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七)

思量再三,卡米盧斯終於下定決心:先擊退當面之敵,再行撤退!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卡米盧斯就立即行動起來,他派出傳令兵,傳達他的命令:要求羅馬軍隊面對來襲的敵軍,立即按照三線陣型排列。由青年兵組成的羅馬中隊共十個,組成了最前列的陣線,是1200人;在他們後面的中線陣列,有六個壯年兵組成的羅馬中隊構成,共計660人;而最後一列則是由六個老兵中隊組成,同樣也是660人,光是這中路就總共配備了2500多重步兵。而在左右兩翼,他也以相同的方式列陣。

羅馬人這十年來一直按着新的戰術不斷的進行着戰爭,他們對此已非常熟悉,再加上之前已經以中隊爲基礎、排列好了接敵的陣型,因此他們只需要將每個中隊形成的小方陣相互穿插、靠攏、拼接,沒花多久時間就形成了一個綿延一里的巨大三線陣列。

卡米盧斯帶來的軍隊共9000人,全是重步兵,共75箇中隊,再加上被困的三個中隊,一共78箇中隊,這其中有40個青年兵中隊、25個壯年兵中隊和13個老兵中隊。在列陣中,老兵中隊數量不夠,他就用壯年兵中隊代替。當列陣完成時,共投入了7600名羅馬重步兵。

此時,他麾下還有12箇中隊,大多數爲青年兵組成,他將其安排在他身後的第四列,當做預備隊,在護衛傷兵的同時,也兼顧防備在後方遊弋的戴奧尼亞騎兵和輕步兵。

他又將剩餘的500多名羅馬騎兵佈置在陣列後方兩側,將1500多名輕步兵分散安置在第四列預備隊之間,主要還是爲了防備對方的騎兵和輕步兵。

在羅馬人佈陣的同時,戴奧尼亞第一軍團的前進速度在減緩,在距敵200米時,整個大軍停止了前進,並根據對方的陣列布置,迅速在做調整。

阿明塔斯將第一、第二、第三大隊放在了前列,將第四、第五、第六大隊放在後方,整個陣型的長度與羅馬人的相差無幾。

雙方几乎是同時列陣完畢。

在相隔着200米的距離,雙方士兵都在好奇的凝望和打量着對方。

戴奧尼亞普通士兵一身黑色,頭戴有護頰的碗狀蒙頂頭盔,盔上有頂冠,有的沒有帽纓,有的有或多或少的黑色帽纓,(這是根據軍團士兵的服役年限而定,年限越長、帽纓越密,這就是老兵,其多數都爲小隊長),身穿黑色的單層亞麻胸甲,外罩着一層鎖子甲(這是王國建立之後,逐漸實施的改變,和最初時的多層膠合亞麻胸甲相比,重量相差無幾,但增加了防禦的硬度,而且在行軍時脫卸方便),腿下是黑色皮質脛甲,腳穿皮質涼鞋,左手持半人高凸面長盾,右手拿着兩米長的刺槍,腰掛鋒利的短劍,後背插着兩根標槍。

羅馬士兵同樣是頭戴護頰蒙頂頭盔,頭盔頂兩側插着兩根彩羽,中間有馬鬃式紅色帽纓的是中隊長。士兵身穿紅色的短袖內襯,外套鎖子甲,只有中隊長是身穿着青銅胸甲,小腿套着青銅脛甲,腳穿皮質涼鞋,左手持半人高凸面長盾,右手是兩米長矛,腰挎短劍。

羅馬陣中,除了左、中、右三翼的旗標手各自高舉着一面紅色的軍旗,上面繡着展翅的雄鷹,再沒有其他的旗幟。而在戴奧尼亞的軍陣中,分隊旗、連隊旗、大隊旗有序的分佈在各個小方陣中,圍繞着中央的軍團大旗迎風招展,旗頂上的神祗雕像金光閃耀,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煞是好看。

雙方列陣完畢之後,整個戰場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紅色,雙方的士兵們站立得如同威武的雕像,手中的長矛排列成茂密的森林,豎立的盾牌則是巍峨的長牆……

雙方都保持着靜默,但瀰漫在戰場之間濃濃的殺氣卻在將瀰漫的塵霧驅散……

一向進攻勇猛的阿明塔斯並沒有立刻下達進攻的命令。一方面,他是想讓一路奔波而來的士兵們多喘口氣,恢復一下體力;另一方面,他也想能多拖延一下時間,等待沃爾西人的趕來,畢竟和對方相比,第一軍團在重步兵的人數上少了好幾千人,而對方能迅速的排列出跟戴奧尼亞相似的陣型,他感覺到了這個對手和以往的敵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行動較爲謹慎。

但是他能等,卡米盧斯卻不能等,他大致能猜到戴奧尼亞軍隊追擊到這裡、卻停止了前進的原因。因此,他等羅馬士兵們列好陣型、並且穩定之後,就立刻下達了命令:“全軍進攻!”

“嗚!……”軍號長鳴。

羅馬士兵們提盾持矛,徐徐前進,四條陣線基本保持着較整齊的陣列,向着戴奧尼亞軍陣壓過去。

卡米盧斯騎馬走在陣列中央後方,不時還回頭看一看在羅馬軍陣側翼後方遊弋的戴奧尼亞騎兵。

這時,萊德斯已經騎馬趕到了阿明塔斯的身邊。

“辛苦啦,老友!”阿明塔斯點頭致謝。

“爲了阻攔羅馬人,我的軍團可是付出了300多人的死傷!”萊德斯表情凝重的說了一句。

阿明塔斯沉默了一會兒,問道:“你的騎兵還能再戰嗎?”

萊德斯搖頭:“馬匹來回奔跑,已經非常疲勞,而且騎兵們的標槍都已經用完,現在需要好好的恢復馬力。等羅馬人潰退時,才能讓他們再派上用場。不過……你所面對的這個敵人可不簡單!”

“放心吧,羅馬人想用從我們這裡偷學來的戰術來戰勝老師,那隻能是一個笑話!”阿明塔斯一邊關注着前方的戰情,一邊自信的說道。如果是戴弗斯聽到這話,或許會感到有些羞愧。

萊德斯掃了一眼身後僅有的由輕甲兵大隊組成的預備隊,心中稍有不安,但他沒有再說話。

所率連隊位於前列的連隊長斯提弗洛斯(阿明塔斯的養子)清晰的看到前方的羅馬士兵行進到距離50米處時,陸續停頓了下來。他眼神微微一縮,高聲喊道:“兄弟們,標槍準備!”

“標槍準備!……”戴奧尼亞軍陣中隊官們的喊聲此起彼伏。

士兵們已經將一根根標槍攥在了手中。

“瑪爾斯!!!……”羅馬軍中發出震天動地的怒吼,20多歲正值身強力壯的羅馬青年兵們即使是剛剛經過了奔波,仍然體力充沛,他們邁開大步,向前衝鋒。

斯提弗洛斯卻看得仔細,羅馬人並沒有將長盾斜頂在上方,顯然他們還不瞭解戴奧尼亞重步兵戰鬥的特點,他臉上露出了冷笑。

隨着步伐的邁開,羅馬士兵衝鋒的速度在急速加快,產生一股一往無前的強大氣勢。

戴奧尼亞第一軍團士兵站立如山、不爲所動。

直到羅馬人已經衝近30米的距離,“標槍!……”在隊官們的喊聲中,戴奧尼亞的前後兩線陣列同時投出了手中的標槍,戰場上如同颳起了一股颶風,衝鋒在前的羅馬青年兵們的前衝之勢噶然而止,密集的重標槍飛躍20多米的距離,落入厚達十列的羅馬青年兵陣中,輕易就穿透了他們的鎖子甲,將他們扎倒在地。而砸在木盾上的重標槍則深深的嵌入盾面,矛頭彎曲,拖拽在地。

這時,大部分戰鬥經驗不足的羅馬青年兵並沒有繼續向前衝鋒,而是下意識的去拽起在地上掙扎的隊友或者想拔去長盾上的標槍,這就爲戴奧尼亞士兵投出第二輪標槍提供了充分準備的時間,所以當第二輪標槍投出後,倒下的羅馬士兵更多。

一向在戰鬥中能保持冷靜睿智的卡米盧斯看到戰場景象,心疼的大叫了好幾聲。他萬萬沒想到戴奧尼亞重步兵竟然還能投擲標槍,沒有防備的羅馬青年兵們遭受了不小的打擊。當然,他不會想到的是,“重步兵接戰前投標槍”這本是羅馬軍團的特色戰術,不過在前世歷史中這種戰術的建立是因爲在羅馬與薩莫奈人的戰爭中,擅長使用標槍的薩莫奈人讓羅馬人吃了不小的苦頭,他們纔開始向對手學習,改進了自己的戰術,讓幾乎是單一兵種的羅馬重步兵擁有了中程打擊能力。

就在羅馬人突遭打擊、暫時陷入混亂之時,戴奧尼亞軍陣中所有軍旗前指,士兵們高喊着“哈迪斯”之名,兇猛的撲向了敵人。

“戰鬥!戰鬥!……”未受傷的羅馬中隊長及小隊長們一邊高喊,一邊帶頭衝到最前列,去填補支離破碎的陣線缺口,後排的青年兵們也毫不猶豫的衝到了前面,他們要爲受傷的戰友們報仇。

但是羅馬的前線陣列還沒重新填補完畢,戴奧尼亞士兵的衝鋒就已經到了。

雙方的左、中、右翼前列部隊先後撞在了一起,雖然雙方的一線部隊厚度都爲十列,但和齊裝滿員的戴奧尼亞第一軍團第一、二、三大隊相比,剛遭受標槍打擊、陣形殘破的羅馬青年兵部隊顯然在力量上無法與之對抗。

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再次談判第八十七章 西魯部落的求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勢第兩百六十六章 底比斯聖隊第兩百三十五章 包圍塞林努斯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七十三章 列奧提齊德斯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九十一章 圖裡伊商會(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地中海霸主(全書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一百七十章 塞克斯圖斯第二章 疑惑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爾巴爾的計謀第二十三章殺戮與安撫(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城內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六十三章 公主的婚禮(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軍出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征服迦南和泰爾第三十一章 盧卡尼亞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二章 埋伏?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二十七章 新首領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塞林努斯(四)第兩百六十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攻佔利利俾第三百零八章 堅守堡壘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八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一百六十章 登陸塞薩利(二)第十六章 聯手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一百一十九章 克羅託內攻城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強攻羅馬城(十二)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兩百零一章 安東尼奧斯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錫拉庫扎蓄勢待發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偷襲薩羅斯第一百二十六章 泰格亞會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那特會戰之預備隊出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八章 軍訓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二十八章 向北出征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第十五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運動會的籌備(三)第七十六章 波斯的調停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七章 羅馬與迦太基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兩百八十四章 南下前的囑託第三百七十七章 戴奧尼亞王室過新年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襲梅亞羅第五十九章 柏拉圖第九十七章 拉馬託河會戰(六)第十八章 城陷第二十六章 圖裡伊會戰(二)第七十四章 戴奧尼亞的行軍和錫拉庫扎的突進第五十四章 關於信奉哈迪斯的提議第三十九章 柏拉圖的讚譽第三百四十九章 開始議和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克羅託內攻城戰(一)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四十三章 奇襲(三)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五十章 出使埃及(一)第一百五十章 片刻的歡愉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三百八十六章 聯姻第二十一章 入城第六十六章 迦太基軍隊在南海岸的軍事行動第二十四章 戴弗斯.克羅託卡塔克斯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
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的應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再次談判第八十七章 西魯部落的求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勢第兩百六十六章 底比斯聖隊第兩百三十五章 包圍塞林努斯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七十三章 列奧提齊德斯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九十一章 圖裡伊商會(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地中海霸主(全書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一百七十章 塞克斯圖斯第二章 疑惑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三十九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八)第五十五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一)第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爾巴爾的計謀第二十三章殺戮與安撫(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城內血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六十三章 公主的婚禮(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軍出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征服迦南和泰爾第三十一章 盧卡尼亞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塔蘭託大海戰(七)第二章 埋伏?第五十四章 僱傭軍帶來的麻煩第一百九十一章 考倫尼亞的抉擇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二十七章 新首領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塞林努斯(四)第兩百六十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攻佔利利俾第三百零八章 堅守堡壘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八十一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一百六十章 登陸塞薩利(二)第十六章 聯手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一百一十九章 克羅託內攻城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強攻羅馬城(十二)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十章 戴奧尼亞學園見聞第兩百零一章 安東尼奧斯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錫拉庫扎蓄勢待發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偷襲薩羅斯第一百二十六章 泰格亞會戰(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普那特會戰之預備隊出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八章 軍訓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兩百三十章 對第三艦隊的特殊安排第二十八章 向北出征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第十五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運動會的籌備(三)第七十六章 波斯的調停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七章 羅馬與迦太基第三章 旱災襲來和羅馬的消息第兩百八十四章 南下前的囑託第三百七十七章 戴奧尼亞王室過新年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米盧斯回援羅馬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襲梅亞羅第五十九章 柏拉圖第九十七章 拉馬託河會戰(六)第十八章 城陷第二十六章 圖裡伊會戰(二)第七十四章 戴奧尼亞的行軍和錫拉庫扎的突進第五十四章 關於信奉哈迪斯的提議第三十九章 柏拉圖的讚譽第三百四十九章 開始議和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克羅託內攻城戰(一)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四十三章 奇襲(三)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五十章 出使埃及(一)第一百五十章 片刻的歡愉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故鄉第三百八十六章 聯姻第二十一章 入城第六十六章 迦太基軍隊在南海岸的軍事行動第二十四章 戴弗斯.克羅託卡塔克斯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