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

布爾科斯瞪大眼睛,驚奇的看着站在圈中談笑自如的戴弗斯,想起自己當初千辛萬苦邀請他到大希臘,只是因爲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僱傭軍首領,卻沒想到這位年輕人有如此大的志向,不但拯救了圖裡伊,而且還想要改變大希臘的政治局勢!因爲根據戴弗斯的意思,六百人的議事堂意味着聯盟要合併多少城邦!

其他的圖裡伊人也都在竊竊私語,議論紛紛,有的甚至還問旁人:“韋斯巴是誰?”

他們或面露懷疑,或感到興奮,但大多數人沒有提出異議,畢竟在戴弗斯率領的阿門多拉臘幫助下,圖裡伊和他們才幸運獲得重生,還沒有熟悉這位年輕執政官行事風格之前,他們沒有貿然表示反對。

只有波呂克西斯問道:“元老院的人數總得有個限制吧,不可能這樣無限的擴展下去。”

“六百人!這個新會場只能容納600人!等到滿了這個編制的那一天,相信我們聯盟的情況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那時候說不定會有新的法案和新的議事堂!”戴弗斯毫不猶豫的說道。

戴弗斯的自信讓波呂克西斯倍感妒忌,要知道初次見面時這個年輕人想要和他說話,都要看他的臉色,於是他控制不住的說了一句:“可惜,恐怕我活着的時候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這話出口,衆人都臉色一變。

戴弗斯注視着他,淡淡的說道:“波呂克西斯大人,我相信你會看到的!”

瞬間,波呂克西斯感到後背的衣衫被冷汗浸溼,雖然戴弗斯並沒有任何斥責他的話,他卻感到無形的壓力。他忙低下頭,不再出聲。

“執政官大人,元老院元老是終身制,這些外來人通過這種方式成爲元老,而本聯盟公民又如何當上元老呢?”庫諾戈拉塔忙將話題移開。

“雖然你這個問題已經與‘是否建元老院議事堂的問題’無關,我還是願意告訴你我的想法。”戴弗斯收回目光,組織了一下語言,慢慢說道:“我們現在的公職都是一年一選,我認爲這種做法並不太妥當,比如阿明塔斯被選作監造官——”

阿明塔斯立刻嚷道:“大人,我對建築一點都不感興趣!”

衆人哈哈大笑。

“我知道,這只是打個比喻。”戴弗斯也笑了:“阿明塔斯不懂工程建築,可是他在這個職位上,他必須爲民衆服務,所以他要投入精力去了解、去學習,等到他初步掌握建造方面的知識,瞭解聯盟各地對工程的需求後,他的任期就快要到了,那麼在這一年裡他幾乎沒有做任何有效的工作。如果再給他一年時間,他的監造官工作肯定比第一年出色的多,因爲他已經基本瞭解了聯盟整個建築方面的情況,知道每個城市對公共建築的需求。於是到了第三年,他的工作效率就更高了,因爲他已經完全熟悉了,能夠向元老院申請資金,有針對性的指揮建造師、工匠、勞工、奴隸建造大型建築、維修公共設施,而且已經取得一些成果,大家說對不對?”

衆人若有所思的點頭。

阿明塔斯則大聲喊道:“對!!”

衆人又是一陣笑。

“所以聯盟公職一年一選,既浪費時間,又效率低下,應該要打破它,但具體每個公職的任期年限爲多少,以後我們再討論。現在回到庫諾戈拉塔的問題上……”戴弗斯面對衆人,認真說道:“按照我們即將頒佈的法案,每一位公民都有權利出任公職。按照我的想法,一名剛成年十八歲的公民有志成爲元老院元老,那麼首先他必須擔任三種以上的最低極公職滿五年,比如擔任過巡邏員、消防隊員、戶籍抄寫員等等,同時還要參軍打仗,參加過兩次以上大的會戰等等,纔有資格向元老院提出申請,要求擔任上一級別的公職。

這時候的他擁有了豐富的底層工作經驗,並且體格健壯,熟悉戰事。元老院可以根據他的表現、能力和特長決定是否讓他擔任城防隊長、消防隊長、戶籍官、監造官、商務官、財務官、監察官等中級職位,這是他大約30歲左右。

接着他必須擔任過兩種以上中級公職,並且擔任過軍團中的連隊長、甚至大隊長滿三年,這時他應該已經滿40歲。這時候的他性情會變得穩重,熟悉政事,能夠處理比較複雜的情況,而且能帶兵打仗。

到了這個時候,他纔可以申請加入元老院,元老院根據他的表現決定他是否能成爲元老。而城市行政長官只能由元老院元老擔任,不知道我這個想法你們是否接受?”

“同意!同意!年輕人就應該要多鍛鍊!”元老們齊聲喊道。

至少有20年,我們不用擔心!這是少數才能平庸者的想法。

這樣選出來的元老絕對是公民中傑出的精英,象涅昂西斯那樣的蠢貨擔任首席將軍的事絕對不會在聯盟中再出現!這是庫諾戈拉塔在心底完全表示贊同。

看來還得多出任公職,積累行政經驗,以免將來被年輕人看低!抱這種想法的是像希洛斯這樣的刻苦努力者。

……

絕大多數的元老們都對戴弗斯的想法表示了認同,因爲無論是延長公職年限、出任城市行政長官的限制更多是保障了現在元老院元老的利益,但也有人提出了異議。

“聯盟裡公職只有這麼幾個,如果延長任職年限,恐怕有不少人輪不上。”安西塔諾斯關切的說道。

“現在是隻有這麼些職位,但是將來說不定有人會趕幾百裡外的城市去就任。到那時,每一個城市恐怕都需要低級戶籍官、低級財務官等等低級官吏,然後由元老院下屬的高級戶籍官、高級財務官等等高級官吏來統管。我們元老院需要建立一個委員會,專門監督管理和評價這些公職人員的表現。”

戴弗斯話裡所蘊含的雄心壯志讓有的人感到振奮,讓有的人半信半疑,但總體來說大家都很高興,因爲建立一個新的委員會,讓不少閒着無事的元老都有了事情做,而且權力還不小,

唯有梅爾西斯着急:“將來還要有這麼多的公職啊,他們的薪酬該花多少錢?!”

衆人又一陣笑。

戴弗斯只好說道:“關於薪酬的事以後再做討論。”

通過了“建六百人的元老院議事堂”的決議,接下來就該討論建神廟。

按道理建神廟一事根本不用討論,直接在原來的舊址上再照原樣重建新廟就行,元老們對此沒有太多異議,這個決議眼看就要順利通過的。這時,普萊辛納斯站起來,大聲發表了他的意見:“我反對重建阿波羅神廟!”

所有人都愣了。

普萊辛納斯很滿意這話所造成的效果,他看了一眼戴弗斯,完全無視衆人驚異的表情,繼續大聲說道:“因爲我們對阿波羅的虔誠,並沒有換來太陽神對我們的庇佑!自由民的背叛、圖裡伊被佔領、整座城市都在哭泣,但是阿波羅卻對此視而不見,他的不作爲連衆神都看不過去,所以他的神廟同樣遭到了唾棄,在火焰中化爲了灰燼!”

普萊辛納斯將圖裡伊城的毀滅怪罪在阿波羅身上,似乎是在褻瀆神祗,但是阿波羅作爲圖裡伊守護神,最後連自己的神廟都沒保住,這確實讓信奉神兆的元老們在被普萊辛納斯“提醒”後,感到有些異樣:難道阿波羅放棄了圖裡伊?

戴弗斯頗有興趣的看着普萊辛納斯。

“那麼,是誰拯救了圖裡伊公民,爲圖裡伊報了仇的呢?!毋庸置疑,當然是阿門多拉臘公民!可是,是哪位神祗在支持阿門多拉臘軍隊呢?!看看英勇的公民兵們高舉的軍旗,那不正是冥王在揮舞着雙股叉,爲克羅託內人帶去了死亡的嗎!同樣是哈迪斯,在溫泉沼澤保佑僱傭軍,讓死神颳起冥界之風,輕易帶走了八千盧卡尼亞人的性命!如今圖裡伊在廢墟中重生,阿門多拉臘也與圖裡伊合二爲一,作爲阿門多拉臘軍隊保護神的哈迪斯,同樣也是兩次拯救圖裡伊的冥王,纔是阿波羅做出退讓的原因,而我們更不能忘卻他的恩賜與庇佑!因此,圖裡伊的新神廟應該建哈迪斯的神廟,保佑圖裡伊永久的和平安寧!!”

普萊辛納斯說完,元老們一片譁然。

庫諾戈拉塔扭頭偷看戴弗斯,發現他也同樣露出吃驚的神情:難道是普萊辛納斯那傢伙的自作主張?

“普萊辛納斯,你應該知道阿波羅是大希臘城邦主要崇拜的神祗(另一個是赫拉),正是因爲有他的保佑,我們的先輩才能順利的到達大希臘,順利的建起一個個城邦,阿波羅對圖裡伊人非常重要!”安西塔諾斯提醒道。

“我當然知道。公民們依然可以建立阿波羅祭壇,繼續祭祀他,但是作爲城邦的保護神,他的不作爲已經結束了他的使命!我們需要新的、強大的、更願意庇佑我們的神祗在這個亂世給予圖裡伊人安寧!因此我們的衛城裡應該建哈迪斯神廟!”普萊辛納斯傲然的說道。

“在我的記憶裡,整個希臘幾乎就沒有公開的哈迪斯神廟,就更別說將他奉爲城邦保護神的,爲什麼?因爲哈迪斯的神國陰森可怕,人們都害怕恐懼他!建了哈迪斯神廟,恐怕沒有民衆願意去衛城!更別說會被別的城邦笑話!”波呂克西斯站起來大聲反對。

感謝讀者無影天璇、書友160722210730023的打賞!

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章 塔蘭託大海戰(二)第十三章 原來啤酒是埃及人發明的第兩百一十六章 暴亂(三)第十二章 米隆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七十三章 救援阿斯庫魯姆(一)第一百零三章 獨擔重任 (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兩百三十一章 迦太基使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城內血戰第二十七章 新任納克索斯行政長官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哈迪斯的神兆第二百二十九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五十九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二)第兩百二十三章 洛拉會戰(一)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三百八十章 征服西西里第六十三章 在北部邊境的戴奧尼亞軍營第一章 德爾斐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婚禮(三)第四十一章 列奧提齊德斯與西普洛斯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三百零三章 軍事會議第兩百四十五章 與斯巴達使者的交鋒(下)第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銀幣和數學研究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攻羅馬城(八)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續)第七十九章 南線軍團的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塞克斯圖斯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十一章 築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漢諾派的抉擇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一百一十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建議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兩百五十九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二)第三十章 出使錫拉庫扎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一百一十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增援奧斯提亞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兩百一十三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三)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兩百八十五章 戴弗斯的隱憂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五十章 談判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六十七章 柏拉圖到來第十五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一)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九十五章 秘聞 (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四)第兩百七十章 薩特尼庫姆歸降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五十五章 伊阿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波斯王庭內亂第三十二章 阿維諾吉斯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進攻布魯提?第一百九十四章 研製超級攻城塔第二十四章 救援盟邦沃爾西的討論第五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一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內會戰(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征服塞薩利第十八章 圖裡伊溫泉大浴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佔大港第五十章 談判第二章 圖裡伊第一百八十章 克羅託內會戰(六)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高與卑鄙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兩百三十八章 各有訴求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市場法庭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兩百章 馬其頓王子菲利第兩百二十五章 洛拉會戰(三)
第一百零七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章 塔蘭託大海戰(二)第十三章 原來啤酒是埃及人發明的第兩百一十六章 暴亂(三)第十二章 米隆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七十三章 救援阿斯庫魯姆(一)第一百零三章 獨擔重任 (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兩百三十一章 迦太基使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城內血戰第二十七章 新任納克索斯行政長官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哈迪斯的神兆第二百二十九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五十九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二)第兩百二十三章 洛拉會戰(一)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三百八十章 征服西西里第六十三章 在北部邊境的戴奧尼亞軍營第一章 德爾斐第六十五章 公主的婚禮(三)第四十一章 列奧提齊德斯與西普洛斯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三百零三章 軍事會議第兩百四十五章 與斯巴達使者的交鋒(下)第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銀幣和數學研究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攻羅馬城(八)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續)第七十九章 南線軍團的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塞克斯圖斯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十一章 築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漢諾派的抉擇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一百一十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建議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兩百五十九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二)第三十章 出使錫拉庫扎第一百六十九章 伊阿宋回返第一百一十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阿卡狄亞聯盟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增援奧斯提亞第四十六章 錫拉庫扎的抉擇第兩百一十三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三)第十三章 色諾芬(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兩百八十五章 戴弗斯的隱憂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五十章 談判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六十七章 柏拉圖到來第十五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一)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九十五章 秘聞 (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四)第兩百七十章 薩特尼庫姆歸降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兩百六十五章 韋斯巴的擔憂第五十五章 伊阿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波斯王庭內亂第三十二章 阿維諾吉斯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進攻布魯提?第一百九十四章 研製超級攻城塔第二十四章 救援盟邦沃爾西的討論第五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一百七十八章 克羅託內會戰(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征服塞薩利第十八章 圖裡伊溫泉大浴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佔大港第五十章 談判第二章 圖裡伊第一百八十章 克羅託內會戰(六)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高與卑鄙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兩百三十八章 各有訴求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市場法庭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兩百章 馬其頓王子菲利第兩百二十五章 洛拉會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