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 薩莫奈部落聯軍的結局(一)

阿凡古姆部落中心開花,聯軍士兵後方猛殺,淬不及防、被前後夾擊的卡烏蒂尼戰士驚慌逃竄,有些戰士還大聲提醒其他的部落:“納科尼亞人叛變啦!納科尼亞人叛變了!!……”

混合着阿凡古姆人整齊而宏亮的喊聲:“納科尼亞人復仇!!……”即使是這一片區域廝殺聲和慘叫聲不斷,這些聲音仍然可以傳到較遠的區域,讓其他的部落戰士聽到,讓卡烏蒂尼戰士心生警惕的同時,也讓其他的納科尼亞部落戰士得知了情況,迫使他們不得不立即採取行動

於是,一個又一個的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相繼發動叛亂,攻擊周圍的卡烏蒂尼戰士。

原本塞哥瓦尼將納科尼亞各部落分散在軍陣各處,是爲了讓他們不敢叛亂,同時迫使他們不得不全力爲自己在軍陣中生存而戰鬥,沒想到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納科尼亞各部族戰士的突然反叛,讓卡烏蒂尼軍隊的整個軍陣變得混亂。

贊提帕里斯發現了敵陣的異常,趁機通知兩端的輕甲兵向內側攻擊,再加上追上去的聯軍士兵的進攻,卡烏蒂尼軍隊由原先的有計劃的後撤很快轉變爲了徹底的潰敗。

甚至有一些被不斷傳來叛亂消息嚇慌了的卡烏蒂尼戰士開始疑神疑鬼,揮矛刺向無意貼近自己的隊友。在昏黃的天色下,卡烏蒂尼戰士鬥志全無,在逃亡的途中相互踐踏、自相殘殺,死傷者無數。

到天黑,戴奧尼亞聯軍停止追擊時,僅有近2000名卡烏蒂尼戰士得以逃脫,這其中包括大首領塞哥瓦尼,他們最終逃入塞薩拉城。聯軍損失不到500人,而且得到了2000多名納科尼亞戰士的投靠,讓實力再次得到增強

第二天一早,經過一夜休整的戴奧尼亞聯軍分兵兩路向北進軍,目標直指塞薩拉和阿貝拉。

快到中午時,以坎帕尼亞同盟士兵爲主的軍隊抵達塞薩拉城下,卻發現這已經成了一座空城。

原來,卡烏蒂尼殘軍逃回塞薩拉之後,稍微平靜下來的塞哥瓦尼在憤怒詛咒叛變的納科尼亞人之餘,也意識到了不能繼續呆在這座城裡,因爲當敵人在進攻時,只需要分出部分兵力圍住只剩2000名戰士駐守的塞薩拉,就可以率主力直接進攻處於山口隘道、且無人防禦的阿貝拉,從而直搗同樣防禦空虛的卡烏蒂姆,那樣的話,卡烏蒂尼可就全完了。

於是,塞哥瓦尼當夜動員全城族民搬遷。

塞薩拉人儘管萬分不捨,但他們不想重蹈洛拉的覆轍,於是大家攜帶家當、牽老扶幼,連夜向着阿貝拉和卡烏蒂姆撤退。

所以,當以戴奧尼亞和納科尼亞士兵爲主的戴奧尼亞聯軍部隊到達山口時,塞哥瓦尼帶領僅有的2000名戰士駐守小城阿貝拉,封鎖了聯軍東進的隘道。

……………………………………

同樣在這一天,卡普斯率領的部分第十、第十一軍團士兵約1萬人,經過一天苦戰,奪取了小城埃奎烏姆,與薩莫奈山區正西面的阿萊克西斯率領的聯軍相呼應,大有將希爾皮尼領地徹底包圍之勢。

在卡烏蒂尼和彭特尼部族軍隊相繼離開之後,貝內文圖姆城內的軍隊實力受到明顯削弱,爲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列司古克已經停止了出城的襲擊,反而是戴奧尼亞聯軍士兵逼近了城下,不過他們不是來攻城的,而是由阿貝尼魯姆首領蓋爾尼帶着族民們在城下不斷呼喊。

蓋爾尼歷數了列司古克擅自對戴奧尼亞發動戰爭以來所遭受的失敗,以及傷亡和被俘虜的希爾皮尼戰士的具體人數。

他還對着城內大聲疾呼:“希爾皮尼的同胞們,現在阿奎隆尼亞、埃奎烏姆相繼被戴奧尼亞聯軍攻佔,希爾皮尼領地已經處於聯軍的包圍之中,因此你們不要再盲目的跟着列司古克、繼續與戴奧尼亞聯軍作對了,否則聯軍將派兵攻佔你們的城鎮、破壞你們的聚居地、抓獲你們的家人,徹底的毀滅你們的部落!……”

同時,他還作出承諾:“只要各部落首領和戰士歸順戴奧尼亞,如果能夠抓獲列司古克更好,不但你們之前對戴奧尼亞的侵犯將會得到原諒,領地和家人會得到保全,而且原先被俘虜的本族戰士也會被釋放回家,受傷的戰士也將得到戴奧尼亞醫生精心的治療……”

蓋爾尼在城下反覆的喊話對城內的希爾皮尼部落首領和戰士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列司古克開始看到希爾皮尼各部落首領悄悄召集本族戰士,秘密的商量着什麼,讓他暗暗心驚。

沒多久,“卡烏蒂尼軍隊在坎帕尼亞平原遭受慘敗”的消息傳到了貝內文圖姆城內,更是攪得人心惶惶。

而就在這時,在阿萊克西斯再三催促之下,阿奎隆尼亞首領趕到了聯軍營地,他也跟隨蓋爾尼在城下喊話,終於導致原本被派往貝內文圖姆、跟隨列司古克出征的阿奎隆尼亞戰士們第一個站出來,向列司古克要求:他們要響應首領的號召,離開貝內文圖姆,加入戴奧尼亞。

阿奎隆尼亞作爲希爾皮尼部族第三大部落聯合城鎮,經過幾次戰鬥之後,仍然還有700多名戰士,這在現今只有4000多名戰士的希爾皮尼軍隊中佔據着相當大的比例。而且緊跟阿奎隆尼亞之後的是埃奎烏姆的戰士,他們同樣決定歸順戴奧尼亞,以拯救被俘虜的家人。

希爾皮尼部族內的各部落在政治地位上來說是平等的,他們推選出大首領、並且聽從大首領的命令,但這並不是法律強制規定,而是基於部族的悠久傳統,但傳統也規定了他們隨時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而拒絕執行大首領的命令,所以無論是希爾皮尼部族,還是其他薩莫奈部族,實際上他們內部仍然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

或許是因爲山民種族的特性,部落與部落之間交通不便,難以統一管轄,因此在政治地位上更加獨立和自由,但這卻讓列司古克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無法用強制性的手段逼迫其留下(阿奎隆尼亞和埃奎烏姆戰士加起來足有800人,這也讓列司古克投鼠忌器)。

列司古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讓他們以薩沃尼神之名發誓:投降戴奧尼亞之後不得與所有薩莫奈部落爲敵。

阿奎隆尼亞和埃奎姆戰士照做了。

於是,列司古克只能命令:打開城門,放這兩個部落的戰士離開。

阿萊克西斯帶着聯軍高層對前來投降的他們表示了歡迎。

在城頭目睹了整個過程的其他部落首領終於也不再猶豫,紛紛向列司古克提出要求:離開貝內文圖姆,回去保衛自己的家園。

列司古克知道這些人說的都是謊話,恐怕真放他們出城,轉眼就都去投靠了戴奧尼亞。他在放阿奎隆尼亞和埃奎姆戰士離開時就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些聯合起來一起逼宮的希爾皮尼部落戰士加起來有1000多人,如果不放他們離開,一旦讓他們在城內鬧將起來,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災難。

列司古克思慮再三,終於點頭同意。

希爾皮尼部落紛紛離開,導致貝內文圖姆城內人心惶惶,甚至影響到了卡拉切尼的軍隊,其首領和戰士紛紛向孔特魯克請求:離開貝內文圖姆,回到自己的家園。

孔特魯克雖然性格頑固保守,但也清楚如今薩莫奈聯軍的敗局已定,敵衆我寡,貝內文圖姆陷落只是時間問題,卡拉切尼軍隊繼續呆在城內,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所以,他以“被卡拉切尼各部落首領逼迫”爲理由,又不好意思沒有親自去見列司古克,於是派了一個手下同列司古克打了一個招呼,自己直接帶隊從北城門出城,渡過河,離開了貝內文圖姆。

援軍一個一個的離開,讓城內民衆徹底陷入了恐慌,貝內文圖姆各部落首領聯袂前來面見列司古克,期期艾艾的請求:現在局勢危急,貝內文圖姆獨木難支,爲了城內各部落族民的生命安全,希望列司古克能夠率全城軍民向戴奧尼亞投降。

神情蕭索的列司古克看着來請願的首領中還有自己部落的長老,臉色更是陰鬱,他沉默了許久,在首領們的一再催逼下,他冷冷的說了一句:“讓我考慮考慮……”說完,就讓護衛趕衆人離開。

看着空蕩蕩的客廳,列司古克的心裡同樣是空蕩蕩的,他想起之前塞哥瓦尼罵過他的話,“你不配做一個部族大首領,做事不夠果斷,手段不夠狠辣……”

列司古克慘然一笑,低聲自語:“塞哥瓦尼,你說得沒錯……不過,我很想知道,手段狠辣的你接下來會怎麼樣拯救卡烏蒂姆,可惜……我看不到了……”

是夜,列司古克在府邸自殺,城內民衆震恐,首領們緊急進行商議,第二天就派出使者前往戴奧尼亞軍營。

第兩百三十五章 勢力劃分(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戰第九十章 兄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次突襲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四十五章 弩炮第兩百五十八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一)第七十七章 波斯的陰謀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六十六章 希波克拉底到來第三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計劃 (求訂閱)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一百五十章 重建斯巴達(三)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出訪(一)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羅馬元老到圖裡伊第二十四章 新型道路第五十二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六)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七章 告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一)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六章 棋手第四十一章 奇襲(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兩百七十九章 迦太基新艦隊的討論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一)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六十一章 戴奧尼亞神聖王國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一章 德爾斐第三十六章 斬首行動第五章 信徒卡爾狄阿斯第兩百一十六章 暴亂(三)第一百八十章 伊特魯里亞聯盟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二)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九十章 戴弗斯的北面戰略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 (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一鳴驚人(上)第十二章 質詢與解釋(上)第十章 阿利克鬆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一百八十章 德爾斐降服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七十四章 戴奧尼亞的行軍和錫拉庫扎的突進第十八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一)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九章 王國兩公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是敵非友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三十三章 奴隸風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塔蘭託大海戰(三)第三章 戴弗斯的軍隊第九十八章 拉馬託河會戰(七)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海軍新統帥與《戴奧尼亞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訓練與回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一)第四十八章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二)第六十五章 哈斯德魯巴第兩百三十四章 登陸西西里(二)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羅馬元老到圖裡伊第二百二十章 賽車比賽(三)第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的戰爭潛力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決戰塞林努斯(二)第兩百四十章 救援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十章 拉奧狄西安第一百零九章 新任的指揮官第三十六章 大河灘之戰(一)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二十五章 凱旋歸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登陸第二戰第七十八章 危急:拉馬託河防線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十五章 神醫?第二十三章 多方反應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四十八章 卡瑞亞的抵抗第一百零九章 新任的指揮官第五十七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三)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
第兩百三十五章 勢力劃分(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戰第九十章 兄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次突襲第三十八章 戴弗斯的提議第四十五章 弩炮第兩百五十八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一)第七十七章 波斯的陰謀第八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完)第六十六章 希波克拉底到來第三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計劃 (求訂閱)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一百五十章 重建斯巴達(三)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出訪(一)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羅馬元老到圖裡伊第二十四章 新型道路第五十二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六)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七章 告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十七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一)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六章 棋手第四十一章 奇襲(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兩百七十九章 迦太基新艦隊的討論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一)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六十一章 戴奧尼亞神聖王國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一章 德爾斐第三十六章 斬首行動第五章 信徒卡爾狄阿斯第兩百一十六章 暴亂(三)第一百八十章 伊特魯里亞聯盟的選擇第五十六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二)第六十三章 薩莫奈人的來襲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九十章 戴弗斯的北面戰略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 (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一鳴驚人(上)第十二章 質詢與解釋(上)第十章 阿利克鬆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一百八十章 德爾斐降服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勇士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的準備(二)第七十四章 戴奧尼亞的行軍和錫拉庫扎的突進第十八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一)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九章 王國兩公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是敵非友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三十三章 奴隸風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塔蘭託大海戰(三)第三章 戴弗斯的軍隊第九十八章 拉馬託河會戰(七)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海軍新統帥與《戴奧尼亞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訓練與回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一)第四十八章戴奧尼亞橄欖球四城對抗賽(二)第六十五章 哈斯德魯巴第兩百三十四章 登陸西西里(二)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羅馬元老到圖裡伊第二百二十章 賽車比賽(三)第五十五章 戴奧尼亞的戰爭潛力第七十五章 初戰錫拉庫扎(一)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兩百零九章 入場式(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決戰塞林努斯(二)第兩百四十章 救援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十章 拉奧狄西安第一百零九章 新任的指揮官第三十六章 大河灘之戰(一)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二十五章 凱旋歸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登陸第二戰第七十八章 危急:拉馬託河防線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十五章 神醫?第二十三章 多方反應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 雅典參戰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一百一十七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四十八章 卡瑞亞的抵抗第一百零九章 新任的指揮官第五十七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三)第三十四章 盟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