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二)

克羅託內的大軍還正如戴弗斯所預料的那樣,在此處渡河,從而讓早就埋伏在此的戴奧尼亞軍隊候個正着,擁有大量新兵的戴奧尼亞軍隊佔據地利,又使用新奇的戰術,竟給予了大希臘以勇武聞名的克羅託內軍隊不小的殺傷,一時間佔據了上風。

戴弗斯在波斯時就以善於殲敵、打巧仗、傷亡少著稱於遠征軍,不過那時的托爾米德作爲全軍傳令官,又要負責整個僱傭軍的協調,而戴弗斯的軍營一向是管理最嚴格的,因此他往往只能窺其軍事能力的一鱗半爪。到了圖裡伊,又聽到戴弗斯多次率軍以少勝多的事蹟,早就心癢難耐。這一次的軍事行動托爾米德作爲代傳令官(因爲他還是自由民)全程參與,親眼見證了戴弗斯獨排衆議,構思了一場一次他前所未見的軍事計劃,並如臂使指的讓聯盟的所有部門圍繞這個計劃展開行動:讓老人、婦女穿戴盔甲在港口內走動,迷惑敵人的艦隊;在黑夜行軍中的細緻安排,甚至讓從未有過經驗的新兵和自由民也能順利的到達卡斯特隆城;軍隊執行嚴格的紀律,嚴密封鎖卡斯特隆城,不讓消息外露;派出伊扎姆的山嶺偵察隊過河偵察敵人的動向,隨時彙報,同時派出騎兵截殺敵人的過河偵騎,讓敵人對特里翁託河對岸的情況一無所知;天還沒亮,就率軍悄無聲息的快速趕到此處潛伏起來,並在前方河岸設置誘餌(指的是那四千士兵),同時屏障大軍的蹤跡;而在特里翁託和下游的步涉河段故意佈置了一千多人,讓克羅託內人不敢冒傷亡大的風險,從而選擇走更安全的河流中段……

整個軍事行動中,戴弗斯的謀略得到充分展示:欺騙、快速的行軍、偵察與反偵察、埋伏、引誘……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最終成功地調動了敵人,達到了目的,也讓托爾米德大開眼界。這個時代,城邦間的戰爭大多是雙方招集士兵在一個雙方都接受的地方進行會戰,或者當一方強大時另一方就頑強防守,直至援軍到來再反擊,雙方將領把心思都放在會戰時的戰術運用上(這是斯巴達人最擅長的),哪有像戴弗斯一開始就根據情況制定一個計劃,並圍繞這個計劃做一系列複雜而又精細的行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簡直是把血腥的戰鬥雕刻成類似精緻秀美的雅典陶瓶般的藝術品,正像戴弗斯自己所說的那樣,“戰爭關係到城邦的存亡,必須慎重再慎重、思考再思考,方可採取行動。”

這就是爲什麼戴弗斯能成爲一個強大聯盟的執政官,而提馬宋卻戰死在一個小城裡的原因吧!托爾米德浮想聯翩。

“托爾米德,你趕去東面,通知贊提帕里斯、埃皮忒尼斯、茨皮特、萊德斯他們,敵人很快就會過河,讓他們做好準備,按照計劃行事。”戴弗斯下達命令。

“是!”托爾米德翻身上馬,往東馳去,儘管東面採取的戰術會更加匪夷所思,但他已經擁有了對戴弗斯的信心。

………………………

腓拉得福斯從優提德摩斯口中得知米隆率軍渡河、遭遇戴奧尼亞的軍隊、正陷入苦戰的消息後,着實嚇了一跳。戴奧尼亞人竟然在特里翁託河上游對岸埋伏了近兩萬大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那麼這邊會不會也有埋伏呢?他望着對岸駐守的一千多戴奧尼亞的輕步兵,忍不住想着:原本他還盼望着米隆過河之後,趕來幫他逐退對面的敵人,以減少士兵的傷亡,現在反而是他要帶兵去幫助米隆。形勢危急,已不容他多想。

這裡的步涉河段容不下6000多士兵同時過河,他迅速將部隊分成前、中、後三部分,頂在最前面的是3000多名重步兵,利用他們堅固的防護,能在敵人箭矢、標槍的攢射下,減少傷亡,順利抵達對岸,驅散敵人。緊跟其後的是500名騎兵,他們能追擊敵人的輕步兵,並擊潰他們。最後是將近3000名輕甲兵。

在經受了戴奧尼亞的遠程攻擊後,付出了一些傷亡之後,克羅託內重步兵登上了河岸,無需他們追趕,戴奧尼亞輕步兵早就逃遠了,腓拉得福斯率軍順利的全部過河。

“將軍要追擊嗎?”騎兵隊長阿里索西斯請示道。

腓拉得福斯搖搖頭,慎重的說道:“現在我們要立刻趕去幫助米隆,你的騎兵守護住縱隊的外圍就行了,不要貿然出擊。”

腓拉得福斯剛率隊掉頭向西行軍不一會兒,嘹亮的軍號聲從正北方傳來。

腓拉得福斯心中一緊:果然有埋伏!

這時,阿里索西斯也迅速趕來,神情略顯奇怪的說道:“將軍,北面發現一支敵人的部隊,正向我們趕來,他們大約有六七千人,全是弓箭手、投石手和輕盾兵,還有幾百名騎兵。”

腓拉得福斯愣住了:“沒有重步兵?”

“沒有!”阿里索西斯確定的點頭。

腓拉得福斯雖然有些疑惑,但明顯鬆了口氣,他果斷的下達命令:“全軍向北列陣!”既然來襲的戴奧尼亞軍隊沒有重步兵,缺乏正面的突擊廝殺能力,那麼腓拉得福斯不介意擊潰他們之後再行軍,以減少騷擾。

“阿里索西斯,敵人的騎兵有多少?”

“四百多騎。”

“還好,我們的騎兵是他們的一倍。”腓拉得福斯更顯輕鬆,他說道:“阿里索西斯,與輕步兵交戰,你的騎兵尤爲重要,我需要你帶領騎兵擊潰敵人騎兵後,儘量不要追擊,而是攻擊敵人的中路的側翼,明白嗎?!”

“明白!”阿里索西斯撥馬而去。

戴奧尼亞的軍隊行進速度很快。沒多久,腓拉得福斯的視野裡就出現了他們的身影,待他大致看清敵人的模樣時,忍不住大吃一驚:因爲對方的輕步兵實在是太輕了,無論是弓箭手還是標槍兵,全是單薄的亞麻衣,就連騎兵也是一部分着甲,一部分單衣,極其的寒酸。

難道這些人全是從圖裡伊港口臨時徵招的自由民?腓拉得福斯禁不住露出笑容:米隆的猜測果然沒錯,戴奧尼亞公民稀少,兵源緊張,自己甚至只需用輕甲兵和騎兵就能將其橫掃!

戴奧尼亞的部隊在距離500多米外停住腳步,開始重整陣型。

“我想克羅託內人,見到我們一定會非常吃驚,他們一定認爲我們只是來襲擾他們的,卻根本想不到我們是抱着要將他們全殲在這裡的目的,才放任他們渡河的。”托爾米德感嘆的說道。

“這一仗將向希臘人證明輕步兵和重步兵一樣重要,只要策略得當,輕步兵也可以輕鬆戰勝重步兵!”埃皮忒尼斯充滿自信的說道。

“關鍵還要看萊德斯和贊提帕里斯他們能不能先殲滅敵人的騎兵。”托爾米德還是有些擔心。

“放心吧,那可是我們的哈迪斯的神眷者戴弗斯大人的精心設計出來的計劃!他可是哈迪斯的神眷者!”茨皮特一臉的敬慕:“你我都沒想到,更何況敵人,他們一定會上當的!”就在他說話的時候,埃皮忒尼斯已經跳下馬,走進隊伍中,命令士兵們將間隔拉大,使陣型變得更加疏鬆,便於投擲和奔跑。

茨皮特也趕往右翼,下達同樣的命令,而左翼萊德斯的騎兵陣型同樣鬆散,這樣,整個戴奧尼亞的左、中、右軍陣如同發酵後的麪包一樣,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所佔的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

而對於腓拉得福斯而言,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決定將自己的陣型得厚度變薄,但是士兵間的排列也依舊還與往常一樣密集,因爲他覺得雖然無論重步兵還是輕甲兵,都是沒有投射能力,但作爲衝擊力強、戰鬥力猛的近戰兵種,密集陣型是他們克敵制勝的法寶。這一刻,傳統的慣性思維禁錮了腓拉得福斯的大腦,造成的結果就是克羅託內的整個陣列長度僅與對面戴奧尼亞中路的長度相當,使得戴奧尼亞的軍陣隱隱呈半弧形包繞克羅託內的軍隊。

但腓拉得福斯並不擔心,他深知雙方的人數其實相差不大,只要克羅託內士兵與敵人接觸,那麼勝利就會到來,他最大的信心保障來自於比敵人多出一倍的騎兵。因爲對方的陣列太長,爲了方便對陣,他命令阿里索西斯的騎兵脫離與中路連接,直接面對敵人的騎兵。

而克羅託內的中路是3000輕甲兵,他們的速度比重步兵快,等騎兵戰勝敵人,側擊中路時,輕甲兵的速度能與之配合,一起將敵人中路擊潰。至於左翼的3000多重步兵,腓拉得福斯當然明白,以重步兵笨拙的速度是無法追趕輕步兵的,他們只需緩步前進,保護好自己,同時釘住敵人的右翼,不讓他們增援中路就行。

這一章感謝本書盟主拉倒吧朕的大秦都亡了!!!

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一百二十八章 黑夜潛行第八十三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阿維諾吉斯的宴請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二百六十一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三)第八章 梅爾西斯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五十二章 出使埃及(三)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八章 軍訓第兩百二十六章 薩莫奈部落聯軍的結局(一)第二十一章 王國新的行政區劃(二)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間慘事第五十四章 渡河(下)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十五章 勘察(中)第兩百六十二章 迦錫聯手第八十一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二)第兩百零五章 開幕式上的戴奧尼亞王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血染大集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克羅託內海戰(一)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爾巴爾的計謀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三十三章 圖裡伊見聞(三)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八十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二百五十二章 伊扎姆的建議第九十三章 出使布魯提(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普林托爾斯的自薦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海軍新統帥與《戴奧尼亞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波斯王庭內亂第一百六十章 李錫尼烏斯.斯托洛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十一章 七丘之城——羅馬!(三)第兩百三十一章 迦太基使者第七十四章 見面時的暗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卡米盧斯出奇兵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兩百七十九章 《冥王的誕生》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五章 戴奧尼亞城邦聯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後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兩百七十九章 《冥王的誕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兩百四十三章 熱爾梅海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十三)第七十五章 初戰之後第五十五章 普林托爾斯的建議第二百零一章 勸降(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訓練與回家第十九章 和談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格亞會戰(三)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兩百九十二章 進軍西西里西部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一百零二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二)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希臘戰爭結束第兩百九十二章 進軍西西里西部第兩百一十七章 克敵期限第三百零九章 情報部門在行動第七章 錫拉庫扎的戰爭準備和圖阿聯盟的貿易復甦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兩百五十章 拉丁姆最後的戰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聯姻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 (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阿卡德米學園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第一百九十六章 捷報頻傳第兩百九十章 內訌
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一百二十八章 黑夜潛行第八十三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阿維諾吉斯的宴請第八十八章 梅普聯軍的求和第二百六十一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三)第八章 梅爾西斯第六十四章 訓練場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五十二章 出使埃及(三)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八章 軍訓第兩百二十六章 薩莫奈部落聯軍的結局(一)第二十一章 王國新的行政區劃(二)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間慘事第五十四章 渡河(下)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十五章 勘察(中)第兩百六十二章 迦錫聯手第八十一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二)第兩百零五章 開幕式上的戴奧尼亞王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浦路斯大海戰(一)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血染大集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克羅託內海戰(一)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爾巴爾的計謀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三十三章 克洛託與狄多(續)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克羅託內會戰(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三十三章 圖裡伊見聞(三)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羅託內陷落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八十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二百五十二章 伊扎姆的建議第九十三章 出使布魯提(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普林托爾斯的自薦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海軍新統帥與《戴奧尼亞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波斯王庭內亂第一百六十章 李錫尼烏斯.斯托洛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十一章 七丘之城——羅馬!(三)第兩百三十一章 迦太基使者第七十四章 見面時的暗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卡米盧斯出奇兵第二十三章 會戰方略第七十七章 梅普聯軍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一百四十七章 超長矛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兩百七十九章 《冥王的誕生》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五章 戴奧尼亞城邦聯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後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兩百七十九章 《冥王的誕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兩百四十三章 熱爾梅海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十三)第七十五章 初戰之後第五十五章 普林托爾斯的建議第二百零一章 勸降(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訓練與回家第十九章 和談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格亞會戰(三)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兩百九十二章 進軍西西里西部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一百零二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二)第十二章 王后與公主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六十五章 基那敦事件和梅薩皮的反攻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希臘戰爭結束第兩百九十二章 進軍西西里西部第兩百一十七章 克敵期限第三百零九章 情報部門在行動第七章 錫拉庫扎的戰爭準備和圖阿聯盟的貿易復甦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兩百五十章 拉丁姆最後的戰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聯姻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 (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阿卡德米學園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第一百九十六章 捷報頻傳第兩百九十章 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