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

清軍的三次強攻使得太平軍傷亡慘重,可謂是自羅定立營頭成軍以來傷亡最大的一次戰鬥。

戰前兵員多最多的震虜營全營有465人,戰後只餘178人;雄威營戰前是五大營兵員最少的一個營頭,只有39o人,現在只剩下16o人;由老鳳莊銅礦工人爲主編成的陷陣營戰前有41o人,現在只剩下23o人;虎捷營的減員率也達到了六成,如今連同軍官在內不過14o人。

近衛營雖是兵種編成最多的一個營頭,但自圭峰山改編以來,近衛營的兵員一直不成滿編,攻打新會和其後的守城戰中,周士相從近衛營6續抽調兵力補充震虜和雄威,導致近衛營的實際兵員爲五大營最少,現今僅存1o8人。如此慘烈的傷亡令得五大營已名存實亡,五營兵力加起來不到千人。

相比士兵的陣亡率,軍官的戰死率更高,戰前編制各營小旗以上軍官總計35人,五營軍官總數爲175人,現在整個太平軍連同千戶周士相在內,軍官人數也只有48人了。

五大營傷亡如此,歸後營提調的保安團丁也損失過半,清軍再次退兵後宋襄公讓趙四海專門統計過,連同原先的公庫軍在內,再加上那些輕傷還能堅持戰鬥的,整個保安團只有不到4oo人。

太平軍攻入新會後,受命出任新會臨時知縣的廖瑞祥就在太平軍的協助下將城中居民中的青壯統一組織起來負責物資運輸和城中秩序,這些青壯在戰事關鍵的時候也被強令上了城頭,好在周士相也不指望這些青壯充任戰兵和清軍廝殺,所以多是讓他們在城上做些輔助性工作,雖有一定傷亡,但活下來的青壯民夫也有不少。

這些青壯雖然還不能真正當戰兵使用,但畢竟也在城頭上守了幾日,見多了鮮血和屍體,一些勇敢的青壯甚至還和攀上城頭的清兵廝殺過,因此對於傷亡過半的太平軍而言,他們都是各營急需的兵員。

也不需多做動員,活下來的三百多青壯都自願加入太平軍,被各營瘋搶一空,甚至連廖瑞祥放在衙門充門面的那些衙役也被各營徵。加入太平軍的青壯和衙役們都清楚,仗打到這個地步,城外的清軍死了那麼多人,這城要是破了,城內沒有人可以僥倖得活。因此不管是爲自己的性命,還是爲家人的性命,他們都得提着腦袋上城和清軍拼命。

太平軍攻入新會城後,相繼俘虜了數百名清軍,除了部分漢軍旗的軍官被斬殺,餘下的都被留下性命充任修城牆的苦役使用。在烈日暴曬和太平軍的催命趕工下,有一半俘虜累死在城牆工地上。清軍逼近新會後,餘下的俘虜除了會操炮的漢軍旗兵被命令上城開炮,剩下的一部分繼續充任輔兵苦役,另一部分則被補入各營。在隨後的清軍攻城戰鬥中,這些俘虜也受到了一定傷亡,如今活着的還有4oo多人,其中有一半是潮州兵。

這些潮州兵原先有5oo人,去年李定國逼近新會時,因爲守軍兵力不足,尚可喜便從各府縣調兵,其中就有潮州兵。太平軍佔領新會後,因爲領頭的千總戰死,這些潮州兵無人指揮再加上城破,便和其他清兵一起投降。

因爲周士相一直有想打造屬於太平軍水師的計劃,因此這些水性好,原先就有不少是在水師服役的潮州兵便被刻意的保留下來,意圖日後以這些潮州兵爲基礎打造太平軍的水師隊伍。早期修城的苦役周士相特意下令讓潮州兵們少幹,使得他們不像其他的綠營兵一樣被累死不少,導致這些潮州兵被其他的清軍俘虜羨慕。清軍攻城後,不管周士相日後作何打算,在極度缺少兵員守城的情況下,這些潮州兵也被投上城頭。在一次次的拼死戰鬥下,現在潮州兵俘虜還有2oo多人。

和保安團丁、衙役、青壯一樣,活下來的清軍俘虜也被統一編入戰兵營,在幾番拼湊下,勉強使得震虜、雄威、虎捷三營再度恢復滿員,陷陣營恢復4oo兵員,近衛營3oo兵。

因爲軍官的大量陣亡,新的軍官人選便從守城表現的那些士兵中挑選,甚至連個別勇敢的青壯民夫也被授予小旗官,俘虜中會操炮的漢軍旗兵則被單獨編爲一總旗,總旗以下都由俘虜自己推選。爲了加強這些俘虜的忠誠和控制,周士相也刻意的令綠營俘虜和漢軍旗混編。

幾乎是抽空了整個新會城中所有的男丁,才使得太平軍的兵員再度復編爲25oo人,但代價是城中再無可補充的青壯男丁,倘若清軍仍如先前三次這般不計傷亡,不計代價的猛攻,那城破也是遲早的事。

一支困守孤城的軍隊最恐懼的不是敵人有多強,而是自身沒有任何補充。

先前在太平軍南下轉進香山途中,爲了便於老弱婦孺轉移和安頓,宋襄公曾經選了一批身體較爲強壯的婦女充任保安隊員,後來太平軍佔領新會後,因爲對女人的一慣輕視,所以這些女子保安隊員很快被裁撤。清軍第二次強攻後,宋襄公秉着動一切人手拼死守城的念頭,力排那些營老的非議,再次挑選5oo健婦擔任輔兵。由於這些女兵的投入使用令得太平軍的人力可以更加有效投入在城頭和清軍的一線對抗中,故而戰後周士相正式同意後營保安團可以設女營。當然,現在的後營保安團已經沒有什麼男丁,完全是這些女兵在扛起保安團的使命。

城中的糧食還能勉強支撐半月,食鹽、菜油等物資幾乎快用光,能用於城頭守衛的檑木、石灰也所剩無幾,只能由女營用籮筐將城中的散碎磚頭運上來使用。

總旗以上軍官陣亡六人,陷陣營兩名試百戶鄭鐵柱、鄭大牛雙雙陣亡,虎捷營試百戶彭大柱也戰死,這是大樵山出身的老弟兄,當初也是隨周士相拼死奪城的勇士,他的死令周士相無比悲痛,同時葛正的重傷卻讓他更加難安,因爲葛正是爲了救他才被身後撲上來的清兵用長矛剌中的。(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五章 辮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四章 投奔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九百五十章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
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五章 辮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四章 投奔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九百五十章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