了王和言等行內人:“我之前收到了一件與衆不同的面具,聽說康老師對此類器物頗有研究,所以想請康老師瞧一瞧,如果你覺得滿意,可以互通有無。”
康大年特別喜歡雕像和麪具之類的藏品,其它東西,都是爲了以藏養藏收來的。
康大年一聽來了興趣,讓趙琦把東西拿出來,等他見到了那件面具,目光就有些移不開了。
片刻後,康大年放下面具,看向趙琦,輕咳了一聲,說道:“我到是頗爲喜歡這面具,不過嘛,它的價值並不怎麼高啊!”
趙琦微微一笑:“我收藏玉石器,只要換同等價位的器物就可以。”
見趙琦沒有提錢,康大年心裡稍稍鬆了一口氣,說道:“那你稍等片刻,我去拿點東西。”
還沒等康大年出來,又聽到敲門聲響起,老太太前去開門,又進來兩個人,不過他們都是空手來的。
趙琦回頭一看,認出其中一個人是高赫,前文提起過他,此人是搞傢俱收藏的,心黑沒什麼眼力,前世錢爲興在他手裡吃過虧。
兩人進來沒一會,康大年也帶着東西從房間裡出來。
高赫跟康大年打了招呼,又說了來意,是帶朋友過來看傢俱的,康大年讓他們稍等片刻。
康大年把東西放到趙琦面前的茶几上,高赫和他的朋友也一起跟了過來,這讓趙琦心裡多少有些不喜,他和康大年談生意,外人過來幹嘛?
不過,康大年都沒說什麼,趙琦就更不好說了。
康大年說:“你先看,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到時可以多退少補。”
趙琦點了點頭,他先注意到盒子裡,一件比較不起眼的玉器,這正是他的目標。
東西不起眼,趙琦不好先看這玩意,只能從表現最好的看起。
康大年一共拿出了七件玉器,其中三件是清代的,看起來還能入眼,剩下的都有些歪瓜裂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