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

陸豐很快就將那生員資料送上了來,此人姓董名常青,惠州長寧縣生員,清軍入廣東後不願食清慄爲異族效力,便發誓言“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在家鄉造了一隻船,偕母坐在船裡,泛於河上隱居而生,吃穿都是由鄉人買來後送至船上。

清廷委任的長寧知縣知董常清事蹟,生了敬重愛才之心,以保其一個舉人功名爲條件讓人傳話叫他上岸,董常清卻不予理會。知縣也不惱,生了一計,讓衙役直接將人綁來,只要董常清上了岸,便算破了當日誓言,再以功名利祿相誘,曉之以理,勸之以情,實在不行就拿董常清老母要挾他。幾管齊下,不怕董常清不就範。

不想此事卻被縣衙的人透露給了董常清的鄉人,董常清知道消息後連夜帶老母浮舟避往他處。綁人不成反把人給逼跑了,長寧知縣哭笑不得,知逼不得董常清,遂作罷。這知縣也是個心胸大度之人,未因此事生了害董常清之心,其後幾年反倒刻意保全,若非如此,董常清這等不肯剔發不肯易服的讀書人早就被清軍捕來殺了,除非你跑到海上去,要不然江也好,河也罷,總是逃不出清兵手的。

自永曆二年始,董常清整整十年未上岸一步,從青年成了中年。整整十年,他無日無夜不在盼着大明王師重回廣東,卻始終不得見王師,直以爲此生再也無機會踏岸。不想卻有鄉人前來相告,惠州城頭再次打出大明旗幟!

鄉人相告之後,董常清於船頭放聲大哭,那刻。心中更多的不是因爲大明軍隊的出現而激動,而是心酸——孤獨等待十年的心酸。

其時長寧仍被清軍控制着,惠州局勢並不明朗,母親又年老,所以董常清不敢輕易上岸。董母卻勸他立時上岸去投惠州明軍。不論明軍這次能否支撐,總要去投了效力,免再遺憾終生。對於兒子的選擇和堅持,董母從來沒有責怪和埋怨過,她雖一介女流之輩,也知家國大義,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兒子考的是大明的秀才,不是他大清的秀才,所以兒子選擇要爲大明盡忠。做母親的自然沒有二話。這世上做大清順民的太多,也不差他母子二人,便叫他母子爲朱家皇帝盡個忠吧。

董母鄉間女人,嫁與董家才幾年夫君便病死,她一女人拉扯兒子,被人罵作剋夫星,真怕有一日會叫宗族吃了他夫家的絕戶飯,將自個賣到他鄉給別人做老婆。那幾年,董母活得真是擔驚受怕,直到兒子考上秀才。董母才終是將壓在心頭十多年的心事放下,也算是揚眉吐氣,敢直着腰身在董家族人面前大聲說話了。這一切,只因爲兒子考上了秀才。考上了大明朝廷的功名。董母念着大明的好,兒子讀的是聖賢書,聖賢可沒叫人去剔發替異族賣力。

在母親的力勸之下,董常清終是踏上了十年未踏過的陸地,在鄉人的掩護下前往惠州投軍,這一路無驚無險。順順利利就到了惠州,且成功投了軍。不想惠州總兵胡啓立卻對這個在家鄉名聲很大的生員並不重視,一點也沒有重才之心,只隨意打發董常清在軍中做個文書,負責錢糧來往的計支。

這文書但是識字的就能做,甚至於店鋪的夥計也能當得,胡啓立如此安排忒是叫人寒心。不過董常清卻不嫌,也沒有因此心生怨意,反而將職事做得很認真。後來潮州清軍進攻惠州,董常清便跟着送糧的隊伍到了陸豐城。在城頭,他看到了潮州兵是如何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看到城中的惠州軍是如何膽怯畏戰,再之後,他看到了潮州清軍又是如何望風而逃,又如何被追着一路逃奔潮州的,這一切只因爲那支從廣州來的太平軍,那支斬了尚可喜,殺了哈哈木,屠了滿城的太平軍。

清簡親王率領大軍前後攻了陸豐三次,危急時候,董常清不顧自己文弱之身也上城助戰,他不知如何拿刀殺人,卻知將城下的大石往城上搬。石頭很重,董常清力氣卻不大,抱着走在城道上很是吃力,走不得兩三步便要停下歇歇喘會氣,可便是這樣,他也始終咬牙堅持着,直到將石塊搬上城頭,轉頭再下去幫。看到傷兵他也能上前和民夫一塊幫着擡,一開始,他見不得血,吐過幾次,再後來卻是習慣了。

第二鎮的旅校於世忠無意看到了生員打扮的董常清,當時很是驚訝,他還從沒見過一個讀書人和民夫青壯一樣在那使勁幹活,一點不嫌累不嫌髒。於世忠找惠州軍官問了董常清,軍中有長寧人立時便將董常清不戴清朝天,不踏清朝地的事蹟告知,於世忠大爲佩服,認定這人有大材,便將其引薦給鎮將鐵毅。

鐵毅自己不識字,但知道自家大帥是個秀才,所以他便很敬重秀才,和董常清交談幾句後見其應對自如,也無尋常讀書人見自己時的卑微,偶爾還能就戰事說幾句頗爲針對的看法,心下自然起了欣賞,便要他在鎮中參謀。

蒙古佐領阿勒塔領着手下娃娃在城外烤馬肉喝酒唱歌,城上太平軍沒一個當回事,董常清看了後卻沉思開來,第二天便找到鐵毅,提議派人出城和蒙古人交換軍馬。

鐵毅很驚訝,蒙古人有馬能殺了吃,怎會和太平軍交換米麪。董常清卻道那馬肉其實是吃不得的,煮不爛也消化不了,若長期食用,勢必積在腹中不得排出,最終活活脹死。《本草綱目》中寫得很清楚,馬肉有毒,氣味臭,無法排,故而蒙古人輕易是不吃馬肉的,除非是逼入絕境。顯然,城外的蒙古人是到了絕境了,要不然他們不會殺馬來吃。這陷入絕境的人但能有吃的,便不會在乎其他,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若是有選擇,他們是不會甘心被活活脹死的。

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鐵毅同意了此事,結果被董常清說中了,蒙古人真的願意拿戰馬交換米麪,哪怕交換條件被剋扣到極點,對方仍是咬牙認下來了。

做了兩次米麪換戰馬的交易後,董常清又大膽提出趁勢勸降蒙古兵,有了上一次的成功,鐵毅自然不會反對。董常清自請出城,爲了讓自己更像個勸降的使者,他請人趕製了明朝官員的服飾,穿在身上便出了城。結果一番言語下來,蒙古佐領阿勒塔果然願降,讓太平軍平空得了三四百蒙古兵外加幾百戰馬,讓鐵毅樂得合不攏嘴,直贊董常清乃神人也。

周士相要鐵毅將董常清資料報去時,鐵毅順便將董常清的一句話帶了過去,這話便是“韃兵已陷絕境,不妨以心戰攻之,許以虜酋一人死而活全軍,韃兵爲求活必殺虜酋,則伯爺不費吹灰之力可得數千韃兵效命!”

...........

骨頭這兩天在外出人情,更新已是竭力,昨天雖只更一節,卻也有五千多字。今天更兩節,晚上去參加婚宴,骨頭本就貪杯,這兩天喝得不謂不多。(未完待續。)

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百章 活該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一章 祭拜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更新說明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十三章 刁民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十六章 洗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十章 丁口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
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百章 活該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一章 祭拜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更新說明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十三章 刁民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十六章 洗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三十章 丁口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