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希臘聯軍的困境

伊帕密隆達的話應驗了。如果說雅典派出的幾千名士兵沒有前去增援伯羅奔尼撒的希臘聯軍,而是去了佛基斯,只是讓底比斯人感到了懷疑的話,那麼幾天之後塞薩利大軍脫離希臘聯軍、匆忙登陸克琉西斯港,不顧一切的向北急行軍,就徹底的證明他們從佛基斯人口中探聽到的消息是真的——戴奧尼亞派遣軍隊登陸了塞薩利!

這確實是出乎了伊帕密隆達的預料,在他的設想中戴奧尼亞可能會先利用防禦疲憊希臘聯軍,然後再往伯羅奔尼撒增兵,從而扳回劣勢。他確實沒有想到,戴奧尼亞會派出一支龐大的船隊,繞了希臘本土一圈,在遠離戰場的塞薩利登陸幾萬名士兵,這是極其絕妙的軍事行動,這是何等宏大的氣魄!

等伊帕密隆達得知這個消息時,不禁拍案叫絕、悠然神往,但他也很清楚:敢於制定這樣非凡的軍事計劃,並投諸於行動,背後有着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力量的支撐,底比斯所領導的皮奧夏聯盟是根本無法做到的。

不過即使戴奧尼亞派軍隊突襲了塞薩利,底比斯高層也不敢斷定戴奧尼亞就此佔據了絕對優勢,畢竟塞薩利地區土地遼闊,人口衆多,不是那麼容易被征服,而伊阿宋正率軍返回,戴奧尼亞登陸軍隊稍有疏忽,就有敗亡的危險。

底比斯高層爲戴奧尼亞登陸部隊的擔憂並沒有持續多久,伊阿宋的部隊就從北面敗退回來,狼狽的逃入雅典。

戴奧尼亞登陸了10萬大軍,半個多月就征服了塞薩利,塞薩利軍隊不戰自潰,伊阿宋身負重傷……從僱傭兵那裡得來的消息衝擊着每一位底比斯高層的大腦,讓他們目瞪口呆,包括伊帕密隆達也是如此,他再一次被戴奧尼亞國王的氣魄和戴奧尼亞的雄厚實力所震驚。

此時,每一位底比斯高層都意識到:戴奧尼亞的登陸大軍很快就將南下,希臘聯軍敗局已定,在這樣的大勢面前底比斯不能再保持中立,必須儘快作出決定,才能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前,保證皮奧夏聯盟的安全,並且爲底比斯贏得好處。

所以,當戴奧尼亞騎兵軍團趕到底比斯城下時,底比斯議事會已經通過了決議,毫不遲疑的答應了戴奧尼亞軍隊提出的所有要求:第一,允許戴奧尼亞軍隊安全順利的通過皮奧夏地區,並且可以在境內的任何地區駐紮;第二,緊急借給戴奧尼亞軍隊一些軍糧(帕特洛克羅斯率領的軍隊士兵只攜帶了5天口糧,進入中希臘之後,快速的南進,軍糧運輸一時無法供應上);第三,向戴奧尼亞船隊開放德里昂港口(德里昂是皮奧夏地區東北海岸的一個城邦,是皮奧夏聯盟中爲數不多的港口城鎮,距離投靠雅典的奧羅浦斯不遠,一旦它向帶奧利亞開放,從菲萊出發的運糧船就可以直接穿過優卑亞和中希臘之間的海上航道,到德里昂進港卸貨,戴奧尼亞軍隊的糧食供應就變得極爲便利)。

甚至底比斯還提出:願意立刻收回被希臘聯盟所霸佔的克琉西斯港,無償交由戴奧尼亞使用。並且底比斯願意履行與戴奧尼亞簽署的軍事同盟條約,派出軍隊同戴奧尼亞軍隊一起並肩作戰。

帕特洛克羅斯得知底比斯人不但爽快的答應了他提出的要求,而且還願意積極配合作戰後,雖然對底比斯人的這種投機做法感到鄙視,但送上門的好處不要白不要,他欣然同意了底比斯的要求。

於是在進入中希臘的第4天,4萬戴奧尼亞軍隊在底比斯附近與緊急組建的5000名底比斯士兵匯合。

……………………………………………………

雅典得知“戴奧尼亞登陸大軍即將南下”的消息,最先並非是由逃到雅典的伊阿宋僱傭兵們告之的。自從得知戴奧尼亞軍隊登陸塞薩利之後,爲了有備無患,雅典就讓一些商船每天到馬里亞科斯海灣附近探查敵情。

爲什麼只選擇馬里亞科斯海灣?這是因爲獨屬於塞薩利的帕加薩海灣太過封閉,很容易被巡弋的戴奧尼亞戰船發現,而馬里亞科斯海灣附近船隻衆多,主要是來自優卑亞城邦的、佛基斯城邦的、洛克里斯城邦的、還有拉米亞的(拉米亞歸順戴奧尼亞之後,戴奧尼亞軍隊就允許它重新開放了港口),雅典商船混在其中,便於隱匿。

帕特洛克羅斯率領軍隊進入拉米亞地區後,雅典派出的商船就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們迅速將消息回報給將軍執行委員會,卡利斯特拉託斯等人經過商議之後認爲:儘管伊阿宋率領着塞薩利軍隊還在爲突破溫泉關的防線而努力,但戴奧尼亞人往拉米亞地區增兵了,這是不是意味着他們已經征服了塞薩利呢?儘管可能性不太大,但雅典也必須要預做準備了。

所以將軍執行委員會很快派出信使,準備去通知在伯羅奔尼撒的伊菲克拉特斯,讓其儘快率領軍隊回防阿提卡。

雅典所採取的這個行動比戴奧尼亞登陸軍隊進入中希臘早了兩天。

塞薩利軍隊離開之後,開始的幾天希臘聯軍一直待在列普里昂營地裡,即使戴奧尼亞軍隊(第一軍團)衝入阿卡狄亞地區,爲曼丁尼亞解圍,甚至北上威脅到科林斯,伊菲克拉特斯都不爲所動,一直在營地裡忙於安撫各城邦將領,穩定軍心。

直到他感覺情況有所好轉,才又開始率軍逼近美塞尼亞北部邊境的戴奧尼亞營地,不過只是做一些試探性的進攻,不再做慘烈的廝殺。

伊菲克拉特斯心裡很清楚:塞薩利軍隊的離開讓希臘聯軍不再佔有優勢,而戴奧尼亞人又一心防禦,聯軍在此作戰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反而空耗軍糧。但是他又不能停止戰鬥,或者率軍離開,因爲那就意味着承認失敗,恐怕就會導致一些本有怨言的城邦將領率隊離開,整個希臘聯軍就將面臨瓦解,要想再重新聚集起來,無疑就更困難了,更何況旁邊還有一支虎視眈眈的戴奧尼亞軍隊。

通過這段時間的戰鬥,伊菲克拉特斯已經意識到戴奧尼亞是一個極其難纏的對手,而且這個一直在防禦的強大對手至今沒有使出全力,他心中很是不安,但現在騎虎難下,不得不盡力維持着希臘聯軍的完整。一方面他心中盼望着伊阿宋順利趕走戴奧尼亞的登陸軍隊,儘快率軍返回伯羅奔尼撒,與聯軍匯合;一方面盼望着波斯承諾的大力援助能夠儘快到來,增強希臘聯軍的勢力……當然他心中還有一個隱約的想法,那就是趁着希臘聯軍還佔據着優勢,同戴奧尼亞議和。

但是,雅典好不容易走出了伯羅奔尼撒戰敗的陰影,國力逐漸恢復,如今斯巴達衰落,諸多希臘城邦(包括伯羅奔尼撒的城邦)紛紛加入以雅典爲首的希臘聯盟,雅典迎來了重新成爲希臘霸主的最佳時期,如果在這時與戴奧尼亞議和,以戴奧尼亞的強勢,雅典必定會損失一些利益,這不但會引起其他希臘城邦的不滿,導致希臘聯盟的解體,也會引發民衆的抗議,所以伊菲克拉特斯只能在心裡想想而已。

就在他勉勵維持希臘聯軍完整的時候,他收到了雅典傳來的消息,立刻將他心中的不安放大,和身處後方的卡利斯特拉圖斯他們不同,身處戰場的他對戰局有着更敏銳的直覺:雖然說戴奧尼亞軍隊在這麼短時間內征服塞薩利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萬一他們敢向拉米亞增兵就是因爲他們真的征服了塞薩利呢?!那麼伊阿宋的軍隊就有迅速崩潰的危險,沒有了他的軍隊在北面阻攔,戴奧尼亞的登陸軍隊就會迅速的南下,雅典就危險了!

而且趕到軍營的雅典信使還告訴了一個消息:他在經過地峽的時候,看到科林斯海灣裡出現了戴奧尼亞的戰船。

伊菲克拉特斯又是一驚,因爲自戴奧尼亞軍隊入侵伯羅奔尼撒以來,還一直沒有派戰船進入過科林斯海灣,所以之前伊菲克拉特斯纔敢建議伊阿宋乘船北上,現在看來戴奧尼亞人極可能在期盼伊阿宋率軍儘快返回,這是一個陰謀!

想到這些,伊菲克拉特斯驚出一身冷汗,他立刻派手下向希臘聯軍傳達命令:集合全軍,向科林斯撤退!

這個命令一出,立刻引來不少希臘城邦將領的質問。

不管是誰來問,伊菲克拉特斯都是一個回答:伊阿宋率領的塞薩利軍隊在拉米亞的戰局不利,戴奧尼亞北面的登陸部隊很可能會南下,希臘聯軍需要回防地峽,以兼顧中希臘的安全。

伊菲克拉特斯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但是不少城邦將領卻並不這麼認爲,他們再三勸說,見伊菲克拉特斯依舊堅持,來自愛利斯的統軍將領就憤怒地表示要分道揚鑣,因爲一旦大軍撤到伯羅奔尼撒東北角的科林斯,就與西北角的愛利斯相距較遠了,中間還隔着連綿的羣山,而如今南面的戴奧尼亞軍隊主力都在美塞尼亞的北部邊境,距離愛利斯地區很近,萬一它進攻愛利斯,遠在科林斯的希臘聯軍可就援救不及了。

不光是愛利斯的將領,阿卡狄亞聯盟各城邦將領同樣表達出相似的意願,只是言語更委婉而已。畢竟阿卡狄亞地區同樣與戴奧尼亞所掌控的美塞尼亞、拉格尼亞相鄰,一旦希臘聯軍離開,戴奧尼亞反擊,首先遭殃的就是阿卡狄亞聯盟各城邦,更何況阿卡狄亞聯盟之前背叛了盟約,一定會遭到戴奧尼亞的報復。

感謝登陸MJ是件痛苦的事情的打賞!你的支持是我寫作的動力!

第十五章 僭主狄奧尼修斯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西里分艦隊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向薩莫奈山區進軍第四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下)第兩百八十三章 塞克斯圖斯與斯托洛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 (求訂閱)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一百八十五章 繁榮的比雷埃夫斯港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地中海霸主(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斯巴達關於續約的爭論第兩百六十七章 可怕的疾病第八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兩百零三章 客裡索普斯的建議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三十六章 大河灘之戰(一)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七十一章 皮科西斯的現狀第三百五十五章 迦太基海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俄斯的歸屬第九十六章 道別第二十章 與圖裡伊會盟(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下特里納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兩百二十三章 洛拉會戰(一)第二十九章 阿貝尼魯姆人第四十一章 戴奧尼亞的出兵第兩百一十九章 賽車比賽(二)第七十章 三族歷史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一百零六章 救援赫拉克利亞第四十二章 菲比達斯的挑撥第九十二章 圖裡伊商會(二)第四十章 救援第一百五十二章 是敵非友第兩百八十八章 誓師西征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醫學論壇第二十三章殺戮與安撫(二)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一百四十一章 斯巴達登陸戰(三)第二十七章 圖裡伊會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塔蘭託大海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伊菲克拉特斯第九章 殺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泰格亞會戰(二)第七十八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二)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二十二章 火刑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兩百八十四章 南下前的囑託第八章 軍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一百九十章 商務部的要求第三十八章 雅典到訪第八十一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二)第十二章 救命?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四十六章 阿門多拉臘手工業開發區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學校(二)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十三章 卡米盧斯的決斷第四十二章 戴奧尼亞主導下的南意和平第四章 神諭第三十四章 圖裡伊外交事件第二十四章 戴弗斯.克羅託卡塔克斯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二十五章 公審與新法案第九十五章 秘聞 (求訂閱)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一)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九十九章 拉馬託河會戰(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內會戰(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十六章 聯手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兩百四十四章 熱爾梅海戰(四)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迴歸
第十五章 僭主狄奧尼修斯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阿奎隆尼亞大捷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西里分艦隊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向薩莫奈山區進軍第四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下)第兩百八十三章 塞克斯圖斯與斯托洛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 (求訂閱)第七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五)第十二章 婚姻節之歡慶與祝福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一百八十五章 繁榮的比雷埃夫斯港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地中海霸主(全書完)第四十六章 斯巴達關於續約的爭論第兩百六十七章 可怕的疾病第八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兩百零三章 客裡索普斯的建議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三十六章 大河灘之戰(一)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七十一章 皮科西斯的現狀第三百五十五章 迦太基海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平亂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俄斯的歸屬第九十六章 道別第二十章 與圖裡伊會盟(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下特里納第兩百九十七章 薩羅斯海戰之前後夾擊第兩百二十三章 洛拉會戰(一)第二十九章 阿貝尼魯姆人第四十一章 戴奧尼亞的出兵第兩百一十九章 賽車比賽(二)第七十章 三族歷史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一百零六章 救援赫拉克利亞第四十二章 菲比達斯的挑撥第九十二章 圖裡伊商會(二)第四十章 救援第一百五十二章 是敵非友第兩百八十八章 誓師西征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醫學論壇第二十三章殺戮與安撫(二)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一百四十一章 斯巴達登陸戰(三)第二十七章 圖裡伊會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塔蘭託大海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伊菲克拉特斯第九章 殺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泰格亞會戰(二)第七十八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二)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二十二章 火刑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兩百八十四章 南下前的囑託第八章 軍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一百九十章 商務部的要求第三十八章 雅典到訪第八十一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二)第十二章 救命?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四十六章 阿門多拉臘手工業開發區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學校(二)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十三章 卡米盧斯的決斷第四十二章 戴奧尼亞主導下的南意和平第四章 神諭第三十四章 圖裡伊外交事件第二十四章 戴弗斯.克羅託卡塔克斯第二章 底比斯聖隊初露鋒芒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四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四)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二十五章 公審與新法案第九十五章 秘聞 (求訂閱)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一)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九十九章 拉馬託河會戰(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內會戰(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親臨城下第十六章 聯手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兩百四十四章 熱爾梅海戰(四)第三十六章 阿格西勞斯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