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

蘇日勒的反水使得太平軍東征之役落下帷幕,看到濟度人頭後,周士相履行了他的諾言,允許碣石衛殘餘清軍投降,共得蒙古兵3120人,滿州兵148人,漢軍275人。另得戰馬2850匹,鎧甲1460幅,武器若干。

東征之役,太平軍共計消滅清軍14000餘,其中滿州兵1200餘,蒙古兵1500餘,漢軍4600餘,北方綠營兵4000餘,潮州綠營3000餘。

清軍先後陣亡烏真超哈統領、續順公沈永興、滿州前鋒營都統季達禮、廣東提督吳六奇以下滿蒙漢將校123人。清軍統帥定遠大將軍、簡親王濟度、都統納海、貝勒杜爾佑等人爲蒙古兵所殺。另有歸德總兵劉忠、南陽總兵張超等人率部投降。真定總兵楊鎮威、通州總兵張膽則一死於病,一死於內訌。

濟度死後,周士相立即命來降蒙古兵往普寧攻打盧光祖部,原以爲盧光祖會逃回潮州堅守,不想在看到蒙古兵已經歸降太平軍後,盧光祖立即派人送上降書,率所部四千營兵並潮州城易幟投降。

決定投降時,盧光祖唯恐福建綠營不肯一起降,便誆來福建將領,于軍帳後伏下刀斧手,待福建將領入帳後刀斧手一齊衝出,轉瞬便將福建將領宰殺。爾後,盧光祖命李天水、石慶等軍官帶人控制福建營兵,派人往太平軍遞上降書。與盧光祖一同投降的還有潮州知府吳文憲、海陽知縣宋國忠等清廷委任的官員。

周士相知道盧光祖是真心投降,因爲濟度的死讓這個烏真超哈副統領沒了選擇,清廷肯定要追究親王戰死的責任,到時他這個敗逃回去的漢人肯定要被當替罪羊宰了,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投降。

接納盧光祖投降後,周士相又命歸降的潮州知府吳文憲帶人往仍爲清軍控制的潮州各縣勸降,明言有不降者則太平大軍即日便至,破城之後不論官吏軍民,老弱婦孺一律屠之。

受濟度之死及屠城威逼,潮州各縣紛紛易幟。除已爲太平軍佔領的普寧、惠來及易幟的潮州府城所在海陽縣外,潮州其餘各縣相繼歸明,共得揭陽、程鄉、饒平、鎮平、大埔、平遠、澄海七縣,計有丁口八萬四千,實有人口13萬6000餘人。另得七縣駐防營兵3000餘。

七縣清廷委任的官吏盡數投降,無一閉城反抗者。對於這些降官,周士相一律留任,潮州知府也叫吳文憲繼續當着,只調那些營兵至普寧接受整編。

潮州境內除縣城外,另有大小寨子百多處,周士相命盧光祖部掃平這些寨子,願降者一律整冊造丁,不降者全寨拔除。在盧光祖部和各縣歸降營兵的協助下,只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將這些堡寨盡數拔除,得丁口兩萬多,內中青壯五千餘。

大戰之後的太平軍急需補充,原有四鎮要擴至八至十鎮,以應付接下來的西征之役,故除了投降和俘虜的清軍一律納入太平軍外,那些隨軍民夫也沒有被放回,周士相又叫潮州各縣按三丁抽一的辦法挑選精壯送至普寧,如此又得7000丁壯,加上先期歸降的清軍和民夫,僅在潮州,就有兩萬餘人可供太平軍補充。

第一鎮在玄武山大戰時傷亡最爲慘重,三旅只剩一旅兵,急需補充。周士相命從降軍中選5000人調入第一鎮,計從歸德總兵劉忠部降兵選500人,南陽總兵張超部選400人,潮州綠營選600人,盧光祖部選1200人,漢軍選200人,餘下從潮州駐防營兵及青壯中選調,如此將第一鎮補充完整。

鑑於來降蒙古兵達到了三千餘人,若獨編一部恐日後難制,周士相便在第一鎮、第二、第三鎮再建一騎兵營建制,將蒙古兵分拆調入各鎮。此舉雖讓蘇日勒不滿,可在太平軍的強勢之下卻也不得不行之。如此,第一、第二、第三鎮計有步軍三旅7475人外再有一營騎兵775人,實有兵員爲8250人。

餘下蒙古兵仍編入騎兵旅,各鎮騎兵營非戰役集結時由各鎮單獨指揮,若遇會戰時,則由軍帥府視會戰規模調度各鎮騎兵歸騎兵旅建制統一指揮。

第一鎮在人員補充到位後在普寧休整三日後立即經陸路回廣州。周士相又成立第六鎮,以滿州人蘇納爲鎮將,盧光祖爲副將。第六鎮兵員由福建兵、潮州兵及潮州青壯組成,不編騎兵營,實有兵員7475人。

蘇納得知自己被委以鎮將,很是歡喜,向周士相請了令,特意將碣石衛隨鄂多投降的那百餘滿州兵都要到自己鎮下。對此,周士相欣然同意,命蘇納自行安排那些滿州兵,營校以下軍官任命可自決。

第六鎮的補充時間稍長,加上需要適應太平軍的軍制,旅校一級的軍官也需從太平軍老鎮調入,故而在普寧休整了半個月便移至惠州海豐駐防。

原駐普寧的第五鎮被調至潮州駐防,第五鎮本是廣州投降綠營兵改編而成,在潮州打糧時抓了不少清兵俘虜和寨兵,兵員方面不需補充,只是戰鬥力卻是不高,且軍紀也是不堪。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周士相命第五鎮和第二鎮各調換一個旅,將第五鎮的黃四成旅和第二鎮的於世忠旅調換,如此既保證了第五鎮的戰鬥力,又確保第五鎮的軍紀可以受到有效監督。

於世忠旅在陸豐保衛戰期間表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雖然於世忠的練兵方法學的是戚家軍,和周士相的步軍操典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出戰鬥力,周士相併不介意於世忠的練兵方法,他倒是很欣慰戚家軍能在太平軍中得到延續。

光有一個於世忠還足以穩定第五鎮,周士相又命宋襄公立即從廣州抽調安軍使補入第五鎮,以確保第五鎮的軍紀。周士相給趙自強下了嚴令,禁止再在潮州擄掠。光有口頭警告還不行,調入於世忠旅是一個手段,駐防海豐的第六鎮也是懸在趙自強頭上的利刃,若他不遵軍令,內有於世忠旅,外有第六鎮,足夠讓趙自強掂量份量了。

第二鎮暫時還沒有返回廣州,解決潮州的事情後,周士相必須解決惠州的事情,他意將胡啓立部整編爲第七鎮。(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十章 官員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十一章 朝廷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
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十章 官員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十一章 朝廷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